摘 要:學校工作是一項務實的工作,應從學校的實際出發(fā),制訂切實可行的計劃,踏踏實實地實施,客觀公正地評價,方可逐步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教學;務實;公正;質量
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之際,加強學校管理,強化管理意識,提高管理質量,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這已成為人們的共識。但是學校的現(xiàn)狀是,領導工作膚淺、教師忙于應付,浮而不實的工作正成為制約學校發(fā)展的屏障。因此,這些學校的領導必須靜下心來,仔細研究學校實情,找準癥結,制訂改革方案,真抓實干,并抓在點子上,方能干出成效來。
一、踏踏實實干事
筆者耳聞目睹,許多學校的管理制度樣樣俱全,但在日常的常規(guī)管理中,制度實施情況就不盡人意,檢查教案也只是說節(jié)數(shù),看寫得整潔與否,有沒有教學目的、教學重難點……課后小結;查作業(yè)也是看次數(shù)、學生書寫是否整潔、是否有激勵性話語和圖標、用了幾個作業(yè)本;領導檢查教師上課情況也就是趴在窗子上看看,有沒有曠課的,有沒有睡覺的、玩手機的;檢查教師聽課情況就是數(shù)聽了多少節(jié)課而已,工作仿佛是例行公事走走過場。因此,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教師中就出現(xiàn)了趕教學進度、抄襲教案、一次作業(yè)批幾個日期的現(xiàn)象;更有甚者,教學檢查時,或委托教研組、年級組、備課組完成,或請其他教師代勞,而主管領導則忙于收集他人代查信息和撰寫總結材料,作為檢查通報或上級檢查匯報之材料,如此一來,當然不可能了解教學實情,根本談不上對教學的督查與評估。筆者認為,作為教學管理者應身體力行,深入教學第一線,走進課堂,幫助教師準確把握大綱、找準重難點、合理設計教學過程,由此提高教師組織教學、駕馭課堂的能力。在教師教學中找準正反典型,該發(fā)揚提倡的堅決肯定、表揚,該批評指正的堅決否定、幫助。
二、為教師提高創(chuàng)造條件
故步自封是偏僻山區(qū)學校教學管理上的一個突出問題。很多學校從不組織教師外出學習,一年也聽不上外面優(yōu)秀教師的一節(jié)課,教研教改也就是在本校內聽聽課,評課也是泛泛而談,根本沒有新的血液注入。因此,教師只是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鉆研教材、設計教法,教法陳舊、死教死學自然在所難免。筆者認為,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教學管理者,除了自己身體力行力求搞好本校內教研教改工作外,力爭創(chuàng)造條件讓教師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新的氛圍,增長一些新的見識,以拓寬教師視野,學校要鼓勵年輕教師搞教研、寫論文,并結合當前形勢,提出教研教改的具體要求,多學習、多指導,激發(fā)教師潛能,自行學習,努力鉆研,從多方面、多渠道進行自我提高。
以上乃筆者的一些膚淺之見。誠然,教學管理,途徑很多,無固定模式,只能因“校”制宜,目前很多學校的教學管理的確該革新了。
參考文獻:
[1]范伯元.提高教學質量,重在真抓實干[J].中國高等教育,1999(08).
[2]丁錫康.要在提高教學質量上狠下工夫[J].中國高等教育,1994(11).
(作者單位 陜西省延安市延川縣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