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 要: 要提高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在遵循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優(yōu)化教學預設的基礎上,進一步利用出現(xiàn)的差錯資源,實現(xiàn)精彩生成。同時,要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注重教師的引領。
關鍵詞: 數(shù)學教學 高效課堂 預設 引領
高效數(shù)學課堂教學,是成功、高效地達到預期教學結果,最大限度促進學生數(shù)學思維能力發(fā)展的課堂教學活動。它需要我們的課堂教學符合教學規(guī)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因此,我們要注重精心預設和有效引領,不斷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遵循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優(yōu)化教學預設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有意注意的時間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我認為,在教學預設的時候,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水平、探究能力等因素,找出最有探究價值的地方,優(yōu)化教學預設。
如在《解決問題的策略(替換)》一課中,初次研讀教材,我的第一感覺是把倍數(shù)和差數(shù)的替換關系作為主要的單項內容,引導學生先展開學習,當這兩個替換關系學習之后,再依次學習用倍數(shù)和差數(shù)關系的替換解決實際問題。教學預設后,我發(fā)現(xiàn)這個單項內容的學習活動,需要比較多的時間,之后再進行兩個例題的教學,學生的有意注意減弱了,會影響教學效果,所以我放棄了。
再次研讀教材,我把差數(shù)和倍數(shù)關系的教學順序換一下,一是差數(shù)關系比較難,需要老師引導得多一些,并且讓學生一起經(jīng)歷整個分析、思考、解答和檢驗的過程;二是倍數(shù)關系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生是有能力完成的,同時可以節(jié)約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第二個教學預案,時間分配比較合理,學生在經(jīng)歷用差數(shù)關系的替換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會了解決這類問題的過程和一般方法,在用倍數(shù)關系的替換解決實際問題時,又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二、利用出現(xiàn)的差錯資源,實現(xiàn)精彩生成
課堂教學中的一個個差錯也是寶貴的教學資源,要積極引領,讓學生感悟知識的發(fā)展過程,經(jīng)歷方法的形成過程。比如,在教學《三角形的認識》時,讓學生探究“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具體是這樣展開的:先讓學生猜一猜“任意三根小棒一定能圍成一個三角形嗎?”學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一定能!”這時給出10厘米、6厘米、5厘米和4厘米四根小棒,讓學生說說有幾種不同的選擇小棒的方法。隨后,學生展開小組學習活動,得出四種不同的方法。問學生能否圍成三角形,并思考為什么。集體交流時,先交流圍不成三角形的情況,有的學生說:“一根小棒的長度太長,其他兩根小棒的長度太短,夠不著?!庇械膶W生說:“兩根小棒的長度相加和另外一根同樣長,放在一起成了兩條一樣長的線段?!痹俳涣髂車扇切蔚那闆r,得出:兩根小棒的長度之和比另外一根小棒的長度長,三根小棒就能圍成一個三角形,即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不對,你們看10厘米、6厘米和4厘米三根小棒,10+6>4,為什么圍不成呢?”有學生提出了反對意見?!安荒苓@樣比,10+6>4,10+4>6,6+4=10,三次比較,只要有一次比較不符合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就圍不成三角形。”另一個學生急忙說。很多學生都點頭稱是,提出反對意見的學生也表示接受。這時一個學生怯生生地說:“我覺得有一種簡便的方法,只要比較一次就能作出判斷,用兩根比較短的小棒的長度相加,如果大于另外一根小棒的長度,就能圍成一個三角形;如果小于另外一根小棒的長度,就不能圍成一個三角形?!蓖瑢W們紛紛鼓起掌來。
這樣,學生在差錯中尋找、嘗試,最終得到正確的結論,知識的獲得變成了有滋有味的學習活動。
三、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注重教師的引領
學生知識水平和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等,決定了數(shù)學課堂學習活動的生成中,難免存在一定的偏頗、缺陷乃至失誤,這時就需要教師適時有效點撥。對于學生生成的表面性的信息資源,教師可通過追問、補充的方式,使學生的思考走向深入。
在《圖形的旋轉》一課中,在學生嘗試畫并總結出一條線段(指針)圍繞中心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90度的方法后,老師在原有圖形上添上一根與之垂直的指針,讓學生說一說:“現(xiàn)在這個圖形還是順時針旋轉90度,怎么畫呢?”學生是這樣回答的:“把橫著的一根指針繞0點順時針旋轉90度、畫3格;再把豎著的一根指針繞0點順時針旋轉90度、畫5格。”學生用樸素的數(shù)學語言表述后,老師接著說:“對呀,就是按照畫一根指針旋轉結果的方法和步驟,先畫一根指針、再畫另一根指針來解決這個問題的?!?/p>
這個過程中,老師適時補充,讓學生抓住了問題的要點、掌握了方法,促進學生的思維走向有序和深入。
對于學生生成的富有創(chuàng)意但陳述不清的信息資源,教師應采用簡要概括、重點強調等方式讓全班學生清晰地感受這一生成性資源的優(yōu)勢所在。
在《圖形的旋轉》一課中,從畫出一根指針、兩根指針到三條線段圍成的直角三角形旋轉后的圖形,其中直角三角形、長方形、小旗圖的旋轉方法是重點也是難點。在學生嘗試畫直角三角形順時針旋轉90度之后,讓學生交流是怎樣畫的。學生回答:“先畫一條直角邊,繞0點順時針旋轉90度、畫3格;再畫另一條直角邊,繞0點順時針旋轉90度、畫5格……”老師適時概括與強調:“這位同學對于畫的過程表述得很清楚,而且注意抓住問題的關鍵,也就是能找準連接中心點的兩條邊,分步畫出它們旋轉后的位置,再連接其他的邊,這樣一個圖形也就確定了,這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老師簡明扼要地點撥,讓學生切實領悟解決問題的關鍵,練習速度和正確率有很大的提高,學得比較輕松與扎實。
遵循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精心預設教學過程;對于課堂教學時的及時反饋,順勢利導精彩生成;教師合理組織、有效引領、適時點撥,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作用;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課堂總結和評價,梳理知識形成網(wǎng)絡結構,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傊挥袃?yōu)化課堂教學的全過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才能構建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