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汀
摘要:本文針對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厭學、不感興趣現(xiàn)象,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體會闡述了在教學中如何采用“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設疑教學法”、“表演式教學法及競賽法”等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果,與所有教育工作者一起探討。
關鍵詞:思想品德;教學方法;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52-0084-02
思想品德課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老師只是從理論到理論的照本宣科,會讓學生厭煩疲勞,課堂氣氛變得沉悶,如何在課堂45分鐘內(nèi)收到較好的效果,老師的教學方法很重要??茖W的教學方法,能啟迪學生的思維,開發(fā)學生智力,發(fā)揮學生潛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zhì)和思維習慣,形成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見,教學方法的運用是否得當,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影響教學質(zhì)量的高低。那么在思想品德課中如何采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筆者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體會對教學中如何采用教學方法發(fā)表了以下一些看法。
一、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也叫實例教學法或個案教學法。它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jù)思想品德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的需要,通過設置一個具體的教學案例,引導學生參與分析、討論、表達等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積極思考、主動探討,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寬松的教學實踐情境,把真實的典型問題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他們設身處地地去思考、分析、討論,這樣既提高學生運用理論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縮短理論與實踐的距離,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講述青少年自我保護這一課知識點的第一框“身邊的侵害與保護”時,我給學生播放了一段《今日說法》欄目的一個案例:“流星雨”之案的背后。故事講述的是一對姐弟倆,在深夜里偷偷溜出家門到偏僻的公園看一場罕見的流星雨現(xiàn)象,碰到一個假冒的警察,騙說弟弟回去拿學生證來證明自己的身份,否則就要抓起來。等弟弟拿了證件回來時,才發(fā)現(xiàn)姐姐不見了……通過這個案例引導學生盡快進入案例情境,了解、掌握案例中揭示的有關事實、情況,積極思考,展開討論,假如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么做?如何學會自我保護?我們身邊還有哪些危險的現(xiàn)象?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暢所欲言之后老師再進行歸納總結(jié)。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將理論與實際相結(jié)合去分析討論,從而在真實的案例中得到啟迪,知道了身邊的各種侵害現(xiàn)象以及如何保護自己,實現(xiàn)了以“案”析“理”的目的。
二、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進或創(chuàng)設一個相關問題的情境,使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以引導學生得到一定的心態(tài)和情境體驗,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刺激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從而啟發(fā)和幫助學生掌握、理解知識,提高分析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學中常用的設置情境手段有:播放音樂,渲染情境;運用圖畫,再現(xiàn)情境;聯(lián)系實際,強化情境;參與實踐,體會情境等。例如我在八年級上冊“相親相愛一家人”的課題導入中,先播放了音樂《讓愛住我家》,在這段美妙的歌曲聲中學生的身心隨著音樂和語言得到放松,自覺地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融入情感體驗,導入課題。所以,把音樂與教學結(jié)合起來,作用于學生的聽覺和視覺,會起到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相互強化的作用,這種教學效果不是其他手段可以替代的。有時,我們還可以通過攝像、圖畫、視頻、錄像、文字語言的描繪等手段再現(xiàn)教材提供的情境,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如:我在講述九年級的知識點“感受身邊的變化”時,就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一段體現(xiàn)我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及社會福利、公共設施巨大變化的視頻。這種圖畫情境為學生再現(xiàn)了事實,提供了感性材料,使學生身臨其境,真正感受到國家的巨大變化和發(fā)展。這遠比教師采用單一的講述法,給學生泛泛而談而更能讓學生接受、理解。
三、設疑教學法
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彼哉f學貴有疑,疑是探求知識的起點,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平時我們所使用的教材對知識概念、原理既有理論的闡釋,又有事例的說明,似是無疑可尋,貌似風平浪靜,這時教師應投石激浪,作“無疑者,須教有疑”的工作。從設疑入手,設計有價值的、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變老師的獨自講解為師生、學生的共同討論,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激發(fā)起他們積極思考、探究的欲望,從而活躍課堂氣氛,這就是設疑教學法。當然,老師不但要樂于而且要善于設疑,設置疑問不能一問就明、一問就清,要有一定的深度和思考價值,但又不能太深,如空中樓閣可望而不可即;設置的疑問要如懸掛在樹上的果子,即不唾手可得,但跳跳又能夠得到。如在講“發(fā)展真摯的友誼”一課時,如何處理交友中的寬與嚴是學生學習時容易產(chǎn)生疑惑的地方,在此可以設疑如下:交友既講寬容又講原則,是不是自相矛盾呢?問題一提就激起了學生思維的波瀾。這時再引導學生思考“寬容”與“原則”二者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如何準確把握二者的不同要求,正確處理二者的關系,使友誼朝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這樣巧設疑問,把問題裝進學生的腦子里,進而讓思想在學生的頭腦中產(chǎn)生出來,可以促使學生表現(xiàn)出探究問題的欲望,使學生在課堂上處于積極的思維之中。
四、表演式教學法
我們在教學中面對的對象是中學生,他們雖不像小學生那樣愛玩耍,但玩的天性仍然存在,愛唱愛跳。據(jù)此老師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教材內(nèi)容,精心設計一些有趣的表演內(nèi)容,讓學生自己表揚,既鍛煉了學生的膽量,訓練他們的表達和表演能力,同時又能使教材內(nèi)容更形象化、具體化,給人留下深刻的記憶,體現(xiàn)出寓教于樂的效果。
五、競賽法
初中生好勝心強,互相爭強好勝,有時我們還可以利用這一心理特點,運用知識競賽的方式,引入競賽機制,創(chuàng)設競賽情境以激發(fā)、鼓勵學生。在競賽中,一要注意組織全體學生參加,二要形式多樣。如可以采用必答、搶答、辯論等形式,在學生中展開個人對個人、小組對小組、男女之間的競賽。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讓學生在愉快、激烈的競賽情境中明辨是非,而且還能使學生在課后主動復習鞏固、深化知識,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
除以上一些教學方法之外,我還常用到討論式教學法、體驗式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等。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運用一種教學方法或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要依據(jù)教學的具體任務和目標,要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要依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能力和知識水平,還要依據(jù)現(xiàn)有的教學條件靈活運用,不能千篇一律、生搬硬套。以上只是本人在教學工作中的一些體會,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仍需要每一位老師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探索、研究、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