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錫強
摘要:《左傳》的語言,簡練而豐潤,含蘊而暢達,曲折而盡情;尤其是外交辭令,十分委婉,富有情趣。前人將《左傳》的這個特點稱之為“行人辭令之美”“行人”即指外交特使?!稜T之武退秦師》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關(guān)鍵詞:三維;燭之武;秦師退;藝術(shù)賞析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biāo)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09-0178-02
《燭之武退秦師》的中心是燭之武游說秦穆公而使之退兵。說辭雖僅125字,卻委婉曲折,開闔跌宕,極富語言藝術(shù)的魅力,是高超的、經(jīng)典的外交語言藝術(shù)的典范。下面是燭之武游說秦穆公(秦伯),而使之退兵的原文。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yuǎn),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揚孫戍之,乃還。
燭之武這段辭約而義豐、話短而情深的游說之詞,從現(xiàn)在、過去、未來的“三維”時空間角度對秦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誘之以利,憶之以史,示之以害,最終讓秦晉利益聯(lián)盟解構(gòu),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建立了自己的豐功偉績,留下了自己的千古英名。
下面將具體分析之。
現(xiàn)在:秦國毫不利己,專門利晉
(一)動之以情:坦言鄭國危如累卵
“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這句是大實話,但充滿大智慧,是燭之武今夜游說成功的基礎(chǔ)和前提。
就當(dāng)時的國際形勢看,鄭國非常弱小,現(xiàn)在又面臨秦晉兩大強國的聯(lián)合攻擊,鄭國的國破家亡是不會有任何懸念的。燭之武的大智慧就在于“實話實說”所產(chǎn)生的效果。這樣說至少可有以下效果:第一,直面慘淡的國情,讓秦伯產(chǎn)生燭之武說話真實可信的感覺,以后的話,就可能更會讓秦伯相信;第二,殺人不過頭點地,滅國不過已知亡,有可能讓秦伯產(chǎn)生對鄭國的同情心理,前兩點,都可以說是一種感情投資;第三,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可能讓鄭國獲得逃生的機會,從而,完成今天的歷史使命。燭之武,一上來首先打出的是一張“悲情”牌。他要用悲情的“眼淚”首先賺得秦伯的同情;有了這種同情,后面的所有的游說手段才有可能產(chǎn)生效果。所以,秦國參與晉國圍鄭是為不必!
(二)曉之以理:以利為軸心,展開解構(gòu)秦晉聯(lián)盟的多重攻勢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yuǎn),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史記·貨殖列傳》云:“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蔽鞣秸苋擞性疲骸皼]有永遠(yuǎn)的敵人,沒有永遠(yuǎn)的朋友,只有永遠(yuǎn)的利益。”燭之武在動之以情后,又曉之以理,這個“理”就是“利益”;燭之武以利益為核心,多層次展開對秦晉利益集團的解構(gòu)。這段話又分四個層次,及四個“理”。
第一個“理”:亡鄭,無益于君?!叭敉鲟嵍幸嬗诰?,敢以煩執(zhí)事”,燭之武態(tài)度之端正,令秦伯感動。如果亡鄭對秦國有好處,我們鄭國就自行了斷了,哪里還用得著秦伯您老人家千里迢迢的奔波呢。第二個“理”:您的愿望的實現(xiàn),沒有現(xiàn)實基礎(chǔ)?!霸絿员蛇h(yuǎn),君知其難也”,在秦鄭之間還隔著一個大國,這就是晉國。如果秦國想在這場國際干預(yù)中獲得土地的利益,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誰讓這種利益成為泡影的,正是您現(xiàn)在的利益共同體——晉國。第三個“理”:鄰厚君薄,秦之大患。“鄰之厚,君之薄也”,為人火中取栗沒有好處倒也罷了,現(xiàn)在是對自己的國家戰(zhàn)略會產(chǎn)生重大的阻礙作用。在這場國際沖突中,晉國是最大的受益者,秦鄭兩國都將是受害者。所不同的是,鄭國被秦晉利益聯(lián)盟所害,而秦國是被自己的利益聯(lián)盟的另一方所害,用現(xiàn)在的話講就是“被朋友買了,還要替人家數(shù)錢”。對秦國來講,這不僅是損害了國家的戰(zhàn)略利益,而且是給國家智商蒙羞。從大的國家利益的角度看,潛在對手的力量增長,相對來說,自己的力量就在削弱。此消彼長,長遠(yuǎn)的講,秦國在國際大格局中,吃虧就太大了。第四個“理”:舍鄭,對秦國有大利?!叭羯徉嵰詾闁|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前面從三個方面談“亡鄭”之害,這里談“舍鄭”之益。談“亡鄭”之害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讓秦伯“舍鄭”才是此次“夜縋而出。見秦伯”的目的,才是鄭國的國家利益。四個理,其實就是一個理:國家利益!所以,秦國參與晉國圍鄭是為不該!
過去:憶往昔,崢嶸歲月“仇”
通過講現(xiàn)在,講利益,秦伯退兵的可能性已經(jīng)浮現(xiàn),但,還很不堅定。為了堅定秦伯退兵的決心,燭之武再出一招:憶之以史,揭開秦伯的傷疤。“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這說的正是秦伯(秦穆公)本人的事:當(dāng)年正是秦伯派兵護送晉惠公回的國,這是有恩于晉國。晉惠公當(dāng)時答應(yīng)要用“焦、瑕”兩座城池作為對秦國有恩于晉國的回報。然而,結(jié)果是:晉惠公一踏上自己的國土,就命令晉國人在過境上修筑防御工事,以防秦國人入侵。所以秦國參與晉國圍鄭是為不值!
燭之武搬出這段秦晉之間的這段不痛快歷史,是要揭開當(dāng)年秦穆公被晉國所欺騙的傷疤,喚醒秦穆公的痛苦回憶,增加秦穆公對晉國的不信任感。觸摸歷史,自己被晉國國君所欺騙;看看現(xiàn)在,自己又即將被晉文公所騙(如果與晉國一起攻打晉國的話):新欺舊騙、新仇舊恨纏繞在一起,歷史與現(xiàn)實的傷痛交織在一起,秦晉的利益聯(lián)盟必將會土崩瓦解!
將來:展望未來,晉國將是秦國最大的潛在威脅
條分縷析現(xiàn)在,沉痛揭示歷史,秦伯退兵的決心應(yīng)該已是非常堅定的了。但,外交大師,語言大師的燭之武,還要燒最后一把火:展望未來,晉國將是秦國最大的潛在威脅——“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所以,秦國參與圍鄭是為不智。這把火燒得秦軍心為之驚,肉為之跳。從歷史上看,晉國失信于秦;從現(xiàn)實的形勢看,晉國是利用秦國;從未來的發(fā)展趨勢看,晉國是秦稱霸的最大障礙。不僅如此,晉國還會是秦國國土的蠶食鯨吞者。這幅圖畫最大的恐怖之處在于:曾經(jīng)騙我的人、今天利用我的人、正是明天可能要消滅我的人。
燭之武在現(xiàn)實、過去、將來的三維時空中,以利益為軸心,輾轉(zhuǎn)論述了秦國此次參與晉國圍鄭是不必、不該、不值、不智的。燭之武通過歷史傷疤的揭示,要讓秦穆公產(chǎn)生被騙的恥辱感;通過現(xiàn)實的多層次分析,要讓秦穆公產(chǎn)生被晉國利用的愚昧感;通過對未來可怕圖景的昭示,讓秦穆公產(chǎn)生被人虎視眈眈的痛苦感。燭之武的游說是成功的、卓越的、精彩的、深刻的,有現(xiàn)實基礎(chǔ),有歷史深度,又有未來的高度。因此才有“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揚孫戍之,乃還”的歷史性成功,燭之武也因此建立了自己蓋世奇功而名垂千古,光照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