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張紅利
摘要:介紹機械類專業(yè)AutoCAD課程教學改革措施。分析CAD教學存在的問題:教學內容簡單,手段單一;教學方法不夠完善;教學過程缺乏因材施教;考核方式存在問題。教學改革措施:采用隨講隨練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強化問題式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改革考核方式。通過以上改革措施,提高AutoCAD課程教學水平。
關鍵詞:機械,教學方法,AutoCAD,改革
0 引言
AutoCAD軟件在中國經過二十多年的推廣應用,對國內機械行業(yè)CAD發(fā)展起了巨大的引導和推動作用。由于高等職業(yè)學校的學生文化底子較差,制圖和計算機等基礎課程學得不夠扎實, 計算機操作也不夠熟練, 因此要讓學生學好AutoCAD 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該課程內容多課時少,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計算機繪圖的基本命令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如何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制定出相應的教學計劃,使他們能夠更好的掌握所學內容就成為了擺在高職教職員工面前的一道難題。
1 AutoCAD課程教學存在問題
1.1 教學內容簡單,手段單一
本課程一般都是采用多媒體教室授課與機房上機實習相結合的方式,這種方法可以使講解的內容更加直觀形象,更易于學生理解。但還具有以下缺點:第一,學生在學習中仍然比較被動,老師講什么,上機時練什么,還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第二,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利用多媒體進行演示,學生只是機械地跟隨老師的演示,稍一走神就跟不上老師的進度,在整個授課過程中必須始終集中精神聽講;此外,由于上機時間往往與上課時間相隔較長,聽完課后不能馬上進行訓練,到上機時許多內容已經淡忘,影響了練習的效果;
1.2 教學方法不夠完善
教學上還是單純的運用教師教,學生學的方式進行教學, 教師對設計軟件中每個工具命令進行講授,然后學生驗證一遍,與“填鴨式”教學并不同,抹去了學生獨立思考性,讓學生過于依賴老師;二是在講解過程中,過多注重每一個工具命令操作步驟的講解演示,和設計項目實際應用結合不到位;三是在與實際項目結合時專業(yè)針對性不強。
1.3 教學過程缺乏因材施教
高職院校學生的文化和專業(yè)課基礎相對較弱,一個班上經常出現(xiàn)學生個體之間成績差異大的問題,有些教師經常忽略這個現(xiàn)象,往往造成基礎弱的學生聽不懂課程內容,課后不練習,慢慢地就跟不上學習進度的情況,而基礎較好的學生覺得知識學習進度過慢,容易形成自滿不思進取的心理。
1.4 考核方式存在問題
傳統(tǒng)的考評方式是上機考試和筆試相結合,雖然簡單易行,但對于CAD這一類的軟件考核來說有很大的不足,有時不一定能夠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的真實水平,應注重考核學生的實際繪圖能力,同時也就檢驗了學生的建筑制圖水平。
2 教學方式改革措施
為了應對短學時的要求,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能在短時間內通過自學掌握AutoCAD軟件的主要功能并能熟練應用于工程實踐。作了如下教學改革嘗試:
2.1采用隨講隨練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
AutoCAD課程的學習并不困難,首先要掌握基本繪圖方法和相關工具,然后主要就是根據要得到的結果來設計如何實現(xiàn)的問題,要使學生在短時間內能學會如何利用AutoCAD解決實際問題,就需要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對繪圖中常見的問題進行演示,這樣可以取得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比如在講到單行文字輸入時,主要是注意對正方式的選擇,通過畫軸線標號的例子就可以形象地表達出對正的重要性,當講到塊操作時,利用塊屬性的操作同樣可以完成軸線標號的繪制,從而提示學生達到目的的途徑不是唯一的,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來完成繪圖工作。
2.2 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在上理論課的時候,教師就應該明確學生所學的知識對應的實際操作任務,并及時安排他們進行上級操作,同時做好對操作的監(jiān)督和作業(yè)的批改。不過,最好還是采用那種教師的教授與學生的操作同步進行的多媒體教學方式,這種方法能夠讓學生即學即用,教學效果也是最為理想的。如果學校的條件不允許,也應盡量將上機操作安排在理論課的同一天,最遲不得超過3天,否則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對于知識的熟悉和掌握。
另外,教師也要對自己所傳授的知識點做到心中有數,操作任務的布置應該由淺入深、有難到易,注重對所學內容的復習和鞏固。當學生遇到什么問題時,應該及時幫助解決,并要求其獨立完成一遍,以加深其印象。對于那些學生普遍提出的問題,教師應該進行詳細的歸納和總結,并在下節(jié)課的時候進行重點講解,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學質量。
2.3強化問題式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問題式教學模式就是讓學生帶著疑問來學習,帶著解決問題的目的來學習。教師在教學和練習中有意識地布下疑陣,讓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學會思考,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比如在繪制墻體線時,首先講到的是利用定義多線來繪制,然后在布置練習時讓學生思考利用單線如何來繪制墻線,這樣學生在上機實習時就想盡各種辦法來實現(xiàn),到下次上課時再講解可以利用定位軸線偏移來得到,然后再修改其所在圖層,最后再通過修剪也可得到相應墻線。結果學生用的方法五花八門,有的想法確實很有效,這樣開拓了學生的思維,為今后的實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 結語
相信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各行各業(yè)對于高素質職業(yè)技術人才的需求量將會越來越大,但由于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社會對于學生技能水品的要求也必將越來越高,因此,高職院校的教師應該認清形式,努力改善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以便使自己的學生在技術結構和深度上能夠更加符合社會的需求,從而使他們能夠更好的實現(xiàn)就業(yè)。
參考文獻:
[1] 劉永強.高職CAD教學的改革[J].泰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7(5):12-14.
[2] 謝生榮; 張守寶; 薛黎明. AUTO CAD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J]. 教育教學論壇,2013,12(12):36-38.
[3] 鄺衛(wèi)華;仝菁.機械CAD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 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2007,S1: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