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華
(中共成都市委黨校 統戰(zhàn)理論教研部, 四川 成都 610110)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建立的川陜蘇區(qū),東起四川城口,西抵嘉陵江,南達營山、渠縣,北至陜南的鎮(zhèn)巴、西鄉(xiāng)、寧強等廣大地區(qū),面積4.2萬平方公里,人口500余萬,先后建立過23個縣和一個市的蘇維埃政權,曾經是蘇維埃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二大蘇區(qū)。如果從1932年12月29日成立川陜臨時革命委員會算起,到1935年4月21日紅四方面軍撤離川陜蘇區(qū),川陜蘇區(qū)前后歷時兩年又五個月左右,就一個局部政權的存續(xù)時間而言,是短暫的,但其為何能在短暫的時間內,迅速建立20余縣的蘇維埃政權乃至8萬多紅軍,其中的緣由是多方面的,而良好的黨群關系的建構無疑是其得以迅猛發(fā)展的主要經驗之一。探究川陜蘇區(qū)存續(xù)時期黨群關系演變、區(qū)別與主要因素和表現,對于以史為鑒、資政育人有著十分重要的歷史與現實意義。
研究川陜蘇區(qū)黨群關系,其實與研究其它蘇區(qū)的黨群關系具有許多共同點,也有一些不同點。把握這些異同點,是客觀地研究川陜蘇區(qū)黨群關系的基點??傮w來看,探究川陜蘇區(qū)存續(xù)時期的黨群關系,具有多角度切入的視角。
第一,研究者應該用把握全局客觀還原歷史的觀念審視川陜蘇區(qū)的黨群關系。研究川陜蘇區(qū)的黨群關系,實際上是在研究中國20世紀30年代初期,中國共產黨在川陜蘇區(qū)局部執(zhí)政歷史中的黨群關系。因此,研究者不能脫離川陜蘇區(qū)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而以今人的理智和理念去考察與評價當時川陜蘇區(qū)的黨群關系。為避免偏頗,研究者應該在全面掌握當時歷史文獻的條件下,運用比較史學甚至統計學的方法,盡量接近與還原當時川陜蘇區(qū)的黨群關系。諸如,土地占有對比、苛捐雜稅對比、社會保障對比視域下黨群關系必然的發(fā)展趨勢等等,切不可以寥寥數條史料,甚至幾乎沒有什么骨干史料支撐,就想得出一個關乎川陜蘇區(qū)黨群關系的整體結論。
第二,研究者應該把握川陜蘇區(qū)速起迅落的大勢審視川陜蘇區(qū)的黨群關系。川陜蘇區(qū)的興起與失去,前后兩年零五個月左右。要探究為何紅四方面軍入川時僅1.5萬人左右,時僅一年,就迅猛發(fā)展到8萬多人,建立起20余市區(qū)縣的蘇維埃政權的現象。在川陜蘇區(qū)迅猛發(fā)展的大勢背后,難道不能感覺到一些川陜蘇區(qū)黨群關系的基本狀況?既要觀大勢,也要查細節(jié),方能對川陜蘇區(qū)黨群關系有一個總體的基本判斷,不至于為一些枝節(jié)問題而一葉障目。至于為賦新詩強說愁的研究,就更沒有什么歷史價值了。
第三,研究者應該把握川陜蘇區(qū)敵我雙方你死我活拉鋸進退的基本態(tài)勢來審視川陜蘇區(qū)的黨群關系。1933年田頌堯的三路圍攻,1933年到1934年劉湘的六路圍攻,1935年的川陜會剿等等,在這種幾無寧日的殘酷的以戰(zhàn)爭為主導為中心的氛圍與環(huán)境下,生存是第一位的,其必然會衍生相應的生存體制與機制,在這種體制機制下,會對黨群關系產生什么影響?沒有這種思考,就妄言權力高度集中的體制機制,以及征發(fā)、沒收、肅反等影響黨群關系的主要事件,往往容易產生出較為簡單、幼稚、甚至偏頗的史評,給那些距今久遠、原本史記就少的較為復雜的黨史研究增加更多的煩惱。
第四,研究者探討川陜蘇區(qū)的黨群關系應該找到最基本的切入點。這個基本的切入點,實際上就是探討由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理想信念所決定的黨的群眾路線在實踐中的演變與實現程度。在戰(zhàn)爭年代,黨的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政治路線、根本組織路線。在和平建設年代,黨的群眾路線又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這就決定了黨群關系必然總體趨好的大氛圍,進而決定了黨與群眾關系總體上應該是也必然是魚水關系。
第五,研究者探討川陜蘇區(qū)的黨群關系,可以以史學研究的視角為基本點,輔以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尤其是統計學的方法,從川陜蘇區(qū)存續(xù)時期的政治建設、軍事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以及社會建設的視角,以及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與統計學的獨特邏輯思維,直接與間接地探究蘊含其中的黨群關系因素,從而使這一研究進一步地接近和還原其歷史本來面目。
川陜蘇區(qū)存續(xù)時期的黨群關系研究,其實質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軍和蘇維埃政府三位一體與絕大多數勞苦民眾關系的探究,因此有一個漸進的演變過程。1932年12月至1933年12月大致可以劃為川陜蘇區(qū)前期。這一時期的黨群關系,既有總體向好的一面,也有問題不少的一面。僅從我黨政軍的內部文獻中可以看出,這一時期影響黨群關系的原因,更多地是由于紅軍入川才一年,中共川陜省委、川陜省蘇維埃政權建立還不滿一年,川陜蘇區(qū)的民眾還不十分了解,黨政軍各方面的工作很不完善,與群眾的結合尚有較大距離,由此決定了川陜蘇區(qū)前期黨群關系的基本狀態(tài)。
1932年12月,紅軍由原來的鄂豫皖蘇區(qū)進入四川通南巴地區(qū),時僅5個月,從1933年5月11日中共川陜省委文件中,我們觸摸到了一些有關黨群關系的分析。
文件在分析紅軍入川,敵我武裝對抗成效還不十分令人滿意的原因時,指出了能夠感悟當時黨群關系狀態(tài)的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黨“動員了廣大群眾參加斗爭”,群眾也“甚積極”地參加黨領導的革命斗爭。因此取得了紅軍入川僅一個月,就建立了通南巴三縣蘇維埃政權,開辟了通南巴三縣范圍的蘇區(qū)。這與黨和蘇維埃政府給勞苦民眾帶來實際利益密切關聯。對此,1933年7月1日巴中縣第二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宣言就指出,“自從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到達川北以來,即與我巴中民眾作較密切的聯合,一致斗爭?!椭械膭诳嗳罕姸继ь^翻身起來了,做工的實現增加工資和幾小時工作制,務農的分得了土地;過去層出不窮的苛捐雜稅,現在都取消了;過去的籌款、派捐、完糧、納稅、交租還債,現在都沒有了?!盵1](P245)這就與原來的國民黨軍閥統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就決定了中國共產黨與廣大的勞苦大眾的關系必然會逐步向好。
另一方面,雖有黨的動員,但群眾參加斗爭的積極性“還沒有達到必要的程度,還不能使群眾完全了解消滅敵人是群眾自己的事”;[1](P4)“尤其是工會貧農團之作用還很差”,不少“地方及紅軍中黨對群眾斗爭領導非常薄弱,不能善于組織與開展群眾斗爭。這樣,使土地分配不能成為群眾斗爭來分配土地,多成為紅軍給予土地。蘇維埃機關多半脫離群眾,或者有些被反動殘余把持,……土地革命之未能大大深入。”[1](P5)這相對客觀地描述了川陜蘇區(qū)建立不到半年時的情況,能夠反映勞苦民眾與黨組織、紅軍和蘇維埃政府之間關系問題的一些狀態(tài)。因為,當問題在省委一級文獻中進行總結時,已經表明問題比較明顯,且具有了傾向性。
一直到1933年12月,中共川陜省委的重要文獻中,還在系統批評影響黨群關系的一些傾向性問題。
一是“我們缺點最大的是不會領導群眾斗爭。共產黨頂要緊的是領導群眾斗爭,我們因為還沒學會,所以不會組織群眾,不會把群眾從很小的擴大為最大的斗爭,因此到處做工作都用‘安’和‘派’的方式,采取了舊式辦人口的辦法”。[1](P92)這種表述,反映了一些由于黨的領導方式與方法在一些干部中尚不熟悉,習慣于戰(zhàn)爭狀態(tài)下生硬的舊政權式地對待群眾的工作方法與方式的現象。二是“許多地方沒有很好的解決群眾的切身要求。因為不是建筑在廣大群眾斗爭基礎上的,所以黨還是很狹小地僅限于蘇維埃和機關內,沒有建筑在群眾身上。發(fā)展黨員大半是親戚朋友的關系,因此在斗爭中發(fā)現了不少開小差動搖的現象?!盵1](P92)這反映了一些由于黨的執(zhí)政方式的缺陷,黨群關系的社會基礎還不穩(wěn)固,基層黨員會黨式的活動方式,甚至導致了“不少開小差的現象”的出現。三是“因為黨的不會領導群眾,不會運用政權,因此很多蘇維埃不是群眾選舉的,是私人拉來的,所以蘇維埃機關里發(fā)現了許多包庇發(fā)財人的事情?!边€出現了一些“因為蘇維埃沒有組織好,所以很多除掉打路條、抽煙、報表冊而外,沒有工作。沒有把地分好,沒有嚴厲鎮(zhèn)壓反革命,……因為蘇維埃沒有組織好,所以群眾不起來。群眾頂重要的是分土地,區(qū)、鄉(xiāng)、村中富農用了種種辦法停止土地問題的解決,……加上蘇維埃委員的包庇,所以很多發(fā)財人還分田?!盵1](P92)這揭示了一些由于黨與蘇維埃政府的領導方式、工作方式的錯誤,致使蘇維埃政權行使權力時,出現的一些違背黨的宗旨有損黨群關系的現象,導致一部分群眾沒有積極起來參加革命斗爭的后果。四是“黨的群眾工作,如工會、婦女、青年的工作等,也有很多缺點。黨沒有把團造成為很廣大的組織,有些還厭惡這些青年。在工會工作中,……有些地方做工不給工錢,所以工會沒有組織好?,F在工會都是些空架子,沒有下層群眾。這次大會把過去工作的缺點都揭發(fā)出來了,我們要好好轉變。”[1](P93)這反映了由于黨的領導方式與工作方式上存在的問題,進而影響到黨領導下的各式群眾團體,使其還沒能廣泛凝聚社會各方力量,搞好蘇區(qū)社會管理的方式方法,由此造成了一些有損黨群關系,虛化黨的社會基礎的現象。五是由于上述影響黨群關系現象的存在,出現了一些群眾在敵我之間左右搖擺的現象。1933年12月中共川陜省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指出:“要告訴群眾,紅軍不是外人,和我們窮人是一家人”,還“要告訴群眾,不要腳踏兩只船啊,腳踏兩邊船,一定要被反動派踢水里去”。[1](P57-58)大會還指出,“赤區(qū)群眾還沒有普遍發(fā)動起來,有許多地方包辦命令群眾等形式抑制了群眾的積極性?!币恍疤K維埃中暗藏了許多地主富農反動階級異己分子,平分土地的斗爭還未真正深入?!盵1](P66-67)
以上黨內文獻描述表明,有許多是相同問題的反復表述,因此其至少反映了川陜蘇區(qū)前期黨群關系四個方面的一些狀況。一是紅軍初入通南巴,立足未穩(wěn),且以應對戰(zhàn)爭為主,所以黨組織的建設、蘇維埃政權的建設尚處于開局狀態(tài),黨群關系的建構還未提到應有的工作日程,只是本能地按照老蘇區(qū)沿襲過來的,固有的傳統與經驗,機械地開展群眾工作,因此效果自然還不能令各級黨組織滿意。二是一些民眾對外來不久的紅軍不太了解,因此在紅軍與敵軍作戰(zhàn)進程中參與度不太高,甚至還有開小差的現象。三是建立不久的蘇維埃政權,由于種種原因多半還脫離群眾。四是對于黨在青年、農民與工人等基本群眾方面的基礎還有一些缺乏,尚未全面正常開展工作。因此,這一時期川陜蘇區(qū)的黨群關系還處于初步建構階段,由此似乎也決定了此時的黨群關系程度——“群眾不起來”以及“群眾還沒有普遍發(fā)動起來”的狀態(tài)。
為了進一步深入群眾,迅速密切同群眾的關系,黨提出了一些改進措施。
一是改變初步建立的蘇維埃政府還存在脫離群眾的問題,強調要改善黨與蘇維埃政府的領導方式與執(zhí)政方式,“轉變各級領導機關為真正領導群眾戰(zhàn)斗的組織”,使“各機關工作人員盡量能多深入群眾”;強調蘇維埃要實現“各級機關之輕便化與軍事化”;養(yǎng)成民主執(zhí)政為民執(zhí)政的素質,“號召廣大群眾來討論蘇維埃的工作”,而蘇維埃的工作,是在“深入群眾”,“在群眾自愿的條件下去完成(蘇維埃布置的)任務的”,進而以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如此,黨、蘇維埃政府與紅軍才能完成戰(zhàn)勝敵人,保衛(wèi)蘇區(qū)的任務。[1](P11)
二是初步分析了黨群關系具有不斷改善的必然性。在中共川陜省委的領導和組織下,“得到了土地利益的四川群眾,再也不受田頌堯及豪紳地主的反動壓迫,必然是大大的提高了他們斗爭的決心,看清了他們自己解放的道路”。因此,這就決定了獲得了切身利益的廣大勞苦民眾擁護黨、蘇維埃與紅軍的必然性。[1](P6)
三是總結指出了黨群關系有進一步趨于良好的趨勢?!按児まr兵群眾對革命的熱烈要求,大批地參加紅軍,擁護紅軍,及成千上萬的地方武裝,配合紅軍行動,及有廣大群眾基礎”。[1](P13)
四是嚴厲批評了蘇維埃政府內各類嚴重影響黨群關系的問題,客觀地承認了目前黨、蘇維埃、紅軍與民眾的關系不是太好,以至于“廣大的工農群眾對于一切蘇維埃的工作,表示消極”[1](P33)的傾向性問題。川陜省委還指出,“這里新發(fā)展赤區(qū)勞苦群眾對于紅軍固已熱烈擁護,然一般的充滿了以紅軍是外來客人……的認識,這種狀態(tài)如果繼續(xù)下去,將使擴大紅軍受到障礙,”因此要“密切紅軍與本地民眾關系”。[1](P36)
通過上述基于黨內文獻中反映出的黨群關系的分析,我們可得出川陜蘇區(qū)前期,黨群關系總體向好,存在問題也不少的基本認識。總體向好,是相對于民眾與國民黨的關系而言;問題不少,是蘇區(qū)黨政軍自身存在的密切聯系群眾不足,工作方法與制度不盡完善問題。
如果我們能把1934—1935年劃為川陜蘇區(qū)后期的話,那么后期的蘇區(qū)黨群關系發(fā)生了一些新變化。其主要是指,后期影響黨群關系的因素,主要表現為蘇區(qū)黨組織由于思想認識上的左傾,導致一些方針政策和制度制定與把握上的失誤,形成了一些較前期還突出地影響黨群關系的傾向,如肅反、征發(fā)及沒收的擴大化問題。這在1934—1935年川陜蘇區(qū)黨的文獻中,較多且集中糾正這些失誤的文獻有較前期突出的反映。但這依然不能否定一個基本事實,1933年底到1934年初,紅軍入川時僅一年余,川陜蘇區(qū)就一度呈現出鼎盛狀態(tài):蘇區(qū)地域東起四川城口,西抵嘉陵江,南達營山、渠縣,北至陜南的鎮(zhèn)巴、西鄉(xiāng)、寧強等廣大地區(qū),面積4.2萬多平方公里,人口500余萬,先后建立過23個縣和一個市的蘇維埃政權,成為蘇維埃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二大蘇區(qū)。這一基本事實表明,沒有廣大勞苦大眾的積極支持,單憑黨與紅軍的力量是很難在短期內走向鼎盛的。而這個廣大民眾的積極支持,就從總體上直接反映了這一時期黨群關系的向好程度。故影響黨群關系的不足方面依然是次要方面。
川陜蘇區(qū)后期,在川陜蘇區(qū)最高領導機關(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辦的川陜蘇區(qū)《干部必讀》106期,刊登的一篇關于《徹底轉變肅反沒收與征發(fā)工作》的文獻,較為突出地反映了一些影響黨群關系的問題。
一是黨組織在過去擴紅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完成擴大30萬鐵的紅軍和充實目前現有的各個獨立團與擴大與建立新的地方武裝”[1](P184)的擴軍計劃,超出了川陜蘇區(qū)民眾的承受力。如果按照川陜蘇區(qū)轄區(qū)500萬人口左右計算,每16個人左右就有一個要當紅軍,而16個人中,如果按照老人、小孩、婦女與青壯年這四類人平均計算的話,青壯年幾乎每4人當中就有一人要去當紅軍,這僅僅是擴大正規(guī)紅軍的任務,還沒有計算充實地方武裝和獨立團的任務,這就無疑加重了蘇區(qū)民眾維持日常生產生活的負擔。
二是從該文反映出,中共川陜省委1935年3月19日“召集的七縣委書記、保衛(wèi)局長的聯席會議及三月二十三日各級政治部政務科長與各縣保衛(wèi)局長聯席會議”上,“徹底的檢查了過去工作的缺點,尤其是肅反、征發(fā)及沒收工作中的錯誤,一致認定過去錯誤的迅速轉變是我們今后改善與群眾聯系的主要前提?!盵1](P184)從這一總結性檢查的反思中,我們可以感覺到幾點。首先,川陜蘇區(qū)最高領導層認為,過去工作最突出的缺點,是肅反、征發(fā)及沒收工作中的錯誤。其次,川陜蘇區(qū)最高領導層認為,肅反、征發(fā)及沒收工作中的錯誤對黨群關系的影響最大,到了應該“改善”的地步。再次,川陜蘇區(qū)最高領導層認為,今后改善黨群關系的主要點就從糾正肅反、征發(fā)及沒收工作中的錯誤做起。由此可知,影響川陜蘇區(qū)后期黨群關系的因素很多,但是最主要的應該是肅反、征發(fā)及沒收工作中的錯誤。
這種認識是否客觀呢?我們還可以從1935年川陜蘇維埃政府幾乎連續(xù)發(fā)布的六篇布告中進一步感受到:川陜蘇區(qū)晚期黨的文獻中,強調改善黨群關系的文獻,在黨與政府的文獻中分量逐步加大,在川陜蘇區(qū)前期,文獻主要使用“密切聯系群眾”的措辭,到晚期,更多的使用“改善”黨群關系的措辭,這表明黨群關系在晚期依然還存在著不少問題。
1935年川陜省蘇維埃政府發(fā)布的六個布告,主要反映了對肅反、征發(fā)、沒收工作擴大化錯誤的糾正,間接反映了黨群關系。
《川陜省蘇維埃政府布告》之一,主要反映了與蘇區(qū)肅反擴大化密切關聯的問題:“個人無私自捉人之權”;“中農、貧農、雇農被反動派脅從,可改過自新,仍舊享有原土地及公民權”;“縣以下不能關案子、打案子。縣革命法庭與縣保衛(wèi)局不得到省蘇批準,不能解決案子”;“要有確實反革命證據才能逮捕。除現行犯外,逮捕要經過當地蘇維埃最高機關常委會或政治部、處主任批準”。[1](P186)布告中尤為值得注意的這四項規(guī)定,實際上反映了在肅反擴大化影響下,基層各級政權及權力機關,在執(zhí)行肅反政策或借口執(zhí)行肅反的過程中,出現了上述殃及到一般基層民眾與公民的傾向,以至于省蘇維埃政府收回了縣級及其以下機關乃至法院,若無確證,都不能單獨行使逮捕、審案、判案的權力。
《川陜省蘇維埃政府布告》之二,主要反映了與蘇區(qū)沒收擴大化密切關聯的問題:一類主要是針對沒收擴大化問題,“1.不準私亂沒收。2.不準侵犯中農。3.不準打害窮人”?!皝y行沒收者,捆送蘇維埃懲罰”[1](P187)。按照當時黨與蘇維埃關于沒收的規(guī)定,“沒收主要是沒收土豪劣紳、惡霸、賣國賊、軍閥、團正的一切財產,分配給窮人;商人不沒收,貧農、雇農、中農不沒收,富農一般不沒收”。[1](P187)而上述規(guī)定反映出,在執(zhí)行沒收政策時,出現了擴大化問題。對此,中共川陜省委宣傳部《沒收條例說明書》指出,“川陜省蘇維埃政府因為過去所頒布的沒收條例,非常容易引起濫用沒收權利的毛病。如象在各地沒收工作中不斷的發(fā)生‘左’、右傾的錯誤,亂打窮人,中農有幾斗米,喂五頭豬就被稱為富農并被沒收;以及在商業(yè)上實行普遍沒收,極端的妨礙了私人資本在相當條件下的自由活動;甚至合作社也有遭沒收的,這樣就增加了物資供應的困難。另一方面又發(fā)現區(qū)鄉(xiāng)級的蘇維埃包藏豪紳地主土地財產,企圖避免沒收的事實?!盵1](P226)這足以說明沒收工作擴大化影響了黨群關系。
另一類主要是針對肅反擴大化問題,諸如“不準隨便捉人”、“不準拷打案子”、“不準無名報告”、“不準挾仇巫害”。[1](P187)蘇維埃政府文獻中不斷重申此類問題,反映了肅反擴大化問題涉及面比較廣,并非只是在黨政軍中有肅反擴大化問題。
《川陜省蘇維埃政府布告》之三,是專門針對關于沒收征發(fā)中出現的問題(征發(fā)主要是針對富農,沒收則主要針對地主豪紳反革命)的。主要是在前項布告中只是簡單發(fā)布禁止沒收征發(fā)擴大化中的若干規(guī)定,而此布告主要是進一步提出了如何防止沒收征發(fā)擴大化的具體限權舉措。一是規(guī)定在沒收方面,“沒收要經過當地最高政權機關的常委協同該地紅軍的政治機關負主要責任的批準后執(zhí)行,”縣蘇常委也可批準,但是必須保證其正確,沒收物資除軍需品外,大部歸群眾。[1]
二是“對反動首領威脅下的群眾(得到)的財物一律不許侵犯”。三是“在原赤區(qū)內暫時一律停止征發(fā)”;征發(fā)一般要由縣蘇報省蘇批準明令宣布后才能執(zhí)行征發(fā),并向富農辦發(fā)征發(fā)證。四是“紅軍在原蘇區(qū)內不得征發(fā),確有征發(fā)必要時,由師團政治部與縣蘇會商后上報上級機關批準;一切私人蓋不得擅自征發(fā)”。[1](P188)這種明確的限權規(guī)定,反映了蘇區(qū)沒收征發(fā)擴大化的嚴重性。
《川陜省蘇維埃政府布告》之四,是關于沒收工作六大約法的。該布告重申了上述各布告中零散的關于沒收問題的規(guī)定,相對集中地闡釋了黨與蘇維埃政府關于沒收的規(guī)定,并使用了“約法”措辭。這無疑表現了兩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是蘇區(qū)沒收擴大化問題較為突出,以至于蘇維埃不得不三令五申以布告形式加以糾正,因此,布告之五、布告之六都是重申該問題。其次是反映了黨與蘇維埃政府對于沒收擴大化錯誤的認識逐步加深了,且有了較為詳細的專門約法,而不再是簡單地禁止。
其實,在川陜蘇區(qū)黨政軍的文獻中,涉及反映和糾正肅反、沒收和征發(fā)擴大化的文獻還有很多,幾乎覆蓋了兩年左右的時間空間,表明了這三個方面的問題及其對黨群關系的影響,比其它問題嚴重得多。
通過對川陜蘇區(qū)存續(xù)時期黨政軍文獻中反映出來的黨群關系的探討,我們可以有如下幾點認識。
一是,在川陜蘇區(qū)兩年半的存續(xù)時期,黨群關系總體上是趨好的。因此,在紅四方面軍入川一年左右,就建立起面積一度達到4.2萬多平方公里的蘇區(qū),人口500余萬,先后建立過23個縣和一個市的蘇維埃政權,這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第二大蘇區(qū)。
二是,在川陜蘇區(qū)兩年半的存續(xù)時期,黨群關系存在著不少問題。在前期,主要是因為黨政軍初入四川,與群眾的關系還未最大限度地構建起來,加之黨政軍在領導方式與局部執(zhí)政方式方面,原本就不成熟,因而呈現出群眾對紅軍認識不足,不愿意積極參加紅軍,不少人還開了小差;群眾對蘇維埃政府的各項工作比較消極;黨政軍與民眾的關系還有很大的局限性,缺乏廣泛深入的聯系。在后期,川陜蘇區(qū)黨政軍在蘇區(qū)站穩(wěn)腳跟后,由于思想上的不成熟,缺乏執(zhí)政經驗,因而出現了在執(zhí)政過程中,政策把握有誤,導致主要在沒收、征發(fā)及肅反工作中出現了擴大化的錯誤,實際上殃及了基本群眾與公民的權益,不可避免地影響了黨群關系,因此黨號召首先從這三個方面著手,改善同群眾的關系。
三是,川陜蘇區(qū)存續(xù)時期黨群關系的建構與密切,由于時間十分短暫,因而并非傳統意義上的一般性的動員、宣傳和教育就能夠迅速見效的。主要還是通過入川的黨政軍,在之前與之后,能夠迅速地制定方針、政策與制度,能夠迅速給最廣大民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利益,諸如,迅速建立各級黨組織,通過紅軍與蘇維埃,迅速分給土地、取消苛捐雜稅等,使他們迅速感覺到黨政軍是最廣大勞苦民眾自己的黨政軍,因而才能在一年左右的較短時期內,迅速地擴大紅軍和蘇區(qū),建成為中國第二大蘇區(qū)。
其實,無論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年代,黨群關系密切有許多道理和經驗是相通的,如果廣大民眾沒有切實當家作主的感覺,不能感受到黨領導下制定的制度的完善與優(yōu)越性,那么就表明黨群關系已經到了非要通過程序性制度大大改善的時侯了。
[1]四川大學等編.川陜革命根據地歷史文獻選編(上)[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