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瓊
緣起:今年我兼任三年級的音樂課,在最近的一堂課里,我讓學生玩游戲宮中的其中一個游戲“我喜歡”時,學生的答案讓我很驚訝。
(人教版音樂第六冊中有一個游戲宮,其中有一個游戲是“我喜歡”)
“我喜歡”游戲的內容:(請學生填寫)
我喜歡一個人的歌
我喜歡和一兩個好朋友一起唱的歌
我喜歡和大家一起唱的歌
我喜歡演奏的樂器
我喜歡表演的曲目
我喜歡的音樂
我最拿手的節(jié)目是
課堂重現(xiàn):
在上了音樂書中一半歌曲后,我為了調節(jié)學生的興趣,利用一節(jié)課特意讓學生來玩了這個游戲。
師:今天我們來做一個小游戲,好嗎?
生:好。
(生很有興趣,很高興)
師:那就請大家把書本翻到第60頁,說說“我喜歡”,我們大家先不告訴其他人,我們各自填寫,可以填書本上的歌曲,也可以填寫課外的歌曲,反正是實話實說,無拘無束,明白嗎?
生:明白了。
師:開始。
生們早就按捺不住了,飛快地寫了起來。
……
師:大家做好了嗎?
生:(大聲地說)做好了。
師:嗯,那我們來說說吧,誰先來說呢?你喜歡一個人唱的歌是什么?
眾生爭先恐后地舉手了。
生1:我喜歡一個人唱的歌是《兩只蝴蝶》《老鼠愛大米》《甜甜的秘密》。
生2:我喜歡一個人唱的歌是《玫瑰花》《老鼠愛大米》《桃花朵朵開》。
生3:我喜歡一個人唱的歌是《菊花臺》《將軍令》。
……
學生的答案竟然幾乎都是流行歌曲!
看著學生激動的表情,聽著他們五花八門的答案,但又是同一類型的歌曲名(同為流行歌曲),我有些迷茫了。
反思:
現(xiàn)在我們學校教的歌曲學生到底擺在哪個位子呢?這么多的答案竟然很少有在學校剛教的曲子。我自己覺得我在課堂上教得還算認真,挺在意學生的反映,盡量讓學生在一堂課里有興趣學,所以在備課時也花了不少心血,比如在教《春天舉行音樂會》時,特意找來樂器讓學生試著為歌曲打節(jié)奏,在學會《猜調》后,讓學生去收集謎語,在第二節(jié)課上讓大家猜。所以在課堂里聽學生唱的歌挺棒的,可是為什么在這次游戲中很少有人填寫書本里的歌曲呢?
說實在的,因為現(xiàn)在流行歌曲比較流行,學生對音樂課里的歌曲興趣不大,可是我沒想到有這么多人選擇了流行歌曲。小學現(xiàn)在新教材歌曲多了,選擇的余地大,而且曲子也蠻好聽的,可是學生對它們還是不感冒、不喜歡,其傳唱度還不如我們小時候極少量的兒歌。音樂課中的歌曲走不出課堂,這些歌曲只是音樂課中的音樂,怎么能夠提起孩子們的興趣呢?在大量流行音樂充斥的大環(huán)境下,如何讓音樂課堂歌曲在與流行歌曲的“PK”中勝出,成為孩子們的“最愛”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做些工作。
一、重視音樂課堂促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音樂教師要在教學中多花些時間,注重教學設計的趣味性,避免主題單一,只注重教化。不能把教會唱曲子為目標,而是要根據(jù)孩子們的年齡特點,把歌曲和舞蹈、器樂等結合起來,讓孩子們樂學、愛唱、好演,從而促進他們在課堂之中、課堂之外都能愛上課堂歌曲,讓教唱真正起到其應有的作用。
二、利用校園廣播促興趣
現(xiàn)在社會上充斥著大量的歌曲,但是很可惜對于孩子的單純音樂是少之又少。我們可以利用校園廣播臺,在中午休息時多放課堂里好聽的音樂歌曲,讓學生多聽,耳濡目染地,學生對歌曲的興趣肯定會增長。
三、開展歌曲比賽促興趣
學校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進行歌唱比賽,當然歌曲一定得從音樂書中選擇,評出校園歌手,以此來激勵學生,讓他們對音樂書中的歌曲產(chǎn)生興趣。也可以每班每周利用一節(jié)讀寫課大家唱音樂書中的歌曲,實現(xiàn)班班有歌聲,讓所有學生參與,進一步讓學生喜歡上課本里的歌曲,喜歡屬于他們自己的兒童歌曲。
(浙江省諸暨市草塔鎮(zhèn)小 31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