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記憶;學習;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一、引言
記憶對學習的意義不言而喻。我國心理學家楊治良在《記憶心理學》中寫道:“有了記憶,人才能有間接知識,沒有記憶,學習也就失去了意義?!币虼?,記憶是教育心理學中一個重要的主題。記憶研究中的突破對教學與學習都會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
在記憶研究中,遺忘是最常見的現(xiàn)象,也是人們進行記憶最大的敵人。一般來說,當一個人說要記住某個東西時,往往真正的含義是要避免遺忘它。遺忘在記憶過程中的重要性由此不言而喻,而記憶的研究就是從遺忘開始的。
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首先提出“遺忘曲線”,它是描述人的記憶保持情況與時間相比所得到的函數(shù)曲線。他認為遺忘的進程是不均勻的,“保持和遺忘是時間的函數(shù)”,在嚴格的實驗研究的基礎上,他描繪出了遺忘進程的曲線,即著名的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他也因此成為發(fā)現(xiàn)記憶遺忘規(guī)律、初步揭開遺忘的秘密的第一人。
二、實驗介紹
1. 實驗目的
探究在無意義記憶活動中的人類遺忘過程,以揭示遺忘的規(guī)律。
2. 實驗過程
在實驗中,艾賓浩斯首先以自己為實驗對象進行記憶和遺忘實驗,然后再在其他被試身上進行重復。在記憶材料的選擇上,艾賓浩斯發(fā)現(xiàn)記憶材料的長短、難度的高低,會對記憶的測量產(chǎn)生影響,必須加以嚴格控制。為了排除過去經(jīng)驗知識對記憶的影響,使記憶材料處于同等難易的程度,艾賓浩斯特地設計了一種記憶材料——無意義音節(jié)。無意義音節(jié)就像bik、zef、wab這樣,它們雖然能夠拼讀出來,但卻沒有任何含義。艾賓浩斯前后共設計了2000多個無意義音節(jié)。此外,艾賓浩斯還在學習時間、背誦次數(shù)以及記憶間隔時間和記憶方法等方面都給予嚴格控制,以保證測量結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實驗時,艾賓浩斯在被試達到學習標準后,讓其以間隔不同的時間來學習同樣的材料,達到學會標準所節(jié)省的學習時間或學習遍數(shù)作為測量記憶效果的指標。他首先讓被試記熟許多無意義音節(jié),直到能夠按音節(jié)的排列順序回憶出這一系列音節(jié)為止,同時記下完全記住所用的學習次數(shù)。間隔20分鐘后,讓被試回憶他還記得多少。艾賓浩斯沒有簡單地計算被試能夠回憶幾個音節(jié),而是采用一種更巧妙的方法來統(tǒng)計記憶情況。他讓被試重新學習不能完全回憶的音節(jié),直至能夠完全回憶為止,然后記下再次重復學習的次數(shù)。將第一次學習的次數(shù)減去重新學習的次數(shù)再除以第一次學習的次數(shù),所得百分比既是記憶保持量??捎萌缦鹿奖硎荆?/p>
R=(N-n)/N×100%
R——記憶保持量
N——第一次學習的次數(shù)
n——重新學習的次數(shù)
艾賓浩斯不斷增加兩次學習的時間間隔,1小時、8.8小時,1天、2天、6天、31天,計算不同時間間隔的記憶保持量(每次都使用不同的無意義音節(jié)序列)。得出了如下結果:
圖1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3. 實驗結果
記憶是一種高級的心理過程,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艾賓浩斯通過嚴格的實驗室控制對記憶的過程進行定量分析。從實驗中,他得出以下幾個主要結論。
1. 人類的遺忘遵循“先快后慢”的原則。從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初次學習以后,過了20分鐘,記憶的內(nèi)容遺忘很快,保持下來的僅剩58.2%;1小時以后,剩44.2%;接下去遺忘的步伐越來越慢,過了31天,還能記得21.1%。這說明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不是隨著時間的增加而線性下降,而是在記憶的最初階段遺忘的速度很快,后來就逐漸減慢了,到了相當長的時候后,幾乎就不再遺忘了,這就是遺忘的發(fā)展規(guī)律。根據(jù)實驗結果所描繪的曲線也被稱為“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2. 有意義材料比無意義材料更容易記憶。艾賓浩斯通過實驗還發(fā)現(xiàn),學習有意義的材料比學習無意義的材料速度要快得多。他曾背誦拜倫《唐·璜》一詩中的選段,每段80個音節(jié),他發(fā)現(xiàn)大概只需誦讀9次就可以把這80個音節(jié)背誦下來。但若記憶80個無意義音節(jié),則幾乎需要誦讀80次之多。
3. 學習背誦的次數(shù)越多,時間越長,那么記憶的保持越持久。
三、實驗應用
艾賓浩斯遺忘記憶實驗對實驗心理學的發(fā)展與人類的記憶活動都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
第一,他開辟了對記憶等高級心理功能進行客觀研究的先河。他對此最突出的貢獻是創(chuàng)造了研究記憶的材料——無意義音節(jié)與記憶客觀測量方法——節(jié)省法。在此之前,心理學的客觀研究局限于心理物理學,研究感知覺等較低級的心理功能,而對記憶等高級功能的研究停留在思辨階段,其中最大的障礙之一就是相應的方法學沒有重大突破。艾賓浩斯在心理物理學的啟發(fā)下,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明了無意義音節(jié)與節(jié)省法,是記憶的客觀測量成為可能。而其實驗獲得的遺忘曲線,成為引用最多的結果之一,雖然心理學的研究經(jīng)過了一百多年的發(fā)展,記憶領域的研究也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遺忘曲線所描述的結果并沒有受到真正實質(zhì)性的挑戰(zhàn)。
第二,遺忘曲線的結果對教學與學習有重大的啟示。艾賓浩斯通過自己的試驗,揭示了人類遺忘的規(guī)律,畫出了一條至今都在使用的遺忘曲線。這條遺忘曲線指出,人類的遺忘速度是不均衡的,由快到慢。記憶和后間隔的時間越長,保持量越少,遺忘量越多。所以,我們應該及時復習當天所學到的知識,盡早安排復習,鞏固學習內(nèi)容,以避免大規(guī)模的遺忘,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及時復習
必須記住的材料在學習后,要在第一時間安排第一輪復習,并及時安排以后的復習。當信息進入到短期儲存階段,只有經(jīng)過強化復述之后,才能夠進入長時記憶。我們根據(jù)遺忘先快后慢的規(guī)律,進行及時復習是很有必要的。當記憶的信息剛要遺忘還沒有遺忘的時候,及時強化鞏固,要比信息完全忘掉以后再復習要節(jié)省許多時間。俄羅斯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這樣的話:“一個不復習的人,就好像趕著一輛破牛車,上邊裝滿許多捆綁很松的貨物,而它只管趕路,等到達目的地的時候,車上的貨物已經(jīng)所剩無幾,他還得意地夸耀自己走了多么遠的路?!钡覀儜撁鞔_,我們的目的不是在于走出多遠的路,而在于“滿載而歸”。
2. 采用有意義的記憶材料
通過理解,積極尋找“需要記憶的材料”之間的聯(lián)系,對那些看似獨立的記憶材料可以通過編排故事等辦法,通過聯(lián)想幫助記憶。努力提高學習的動力,使記憶材料成為學生學習中需要的、感興趣的材料,從而高效率地完成必須做好的工作。應該注意一次記憶的材料太多會直接增加記憶的難度,如果采用死記硬背的辦法,要保持較高的記憶量就必須花大量的時間反復記憶,這樣的記憶效果無法令人滿意。
3. 不同性質(zhì)的信息穿插輸入
把內(nèi)容相類似的材料放到一起來學習會相互干擾。這就要求我們?nèi)藶榈乇苊飧蓴_,將有意義與無意義的材料穿插輸入。比如,將文科各類知識與理科各類知識、形象的材料與抽象的材料,相互穿插開來學習。學校里的課程表,如果讓懂得這方面知識的人來安排,都會將相似科目穿插開來安排的,可以有效防止遺忘。
上述的艾賓浩斯記憶曲線是艾賓浩斯在實驗室中經(jīng)過了大量測試后,通過不同的記憶數(shù)據(jù)而得到的記憶曲線,是一個具有共性的群體規(guī)律。但是記憶規(guī)律可以具體到我們每個人而稍有區(qū)別,因為我們的生理特點、生活經(jīng)歷不同,我們會有不同的記憶習慣、記憶方式、記憶特點。規(guī)律對于自然人的行為只能起催化作用,如果與每個人的記憶特點相吻合,那么就如順水揚帆,一日千里;如果與個人記憶特點相悖,記憶效果則會大打折扣。我們要根據(jù)每個人的不同特點,尋找到屬于自己的艾賓浩斯記憶曲線,不斷提高學習的效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艾賓浩斯記憶曲線,我們必須找到屬于自己的個性化的艾賓浩斯記憶曲線。
(選自董奇、邊玉芳教授主編的《經(jīng)典心理學實驗書系》之《教育心理學》)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北京,100875)
編輯 / 楊 怡 終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