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正紅
【摘要】愛因斯坦說,“對真理的探求比對真理的占有更可貴”?,F(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強調(diào)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通過主動的探究學習來構(gòu)建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但這并不是說學生的學習就不再需要發(fā)揮教師的作用了,事實上教師的引導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教師只有充分理解物理課堂探究式教學的要素及模式,才能有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物理課堂的探究過程。
【關鍵詞】物理課堂 科學探究 引導型 實驗型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6(b)-0061-01
1、物理課堂探究式教學
物理作為一門基礎的自然學科,較其它人文學科而言,更為抽象;但物理學又是一門生活氣息濃厚的學科,與實驗和生活的聯(lián)系很密切。因此在物理課堂教學中采取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將會有更廣闊的發(fā)揮空間。
“探究式教學”也叫“學科教學中的探究式學習”就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模仿科學家研究自然與社會的過程,尋求答案,深化理解,體驗學習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形成科學態(tài)度。它是集啟發(fā)式,問題討論式或?qū)嶒炑芯渴降扔谝惑w的,既重過程又重結(jié)果的一種教學模式。
2、物理課堂探究式教學的實踐研究
探究式教學包括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學生自主探究以及兩種形式相結(jié)合的方式。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我們多是采用教師引導學生探究的形式,這種引導性的探究形式也可以是多樣的,可以是實驗型的探究也可以是理論型的探究,即引導學生在課上通過設計實驗或用已有的知識通過科學推理解決問題。
2.1 實驗型的探究式物理課堂教學實踐
實驗型的探究課是在教師的調(diào)控指導下,學生通過參與實驗探究過程獲得知識,這里既有教師示范指導又有學生的實際操作,對學生的探究能力的形成有很大幫助。以“力的合成”為例過程如表1:
2.2 理論型的探究式物理課堂教學實踐
從一個具體的例子探討如何采用理論型探究來進行教學。物理課程中的“加速度”概念是一個重要但又抽象的概念,學生往往在學習時都會遇到很大的困難。我們不能只是直接下定義:“速度變化與時間的比值叫加速度”,這樣學生很難理解和掌握其物理意義。本人設計了如下的教學過程:
(1)理論指導型探究可以借用由簡單到復雜、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維過程。
a、比較它們的速度變化量和速度變化的快慢。
①萬噸貨輪起航,10s內(nèi)速度從0增到0.2m/s。
⑦火箭發(fā)射時,10s內(nèi)速度能從0增到100m/s。
b、比較它們的速度變化量和速度變化的快慢。
①以8m/s的速度飛行的蜻蜓,能在0.7s內(nèi)停下來。
②以8m/s的速度行駛的汽車,在急剎車時2.5s內(nèi)能停下來。
(2)互動學習,提出科學概念
在學生對數(shù)據(jù)及部分概念已經(jīng)有一定認識的基礎上,再進行互動學習,交流自己的看法和結(jié)論。在學生已有充分理解認識的基礎上,本人順水推舟的給出比值所代表的物理量一一加速度。
(3)教師知識點評
學生獲得了新概念之后,教師對新知識進行點評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加速度與速度、速度的變化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加速度是矢量的理解等等,都需要教師的經(jīng)驗介紹。
上述教學案例,吸收了傳統(tǒng)講授法的優(yōu)點和探究式教學理論,整個教學過程體現(xiàn)教師的積極引導作用。
綜上所述,我們需要認識到,探究學習是學生通過有指導的或完全自主的探究活動,以獲取知識、培養(yǎng)能力和形成價值觀的學習過程??茖W探究作為現(xiàn)代現(xiàn)代教學的一條良好途徑,無疑會為物理教學帶來蓬勃朝氣,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充分發(fā)揮物理課程的素質(zhì)教育功能和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