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旭
摘 要 公共選擇理論作為西方經(jīng)濟學的理論之一,是一門介于政治學和經(jīng)濟學之間的交叉學科,它的出發(fā)點是運用經(jīng)濟學的分析方法來研究政治過程,基于“經(jīng)濟人”的假設研究各個政治主體的行為。公共選擇理論并非資本主義的專利品,當前中國政府正處于職能轉型的過程中,在當下我國政府改革過程中,它同樣可以提供許多有益的啟示。
關鍵詞 公共選擇理論 政府角色 政府改革
中圖分類號:F062 文獻標識碼:A
“自鄧肯·布萊克于上世紀50年代首創(chuàng)公共選擇研究方法后,公共選擇理論作為一個理論流派的時間并不長,經(jīng)過布坎南等人的努力,公共選擇理論在60年代逐漸成型,70年代發(fā)展壯大,如今已被列為當代十大經(jīng)濟學派之一”。
一、公共選擇理論概述
公共選擇理論是運用經(jīng)濟學的邏輯和方法來研究政治學主題的一個新政治經(jīng)濟學分支。二戰(zhàn)后,凱恩斯理論成為西方經(jīng)濟學的主導理論,國家干預經(jīng)濟力量的增強,政府職能和政府規(guī)模隨之擴大,其結果是政府機構膨脹,資源浪費,國家干預陷入困境。公共選擇理論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提出了政府失靈以及政府行為分析的“經(jīng)濟人”假說。它以“經(jīng)濟人”假設為前提,以分析“交易過程”為核心,將這種方法論延伸到政治市場分析之中。
(一)公共選擇理論的定義。
1、廣義的公共選擇理論。
從廣義的角度看,公共選擇理論首先是經(jīng)濟學理論的一個重要流派,丹尼斯·穆勒語,“對非市場決策的經(jīng)濟學研究,或者說,是將經(jīng)濟學的方法應用于政治科學”。其次,公共選擇的主題是政治科學的主題,它所研究的國家理論、投票規(guī)則、投票者行為等都是政治科學研究的內容。
2、狹義的公共選擇理論。
從狹義的角度來看,公共選擇理論是公共行政學的一個流派,它將公共選擇的方法應用于公共行政管理領域,分析政治家、官僚和投票者的行為,其關注的重點是政府的管理及各個領域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執(zhí)行,也被稱為“官僚經(jīng)濟學”。
無論是從廣義角度還是狹義角度來看,公共選擇理論都是將政治制度當作市場制度來研究的,政治家就像企業(yè)家,選民就像消費者,選舉制度就像交易制度,選票就像貨幣。運用經(jīng)濟學的方法論和思路分析政治市場,是公共選擇理論的關鍵。
(二)公共選擇理論的方法論。
1、經(jīng)濟人假設。
在傳統(tǒng)政治學的研究領域中,假設人是為公共利益服務的,是“政治人”;而經(jīng)濟學假設人是利己的,在個人利益最大化的基礎上從事經(jīng)濟活動。公共選擇理論則突破這兩者的局限,把人的行為納入一個統(tǒng)一的經(jīng)濟人的分析框架中,把人的政治行為和經(jīng)濟行為看成同一的,認為人類參與政治并不是為了追求真善美,而是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政治市場中的人都是私利人,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并不是政治家目標函數(shù)的首要變量,個人效益的最大化則是其權重最大的變量,即追求個人物質利益滿足的利己主義是個人行為的首要因素。
2、個體分析方法。
公共選擇理論認為,人類的一切行為,不論是政治行為還是經(jīng)濟行為,都應該從個體的角度尋找原因。個體是群體的組成細胞,個體行為的集合構成了集體行為,社會是個體追求自身利益的總體后果,國家是個體得以通過它尋求自身利益的一種機構。公共選擇理論采取以個人為中心的分析視角,把“社會”、“國家”、“政黨”、“法院”等集合性整體當做個人來理解,目的在于力圖打開這些“黑箱”,直接分析其中的個人行為。
3、邊際分析方法。
公共選擇理論認為個人選擇行為的依據(jù)或標準是邊際收益大于邊際成本。在政治市場中,一個政府機構的代理人在某一項事務上增加或減少投入所帶來的凈收益或凈損失,與同樣投入在其他事務上所帶來的凈收益或凈損失相比,是多還是少,決定了他的政治選擇或行為。同樣,投票者是否參與投票以及投票給誰也取決于其自身的成本效益分析。
4、交易分析方法。
交易是指經(jīng)濟人從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出發(fā),在各主體之間進行自由交換,從而得到個人利益最大化的實現(xiàn)。交易可分為簡單交易和復雜交易。公共選擇理論認為政治是一種在解決利益沖突時進行交易而達成協(xié)議的過程,本質上是各種經(jīng)濟人之間的復雜交易過程。政治活動領域的重要命題不是社團、黨派、國家,而是這些集團之間與組成集團的個體之間,出于自利動機而進行的一系列交易過程。
二、公共選擇理論對政治過程各角色的分析
公共選擇理論運用經(jīng)濟學假設和方法論研究政治選擇和政治行為,主要體現(xiàn)在投票者行為、政治家行為、官僚行為和利益集團行為分析四個方面。
(一)對投票者行為的分析。
在經(jīng)濟市場中,消費者根據(jù)自己的消費需求在市場中討價還價,最終達成成交協(xié)議。在政治市場中,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的使用對象——公民,也有自身的需求,我們稱之為“偏好”。公民不同的偏好影響公共產品的不同政治決策。公共選擇理論認為,“在民主社會,如果沒有公民個人的消費偏好顯示,公共決策就不具有合法性,在公共選擇過程中,公民對自身需求和偏好的參與、表達就成為必需和必要的”。公共選擇理論從“經(jīng)濟人”假設出發(fā),認為政治市場中的選民和經(jīng)濟領域中的消費者的動機時同一的,都是出于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進行個人選擇和做出個人行為。選民的投票行為取決于其投票所獲得的收益和投票所支付的成本之比,當選民認為其參與政治投票所帶來的好處超過他參與投票可能消耗的時間和精力時,選民才會熱衷于政治參與。
(二)對政治家行為的分析。
在西方政府體系中,政府官員分為政治家和官僚(即政務官和事務官)。政治家是指通過選舉獲得職位,其任期與選舉周期有關,對選民負責。公共選擇理論認為政治家的行為目標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為了實現(xiàn)政治理想或信仰而當選,這種情況只占少數(shù);另一類是為了當選而當選,即為了下次再當選。為了當選,政治家必須是選票極大化。唐斯模型對政治家的行為特點作了具體分析:第一、政黨或政治家是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是追求某種意識形態(tài)的目標或公共利益;第二、政黨或政治家憑選票極大化才實現(xiàn)自我利益,只有通過選舉當選執(zhí)政,政治家才能推行自己的政策,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第三、政黨或政治家以其提出的競選綱領或可供選擇的提案來爭取選票。第四、政黨或政治家提出的綱領或提案,只有符合中間投票者的偏好,才能實現(xiàn)選票極大化,當選執(zhí)政。
(三)對官僚行為的分析。
西方政府體系中的官僚是專指終身任職的職業(yè)文官,他們憑借技術受到政府機構的雇傭,其任職與政治波動無關,只對上級負責。公共選擇理論認為,官僚作出行為是為了追求自身利益,如薪水、職務津貼、公共聲譽、權力、晉升機會等,而這些追求又體現(xiàn)為所屬部門的權力和預算的極大化。同時,公共選擇理論認為目前官僚行為存在缺乏競爭性、缺乏激勵機制、非利潤化、缺乏敏感性、個人影響力較大等特點。
(四)對利益集團行為的分析。
利益集團指那些由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組成,對政府決策能夠施加影響以獲取“準競爭性的公共財富”的團體。利益集團的領導雖然不執(zhí)掌政治機構權力,但是他們能夠通過用腳投票、用手投票、用錢投票、用嘴投票等多種途徑對政府官員、投票者施加各種壓力和影響,以謀求對其集團有利的方案的支持。在西方國家,利益集團的影響力較大,其活動往往左右著稅收分擔的水平及其分布、財政補貼的去向、政府支出項目的設置等,對政治均衡的最終形成產生重大影響。但利益集團的局限性在于它往往表達的是集團成員的利益偏好,非集團成員的利益無法得到體現(xiàn),這在很大程度上犧牲了非集團成員的利益。
三、公共選擇理論對我國政府改革的啟示
公共選擇理論在對政治市場中的各類主體進行經(jīng)濟學分析之后得出了政府失敗的結論,政府也會像市場一樣失靈,即政府失敗說。其具體含義是指:國家或政府的活動并不總是像應該的那樣“有效”或像理論上能夠做到的那樣“有效”。政府失敗主要表現(xiàn)在政府政策的低效率和政府工作機構的低效率。
政府失敗并非資本主義國家的特有現(xiàn)象,社會主義國家同樣存在。近年來,政府決策失效以及腐敗問題層出不窮,房叔、房嫂、房妹等名詞充斥著國人的耳膜,這表明官員腐敗和尋租現(xiàn)象愈演愈烈。為解決和控制政府失敗問題,中國必須進行政府體制改革。公共選擇理論和市場經(jīng)濟一樣,并非資本主義的專利品,公共選擇理論作為一種具有普適性的理論,對當下矯正我國的政府失敗同樣能提供一些有益啟示。
(一)承認政治領域的“經(jīng)濟人”傾向,通過好的制度設計來取代對“好人”的政治期望。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政府官員是應該是為人民服務、以人民利益為最高利益的,但現(xiàn)實是,處于社會主義過渡階段的中國,政府官員同樣存在私利動機,我們不能以社會主義國家為由而拒絕公共選擇理論的“經(jīng)濟人”假設,只有承認并正確對待它、通過恰當?shù)闹贫仍O計來完善政府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地減少政府失靈。在公共部門引入競爭機制,通過市場化的競爭,降低公共產品生產的成本,提高決策的效率;通過立法使政府行為法制化,目前中國對公務員行為的規(guī)范只有公務員制度,對其具體行為的法制規(guī)范約束欠缺,亟需通過立法進行完善,減少官員腐敗;健全和完善監(jiān)督機制,通過強有力的監(jiān)督機制使政府和官員的行為公開化、透明化,并受到約束。
(二)承認“經(jīng)濟人”傾向,對其加以合理利用和引導。
政府官員的自利動機促使其利用職權為個人斂財、為家人朋友疏通道路,一方面是由于制度漏洞使其有機可乘;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中國行政倫理缺失的影響,在當下的中國政府,并沒有一種良好的官員道德規(guī)范對其自利行為加以很好地引導,建立一種良性循環(huán)的激勵機制,使官員的自利動機在合法合適的環(huán)境中得到釋放,弱化官員們權錢交易的動力。
(三)承認政府的認知和行為能力有限,縮小政府干預范圍。
政府干預不是萬能的,干預過寬會使政府部門有擴大自身權力的傾向,增加政府尋租的機會。在政府定價、政府特許權、關稅與進口配額、政府采購四大領域很容易發(fā)生尋租行為,為減少尋租行為,我國政府需謹慎界定政府職能,減少政府干預?!?/p>
(作者: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本科,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參考文獻:
[1]李偉.公共選擇理論對我國改革和完善政府決策機制的意義[J].求實,2006(24).
[2]葉海濤.公共選擇理論探析[J].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03(5).
[3]譚曉.公共選擇理論與政府經(jīng)濟行為分析[J].魅力中國,2011(5).
[4]張存.公共選擇理論視角下的公民參與[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7(1).
[5]周逸.公共選擇理論對我國政府失敗矯正的啟示[J].濟寧學院學報,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