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玉
摘 要:在閱讀教學中,應注重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意識,讓學生積極參與閱讀實踐,在自讀中有所體會,在互助中有所啟發(fā),在探究中有所創(chuàng)造。在自主閱讀、互助合作中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從而促使學生主動發(fā)展。通過語文閱讀教學實踐,淺談幾點體會:創(chuàng)建互動環(huán)境,激發(fā)自主意識;把握質疑契機,促使自主探究;開放學習時空,加強自主實踐。
關鍵詞:互動環(huán)境;自主意識;質疑契機;自主探究;學習時空;自主實踐
“文貴自得,書忌耳傳。”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相信每個學生都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營養(yǎng),別人無法代替?!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币虼耍喿x教學中,應注重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意識,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積極參與閱讀實踐,在自主閱讀、互助合作中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從而促使學生主動發(fā)展。
一、創(chuàng)建互動環(huán)境,激發(fā)自主意識
魯迅先生說:“發(fā)現天才難,產生天才難,要有天才賴以成長的環(huán)境更難。因為,天才只有在自由的空氣中才能自由呼吸。學生也一樣,戴著腳鐐是無法跳舞的。”因此,要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意識,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互助學習,就得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
首先,必須營造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包括民主和諧、平等交往的小組氛圍,積極競爭、歡快活躍的課堂氣氛,才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觸動學生的閱讀沖動,釋放學生的閱讀熱情。其次,搭建互動平臺,充分展示自我。小組學生自由選擇語段,自由選擇情節(jié),自由選擇角色,積極參與活動。對文本所描述的意境與形象,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小組學生的創(chuàng)造加以再現。使閱讀教學更富有情趣,使課堂真正成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平等對話、自由交往、互相幫助、主動探究的互動舞臺,從而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例如,學習《我們家的小貓》一文時,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想怎樣讀就怎樣讀,想讀給誰就讀給誰,把自己喜歡的語段多讀幾遍,充分自讀課文,給學生一個完全自由讀書的空間,讓學生進入讀書的氛圍中,使學生對課文都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收獲。
二、把握質疑契機,促使自主探究
“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是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學生具有豐富的個性差異,這不僅是教育的基礎,更是學生發(fā)展的前提。教師應視之為一種財富而珍惜開發(fā),使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發(fā)展。因此,課堂閱讀的實質,就是讓每一個學生找到自己個性才能發(fā)展的獨特領域和生長點,并且達到某種“完善的程度”,讓他們打開眼界認識自己,顯示自我的存在。
首先,提供學生充分自主閱讀思考的時間,鼓勵他們大膽的質疑問難。努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鼓勵他們在閱讀實踐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這樣才能深入閱讀、自主探究、討論交流。其次,創(chuàng)造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允許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求得多種答案,引導學生有創(chuàng)意地解決實際問題,鼓勵學生對文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贊賞學生獨特性和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促使其個性化的健康發(fā)展。如,閱讀《金色的腳印》一文時,鼓勵學生大膽提出閱讀時產生的疑問?!吧僖恍┌k,多些自主”,使一些有價值的問題積極涌現,特別是“課文記敘的是老狐貍想盡辦法救小狐貍的故事,為什么以金色的腳印為題呢?”所提的問題緊扣文章主題,然后歸納梳理,組織學生進一步閱讀、探究、交流。學生明白了以此為題是因為老狐貍留在雪地上的腳印包含著對小狐貍深深的愛,歌頌了愛的力量是偉大的。學生的閱讀從形象的感受到語言的理解再到認識上的頓悟,激發(fā)了他們心靈的共鳴。當學生評價正太郎和狐貍時,學生有了不同的見解,有的認為正太郎初次發(fā)現可憐的小狐貍時就應該把它放回大自然,避免狐貍全家痛苦;有的說讀了這篇文章,對狐貍有了全新的認識,不再扣以“狡猾”的“帽子”,它們身上有許多值得欣賞的東西。這些心靈的火花、智慧的閃光,是教學久違的期盼。
三、開放學習時空,加強自主實踐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學習要打破課內和課外,校內和校外的壁壘,充分利用課本以外的語文資源,來引導學生投身語文實踐,培養(yǎng)語文能力,促進自主發(fā)展?!币虼?,語文教師應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自主實踐中學會學習,豐富知識。為此,語文教學必須走向開放,可以根據教學實際、學生的需求,開放學習時間、空間、閱讀內容、交往對象等,給學生更廣闊的學習空間,提供更多的學習和實踐機會,處處鍛煉,時時有所提高。如,閱讀《最后的輝煌》之前,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和渠道搜集有關諾貝爾及諾貝爾獎的資料,進行信息大搜尋。當學生對陌生的諾貝爾有了初步的印象時,通過積極交流所獲得的信息,對諾貝爾其人其事已經有了獨特的體驗和看法。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獲取信息、搜集資料、處理文字的能力,而且引導了學生多渠道地學習語言。又如,《田忌賽馬》《晏子使楚》等許多課文情節(jié)生動,故事性強,課后讓學生將這些故事講給家人、朋友、鄰居聽。請聽眾各抒己見,暢談聽后感想。變換了課堂上的交流交往對象,了解了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人所持得的不同觀點,豐富了自己的認識。這樣,增強了文本與學生社會生活的親和力,語文知識得以綜合運用,語文能力得以協調發(fā)展,使感悟、積累、運用齊頭并進,知識、能力、情感協調發(fā)展。
(作者單位 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qū)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