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彩朋
【摘要】 肺結核是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而且治療較為復雜,當前已被公認為全世界最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此種疾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由此對人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危害。本文通過對中老年肺結核患者的心理變化情況進行觀察和分析,并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以期為加強肺結核疾病的治療與護理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 肺結核;心理變化;護理策略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379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6-3171-01
隨著社會主義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對于各種疾病的治療手段有了較大的進步,由此大大降低了各種疾病患者的病死率,但肺結核疾病仍舊是危及人們生活、工作的重要疾病,在治療上也存在較大困難[1]。心理狀態(tài)不僅與性格、環(huán)境、文化程度等相關,同時與患者的經(jīng)濟水平也有著密切關系,根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患者在出現(xiàn)肺結核疾病后,需要長期服藥,由此給其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而患者本人則需要承受較大的思想壓力,等到癥狀有所改善后便自行停藥,使得肺結核的復發(fā)率不斷上升,從而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了更沉重的負擔。
1 肺結核疾病概述
肺結核主要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發(f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對于人類健康有著嚴重威脅,結核分枝桿菌的傳染源來自于排菌肺結核患者,主要通過呼吸道進行傳播,如果是健康人群,在感染結核菌之后不一定會發(fā)病,但如果機體免疫力下降,則會導致患者的病情爆發(fā)?;颊叱霈F(xiàn)此種疾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咳嗽、咳痰、低熱、盜汗、咯血、胸痛等,傳染源主要是通過痰涂片或者培養(yǎng)陽性肺結核的患者,其中涂陽肺結核的傳染性最強,結核菌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染,如出現(xiàn)活動性肺結核患者在打噴嚏、咳嗽或者大聲說話時都會導致以單個結核菌為核心的飛沫懸浮在空氣中,從而對新的宿主產生感染[2]。易感人群主要有糖尿病患者、腫瘤患者、器官移植患者、長期應用免疫抑制藥物患者等,其余還有生活貧困、營養(yǎng)不良及居住條件差等人群也容易出現(xiàn)此種疾病感染,由此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制約了其生活質量的提高。
肺結核疾病是一個古老的疾病,在古代時被稱為肺癆,發(fā)病率和死亡率較高,近年來此種疾病的發(fā)病率更是不斷上升,因此越來越受到全球的關注和重視,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調查,全球已經(jīng)有接近1/3的人群感染了結核菌,每年新發(fā)生此種疾病的患者越有900萬例,而每年死于此種疾病的病例已有200萬例,中國出現(xiàn)肺結核疾病的患者數(shù)量僅次于印度[3]。此外,根據(jù)研究表明,肺結核大多發(fā)生在經(jīng)濟條件較差的人群當中,由此是在廣大的農村地區(qū)較為常見,而且很多患者由于經(jīng)濟困難,難以堅持治療,從而使得病情轉化,由初治變成復治甚至是難治病例。在此過程中,肺結核患者的心理情緒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應當針對患者的心理變化,提出相對的護理策略,以確保患者的病情快速改善。
2 中老年肺結核患者的心理變化
2.1 焦慮與恐懼 對于任何一種疾病的治療,患者都容易出現(xiàn)焦慮和恐懼的心理,這主要是由于對于治療結果未知所導致的,而且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本身是無能為力的,由此使得其容易焦躁,而面對疾病和死亡又會產生較為強烈的恐懼感,當一個人被確診為肺結核后,最容易產生的心理情緒就是恐懼,因為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治療時間較長,而且治療較為困難,死亡率較高,這種負面情緒對于患者的疾病治療影響較大[4]。
2.2 孤獨與抑郁 肺結核患者的病程較長,需要長時間治療,但大多數(shù)患者的經(jīng)濟條件有限,如果長期吃藥,勢必會給其家庭帶來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而患者為了家庭的考慮,經(jīng)常會擅自停藥的情況,由此使得其病情反復。此外,由于大多數(shù)的中老年患者年齡比較大,他們已經(jīng)不再是社會和家庭的主要角色,本身就容易產生寂寞心理,而患者由于給家庭帶來的沉重經(jīng)濟負擔而非常愧疚,經(jīng)常會感覺到孤獨,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種抑郁感,情緒低落,變得沉默寡言,由此對其疾病治療產生影響。
2.3 缺乏信心 肺結核是一種長久纏綿不愈的疾病,對于患者產生的影響是長久的,在經(jīng)過了長期治療之后,如果患者的病情不見好轉,或者是由于停藥而導致疾病反復,則會導致患者對疾病治療產生懷疑,開始否定自己,甚至否定一切,情緒越來越不穩(wěn)定[5]。當醫(yī)護人員在為其提供治療時顯得非常敏感,甚至惡語中傷他人,不配合治療,從而導致患者的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這樣不僅會導致患者的煩躁心理和抑郁心理進一步加強,同時也會導致患者的機體平衡遭到破壞,給其治療和護理帶來更大的困難。
3 中老年肺結核患者的護理策略
3.1 積極消除患者的恐懼感 患者對于疾病的恐懼來自于其治療結果未知,對此,護理人員應當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以消除患者的恐懼感,當患者由于長期治療而疾病無顯著改善時,護理人員應當對患者始終保持耐心的態(tài)度,對于患者的疑問要耐心解答,講解化學治療的原則(早期、聯(lián)合、適量、規(guī)律、和全程治療),同時應當向患者提供一些治療成功的案例,讓患者看到肺結核疾病治療的曙光,從而緩解患者內心的恐懼,對于擔憂較為強烈的患者,護理人員可以引導其做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如患者之間的交流、各種有趣的活動等,盡量不要讓患者一個人長時間獨處,從而避免患者產生寂寞心理,引發(fā)抑郁。
3.2 為患者營造良好治療氛圍 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當充分考慮患者的心理情況,為患者營造良好的治療氛圍,如對于患者的治療環(huán)境,護理人員應當盡量保持病房安靜、整潔、舒適,對病房定時消毒,注意通風;在面對患者時始終保持積極主動微笑的態(tài)度,滿足患者的需要;對于惡語相向的患者,應當給予理解,并耐心安慰患者,以盡量為患者營造輕松愉快的治療氛圍,從而促進患者疾病的快速改善。
3.3 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中老年肺結核患者在經(jīng)過多次、反復的長久堅持治療后,由于疾病康復不夠明顯,同時藥物的毒副作用大而容易喪失信心,從而影響到其疾病康復,對此,護理人員應當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經(jīng)常為患者選擇性的提供一些治療成功的案例,當患者感到沮喪時,可以針對患者的心理狀況給予其有效的鼓勵措施,以激發(fā)患者治療疾病的信心,對于情緒不穩(wěn)定的患者,護理人員要給予其重點觀察,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及心理變化,及時采取防范措施,以確保患者的各項身體指標及生命體征均維持在穩(wěn)定狀態(tài)[6]。
4 結束語
由于肺結核疾病對患者的影響,使得患者的疾病治療需要較長的時間,而且病況復雜,從而導致患者容易產生心理問題,由此對患者的治療產生更嚴重的影響,對此,應當加強對患者心理變化情況的觀察和分析,并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對癥護理措施,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促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從而實現(xiàn)其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 盧玉山,朱良君,曹火軍,林桂紅,郭君.肺結核病患者心理健康狀況及社會支持因素研究[J].神經(jīng)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2011(05).
[2] 董虹,焦衛(wèi)紅,徐志蘭,楊海英,李華艷,王睿嵐.住院肺結核病人心理狀態(tài)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0(09).
[3] 楊林,劉軍衛(wèi),吳東玲,劉芳君,郭紅革.肺結核患者心理健康狀況的病例對照研究[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0(02).
[4] 雷濤,馮梅,楊奇帥,萬寶軍,王守梅,王紅敏.肺結核患者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對治療依從性影響的研究[J].中國防癆雜志,2009(05).
[5] 龔幼龍,武桂英,李玉梅,趙新平,萬利亞,趙豐曾.結核病控制項目的成本-效果 成本-效用 成本-效益分析[J].中華醫(yī)院管理雜志,2011(12).
[6] 董虹,焦衛(wèi)紅,楊海英,李華艷.外來務工人員患肺結核病的心理特征及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