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實施新課程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更關注孩子主動思考,從中捕捉他們的需要和興奮點,順應著不同個體的不同反應,或以一種肯定給予啟發(fā)性的引導,或以一種贊許給予發(fā)散性的思考,或以一種欣賞給予再思考的快樂和靈感。
關鍵詞:樂于思考;獨立思考;探索欲望
新課程的深入實施,給我們教師帶來了更大的挑戰(zhàn),它沖擊著我們頭腦中已有的教育理念,蕩滌著與我們相熟相伴的陳舊觀念,改變了許多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實施新課程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更關注孩子主動思考,從中捕捉他們的需要和興奮點,順應著不同個體的不同反應,或以一種肯定給予啟發(fā)性的引導,或以一種贊許給予發(fā)散性的思考,或以一種欣賞給予再思考的快樂和靈感。孩子們的好奇心成了教師關心、思考的焦點。因為好奇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只有在好奇心的驅動下才會主動思考,去尋求正確的答案。
但僅僅只有好奇心是不夠的,大部分幼兒在萌發(fā)好奇心之后,只會問“為什么”,期待成人給予現成的答案,而不是積極地去思考、解決問題。只有通過成人的正確引導和幫助,才能讓幼兒學會思考和解決問題。
一、激發(fā)幼兒思考的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入門的向導?!币獛椭變簩W會思考,就必須在幼兒未產生好奇心的領域中,刺激他們的好奇心。這就要求教師和家長引導幼兒觀察豐富而廣泛的活動,關心周圍的事物,提供足夠的材料,以激發(fā)幼兒思考的興趣,使幼兒樂于思考。
二、讓幼兒有充分思考的余地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與理解是表面的、具體的,而幼兒的思維又是在直接感知具體事物的行動中進行的。因此,要讓幼兒思考,就必須幫助幼兒提高認識水平,讓幼兒在接觸現實環(huán)境時,更多地依賴生動、鮮明的形象去感知和理解事物,使其逐漸向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同時,要注意讓幼兒有思索的余地。有些教師和家長看到幼兒對某一個問題思考緩慢,就責怪幼兒“不動腦筋”,甚至罵幼兒“笨”,這樣很容易挫傷幼兒思考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傷害幼兒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是不可取的。我們應該循循善誘,耐心引導,多從積極的方面去鼓勵幼兒思考。
三、啟發(fā)幼兒善于思考
要使幼兒善于思考,作為家長和教師在提問時要注意方法。一是提出的問題要貼近幼兒實際,用詞要具體、淺顯,多用基本合乎語法的幼兒語言,不用或少用深奧難懂的成人語言;二是提問要盡可能提供一些幼兒能找到答案的思維方法和思維線索,可用一些暗示型、假設型的提問激勵幼兒積極思考、大膽想象。
四、注意從小培養(yǎng)幼兒獨立思考的習慣
幼兒期是大腦迅速發(fā)育的時期,大腦的發(fā)育和成熟是智力發(fā)展的基本前提。要使幼兒的大腦健康發(fā)展,家長與教師應注意從各方面考慮問題,努力培養(yǎng)幼兒認真地、獨立地思考問題的習慣和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為未來培養(yǎng)出“開拓型”“創(chuàng)新型”的人才。
新課程的實施給了孩子更多的信任、更大的活動空間、更多可供選擇的環(huán)境、更多的實踐探索機會。讓我們共同努力,幫助幼兒學會主動思考,激發(fā)幼兒對學習的探索欲望,讓他們更加開朗、自信、敢想敢說,這不僅有利于孩子今天的成長,也有利于孩子未來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黃人頌.學前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機械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