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淑英
摘 要:論述了作為一名思想政治教師“讓學生詩意地棲居在課堂上”,必須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首先要做一個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提升自己的語言素養(yǎng);其次要博覽群書,提升文化底蘊。
關鍵詞:語言素養(yǎng);文化底蘊;語文老師
詩人海德格爾曾對人的生活作了一個最為美妙的構想:“詩意地棲息在大地上?!蔽矣X得作為思想政治教師,更要“讓學生詩意地棲息在文化生活的課堂上”。但是在教學文化生活模塊時,常常深感自己文化知識的貧乏,同時又痛苦自己語言的蒼白。所以,自己最深刻的感受是:當一名思想政治教師,“讓學生詩意地棲居”,必須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
一、做一個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提升自己的語言素養(yǎng)
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教師不管他教哪門課,都應當是一個語文教師?!本褪钦f,每一個教師,不論執(zhí)教哪一門學科,都首先應該高度重視提高自己的語言修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在學生面前展現(xiàn)出高度的精神修養(yǎng),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進而贏得學生對自己所教這門學科的熱愛。我覺得作為一個思想政治教師,特別是在教學文化生活模塊時,更要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語文教師,要努力使自己的語言優(yōu)美而富有詩意,充滿感染力。這樣才能更符合文化生活的課程目標和課程性質。記得在2008年省級優(yōu)質課時,有這樣一堂課讓我印象深刻。一位教師在講完《文化生活》中“加強思想道德和知識文化修養(yǎng)”時,動情地總結道:“愿作旱田的甘霖,滋潤你成長/愿作洪澇時的救生衣、食品、帳篷,保你平安無恙/愿作一棵大樹,夏天里為你撐起一片蔭涼/愿為一支蠟燭,黑夜里為你送去寶貴的亮光/愿為一本百科全書,送給你知識和力量/愿為傳說中萬能的神仙,去滿足你所有的期望/但我所有的只是一顆心,希望你永遠把他珍藏,雖然他很平常/這顆心就是希望你永遠善良而有修養(yǎng)。”特別是“希望你永遠善良而有修養(yǎng)”這句話久久在我耳邊回響,真有些“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意境。這詩一般的語言讓學生在感受體驗、思考的過程中,心靈受到震撼,實現(xiàn)了情感的升華,很好地實現(xiàn)了本堂課的教學情感目標。當我們用這樣的語言來教學文化生活的相關內容時,一定會讓學生感受到文化之美,提升學生的情感。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一個在教師指導下愿意優(yōu)美地講述美好事物的人,一個在普希金、海涅的詩歌下熏陶成長的人,是不可能成為粗暴無禮和恬不知恥的人的。這不正是我們文化生活乃至思想政治課教育要達到的目標嗎?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努力使自己首先成為一名語文教師。在教學《經濟生活》“新時代的勞動者”時,在學生就“研究生爭當豬肉佬”這一新聞發(fā)表完自己的看法后,我說了這樣一段意味深長、氣勢磅礴、充滿感情的話:“我記得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美國的哈佛大學既希望他們培養(yǎng)的學生成為各方面的領袖,也希望他們的學生從事各方面的工作,包括到社區(qū)工作。職業(yè)無貴賤,勞動最光榮。李嘉誠等不少商業(yè)巨子就是從做小生意起步的,我們大家所熟悉的新東方的董事長俞敏洪教師也是電線桿貼小廣告,自己租教室講課,一點一滴,做著比賣豬肉還瑣碎的工作,終于十年磨一劍,把新東方做成了今天知名的上市公司。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情做出大學生、研究生的水平,才是大學生研究生應該做的。相信,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是猛獸總能虎嘯山林?!痹捯魟偮洌瑢W生的掌聲就情不自禁地就響起來,這堂課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講的話帶有審美色彩,這是一把最精致的鑰匙,他不僅開發(fā)情緒記憶力,還能深入到大腦最隱蔽的角落。”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一定要用好語言這把“最精致的鑰匙”,拓展并深化學生的精神領域,為學生的精神成長“固本厚根”,讓我們的思想政治課堂春風化雨,育人于無聲之處。
二、最是書香能致遠——博覽群書,提升文化底蘊
蘇霍姆林斯基說:“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的這個方面正是取決于此。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羅曼·羅蘭也說過:“要播撒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弊鳛橐粋€教學文化生活的思想政治教師,不僅是“專家”,更應是“雜家”,不僅需閱讀專業(yè)書籍,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更需要博覽群書,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提升文化底蘊?!瓣P關雎鳩”的愛情吟誦,唐詩宋詞的婉約與奔放,明清時期的紛繁世俗圖景,我們需認真品味;郭沫若的詩歌,巴金的三部曲,魯迅的小說雜文,我們該細心欣賞;文化理論的書籍,需要我們去精心閱讀。我們不僅要從傳統(tǒng)文化中去汲取營養(yǎng),還要有當代流行文化、先進文化的積淀,閱讀有鮮明時代特色的當代優(yōu)秀作品。試想,如果在課堂上,教師引經據(jù)典信手拈來,這樣充滿文化底蘊的課堂,學生怎能不喜歡?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文化影響面面觀”時說:“同學們知道‘傾國傾城”這個成語吧。那么,有誰知道它的原文是什么?出自哪里?”同時充滿韻味地朗誦:“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笑傾人城,再笑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再難得!”教師憑借自己的文化底蘊,創(chuàng)造出一種文化的氛圍,使學生身處其中,感受著文化的氣息,領略著文化的魅力,沐浴著文化的光輝,進而使他們油然而生出無限的遐思、無盡的思考。我想,這也是文化生活課堂教學應達到的一種境界吧?
在我們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不僅教學《文化生活》我們要體現(xiàn)文化味,經濟學、政治學、哲學也要滲透文化韻味。因為經濟學、政治學和哲學本身就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凝聚”并積淀下了一代人創(chuàng)造和智慧的結晶,我們有理由向學生展現(xiàn)它們所凝聚的這一切,引領學生通過學習感受我們學科理論知識的博大與精深,領略人類的智慧與文明。因而,我們的教學可以通過文化層面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喜歡甚至熱愛。在學生與學科知識親近的過程中,在文化的氛圍中,學生的文化精神不斷滋長。通過文化的傳遞,讓學生體會到學科知識所蘊含的理性美,獲得真理的想象和美的熏陶。所以教師應該捕捉教材和現(xiàn)實生活中的文化要素,在教學中彰顯學科知識的文化本性,讓文化成為課堂教學彌漫的一種旋律,讓學生陶醉其中,涵養(yǎng)性情,濯亮精神!而這一切,都要求我們教師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我想,如果一個教師把提升自己的語言素養(yǎng)、文化底蘊當成自身的一種生理所需,理所當然地去讀書,去感受生活。那么你的談吐、人格,還有你的課堂所展現(xiàn)的魅力是“光芒萬丈”的,而絕非是“文化的苦旅”。
正如余秋雨所說:“無人能擺脫歷史文化的魅力和熏染,而不管我們承認與否?!?/p>
(作者單位 山東省聊城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