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中俊
(南京大學 哲學系,南京 210093)
羅素對否定性事實的思考是從思考命題、事實二者的關系開始的。羅素在1918年第一次講述他的邏輯原子主義哲學時闡述了他主張的分析的世界觀,并且強調我們在分析的時候,必須視作前提的東西是自明不可懷疑的。羅素認為第一個要注意的自明之理是:世界包含事實,而事實不論我們對之持有什么樣的看法而該是怎么樣就是怎么樣。當我談到一個事實時——我并不打算下一個精確的定義,而是作一種解釋,以便讓你了解我正在談論的是什么——我是意指那種使一個命題真或假的事物。[1]219我們看到,羅素在這里并沒有給出事實一個精確的定義,僅僅給出了一種解釋,但是這種解釋卻將他的真理理論勾畫出來了,一個命題的真假是由事實決定的。羅素對事實的解釋中蘊含了推理規(guī)則(1)如果X是事實,那么X就能決定描述X的命題P的真假。將推理規(guī)則(1)進行等價變形可以得到推理規(guī)則(2)如果X不能決定描述X的命題P的真假,那么X不是事實。羅素認為像蘇格拉底、太陽等這樣的特殊事物不能決定描述相對應的蘇格拉底、太陽等特殊事物的命題的真假,代入推理規(guī)則(2)就可以推出蘇格拉底、太陽等特殊事物不是事實,羅素正是基于這一點就區(qū)分了事實和特殊事物。在事實是客觀還是主觀的問題上,羅素堅持認為,事實屬于客觀的世界,事實并不是我們的信念創(chuàng)造出來的,和桌子、椅子一樣是我們真實世界(我們所處的現(xiàn)實世界)的一部分。存在著使一個命題為真的事實,也同樣存在著使一個命題為假的事實。至此,可以總結出羅素對事實的看法:(1)事實被真實世界包含;(2)事實不是特殊事物;(3)事實具有客觀性。
在大概地講了事實的幾個特點之后,羅素將事實進行了分類,在分類的過程中,遇到了否定性事實的問題。有像“這朵花是紅的”這樣的特殊事實,也有像“地球上所有的人都會死”這樣的普遍事實。特殊事實非常符合我們的直觀,我們可以記述下命題P“這朵花是紅的”表征的特殊事實,可以記述下命題Q“那個人是個英國人”表征的特殊事實,可以記述下命題R“羅素是英國人”表征的特殊事實,以及S、T……命題表征的一切特殊事實。但是我們?yōu)槭裁葱枰毡槭聦??羅素認為我們僅僅憑借特殊事實無法完整地描述整個宇宙,因為盡管我們可以用P、Q、R等命題表征整個宇宙中的特殊事實,但是這些特殊的事實不一定存在,我們需要再確認P、Q、R等命題所表征的特殊事實都是存在的。而“P、Q、R等命題所表征的特殊事實都是存在的”也是一個命題,在羅素看來,這個命題表征的事實就是一個普遍事實。特殊事實和普遍事實對于描述整個宇宙是缺一不可的。在普遍的事實中,存在著完全普遍事實和非完全普遍事實,完全普遍事實是為邏輯命題所表征的事實。而且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你在邏輯領域里的那種完全普遍的事實——在邏輯領域里不指涉現(xiàn)實世界中的任何要素,不指涉任何特殊事物、特殊性質或特殊關系。[1]222按照羅素的看法,在一階邏輯中,p合取q實質蘊含q,如果p實質蘊含q,q實質蘊含r,那么p實質蘊含r等這樣的邏輯命題表征的就是完全普遍事實。羅素在將事實區(qū)分為特殊事實和普遍事實后,又將事實區(qū)分為肯定事實和否定事實。肯定性命題所表征的事實就是肯定性事實,否定性命題所表征的就是否定性事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充滿著肯定性事實,比如由肯定命題“孫楊在倫敦奧運會上獲得了游泳金牌”表征的事實。但是對于由否定性命題“這朵花不是紅的”表征的否定性事實,我們往往感到茫然。
羅素在其思想早期階段堅定地認為存在著否定性事實出于兩方面的考慮。第一,羅素在早期認為一個命題為真,那么將有一個存在于世界上的客觀事實與其對應。這句話就等價于:如果不存在著與某一命題對應的事實,那么這個命題則不為真。對于否定性命題“這朵花不是紅的”我們要想斷定其為真,那么我們就必須承認存在著與這個否定性命題所對應的否定性事實。如果沒有否定性事實,那么否定性命題為真就沒有辦法說明,否定性事實是否定性命題為真的必要條件。第二,羅素認為如果不存在著否定性事實僅僅存在著肯定性事實,那么我們無法完整地描述整個世界。所有的肯定性事實加起來不能夠完整地說明這個世界,比如科學家在地表下發(fā)現(xiàn)一種金屬元素,無法確定其是哪一種元素,但可以確定這個元素不是銅。我們無法用肯定性事實描述這個元素,因為我們不知道這個元素是哪一種元素,但是我們卻可以用否定性事實“這個金屬元素不是銅”來描述。
1917年,迪莫斯(Raphael Demos)在Mind上寫了一篇名為A Discussion of a Certain Type of Nega?tive Proposition的文章來論證否定性事實是不存在的。迪莫斯在這篇文章中對“not-p”——否定性命題做了詳細的考察,在不需要否定性事實存在的情況下對否定性命題作出了獨特的解釋。從這點出發(fā),迪莫斯認為羅素設定否定性事實來解釋否定性命題是沒有必要的,并且迪莫斯從經(jīng)驗主義的立場反對否定性事實存在的合法性。筆者總結了迪莫斯關于否定性命題討論的六個要點:(1)迪莫斯認為否定性命題是客觀的實體(objective entity),與認知主體的態(tài)度無關。(2)迪莫斯認為我們不能由“肯定性命題與肯定性事實一致”而類比推出“否定性命題與否定性事實一致”,對此迪莫斯做了經(jīng)驗主義的批評:我們在經(jīng)驗中從未遇到過否定性事實,否定性知識往往來源于對肯定性知識的追求。這是因為迪莫斯曾經(jīng)就否定性事實的問題在那些沒有思考過否定性命題的認知者中間做過一個系統(tǒng)的調查,這些認知者的回答幾乎一致:從來沒有遇到過否定性事實,任何否定性命題表達的知識本質都是肯定性的?!俺墙?jīng)驗的判斷被輕蔑,否則否定性事實的概念必須被排斥;或者至少在給掌握肯定性事實概念和肯定性命題概念的才智一個公平的機會去解釋否定性命題之前,我們不能采用否定性事實這個概念?!保?]189(3)迪莫斯考察了兩類命題:一種是含有謂詞的命題,比如“這朵花不是紅的”(The flower is not red),在這樣的命題中,不(not)和紅(red)并不能聯(lián)系在一起,也就是說不(not)并不是限制紅(red)的,并沒有不紅(not-red)這樣的謂詞;另外一種是不含有謂詞的命題,比如“杰克不比湯姆高”(Jack is not taller than Tom),在這樣的命題中并不存在謂詞,存在的是關系項和關系。因此“不”在命題中限制的是整個命題,而不是命題的某個部分。不管“不”在否定性命題中的哪個地方,否定性命題其實都是等價于非p這樣的形式,就“不”而言,非p是p的函數(shù)(function),任何否定性命題可能會被當作是一些特殊的肯定性命題的否定函數(shù)。(4)非p意味著p的對立面。迪莫斯給出了大概的說明:如果p和q具有對立關系,那么p和q不能同時為真。同時,迪莫斯認為必須要區(qū)分對立關系和矛盾關系:當兩個命題處于對立關系時,兩個命題不可以同時為真,但是可以同時為假;而當兩個命題處于矛盾關系時,兩個命題既不可以同時為真,也不可以同時為假。迪莫斯認為非p意味著p的對立面而不是p的矛盾面,但是這不是他對非p的定義。(5)非p是對一些肯定命題的描述。迪莫斯利用了羅素在《論指稱》(On Denoting)中的貢獻——摹狀詞理論分析了“描述”這個概念并且做了四點說明[2]191:一是描述的形式是“一個……”或者“這個……”。任何實體或者處于關系中或者具有屬性,這些關系或者屬性都是描述這個實體的,具有上述形式的短語都叫做描述,因為它們指涉到了其他一些客體間的關系或者一些客體的屬性。二是當一個描述僅僅被一個客體滿足的時候,這個描述是確定的;當一個描述被多于一個的客體所滿足時,這個描述是不確定的。三是描述的客體并不是描述的組成部分。在描述中,一些客體是變量,摹狀詞則是這些變量的函數(shù),并沒有實際存在的客體。四是描述是確定地或者不確定地指涉一些特殊客體的工具??腕w不是描述的一部分,客體也不是認知主體參考的基準,客體也不是命題的一部分。通過對“描述”這個概念的分析,迪莫斯對非p作了如下闡明:“否定性命題非p其實是對一些跟p具有對立關系的命題q的描述。由于可能有幾個與p有對立關系的命題,所以非p被認為是不確定的描述。任何否定性命題都是指涉一些特殊的肯定性命題的工具,任何包括‘否定性命題’的復合命題都可以分解為一些描述性的肯定性命題。盡管否定性命題會指涉到一些肯定性命題,但是‘指涉’不等于‘提及’,指涉到一些肯定性命題并不意味著對某個肯定性命題的斷定。否定性的斷言從“指涉”這個角度來說是肯定的,但是從內(nèi)容這個角度來說并不是肯定的”。(6)描述性短語都是不完全的,為了讓描述性的短語具有完全性,在清楚地知道描述性短語意思的情況下需要補充對描述性短語指涉到的客體的存在性斷定。非p也是描述性的,因此為了讓非p具有完全性,我們需要斷定非p所描述的命題的真,真對于命題就相當于存在性對于事物一樣。非p實際上是非p為真或者p的對立命題為真,或者一些與p對立的命題為真。最后,迪莫斯給出了所討論的非p的總結定義,一個特殊的簡單的否定命題其實是這樣的:非p為真,在其中p是一個肯定命題,“not”意味著對立。一個否定性命題在對立關系方面,構成了一個對某些肯定性真命題的描述(a descripition of some true positive proposition)。
迪莫斯用了一個日常的例子來說明上述非p的定義在實際的用法中也是合理的。迪莫斯考察了回答者對“約翰在哪里”這樣的問題的回答方式,當一個認知主體提出問題“約翰在哪里”實際上是想得到關于約翰所在之處的真命題,回答1“約翰在商店”(約翰這個時候在商店)是肯定的直接回答,而回答2“約翰不在家”則是一種否定的間接回答。我們?yōu)槭裁磿褂梅穸ㄐ悦}“約翰不在家”來間接回答“約翰在哪里”這樣的問題?迪莫斯分析如下:由否定性命題的定義,“約翰不在家”意味著與命題“約翰在家”對立的某個肯定性命題為真。認知主體想得到的約翰所在之處的真命題“約翰在商店”與命題“約翰在家”恰恰是對立的。因此“約翰不在家”形成了對命題“約翰在商店”的一種指涉,而不是提及。根據(jù)描述的定義,我們可以說否定性命題“約翰不在家”描述了約翰所在之處的真命題“約翰在商店”,因而構成了對問題“約翰在哪里”的一種間接回答。迪莫斯在不需要否定性事實(negative fact)的情況下,給出了否定性命題的完整解釋,因而他實際上駁斥了一種觀點:否定性命題的說明必須依賴否定性事實的存在。迪莫斯一方面說明了否定性命題并不是像肯定性命題對應著肯定性事實(迪莫斯認為肯定性事實是存在的)而對應著否定性事實,否定性命題有其特殊性,它實際上是對一些肯定性命題的描述;另一方面通過一個經(jīng)驗的系統(tǒng)調查發(fā)現(xiàn)很多人從來沒有遇到過否定性事實,因此他認定并不存在著否定性事實。
第一,羅素贊成迪莫斯關于否定性命題的否定性特性并不依賴于認知主體的觀點;第二,羅素不認可迪莫斯的“否定性命題與肯定性命題不同”的觀點;第三,羅素不完全同意迪莫斯的“否定詞不作用于謂詞而作用于整個命題”的觀點。筆者認為,雖然羅素反駁了“非p即p的對立”這個定義,但是并不成功。羅素將“對立”置換成了“不相容”是值得商榷的,一方面,用“不”解釋“非”存在著循環(huán)定義;另一方面,迪莫斯這里的對立概念指的是兩個肯定性命題間的對立關系:一個真,另一個必為假、一個為假,另一個真假不定。更為關鍵的是,羅素并沒有反駁迪莫斯否定性命題定義中描述性這個概念,而這個概念是這個理論的核心。最后,羅素認為命題不是可以叫做實在的東西,這與迪莫斯認定否定性命題是客觀的實體恰恰相反。作為總結,羅素認定迪莫斯為了避免否定性事實而創(chuàng)立否定性命題描述理論并不成功,更簡單的做法是接受這個前提:否定性事實和肯定性事實一樣都是客觀的事實。羅素最后認定如果我們拋棄否定性事實的概念,我們將無法理解假的肯定性命題?!袄?,當你有一個假的肯定命題(比如說‘蘇格拉底活著’)時,因為真實世界中有一個事實,這個肯定命題便是假的。只是因為一個事實,一個事物才可能是假的,因而你會看到要說出下面這一點是極端困難的:如果不打算承認否定的是實話,當你作出一個假的肯定性斷言時,確實發(fā)生的東西是什么?!笨梢钥闯?,羅素完全是真理符合論的忠實擁護者,我們斷言假的肯定性命題比如“蘇格拉底活著”為真時,必須在世界中找到對應的事實“蘇格拉底沒有活著”,而這個事實是否定性事實并且是存在的,否則我們便無法理解“蘇格拉底活著”這個命題。羅素認為實際上否定性事實與命題的對應是很復雜的,這種對應不同于肯定性命題與事實的平行對應,因而實際上關于否定性事實的難點就在于對這種復雜關系的分析,而這是非常困難的。在羅素看來,形而上學的任務就是描述這個世界,在世界的完全描述之中我們必須加上否定性事實。
筆者認為,迪莫斯對否定性命題的解釋不是真理符合論式而是描述式的,這導致了他與羅素在解釋否定性命題的哲學背景上存在著根本差異。命題“這朵花不是紅的”為真僅僅意味著該命題指涉了一些與命題“這朵花是紅的”對立的肯定性命題,比如“這朵花是綠色的”或者“這朵花是黃色的”等等為真,而不是意味著世界中存在著對應著命題“這朵花不是紅色的”的否定性事實。在迪莫斯的否定性命題描述理論中,對立關系實質上只存在于兩個肯定性命題之間,否定性命題與肯定性命題或者否定性命題之間不存在對立關系,這也正是迪莫斯認定的否定性命題和肯定性命題之間的差別。當兩個肯定性命題處于對立關系時,一個肯定性命題為真,另外一個肯定性命題必定為假;一個肯定性命題為假,另外一個肯定性命題真假不定。因此,問題的關鍵就在于如何斷定肯定性命題的真假,尤其是在一個肯定性命題為真的條件下,如何斷定另外一個肯定性命題為假。但是,這一點迪莫斯卻未加論述,這正是迪莫斯的否定性命題描述理論中的空白。
迪莫斯與羅素爭論的實質是關于否定性命題意義的不同解讀,筆者根據(jù)羅素和迪莫斯的觀點繪制成成下圖(其中虛箭頭代表指涉):
迪莫斯認為否定性命題的意義是描述性的,非p為真意味著非p指涉了一些與肯定性命題p對立的肯定性命題q為真;而羅素傾向于把意義和指稱融為一體,并由此認為否定性命題的意義是指稱性的,非p為真意味著非p指稱了一個世界中存在的否定性事實。羅素對否定性事實存在性的論證是目的論式的,為了使得一個否定性命題為真,同時為了完整地描述這個世界,否定性事實必須是存在的。首先這樣的論證是一個很獨斷的論證,其次它是基于羅素事實本體論(承認事實是一種特殊的實體)的哲學背景才成立的,一旦羅素的哲學背景發(fā)生轉變,那么其關于否定性事實以及否定性命題的觀點也將會發(fā)生改變。
[1]伯特蘭·羅素.邏輯與知識[M].宛莉均,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2]Raphael Demos.A Discussion of a Certain Type of Negative Proposition[J].Mind,New Series,1917,2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