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紅 張繼濤 屈建新 劉艷江
抑郁癥是一種高患病率、高致殘率的重性精神疾病,它給患者、家庭和社會造成了沉重的負擔。臨床上約30%~50%的抑郁癥患者使用抗抑郁藥治療無效或療效不理想。本研究對艾司西酞普蘭聯(lián)合奧氮平和單一使用艾司西酞普蘭的療效和不良反應進行對照研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5月門診及住院的難治性抑郁癥患者57例。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抑郁癥的診斷標準;漢米爾頓抑郁量表(HAMD,17)≥18分;經2種不同機制的抗抑郁藥足量足療程治療無效;排除嚴重軀體疾病、妊娠哺乳期女性及物質濫用者。隨機分為2組。合用組(艾司西酞普蘭聯(lián)合奧氮平)29例,男13例,女16例;平均年齡(36.8±7.2)歲;單用組(單用艾司西酞普蘭)28例,男11例,女17例;平均年齡(35.4±6.7)歲。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停藥清洗1周。2組均服用艾司西酞普蘭10~20 mg/d,合用組加服奧氮平2.5~7.5 mg/d,治療前及治療后2、4、6周分別用HAMD及漢米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定療效。療效評定按HAMD減分率,≥75%為痊愈,≥50%為顯著進步,≥25%為進步,<25%為無效。治療前及治療6周檢查血、尿、常規(guī),肝功能,血糖,電解質,心電圖等。
1.3 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SPSS11.5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治療前及治療后2、4、6周末HAMD和HAMA評分比較 2組治療前HAMD和HAMA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HAMD和HAMA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0.01);2組比較合用組顯著較低(P<0.01)。見表1。
2.2 2組療效比較 治療6周后合用組痊愈15例,顯著進步9例,進步3例,無效2例,顯效率82.76%;單用組痊愈9例,顯著進步9例,進步7例,無效3例,顯效率64.29%,合用組療效顯著(P <0.05)。
2.3 2組不良反應比較 合用組出現(xiàn)口干2例(6.9%),惡心3例(10.3%),厭食3例(10.3%),體重增加 1例(3.4%),頭暈1例(3.4%),坐立不安2例(6.9例),便秘1例(3.4%),嗜睡1例(3.4%),心動過速2例(6.9%)。單用組出現(xiàn)口干2例(7.1%),惡心 2例(7.1%),厭食 4例(14.3%),頭暈 1例(3.6%),坐立不安1例(3.6%),嗜睡1例(3.6%),便秘2例(7.1%),心動過速1例(7.1%),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良反應為口干、乏力、惡心,均能耐受。實驗室檢查無異常。
表1 2組治療前后HAMD、HAMA評分結果比較±s
表1 2組治療前后HAMD、HAMA評分結果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 <0.01;與單用組比較,#P <0.05,△P <0.01
減分率(%) 41.68△ 54.76△ 64.75△單用組 HAMD評分 28.8±2.7 18.7±3.2* 14.9±3.3* 11.3±6.2*(n=28) 減分率(%) 35.73 48.49 60.86 HAMA評分 25±5 17±5* 14±4* 11±6*減分率(%)31.97 44.74 55.72
目前普遍認為經過至少兩種作用機制不同的抗抑郁藥足量、足療程治療療效不佳者稱為難治性抑郁癥[1]。難治性抑郁癥的治療引起了精神科醫(yī)師的關注。有研究發(fā)現(xiàn)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奧氮平、喹硫平合并氟西汀治療不伴精神癥狀的難治性抑郁癥療效好[2]。新型抗精神病藥奧氮平的作用機制是對中腦邊緣系統(tǒng)多巴胺受體/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同時對5-HT2A有拮抗作用,從而改善各種精神病理現(xiàn)象[3]。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合用組HAMD和HAMA評分均較單用組降低更為顯著,可見奧氮平聯(lián)合艾司西酞普蘭治療難治性抑郁癥療效好,抑郁情緒得到改善的同時,焦慮情緒也得到了較好的改善,并且不良反應比單用組并未增加,因此奧氮平聯(lián)合艾司西酞普蘭治療難治性抑郁癥是安全的。這與國內學者研究結果一致[4]。故本研究結果表明奧氮平聯(lián)合艾司西酞普蘭治療難治性抑郁癥療效較好,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奧氮平可作為難治性抑郁癥的輔助藥推廣使用。
1 陳靜,陸崢.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治療難治性抑郁癥.上海精神醫(yī)學,2004,16:301-303.
2 方建忠,梅其一,楊小男.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對難治性抑郁癥的治療作用.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07,17:36-37.
3 Bymaster FP,Rasmussen K,Calligaro DO,etal.In vitro and in vivo biochemistry of olanzapine:a novel,atypical antipsychotic drug.J Clin Psychiatry,1997,58(supple10):20-36.
4 梁海翔,任麗娜,劉梅,等.奧氮平對伴有焦慮的抑郁癥的治療作用.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11,2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