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成佳
(廣西師范學院 文學院, 廣西 南寧 530001)
“審美批評的觀念本質(zhì)上著眼于文學作品對讀者產(chǎn)生的直接效果,在此基礎上描述作品的內(nèi)在之美以及這種美給讀者的愉悅。審美批評的宗旨就是把文學產(chǎn)生審美感受的作用視為作品功能的首要目的,既特別強調(diào)文學作品的特性和價值皆在審美,又特別注重探求文學審美創(chuàng)造和審美鑒賞的藝術規(guī)律?!保?]320此外,審美批評對于作者、讀者乃至社會文化的進步都有很好的助推作用。而審美批評主體作為審美經(jīng)驗的直接傳播者,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主要從審美主體應有的寬容心態(tài)、立足文本關注文化、敢于創(chuàng)新以及提高自身素養(yǎng)四方面來論述審美批評的品格。
審美批評在任何時候都是審美主體對審美客體所作出的評價,是一種價值定向活動,帶有明顯的主觀色彩。從這個意義上說,批評就是主體的批評,它不僅僅依據(jù)抽象的美學理論和批評標準,同時也不可避免地使這種批評帶有主體的氣質(zhì)、趣味、藝術感受力和個人好惡等個人色彩。正如法國批評家蒂博代所說的:“一個批評家是以自己的氣質(zhì),以自己在文學、政治和宗教上的好惡來判斷同時代的人,他盡可能地把這些變?yōu)橐环N權威的方式”。[2]28波德萊爾也認為批評更傾向于對批評家富有個性色彩的展示:“我衷心相信,最好的批評既能解人頤,又饒有詩意,而不是冷冰冰的數(shù)字式的批評,假借解釋一切之名,而取消了愛,取消了憎,把所有性情的流露都剝奪得點滴不留。中肯的批評,也就是值得有的批評,應當是有所偏袒,富于熱情,含有政治性的,也就是說,是從一個獨有的觀點寫出來的,而這觀點卻又必然是能夠打開極為廣闊的視野的”。[1]227人們一向把審美批評分為感受批評與理性批評兩種,感受批評的擁護者們堅定地認為“個人性”在審美體驗中的作用,“他們聲稱文藝批評是和悅地將一些椅子安放在美麗的地點,并且用脫基亞式的安尼塔的話說‘無論你是誰,請來坐在這美麗的樹陰里,讓我們那不死的神們唱贊美詩的工作’,并且一口咬定‘天下無所謂客觀的批評,就如無所謂客觀的藝術,就事實而論,我們看世界只能經(jīng)過感覺的媒介,而我們的感覺可隨意給那世界以什么形狀和顏色’”[3]67。
總之,在審美批評的過程中,審美主體的“主體色彩”是不容忽視且對審美結果有著直接的影響。由于審美主體的生活環(huán)境、文化構成、思維規(guī)律的不同,因此構成了“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審美批評圈子。當然,致使審美結果存在差異性的還包括許多其他因素,例如審美主體所依據(jù)的批評理論和所處的批評環(huán)境不同等。相同的理論標準對于不同的審美主體來說,其運用方式和側重點的不同也會造成批評的差異性?!芭u環(huán)境也有個人的個別的因素,批評家各自所處的獨特的個別環(huán)境是千差萬別的,既有地理氣候的差異,又有人際關系的差異,既有經(jīng)濟條件的差異,又有文化條件的差異等等,環(huán)境的個別性、差異性也造成了批評家的個性與差異性,由此又造成了批評的個性與差異性”。[4]301-302以上諸多因素造成了不同的審美風格和不同的批評結果。
因此我們說這是一個“百家爭鳴”的審美圈域,這未曾不是件好事,因為存在“差異”才會“多樣”才會有“繁榮”。然而有些審美主體的“自我意識”過于強烈,他們在審美批評的過程中期待表現(xiàn)自我,極力地確證自身的存在和價值,一味地渲染和擴大主觀色彩,甚至唯我獨尊,輕視排斥他人觀點。有的人把審美批評領域比作是相互搏殺的戰(zhàn)場,而每位批評家都要有一種“攻擊型氣質(zhì)”,認為只有這樣極強的排他性和獨特性才會在批評史上產(chǎn)生影響。然而,這些都是要在審美主體良好的個人修養(yǎng)、淵博的學識、敏銳的鑒賞力和卓越的智慧的基礎上才能達到的。但是?!叭苄汀钡呐u家應該是不存在的。隨著審美批評理論的繁榮,包括形式主義、精神分析、女性主義、后殖民主義、原型批評、結構主義等客觀理論依據(jù)的不斷出現(xiàn)和豐富,再加之其他審美主體的良好的學識修養(yǎng)等主觀條件,對于文本意義的闡釋、人物形象的剖析、篇章結構的推論、語言情感的揣摩等會有別樣的精彩也是理所當然的。而那些持著某一種理論和個人主觀意識就對作品蓋棺定論而表現(xiàn)出的至高無上的姿態(tài)的批評者,不僅起不到審美批評的作用,相反還會損害到文本意義的多層闡釋,甚至使文本被肢解被扭曲,同時也不利于整個批評圈子的和諧發(fā)展。
對立統(tǒng)一才能推進事物的發(fā)展,這種“矛盾意識”也恰恰是每個審美主體所應有的一種品格。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于一部《紅樓夢》,有的人看到管理知識,有的人看到建筑風格,有的人欣賞詩詞鼓樂,有的人愛慕俊男美女,有的人感傷人物命運,有的人嘆惜世代變遷,也正是審美的不同視角促成了文本的豐富價值。因此,審美差異性是普遍存在的,而“批評作為一種社會性活動,不僅是批評家個人的活動,而且是批評家以個人身份代表某一群體所進行的社會活動。批評家在批評活動中應考慮批評的社會作用、效果、價值,考慮批評運作過程的社會性因素,考慮批評結果的客觀性、公正性、普遍性,從而使個人自我與社會群體在批評中統(tǒng)一起來。批評距離使批評家對自身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他不僅要排斥那些不利于批評的主觀自我化傾向,而且要限制雖有利于批評,但又不能任意和無限發(fā)展的批評自我意識”。[4]285因此,作為審美主體要確立真正的文藝批評精神,對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視角要認真傾聽,彼此尊重,兼容并包,求同存異,互滲互補,才能真正形成審美批評界的“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和諧繁榮局面。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發(fā)展進步的源泉。創(chuàng)新,同樣是審美主體所應有的一種精神品格,只有創(chuàng)新,才能擺脫陳舊的理論束縛,邁出“走向新時代”的步伐;只有創(chuàng)新,才能跳出庸常的觀念拘囿,展現(xiàn)“萬綠叢中一點紅”的精神面貌。
審美批評主體作為一個獨立的精神個體,其對審美個體所作出的一切評價、分析都應帶有明顯的個人思考色彩,應該有個人的真知灼見,是與眾不同的。而現(xiàn)在我們看到很多評論家都是人云亦云,這也使得在既成的觀念理論之下打破既有的評論觀點、提供新的見解和分析顯得有些舉步維艱。在潘凱雄等所著的《文學批評學》一書中對批評家缺少創(chuàng)新的原因作了詳細的論說,書中分別從“從眾效應,名人效應,認同效應”等方面來解釋說明,“他們一談到各類藝術現(xiàn)象,一接觸到具體作品,首先是到傳統(tǒng)的學說中或流行的觀念中找根據(jù),只要這類學說和觀念還不到破綻百出的地步,就絕不輕易放棄”。文中還講到“批評家趨附時尚是一種動機十分明確的有意識行為,批評家需要追趕時代潮流或迎合社會上某種風尚以便取悅于眾,當然批評家在追趕潮流時往往以犧牲自己的新鮮的看法為代價”,“將著名的批評家的批評原理、批評信條作為批評的第一公理”。[5]181-183種種原因使得整個批評圈子徒有整齊劃一的“齊聲呼喊”而缺乏富有個性光彩的“個人聲音”。這不僅沒有起到鼓勵作家開拓新路的作用,相反會造成批評領域的停滯不前,如在當前西方批評理論盛行的大潮之下,好多人完全站在西方文學和批評的立場上來評論中國文學,將東方文學生硬地套進西方理論中,采取的是“全盤西化”和“民族虛無主義”的態(tài)度,對文本難免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
要創(chuàng)新,就需要批評主體有大膽的否定精神?!芭u誠然包括肯定一些什么,但否定什么因為不能輕易道出而更顯得彌足珍貴。因此,真誠的批評必然是帶有否定性的批評,因而也往往是不中聽的批評”。[3]38這種否定,不僅僅是對別人,對批評主體也有著同樣的要求。只有這樣,審美主體才能不斷超越別人,不斷超越自己,才能創(chuàng)新。然而這種否定并不是沒有理由的否定,更不是要主體極端地走向否定。有些人為了顯示自己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引起轟動效應而故意極端否定,蓄意和他人對著干,懷有個人的私心雜念,而這對于批評的健康發(fā)展是有很大的消極作用的。我們強調(diào)的創(chuàng)新,是在有理有據(jù)而進行大膽否定的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
只有創(chuàng)新,才能使審美主體的觀點與眾不同,才能使批評有力度而富于感染力。創(chuàng)新才是審美批評的支柱?!芭u的創(chuàng)造力不意味著批評者可以為改造社會提供什么令政治家驚嘆的宏偉藍圖,而是指批評者在對社會問題進行臧否時能談出旁人談不出、看不見、想不到的深度。批評的創(chuàng)造力表現(xiàn)在批評家有能力將社會問題分析得鞭辟入里,將問題的關節(jié)點切進得入木三分”。[3]30首先,要創(chuàng)新,審美主體既要有科學意識又要有哲學意識。哲學給人以見解,科學使人擺脫盲目?!爸饔^性和盲目性如果沒有科學意識的滲透,他們之間的分寸感就很難掌握,哲學能給人以自我,但科學卻能給人以自信。哲學能給批評以超越創(chuàng)作的勇氣,科學卻給批評以超越創(chuàng)作的可能”。[3]42其次,要創(chuàng)新,審美主體要有豐富的想象力。缺乏想象力,審美主體就會在原有的理論束縛下原地踏步,而無法開拓新的批評領域?!皬闹庇X出發(fā)而不是從前人的文本出發(fā),批評家必須創(chuàng)造出新的范疇和理論框架,批評家必然有超于常人的批評想象力,否則面對生動而富有新鮮魅力的直覺,批評家將無所事事,或只能按前人的模式而闡釋有活力的新生命,最終將窒息這些生命”。[5]145再次,要創(chuàng)新,還要求審美主體具有強烈的獨立意識。當然這種獨立意識是與審美主體的“主體色彩”有所區(qū)別的。只有具備這種獨立意識,才能主動避開現(xiàn)有的思維觀點和理論條文的影響束縛,才不會重復模仿別人的思想觀點。也只有這樣,審美主體才能做到不從眾,不屈服于名人效應,才敢于質(zhì)疑敢于創(chuàng)新。
因此,審美主體要敢于否定,并在否定的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突破成規(guī),不再因循守舊。也只有這樣,才能在幫助作家超越自己的作品的同時也提高審美主體自己的審美鑒賞力,進而共同推動批評圈子的不斷進步。
我們通常所說的審美批評,最基本的是指對文學作品的意義作出闡釋,對作品的人物形象的塑造、結構的設置銜接以及語言的運用等整體質(zhì)量作出評價,因此在批評之前要閱讀文本是必須的。
有些人根本不去閱讀具體的文學文本,而是人云亦云,盲目從眾。魯迅在《匾》中所引用的鄉(xiāng)間笑話就直接諷刺了這種脫離文本而盲目從眾的文藝審美現(xiàn)象。還有一部分人只對理論知識關愛有加,在原理批評上下了不少工夫,然而探討的理論卻永遠凌駕于具體的文本之上,對作品進行宏觀的不著邊際的批評,而不去進行實在細致的文本分析。理論不與實際(文本)相結合,既不能促進“實際”向好的方向發(fā)展,也不能驗證“理論”的有效性。
有些人確實關注到了具體文本,然而卻受到特定時代階級的影響,對文本作出了另一番解構與誤讀。如楊沫的《青春之歌》出版后,曾引起極大轟動并作為建國十周年的獻禮片而被搬上熒屏。然而好景不長,以郭開為代表的一批人指斥作品中主人公林道靜是小資產(chǎn)階級情感的流露,認為作者楊沫是站在小資產(chǎn)階級的立場上來表達自己的小資產(chǎn)階級情感。此外,還有人對林道靜的婚姻愛情生活的道德性提出了質(zhì)疑,從而對作品進行了全盤否定。我們現(xiàn)在回頭來看,作者是迫于當時“左傾思想”對知識分子改造的壓力而對文本進行了多次修改,可是修改后的文本的文學性卻似乎弱于修改之前了。我們看到,這里的審美、批評完全被當時的政治思想和階級理念所拘囿,大多數(shù)的審美主體沒有從實際文本出發(fā),以階級思想對文本進行了片面的解讀,這對于文本、對于作家的創(chuàng)造力無疑是有很大的傷害的?!俺姓J文學批評具有政治性,并不等于把文學批評全然當做政治批評。當政治被看作是評判文藝作品的唯一權威或最高標準的時候,當對某件作品動輒作階級分析的政治定性的時候,文學批評就很難避免走入政治獨斷論的誤區(qū)。這種政治獨斷論反映在文學批評上的最后結局,往往是政治對文藝的橫加干涉,是對批評觀念的思想禁錮和對文藝規(guī)律的曲解和漠視”。[1]70而文革后,《青春之歌》也開始走出了“毒草”的陰霾,審美主體們也開始從文本內(nèi)部對其進行重新評價,直到近年來,各種新型理論對《青春之歌》作出了新的闡釋,終于使文本煥發(fā)出了“青春”的魅力。
文本作為審美主體的審美對象,對其進行閱讀、審視是展開批評的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從作品的內(nèi)部實際出發(fā),把文本作為思考、評價和發(fā)表看法的起點和依據(jù),才不至于使審美主體的觀點空洞無物或主觀盲目。對于文本準確無誤的把握和分析,才會避免主觀臆斷;對于文本意蘊的真實性理解,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審美主體的主觀能動性,才會充分表現(xiàn)自己的審美個性。只有這樣,審美主體才能更深一步地展開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論證。
審美與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審美是功利性與無功利性的統(tǒng)一。在我國,以美育來實現(xiàn)思想文化重建的意向早已有之,先秦時期,詩歌就有“經(jīng)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這樣的社會政治功用?!凹词故墙吡χ鲝堈軐W和藝術獨立的王國維,也提出要以藝術來改造國人的生活‘嗜好’,即使是反復強調(diào)審美超脫的朱光潛,也主張以‘談美’來洗刷人心,從而達到清潔社會的現(xiàn)實目的。這些都是延續(xù)著‘借思想文化以解決問題的途徑’的思路”。[6]“事實上,批評也不單單是審美批評、藝術批評,還應該包括社會的政治批評、道德批評、文化批評、思想批評等因素,這樣勢必就要顧及當時的社會思潮和思想傾向,顧及當時的文藝、審美、政治、道德、文化、思想等因素的影響”。[4]230因此,進步的審美批評除了對于其他讀者具有強大的感召力之外,還應表現(xiàn)出社會理想,轉化為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動力,從而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審美本身也包含著對文化的審美、對文化的批評??疾熳髌放c社會文化的關系,有助于主體更全面地把握作品。審美主體除了需要關注作品內(nèi)部的人物形象、形式特征、語言結構等,還要從文化角度來考察和研究文學作品。“如果要在文學中回避一切文化因素,批評就不復存在了。純粹的批評大概只存在于唯方法論者的理想圖式之中。無論用一種什么方法進入文學批評的過程,盡管他極力想回避蕪雜的文化內(nèi)容,但終于發(fā)現(xiàn)時刻都在文化的羈絆之下,未能使得他的批評更純粹一些”。[5]324可以看出,文學審美批評中所包含著的文化因素是無法剔除的。
總之,立足文本,貼近文本,同時注重審美過程本身的文化教益作用,對于審美主體來說尤為重要。
審美的過程不僅僅是滿足審美主體的感官愉悅,這是審美過程的第一個層次,審美主體還要和具體文本保持一定的距離,從整體上對作品作出客觀公允的評價,對文本的意義作出深層的闡釋,而這些審美觀點對于作者、讀者乃至對于社會文化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首先,對于作者而言,審美主體的思維比普通讀者甚至作者本身更加客觀理性和科學,其對一部作品的理解和把握也就更加深刻全面和清晰,因而對作品所作出的客觀評價也就把一部作品的優(yōu)缺點全部呈現(xiàn)出來,而這對于提高作者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藝術水平是有很大作用的。其次,對于讀者而言,審美主體可以憑借自身的審美素養(yǎng)來幫助普通讀者在商品化泛濫的圖書海洋中選擇到優(yōu)秀的作品來閱讀,而且能幫助讀者走出審美表層,進入文學作品的“后花園”。最后,審美批評本身也影響著社會生活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文學批評經(jīng)常體現(xiàn)著批評家對社會現(xiàn)象的態(tài)度,顯示著批評家對社會現(xiàn)象的分析與評價。因而帶有評議社會的性質(zhì)。這種評價是以作品所反映的現(xiàn)實生活為直接對象的,滲透在評價中的批評家的社會態(tài)度,對讀者將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表現(xiàn)在讀者對作品中的現(xiàn)實內(nèi)容的看法和評價上,而且直接貫穿于廣大讀者對待社會生活的態(tài)度中”。[1]91
然而我們越來越感到以上提到的關于審美批評作用的心力不足,因為我們發(fā)現(xiàn)在審美批評中存在著很多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著實讓人堪憂。張利群在《批評重構——現(xiàn)代批評學引論》中分別從“批評的疲乏和無力、批評的失語和錯位、批評的盲目清高和自恃、批評的失態(tài)和媚俗”這四個方面就當前審美批評的滯后以及存在的問題予以論述說明。書中指出:“批評因循傳統(tǒng)和定勢,尋找不到合適的理論武器,更缺乏研究和批評的深度、廣度、力度?!薄耙环N奉承、吹捧的廣告批評,往往說明批評的底氣不足,品味降格,精神喪失,不僅無法擔負起批評的責任和作用,而且是批評自身的毀滅和消解,批評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4]368-369
面對當前這個魚龍混雜、日趨流俗的圖書文化市場,審美主體更應該擔負起去偽存真的責任,起到閱讀市場的“風向標”和社會風尚的“凈化器”的作用。對于審美主體來說,堅守批評立場是很重要的。審美批評,除了審美之外,批評也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現(xiàn)在我們卻看到更多的批評家收起了批評的鋒芒,取而代之的是浮夸虛無的溢美之詞,與作者達成“兄弟”關系,以期得到“雙贏”的結果。審美批評的溢美之詞,應該表現(xiàn)在行文表述的文學性上,而非一味脫離實際地“做廣告”,這樣就降低了審美批評主體的精神品格,當然也起不到其應有的作用。另外,審美主體還應該有較高的自身素養(yǎng)。藝術來源于生活,文藝批評家也要有豐厚的閱歷和深厚的生活基礎,才能更加準確地把握文學作品的內(nèi)涵,才不致對作品造成誤讀和歪曲;審美主體還應該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這樣才會將文學作品的深層意蘊和美學價值盡可能地呈現(xiàn)出來。
在商品經(jīng)濟時代,我們在追求物欲生活的同時,也需要傾注更多的人文關懷到社會的各個角落,當然也包括審美批評的場域。作為審美批評的主體,應始終保持著自身應有的文化品格,始終秉持寬容創(chuàng)新、實事求是、開拓進取的精神,這樣才不會在商品經(jīng)濟的大潮中迷失自我。
[1] 凌晨光.當代文學批評學[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
[2] 蒂博代.六說文學批評[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9.
[3] 吳炫.批評的藝術[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89.
[4] 張利群.批評重構——現(xiàn)代批評學引論[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5] 潘凱雄,蔣原倫,賀邵俊.文學批評學[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0.
[6] 杜衛(wèi).中國現(xiàn)代的“審美功利主義”傳統(tǒng)[J].文藝研究,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