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婷婷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四川成都610065)
遠山含黛,早已疊映在落日的余暉里,細長細長的鐵軌從身后蔓延而來又接著馬不停蹄地向著腳下的方向無限延伸去。昏黃浸潤了一切,天地間一片蒼茫。不遠處,一男一女正緩緩朝我們走來。男孩肩上斜背著一袋米,步履似有些許的慌亂躊躇,女孩白衣黑裙,恬靜的眉眼不甚分明,尾隨于男孩的身后。兩個小小的人兒獨自行進在一片蒼茫中,揮散不去的寂寥纏繞其間,誰又能知曉鐵軌的下一站將會把他們帶向何方?
這是侯孝賢在其影片《戀戀風塵》(Dust in the Wind)中為我們呈現的一個生命氣息濃烈的畫面。遠處的山,近處的人,在鏡頭的無聲言語下各自安靜地“呼吸”著,卻在不約而同講述著一個“戀戀風塵”的故事。阿遠和阿云是一對青梅竹馬的戀人,生活在南部的一個礦區(qū),過著簡單平淡的生活。然而,家庭的變故,礦區(qū)生活的艱苦,作為長子的他們理所應當地承擔起家庭的重擔。阿遠和阿云一起到了臺北打工。臺北的生活一點也不輕松,城市與他們想象中的那個美好的存在相距甚遠,但是這些從南部來的年輕人卻一直在努力地堅持著。變故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阿遠接到了兵單應征入伍。時間一點一點地流逝,緩慢中有種殘酷的味道。本來要一直等阿遠的阿云,最后卻跟送信的郵差結了婚。阿遠則在退伍后回到了故鄉(xiāng)。這似乎是一個無疾而終令人心傷的初戀故事,阿遠與阿云之間的有緣無份總是讓人慨嘆。
“戀戀風塵滿世界,春花秋落地,歡聚終須道別離?!边@是《戀戀風塵》電影原聲中的一句歌詞。阿遠與阿云的故事就像那一句“歡聚終須道別離”,人世間的變遷就留在漫漫時光里了。感人的不僅是故事,影片中的音樂同樣讓人印象深刻。流緩的鋼琴、散漫的吉他,再加上低喃的女聲,三者的完美融合讓《戀戀風塵》中的音樂少了《悲情城市》中史詩般的激昂,而更像開在鐵軌旁的一枝淡淡的小花,有了別樣的細致魅力。音樂的參與讓電影的敘事得以完整,聲音的配合使得故事得到了更深層次酣暢淋漓的詮釋。
作為固定鏡位和長鏡頭美學的敬仰者,侯孝賢被人稱為“不動明王”。在他的電影中,對話場面大多數常用全景式構圖,固定機位長拍,他力求在現實世界面前隱藏自己,讓演員可以從容地表現自己,如同真實的生活一般。自然電影中詮釋出來的感情便是淡然的,細節(jié)之處不見一絲煽情成分,縱橫之間沒有半點嚎啕之處。節(jié)制的表現不僅存在于鏡頭下,同樣也在音樂中突顯出來。侯孝賢借助鏡頭呈現出來的冷敘事,在平靜的暗流下展示了生的艱辛和苦的厚重。畫面的黯淡凝重,人物的靜默無語,偶爾顯現的亮色下的卑微,這一切在鏡頭捕捉不到的角落,由淡淡的音樂,一點一點地渲染出來。
“今夜又是風雨微微異鄉(xiāng)的城市,路燈青青照著水滴引我的悲意。青春男兒,不知自己,要往何處去。漂泊萬里,港都夜雨寂寞時。”這是電影中令人難以忘懷的一幕。夏夜的街頭,一堆堆的年輕人各自圍坐在露天的排檔里喧嘩著,上演了一場又一場的別離與聚首。青春的悸動、外鄉(xiāng)人的寂寥、腳下希望的渺茫,讓這些正在承載著生活重壓的年輕面龐有了瞬間的模糊。歌聲響起,煙霧繚繞,雖然聲音是強做的高昂,卻又看不見的愁緒氤氳在橙黃色的空氣中,繼而飄散在陌生依舊的城市里。這是阿雄要去當兵的前夕,朋友在為他送行。惆悵的情緒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也包括阿遠和阿云。吉他的聲聲撥弦撩動著男男女女不安的心,歌詞與心靈的契合,暫且安撫了這些惆悵的情緒,只是,年輕的歌聲沖淡了一時的迷惘寂寥,卻無法安放對未來的眺望。電影鏡頭緩緩滑過一張張面孔,寂靜無聲,一點一點捕捉著歌聲以外的東西。無聲的鏡頭與有聲的音樂相互配合,將一段離別前的相聚譜寫得如此傷感。傷感之余更多地帶著無可奈何的意味。
音樂在電影敘事中的互補作用,不僅體現在增加了故事的意蘊,帶給觀眾意猶未盡的美感,還進一步表現在貫通故事,使得電影的敘事更加完整充盈?!稇賾亠L塵》中一共出現了七次吉他彈奏的弦樂。吉他聲在簡單的反復中漸漸發(fā)生輕微的變化,音調的升降婉轉過渡都是在緩慢中進行,直逼人心底最柔軟的部位。帶著爸爸給自己按揭貸款買的手表在夜校考試的阿遠;讀著妹妹給自己的來信的阿云;在住處看著恒春仔給阿云的上衫涂抹顏色;阿遠從海邊回來后得了氣管炎,阿云連夜的照料,病好后阿遠遠遠地目送阿云離開;中元節(jié)回家的路上,行走在綿延不絕的山路上等候的時刻,吉他彈奏的弦樂聲總會突然響起,婉轉的音樂陪著無言的鏡頭,一起把觀者的心澄明起來。儂儂臺語暫歇,琴聲盡訴纏綿。是真實逼到眼前來時無奈的接受,被迫的承擔。是對絲絲溫情的點滴回味,銘記在心。是無法言表的心緒在翻騰做浪,始終被埋藏心底。更是夾雜著泥土的氣息,是根的呼喚。絲絲舒緩的木吉他聲淡若清風徐徐,帶來了悲涼之后的溫暖人心。前后貫穿的弦樂讓整部影片的敘事有了一氣呵成的韻味,就像是人行走在山路間,人永遠是緩慢移動的那一小點。他的移動讓空闊的山路有了片刻的響聲,也就有了綿延不斷的生機。
在侯孝賢獨特的鏡頭語言下,有一種狀似空洞的技巧呈現。影片中主人公的情緒,似乎也隨著鏡頭的固定而固定,沒有太多悲喜表達,一派地老天荒似的波瀾不驚,成就了始終隱忍的情緒。在侯孝賢看來,這也許才是生活,真切地活著,生存的卑微、瑣屑、庸碌、失落,甚至苦痛,一切如此真實而貼近,由不得回避,既然活著就必須在隱忍中體悟到正是這一切構成了生命的要義。長鏡頭下的時空完整性,給了情緒流動一種自由的呈現。固定鏡頭下的單一畫面讓情緒似有若無的起伏一個釋放的空間。而聲音,在這一切中做了情緒表達的一個更為隱蔽的媒介,讓電影的敘事擺脫了單調。
這里的聲音,指的是電影中除了配樂之外的一些純天然的聲響,在電影中得到了大量的運用。影片一開始響起的火車的轟鳴聲,瞬間將觀者的心帶起,伴隨著火車的行進,畫面開始逐漸呈現,站在車廂里安靜看書的主人公出現在屏幕上,耳邊依然是一陣轟鳴。自此,火車開始頻繁地出現在電影畫面里,長長的鐵軌朝著遠方無盡地延伸,阿遠和阿云他們的命運也像這鐵軌一樣看不到未來的方向。阿遠父親從醫(yī)院回來,他和阿公去火車站接人,破落的月臺,久等不來的人,阿公的淡然與阿遠的隱藏的狂躁,火車的聲響中見證了一次家庭間的變故;阿云第一次來到臺北,阿遠也是在火車站臺那里接的她,在與旁人的爭搶中打翻了要送給老板兒子的便當,摔雜在鐵軌上散落一地的便當像被剝去外衣的殘酷生活一樣裸露在白日下。這時響起的依舊是轟鳴的汽笛聲。阿遠在丟了摩托車后送阿云回家,在下了火車之后卻執(zhí)意不肯踏上回家的路,最終在火車的再次轟鳴中絕塵而去,留下阿云一個人獨自面對尷尬與無奈。在這里,火車的咔嚓聲,既可以理解為阿遠的滿心憤懣與絕望,同樣可以解讀出阿云的委屈與無可奈何。最后,在送別的站臺上,阿云終于沒有聽到火車的鳴笛聲,只剩阿遠一人在咔嚓咔嚓聲中孤獨離開,火車帶走的看似是去入伍的阿遠,其實是阿云更為準確,阿云離開了只剩阿遠一人再一次孤零零地回到了故鄉(xiāng)。
同樣值得注意的還有,阿遠一人坐火車來到海邊的一個場景。陰天的海邊似乎只剩下風在呼嘯海在奔騰,天地間陰沉沉的一片。這何嘗不是阿遠此時此刻內心的寫照。摩托車的被偷,來到臺北后一直的不順,生活一次次的打壓,希望的渺茫,種種的一切在他的臉上并沒有留下多少絕望的情緒,但是其內心卻在一遍又一遍的翻江倒海,像大海中暴動的浪一樣接連撲向岸邊。類似的場景,聲音與情緒之間的張力敘事,在阿云和阿遠兩個人單獨在一起時詮釋得更為微妙。兩個同樣靜默內訥的年輕人,他們之間的心意只要看向彼此的眉眼就已知曉,早已不需要過多言語的修飾。所有的情都在不經意間一點一滴地顯露。他們看電影時沒有牽手,沒有親吻,更沒有說過半個愛字。他們總是在聲音的背后相處,阿遠要去金門當兵,阿云用自己打工學來的手藝為他做了一件花襯衣,可是太大了。她也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你脫下來我?guī)湍愀摹痹贌o動靜,而阿遠也只是直直地站立著。一直環(huán)繞他們的是身外電影院放映的電影里的聲音,聲音與情緒間的張力,再次彰顯。
無論是電影中的配樂,還是其間夾雜的種種聲音,這一切有聲的敘述共同訴說了一種生命里最原始的感動。“思鄉(xiāng)的惆悵,青春的記憶,成長的苦澀,原來生命就是生活?!痹诤钚①t的電影中,從《童年往事》《風柜來的人》到《悲情城市》《最美好的時光》,一直不曾改變的是對生命形態(tài)的描繪?!稇賾亠L塵》中的原始質樸,是來自于生命的原初感動。他意欲探尋有限社會中的無限風景,希望在稍縱即逝的電影影像中,捕捉人世間吉光片羽的感動。他曾說過:“最早,想說哺哺哺的薩克斯風演奏,那時候我聽《港都夜雨》,那種哺哺哺的薩克斯風節(jié)奏,心總很有感觸,想把臺灣歌那種江湖氣、艷情、浪漫、土流氓和日本味,又充滿血氣方剛的味道拍出。我希望我能拍出自然法則下人們的活動,我希望我能拍出天意。”
在音樂的參與敘事下,《戀戀風塵》中的人和故事有了一種新的意味。人在塵世的悲歡浮沉,人在世事面前的渺小與卑微,自然的不變之變等等。這些眾聲喧嘩的話語背后,流淌著的是一種靜默無聲卻莊嚴肅穆的情愫。它里面牽扯的是一種由對土地的眷戀與皈依而生發(fā)出的原始感動。影片中的老人,似乎成了一種天意的象征。無論周遭怎樣變故,他依舊默默守在那片土地上苦苦耕耘。開始時候的給孫子喂飯,和阿遠一起去車站接受傷的兒子回家,在手足無措的阿云和郵差面前也只是一句--這是緣分,不能勉強。影片的最后,阿遠復員回家看望家人,村莊還是一樣寧靜和睦,孩子還是一樣在嬉戲玩耍,老人依舊在種著自己的地。沒有驚喜,沒有詫異,甚至沒有寒暄,阿公只是說:“干你三妹,今年的臺風來的那么早,種番薯比高麗參還累……”阿公反復念叨著中番薯比種高麗參還要辛苦,祖父倆聊著收成的好與不好,似乎阿遠不曾遠離過,這一切都發(fā)生在他還在家的每一刻。世事的洞穿并不須過多言語的表達,一切早已存在,而那些所謂的憂愁與煩惱終將隨著時間慢慢消逝。
“人世風塵雖惡,畢竟無法絕塵離去。最愛的,最憂煩的,最苦的,因為都在這里了。”這是《戀戀風塵》劇本的最后一段。朱天文用極盡收斂的筆鋒結束了一種青春心事無疾而終的故事。而電影本身,侯孝賢卻挖掘出了更多的隱藏在這無疾而終的青春背后的、更為沉重的東西。悠長卻有些突兀的火車汽笛聲,劃破了這片原本靜寂的天空。地上的人們,依舊繼續(xù)著自己的生活。人世間的大起大落不過是滄海一粟,歡樂、痛苦、悲傷終將散去,只有生命才可能永恒。當一切塵埃落定時,阿遠和阿公仍舊眺望著遠處的青山碧空,侯孝賢同樣用了一個極盡收斂的大全景來包容這所有的喜怒哀樂,卻道出了自己對中國傳統(tǒng)社會那般人世與天地推移的眷戀、對正在消逝的追懷。
[1]阿城.阿城說侯孝賢[J].今天,1992(02).
[2]白娟娟.東方情趣與鄉(xiāng)土詩意的雙重構建[J].山東藝術學院學報,2006(03).
[3]林年同.中國電影美學[D].臺北:允晨文化實業(yè)公司,1991.
[4]李相.儒夢人生—侯孝賢電影的作者特質[J].當代電影,2006(05).
[5]倪震.侯孝賢電影的亞洲意義[J].當代電影,2006(05).
[6]謝君雨,王藝菲 漫步人性的軌道—評《戀戀風塵》的視聽語言[J].電影譯介,2007(04).
[7]吳念真,朱天文《戀戀風塵》:劇本及一部電影的開始到完成[M].臺北:臺北遠流出版社,1992.
[8]朱天文.悲情城市[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
[9]張靚蓓.《悲情城市》前與侯孝賢一席談[D].北京電影學院,1990(02).
[10]袁玉琴.中西融通的電影學派管窺—侯孝賢電影的長鏡頭風格與意境創(chuàng)造[J].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