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金煥
摘 要:“農(nóng)民-知青”間的互助關系很少被學者和作家關注,梁曉聲的《知青》則彌補了這一空白,通過對《知青》中共同時代,共同生活,共同苦難下的“農(nóng)民與知青”關系的探討,闡釋了農(nóng)民與知青間的深厚友誼以及“人性美”的跨時代性。
關鍵詞:農(nóng)民;知青;互助;人性美
中圖分類號:I0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21-0197-02
學者劉亞秋在《知青苦難與鄉(xiāng)村城市間關系研究》一文中曾深刻認識到“就知青研究這個領域而言,知青與農(nóng)民之間的互助以及彼此之間的生活認識,也應該是知青研究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構(gòu)成部分?!盵1]然而,在知青文學創(chuàng)作和研究領域,對該問題的關注卻甚是冷漠?!吨唷愤@部作品在文學創(chuàng)作領域?qū)υ搯栴}卻做了可貴的探索。在作品中“農(nóng)民-知青”被放置同一平臺一共同的時代,共同的生活,共同的苦難,這些“共同”性因素凝成了農(nóng)民—知青間的深厚友誼,他們互敬互愛、平等相處、相互教育、相互拯救。對于知青來說,鄉(xiāng)村是他們的接納之地、庇護之地、成長之地,而農(nóng)民則是他們的家長、兄弟姐妹、朋友;對于農(nóng)民來說,知青是改變落后面貌的拯救者,同時也是他們的孩子,他們的兄弟姐妹和朋友?!稗r(nóng)民-知青”的這種互助關系再現(xiàn)了歷史的另一面,展示了特殊年代下人性人情的美與善。
一、互敬互愛,平等相處
作家李復奎在《難忘的知青歲月》中曾描述了他所親歷過的農(nóng)民與下鄉(xiāng)知青的關系:“好多次,走在長長的田埂上,不管知青是一個人還是幾個人,狹路相逢的農(nóng)村社員,不管是挑擔的,背背兜的,牽牛的或是其他扛東西的,不管身上負荷多重,都要老遠就跳下田埂進行回避,給空手輕裝的知青把路讓出來?!盵2]從這段描述我們可以看到“農(nóng)民-知青”間的隔膜與距離。與李復奎的描述相反,梁曉聲的《知青》將“知青-農(nóng)民”混為一體,打成一片,他們相互尊敬、相互愛護,形同親人,這里沒有迫害,沒有階級,沒有自卑和鄙視,有的是善與美的人性的溝通。
《知青》以陜北的“坡底村”、東北的“山東屯”為空間,展示了知青-農(nóng)民間的相親、相愛、相敬。
坡底村是一個嚴重缺水、十分貧困的鄉(xiāng)村,但這種苦難沒有扼殺掉村民的善良與淳樸,他們熱情接納了到這里插隊的知青,待他們?nèi)缱约旱挠H人、朋友。知青馮曉蘭因父母關系而被劃入“黑五類子女”,為此,她在接受繁重的體力勞動之余還要飽受批斗之辱。對此,坡底村人十分不滿,他們叮囑馮曉蘭所寄住的王大伯家“曉蘭住你家,你該庇護,那就得庇護點兒她。”[3]83而王大伯一家也確實如家長庇護自己的孩子一般去保護曉蘭,為了制止知青們的批斗會,王大伯主動為馮曉蘭擋駕,擋駕不成,便讓兒子和女兒去解救曉蘭,“小蘭姐既然住我家,那就算我家一口人,欺負她等于欺負我們老王家?!盵3]87在王大伯一家和村人的保護下,馮曉蘭作為一個無家可歸的“黑五類子女”得以健康快樂地生活,就如馮曉蘭自己說的:“坡底村等于是我的庇護所”[3]238。在坡底村人的愛護下,在這里插隊的知青除了生活條件艱苦外,思想精神上卻得以健康地生長,而沒有被時代扭曲。與坡底村相映襯的“山東屯”,生活環(huán)境極其艱苦,嚴酷的寒冷和野獸的出沒常會危及人的生命。但這里的人與坡底村的村民同樣都是善良的,以梁喜喜支書為代表的村民沒有歧視、欺辱在這里插隊的知青,而是以東北人特有的粗獷去關愛他們。上海知青周萍一心渴望成為兵團戰(zhàn)士,但資本家出身的她因成分不好,最終還是回到了“山東屯”做一名插隊知青。面對這位遲來的知青,女支書梁喜喜不是虐待和懲罰,而是將飲泣的周萍攬在懷里,并安慰道:“從今以后,你就是我主要關懷的一名知青。誰欺負你,告訴我,看我不收拾他?!盵3]213而周萍則感到慰藉地依偎在她的懷里。梁喜喜的關愛讓失落的周萍找到了新生的動力,使她得以保持樂觀善良的本性。知青郝昕想送給外婆一件毛背心,但因為沒錢買不起毛線打算放棄時,梁喜喜說道:“不織,你外婆白有你這個外孫女了!我家還有兩扎毛線,記著,明天到我家去取。顏色不一樣,你織出來也會挺好看的。”[3]短短數(shù)語既包含了一個長輩對晚輩“孝道”的教育,同時也有著心理的安慰。梁喜喜作為特殊年代下的基層干部,雖然在思想意識中有一定的“極左”特征,但扭曲的政治意識并沒有扼殺她作為一個女性,一個人所應有的善與仁愛,在她的關愛下,這些成分不好的知青與坡底村的知青一樣都在健康地生長。與農(nóng)民對知青的愛護相對應,知青們也用自己的行動去幫助、愛護那些關愛她們的村民們,知青馮曉蘭、趙曙光等人主動去照顧孤寡老人韓奶奶,為其解悶、捶背和做生活護理,而趙曙光又臨危受命做了坡底村的代理支書,他用自己的前途和生命做代價,為村人找活路,帶領村人解決“飲水問題”和“吃飯問題”,知青武紅兵同趙曙光一樣,為了讓村里有一臺機器,不惜坐牢去偷汽油,最后為了保護村里的孩子,在山洪來臨時葬身泥海。
陜北的坡底村人、山東屯的以梁喜喜為代表的村民,他們對知青的愛與敬與知青們對他們的愛與敬,在“極左”的政治年代,展示了人性的美與善,為那段歷史披上了一縷溫情,喚起了每個人對溫暖的記憶。
二、互教互育,精神拯救
《知青》以鄉(xiāng)村為空間,展示了農(nóng)民-知青間的互敬互愛關系,這種愛與敬最初是有傾斜的,農(nóng)民作為東道主愛在先,而知青最初與農(nóng)民是很隔膜的,只不過在與農(nóng)民生活的接觸中,受了他們的直接和非直接的影響和教育,在思想精神上才由隔膜、冷漠、消極轉(zhuǎn)變?yōu)橹鲃尤谌肱c施愛,所以在互敬互愛的關系里還有著互教互育,精神拯救的意味。
“廣闊天地,大有作為”“接受貧下中農(nóng)再教育”“磨一手老繭,滾一身泥巴,煉就一顆紅心”是很多知青“上山下鄉(xiāng)”的初始目的。然而,當他們帶著一腔熱血兩腳踩在黑土地、黃土地上時,他們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貧窮、勞累、缺水、精神空間的缺失、落后的生產(chǎn)條件等現(xiàn)狀與他們的想象相隔甚遠,所謂的報復也不過是無休無止的體力勞動。于是消極、頹廢的情緒籠罩在他們身上,這種精神狀態(tài)也導致了知青融入鄉(xiāng)村社會的艱難,他們看不上農(nóng)村,也不甘心扎根農(nóng)村,就如坡底村知青的傾訴:“我做夢都想早一天離開這鬼地方、窮地方!哪怕在北京掃馬路我也心甘情愿!”[3]215
然而與知青們對農(nóng)村的否定、厭惡相反,坡底村的村民則用自己所有,用自己所能努力到的一切去教育、愛護這些知識青年。在物質(zhì)生活極差的情況下,王大伯一家用自己僅有的十二個雞蛋去招待知青趙曙光的弟弟趙天亮。而在政治環(huán)境極其嚴酷的年代,坡底村人用自己的名譽和前途做賭注去解救這些散漫消極的知青。知青趙曙光等人偷買禁書、偷讀禁書、私藏禁書,這在當時是很嚴重的犯罪行為。然而當公安人員來查時,村民和村支書對此不是檢舉、揭發(fā)以求自保,而是挺身保護這些知青,使他們躲過了一劫。事后,村支書作為政治上的領導和生活中的家長,便開始了對知青的教育:“好,我先不審那惹事的,我先審出那告密的!”從支書教育側(cè)重來看,在坡底村人的心中“做人”比迎合政治更重要,無論政治是怎樣的,人的良心應該是“正”的。這種“人”的教育對成長中的知青是一種人性的扭轉(zhuǎn),它拉近了人與生活、人與人的距離。為了愛護這些知青,支書沒有把書銷毀,而是將其保存了起來,臨終前他又把書還給了知青。坡底村人雖然是大字不識的農(nóng)民,但他們卻能夠理解,“書”“知識”對這些青春年少的知識青年的重要性。在政治與知識、政治與人性面前,他們堅持內(nèi)心的良知,在有限的政治縫隙里為知青創(chuàng)造一個相對“寬松”溫暖的環(huán)境。在坡底村人的身上作者呈現(xiàn)出的是“寬厚、仁愛與包容”。
坡底村人的淳樸善良作為一種生活教材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到這里插隊的知青,如果說“禁書”事件沒有引起知青對自我人格的反思的話,那么韓奶奶的死則徹底扭轉(zhuǎn)了他們的消極頹廢的灰暗心理。韓奶奶是村里的孤寡老人,村人對她就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去關愛她活著的每一天,去送別她臨終的那一刻。王大伯不顧病痛要為韓奶奶吹喪,支書渴望韓奶奶臨終前的召見,婦女們則哭成一片,而韓奶奶最后也沒有忘了將自己僅有的幾塊棺材板捐給村里。坡底村人的情與愛深深地打動了每一名知青,從而給了他們“做人”方面的一次深刻教育。這種熏陶式的情感教育喚起了他們心中的善,喚起了他們對愛與美的信念?!敖裉煳覀兌际艿搅擞|動——人家坡底村人互相能有那份兒親情,再空虛再無聊再煩悶,也不能再用批斗別人的方式來排解了!”“只要你趙曙光做的事是對坡底村有益的事,我無條件聽你調(diào)遣”[3]257武紅兵表態(tài)道。就連最嬌氣的李君婷也表示“這一點,我也能做到?!盵3]115武紅兵是這些知青里最消極的一個,李君婷是最“左”、最自私、與農(nóng)村最“隔”的一個,李君婷曾為報一己之私仇將武紅兵推向“現(xiàn)行反革命”的政治懲罰,然而,在坡底村人的影響下,這兩個仇人卻戀愛了,而且他們還為了保護村里人的生命和財產(chǎn)犧牲了自己。以此來看,農(nóng)民對知青的熏陶式教育頗具有精神拯救的意味。在接受農(nóng)民“善與美”的人格教育的同時,知青對處于苦難狀態(tài)下的農(nóng)民也有著一定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支撐作用。在知青的影響下,坡底村人面對貧窮不再沉默,而是通過搞副業(yè)的方式積極地與苦難對抗;在與鄰村相處時,他們打破了自我封閉的交往方式,寬和地對待“搶冰事件”,并將辛苦打出的井水贈與鄰村。
坡底村人以自己淳樸、善良、團結(jié)的生活觀念影響了在這里生活的每個知青,幫助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建立了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而知青也以較開化的思想改變了坡底村人的封閉和保守。知青與農(nóng)民通過共同的生活相互影響、相互教育、相互拯救,共同戰(zhàn)勝了生活中的苦難和思想上的困惑,在“極左”的非人時期譜寫了一曲溫暖的記憶。
三、結(jié)語
梁曉聲在《知青》中對“農(nóng)民-知青”間和諧關系的描寫,在很多親歷者看來有很多美化的成分,但《知青》作為一部文學作品,它是指向人性的。就如作者在作品扉頁中所說的:“人不但無法選擇家庭出身,更無法選擇所處的時代。但無論這兩點對人多么不利,人仍有選擇自己人性坐標的可能?!鄙綎|屯、坡底村農(nóng)民與知青的和諧關系正是“人性”超越時代、超越政治、超越貧困、超越思想鴻溝的表現(xiàn)。
參考文獻:
[1]劉亞秋.知青苦難與鄉(xiāng)村城市間關系研究[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2):136.
[2]李復奎.難忘的知青歲月[J].中國社會導刊,2005,(7):15.
[3]梁曉聲.知青[M].青島:青島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