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水清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教給他們必要的朗讀方法,能使其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而增強理解力和記憶力。但小學生在朗讀時存在各種弊病,需要引起教師的注意,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促進學生朗讀水平的提高,使朗讀在學生的語文學習中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一、小學生在朗讀中存在的問題
1.“唱讀”習慣嚴重
究其原因主要有:小學生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方法把握不好,不能夠準確地把握朗讀過程中的停頓、音調、語速;在低年級養(yǎng)成的拖腔拖調的習慣沒有及時得到教師及家長的糾正。
2.“單個字讀”現(xiàn)象嚴重
究其原因主要有:小學生在朗讀時構詞能力不強,導致一字一頓,速度過慢。低年級小學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停頓,養(yǎng)成用手指著讀的習慣且沒有得到及時糾正。
3.“添字”“漏字”現(xiàn)象普遍
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讀課文時注意力不夠集中,思想開小差,從而導致看課文不仔細;課下及自讀課讀得少,練習不夠,沒有充分預習,對課文的內容不夠熟悉。
4.吐字不清,語速過快
究其原因主要有:學生對教師布置的任務應付了事,不能認真對待,只求速度,不求理解;教師對小學生的品味朗讀指導不夠,小學生無此意識。
二、糾正措施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不同的朗讀問題,對癥下藥,靈活運用其中的一些方法,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
1.擺脫“唱讀”的習慣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多做正確的范讀,可以多放一些與課文相配套的朗讀錄音磁帶,讓學生模仿;盡量少安排齊讀,根據學生模仿力強、好勝心強的優(yōu)點,采用各種方式閱讀,如請讀得好的學生領讀等,以此激起學生朗讀的欲望,提高其朗讀能力,克服朗讀中“拖腔拖調”的問題。
如《難忘的潑水節(jié)》一課記敘的是一個充滿溫情的感人故事:1961年,因為敬愛的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共同歡慶了潑水節(jié),因此,它是最幸福、最難忘的一個潑水節(jié)。要使學生融入文章之中,感受自己獨特的心理體驗、情感體驗。學生都很喜歡讀,因為喜歡,都想表現(xiàn)自己,但剛開始讀時,學生把握不準節(jié)奏,不能充分表現(xiàn)課文中反映的那種讓人熱血沸騰、激動不已的心情。于是筆者就挑選了兩位學生讓他們進行比讀。一位是讀得較好的學生,一位是讀得一般的學生。經過他們倆一讀,學生踴躍發(fā)言:“潑水節(jié)這天,人們穿著節(jié)日的盛裝,盡情地潑,盡情地唱,盡情地跳,他們互相慶賀,互相祝福,是多么快樂??!要讀出高興激動的語氣?!薄爸芸偫砥揭捉?、與傣族人民心連心,描寫周總理的句子要突出他態(tài)度和藹可親、尊重傣族人民風俗習慣的語氣”……經過這樣的訓練,學生朗讀中“拖腔拖調”的現(xiàn)象漸漸少了。
2.解決“單個字讀”的問題
在朗讀訓練中,教師要根據語法,合理把握好大小停頓,多做示范,讓學生模仿,注意不可過分、機械地訓練,否則學生會把課文讀得干巴巴,毫無味道。通過教師范讀,可以讓學生領會句子的停頓、重音及語調的變化,對于那些字數(shù)較多的長句子,范讀是最好的方法。
3.克服“添字”“漏字”
教師可用個人、小組輪讀和品評的方式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其中,品評的效果最為明顯,學生在品評中須做到:動腦想,使思維處于一種緊張、興奮的狀態(tài)中;動口說,使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得到有效訓練,品評朗讀能養(yǎng)成學生用心讀書的良好習慣。當學生朗讀完一個片斷或一篇文章后,不管是否達到預期的目的,都應花時間組織學生討論、比較,這樣學生會聽得很認真,不但可以將他們所學的朗讀技巧用于評價別人的朗讀,而且自己朗讀時“多字”“漏字”的現(xiàn)象也會大大減少。
其次,注意激發(fā)學生朗讀的興趣。比如:在語文課前五分鐘開展朗讀比賽,每次兩人,每人兩分鐘,教師及時講評記分,一輪下來,學生的朗讀積極性會大有提高,學語文的興趣也會更濃。
4.規(guī)范讀音,合理語速
教師在給小學生布置朗讀任務時,要特別注意強調朗讀的時間和朗讀的質量,不宜過多地強調朗讀課文的遍數(shù),要求學生把音讀準,不能貪圖快。在語文課堂上,加強品味性朗讀訓練,指導學生邊朗讀課文邊體會感情,品味語言。
如《北京亮起來了》第三段有一句:環(huán)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橋猶如道道彩虹。筆者請學生將“猶如”換成其他的詞,學生會找到“好像”“就像”等。運用找近義詞的方法,學生輕而易舉地理解了“猶如”的意思。此外,還可配合圖片,引導學生觀察立交橋上那斑斕多彩的燈光,像極了天上的彩虹。筆者還向學生展示了一系列美麗的燈光:明亮的照明燈、投射的草坪燈、變化多端的噴泉燈、異常亮麗的禮花燈……讓學生展開自由的想象,運用“猶如”一詞,夸夸自己看到的燈光。在看圖想象的過程中,學生自然而然地內化了“猶如”這一詞,并且真切地感受到了夜晚的北京那獨有的豐富多彩的美麗。這樣能夠很好地改變學生圖快而不求理解課文導致的吐字不清的現(xiàn)象。
總結以上觀點,在設計改進方案的時候要注意:一是端正學生朗讀的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認真讀、多讀的習慣;二是充分發(fā)揮教師的范讀作用;三是加強朗讀技巧的指導;四是要求學生讀思結合,讀中品味。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的工作,教師在指導學生改正朗讀問題的同時,也要加強自己朗讀基本功的訓練。只有教師的朗讀水平高了,才能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正確地指導和點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