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李白的思想在形成過程中非常明顯地受到了宗教、神仙、游俠等元素的影響,既有深度,又有廣度。在他的思想中還含有大量的體育元素,體育思想隱藏在體育元素之中,需要從中總結(jié)出李白的體育思想。本文通過分析唐朝體育的大環(huán)境,并在唐朝體育思想的基礎上分析了李白的體育思想,接下來還分析了李白的體育思想在體育元素中的具體表現(xiàn)。
關鍵詞:李白 體育 思想
中圖分類號:I206.2 文獻標識碼:A
一 引言
李白是唐代最偉大的文學家,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的頭號文學家。但是這只是李白思想在文學之中的體現(xiàn)。李白的思想融合了儒釋道以及神仙、游俠、黃老各家思想,不僅含有文學元素,亦含有大量的體育元素。本文在唐朝體育思想的共性上,以李白思想中的體育元素為線索,把隱藏在生平、思想、行動、文學作品中的零散體育元素進行升華,抽離出李白的體育思想。正如一篇分析李白與體育的文章中寫道:李白不僅是唐代偉大的詩人,又是劍和劍術、旅游、登山、狩獵等體育活動的愛好者。
二 唐朝體育大環(huán)境
每個中國人都有一種漢唐情結(jié)而非明清情結(jié),尤其唐朝更甚。因為唐朝無論從政治、經(jīng)濟、文學藝術、民族融合都是中國的巔峰。許多國家現(xiàn)在都管中國人叫做唐人,美國有高度自治的“唐人街”。每個中國人提起唐朝都是無比驕傲和自豪的。
唐朝沒有受程朱理學的毒害,社會風氣開放,婦女不用裹腳,她們可以走出家門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唐朝統(tǒng)治者本來就是漢人和鮮卑人的混血,民族政策開明,這樣的結(jié)果就是民族融合空前融洽,各種民族如:突厥、回紇、吐蕃、南詔、靺鞨、室韋、高昌以及西域各族等佳話數(shù)不勝數(shù)。李白在其古詩五十九首(其四十六)中云:“一百四十年,國容何赫然。隱隱五鳳樓,峨峨橫三川。王侯像星月,賓客如云煙。斗雞金宮里,蹴鞠瑤臺邊?!笨梢?,當時唐朝國力昌盛,經(jīng)濟繁榮,王侯、賓客眾多,各種娛樂活動和體育運動盛行。融合與開放的世風極大地提升了文學作品的基調(diào)和氣勢,使之形成了雄渾、超逸的“盛唐氣象”。唐朝時期,中國與世界的交流不斷加強,影響了幾乎當時所有的國家,例如:東南亞的國家、西亞的國家,甚至還有歐洲的一些國家,更為朝鮮和日本提供了其民族文化的源頭。唐朝儒釋道神仙游俠黃老思想實現(xiàn)了完美的共存,百家爭鳴,在除此之外的任何一個時代都不可能。
總之,不同于宋明的程朱理學的枷鎖下所體現(xiàn)的循規(guī)蹈矩,唐朝的體育思想開明,多種思想百家爭鳴、兼容并包。唐朝的體育形式靈活多樣、豐富多彩,有著廣泛的大眾性,貴族、平民、婦女的統(tǒng)一,而且體育形式囊括水路兩棲,形式多樣,體育在各個領域都有體現(xiàn),尤其是文學,有許多運動都是今天體育運動的雛形??傊瞥w育高度發(fā)達,哪怕相比于今天,都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國”。
三 李白的體育思想
上文筆者分析了唐朝體育的思想和形式,接下來筆者分析了李白在唐朝體育空前發(fā)達的大環(huán)境下表現(xiàn)出的體育思想。一個人的思想,可以直接決定一個人的成就,接下來本文通過對李白的思想進行分析,找出李白的思想在體育中的體現(xiàn)。
1 李白體育思想的源頭——李白思想
關于李白的籍貫有三種說法,比較可信的是第三種,現(xiàn)中亞吉爾吉斯斯坦境內(nèi)(當時屬唐朝碎葉),中亞是一個多文明交流碰撞的有生命力的地域,尤其是唐朝,中亞地區(qū)的交流與融合,空前發(fā)達。李白出自這個地域,就注定了他在繼承各種文明交流碰撞的基礎上必然更加發(fā)揚光大。
李白的思想融合了儒釋道、神仙、游俠、黃老等各家思想,在博采眾長的基礎上自成一派。其瀟灑飄逸是當時所有人都難以望其項背的。思想上的超越就注定李白的體育是超出所有人的。其儒家思想,表現(xiàn)在其積極入世,“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就是集中寫照;其道家思想更是明顯,從入道籍,到煉丹,再到修身,李白已經(jīng)完全成為一個道士,雖然這其中也有以出世換入世的嫌疑,但是從其“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之中,就看出了道家思想在李白思想中的重要性也是很明顯。此外神仙、游俠思想在他身上也有體現(xiàn),大量的游仙詩,和著名的《俠客行》交相輝映縱橫交錯。《俠客行》中的詩句:“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备桧灹藗b客的颯爽英姿與淡泊名利的心境與胸懷,既修身又修心,可謂是李白心目中理想的游俠形象,也是他個人風格的寫照。既行俠濟世,又視功名利祿如糞土,這也許就是儒、釋、道精神的完美融合吧。
李白的思想是如此的駁雜,使得李白的體育思想必然是在把握內(nèi)涵的基礎上,不拘泥于具體形式。李白的體育活動內(nèi)涵很精,走的是強身健體,修身養(yǎng)性,得意時積極入世,失意時排解憂愁的套路;李白的體育活動范圍很廣,從劍術、煉丹,到登山、狩獵、泛舟和旅游,遍嘗各種形式,唐朝的體育形式從來就不是單一的,而李白更是把幾乎所有的形式都體驗了一遍。而且李白不是浮光掠影地把體育活動當作單純地“玩”,無論哪項運動,都能從中得到一些至深的道理。李白的劍術雖不及裴旻和公孫大娘,但是無論是裴旻和公孫大娘,都不能做到詩、劍、酒的集合,從中領悟到道理,做到詩劍酒的統(tǒng)一發(fā)展。再如登山,李白崇尚謝靈運,謝靈運也酷愛登山,但是如今謝靈運所留下的,只有一對“謝公屐”,而李白和敬亭山“相看兩不厭”,這種和諧和統(tǒng)一,能做到的又有幾人?
2 李白體育思想的宗教元素
宗教元素對于一個人思想的形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縱觀古今中外,越是大師,思想中的宗教起的作用就越是明顯,如梵高和米開朗基羅。接下來探討李白思想中的宗教元素。
當時盛行的宗教是佛教和道教。本文從佛教和道教兩個方面探討,但本文秉承一元論的視角,認為這兩方面是融合于李白一個人的,不能完全分開,李白就一個,他可以偶爾表示出佛教的一面或者道家的一面,但是李白就是李白,絕對不是佛家的李白,抑或道家的李白。
從佛教的層面看,李白雖然不是佛教徒,但是李白的一言一行都是沿著佛教的教義出發(fā)的,佛教講求修身,但是修身只是一個基礎,重點在于在修身的基礎上“修心”,通過鍛煉身體以鍛煉意志,通過對自身的磨煉,從而建立起一種自我超越感。李白用他的一言一行詮釋著佛教的教義,得意時以宗教作為入世的手段,失意時以宗教作為排解憂愁的方式,并積極強身健體,修身養(yǎng)性。
從道教的層面看,李白曾經(jīng)入過道籍(類似戶籍,在某個領域的身份證明,道籍就是道教領域的身份證明),并且親身投入到道家的修身、煉丹之中,這時的李白和道士已經(jīng)沒有區(qū)別。李白能以道士的身份,親自參加煉丹、修身等運動,這是所有人所不及的??穹挪涣b的李白能夠嚴格遵守道教的教義教規(guī),嚴格地修身養(yǎng)性,煉丹修仙,過著道士一般的生活,可見宗教對一個人思想的形成,有多么大的作用。當時的道教非常昌盛,統(tǒng)治者為了維護統(tǒng)治,把皇族的譜系歸結(jié)于道家之中,自認為是道家的后人。唐朝的道教,是一個空前發(fā)達的時代,絕不是一提到道教,就想到的算命騙子。
總之,李白的獨一無二的宗教思想,使得李白在體育方面,做到了別人沒有做到的,佛教對他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他體育運動的推進,而道家是他的體育思想的直接來源和表現(xiàn)形式。他融合了佛道二家,在修心的基礎上修身和煉丹,是其他人萬萬不能所及的。
3 從俠客思想中看李白的體育思想
俗話說的好,千古文人俠客夢。俠客一直是文人所想,但是不能做的。而唐朝經(jīng)濟的高度發(fā)達,其俠客文化也是空前發(fā)達,從唐代起始傳奇,傳奇中的紅拂女和李靖的故事,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廣闊的俠客時代。
如果說李白思想中的儒釋道因素給他帶來的是中規(guī)中矩的一面,那么俠客思想給李白帶來的就是亦正亦邪的一面。俠客歸根到底是以個體的力量,通過和體制的對抗,迫使統(tǒng)治階級妥協(xié),而取得個案的勝利。這種勝利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這個體制,是不完全的勝利,但是可以給人以一定的激勵作用,猶如黑暗中的一點燈光。而且在李白的多部作品中,都對登山有著非常詳盡的描寫,而且都上升到了形而上的高度,《夢游天姥吟留別》就是一個生動形象的例子,李白在登山之中,還有意無意地展露了其他思想,例如,以登山為載體,“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從此發(fā)現(xiàn)了神仙的道府,通過對神仙的描寫“霓為衣兮風為馬”,“虎鼓瑟兮鸞回車”,表達了對神仙的無限向往,又通過“且放白鹿青崖間”表示自己隨時可能因為不高興而出世,而題目是夢,整篇都記敘他的夢,所以說,夢中的都是虛幻的,自己還是向往入世的生活。以登山為載體,發(fā)散出這樣一系列體育思想,有幾個人能做到?
李白的俠客思想在李白的體育思想中的體現(xiàn)無疑是最為直接的。李白為什么下如此大的功夫強身健體,修習武術、劍術以及煉制仙丹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想成為大俠,管盡世間不平事。盡管這個出發(fā)點是很可笑的,也是無法實現(xiàn)的,而且李白也在入世和出世之間不停地徘徊,使得這個出發(fā)點無法實現(xiàn),但是這個出發(fā)點卻使得李白在劍術和武術上的成就空前絕后,是李白劍術和武術的直接推動力,為李白體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4 從神仙思想中看李白的體育思想
自從秦始皇派遣徐福和五百童男五百童女前往海外求取長生不老藥起,成仙就是每個人的愿望,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里無法做到無限的事,必然會留下無盡的遺憾。但是仙就不同,所以很多人都夢想著成仙,長生不老。這是自古以來人們尤其是統(tǒng)治者的共同愿望。成仙以后可以無拘無束,做自己想做的事,真正實現(xiàn)隨心所欲的目標。
在唐朝,成仙的方式就是修身以修心,并通過煉丹的方式輔助成仙。這個想法是好的,雖然在今天看來很荒謬,但在當時看來是非常先進的。當時社會上煉丹成風,從唐玄宗開始,文武百官紛紛以煉丹為成仙的方式,李白也不例外,最后李白跳進水中撈月而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煉丹造成的鉛汞中毒過多。
神仙思想在李白體育思想中的表現(xiàn),就是修身和煉丹。李白懷著一顆虔誠的心入道籍,修身煉丹,盡管其中有以出世換入世的嫌疑,但是在出世方面,修身和煉丹是他排解憂愁的最好的方式,因為他在煉丹和修身之時,心里想的是一個美好的彼岸世界。有著彼岸世界的動力,所以狂放不羈的李白才能完全靜下心來,修身煉丹。李白有首名篇是《望廬山瀑布》,他在廬山煉丹的時間也很長,最終晚年他選擇了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這些是大的地點,一些小的地點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
在煉丹成仙的思想指導下,李白的煉丹并沒有比其他人高明,走的都是修身—修心—煉丹—成仙的道路,其高明的只是喪心病狂式的狂熱。但是李白的煉丹,隨著其情感變化,加之地點變化,目的也有所變化,是一種靈活的煉丹,這是別人所沒有的。
李白的體育思想,脫胎于李白的思想,在他體育思想的形成中,宗教思想占主要部分,而游俠思想和神仙思想則是從客觀上促進了其體育思想的形成,并對其體育的具體表現(xiàn)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四 結(jié)語
總之,唐朝體育的風氣是極其開明,造就了方式極其多彩的體育。李白的體育在唐朝體育的基礎上,體育思想更為開明,其體育思想融合其思想包括儒釋道、神仙、游俠、黃老思想的統(tǒng)一,同時兼有入世和出世的矛盾掙扎,其體育方式也更為靈活多樣,大型的運動如劍術、登山和煉丹,在此基礎上更有騎術、旅游、狩獵、劃船等。李白在其體育思想的指導下,形成了一個廣義的體育共同體。這種廣義的體育共同體,哪怕是在今天,都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尤其在社會體育中,各個學科的交叉和融合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從李白身上學到經(jīng)驗,并為我所用。
參考文獻:
[1] 王俊奇:《唐代詩文中的“馬球”》,《體育文化導刊》,2002年第2期。
[2] 李秀梅、章鶯:《對我國古代馬球起源分析》,《體育文化導刊》,2001年第4期。
[3] 丁玲輝、平措達吉:《吐蕃時期的馬球運動與馬球傳入唐朝初探》,《中國西藏》(中文版),2003年第4期。
[4] 王問靖:《酒隱安陸非久隱,蹉跎十年不蹉跎——李白安陸十年再研究》,《孝感學院學報》,2009年第5期。
作者簡介:梁青,女,1965—,遼寧沈陽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學校體育、運動訓練學,工作單位:東北大學體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