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化心理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必然產物。美國華裔,作為一個特殊的文化群體,其文化心理的變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體現美國華裔金錢觀的作品《唐人街》、《花鼓歌》、《望巖》和《北京人在紐約》向我們清晰展示了20世紀美國華裔文化心理的變化,即:美國華裔文化心理經歷了一個由全中化到傾美化的嬗變過程。
關鍵詞:金錢觀 美國華裔 文化心理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一 文化心理的內涵
文化心理是文化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文化心理學認為,“文化”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通過復雜的心理活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而“心理”在人們創(chuàng)造文化的各種活動中又會發(fā)生變化,從而來適應新的文化。文化與心理密不可分,兩者相互依存、相互建構。人一方面根據自己的認識、意愿、需求等心理因素來改造自己所生存的世界,使其文化化;另一方面,又要重新審視這個被改造了的世界,進而獲得新的認識和心理體驗。跟“文化”一樣,“心理”也具有群體差異性。在既定時間內,具有不同文化心理的群體顯現出不同的行為模式。故而,文化心理的研究要“把心理行為看作特定文化的產物,重視各種文化條件下的心理行為的獨特性”(田浩,2006:795)。美國華裔是一個特殊的文化群體,我們對其文化心理的研究也要從其心理行為入手。迄今為止,有不少華裔文學作品反映了美國華裔的文化心理,比如《唐人街》、《花鼓歌》、《望巖》和《北京人在紐約》等。通讀這幾部作品,我們能清楚地看到整個20世紀美國華裔在金錢觀上的變化。
二 20世紀上半葉美國華裔的金錢觀
大多反映20世紀上半葉美國華裔生活的作品顯示,美國華裔在金錢方面奉行著“取之有道,用之有方”的做法?!短迫私帧分械鸟T老二靠經營洗衣店為生,生活非常節(jié)儉,期望有一天能擴大生意,開個餐館。馮老二的形象是典型的中國化形象。他跟正統(tǒng)的中國人一樣,在儒家的“仁道”思想指引下生活,“德”字優(yōu)先。而兒子佛烈德利克在很小的時候就來到了美國,深受美國文化的同化,在對待金錢的問題上,他擺脫了靠賣苦力賺錢的典型美國華裔生意人形象,白手起家,在保險公司嶄露頭角,收入相當可觀。而在“斂財”方面,他也不擇手段,甚至連自己的家人也欺騙。在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時,他居然從父親的捐款中拿出五十元為自己所用。在傳統(tǒng)的中國人看來,這是被金錢“腐蝕”了“心靈”(2010:142),表現出了美國人個人主義至上的一面。
《花鼓歌》中的王池揚代表的是移居國外的鄉(xiāng)紳官宦的形象。在金錢面前,王池揚表現出了中國人保守的一面。他把錢帶到美國之后,拒絕存入銀行,而是把錢放在床下。他的理由是:錢就像女人,女人不能交給別人保管,同樣錢也不能交給別人保存。在錢的使用上,王池揚仍奉行著傳統(tǒng)的中國家長制觀念,擔負著家庭的開銷,并且認為孩子的花銷也理應由自己負擔,在兒子面前仍有“將成人當兒童”(2004:208)之嫌。而大兒子王大在美國接受教育,受到美國思想的影響,逐漸產生了獨立意識,認為錢必須是要由自己來賺的。王大內心有一種完全依靠自己的渴望,但在社會中卻處處碰壁。他也曾為自己28歲還依靠父親的供養(yǎng)而深感內疚。表現在言行上,兒子王大自由散漫,不聽父親召喚。求職挫敗的他以此來顯示自己對經濟獨立的渴求。王大在一家美國餐館找到一份洗碗的工作,卻遭到父親的堅決反對。父親對他金錢上的保護不但沒有減輕他的負擔,反而使他內心更加沉重。最后,王大通過賣菜來養(yǎng)活李氏父子的做法是他徹底掙脫父親中國傳統(tǒng)觀念束縛,走向獨立的開始,也是他美國化思想占優(yōu)勢的表現。
《唐人街》和《花鼓歌》反映的都是20世紀上半葉的華裔生活。在這一時期的老一代移民在捍衛(wèi)中國傳統(tǒng)方面表現得非常堅決,不論在何種情況下,在美國待多少年,變化相對不大。兩部作品中的父親形象馮老二和王池揚始終如一地信守著自己中國化的金錢觀,在金錢方面表現出保守、節(jié)儉、精打細算的一面。而兒子輩的人物則受美國文化影響,產生了一定的美國化傾向。雖然他們的美國化思想已經足以構成與父輩心理上的對立,但一定程度上還不夠徹底?!短迫私帧分械姆鹆业吕艘苍炎约旱谝还P存款五百元分文不留地奉獻給家庭,使得母親和弟弟、妹妹能夠來到美國這片土地,實現家人團聚。從這個層面上講,佛烈德利克金錢面前表現的也不是完全的“利己主義”,他也有中國人顧家的思想。在他身上,表現出的既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基因,又有美國文化元素。事實上,他跟《花鼓歌》中的王大一樣,是一個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復合體?!痘ü母琛分型醮髢刃牡拿茏阋哉宫F中美文化的沖突。一方面,他接受父親的生活“饋贈”;另一方面,又渴望經濟獨立,愿意放下身價去從事體力勞動。正如趙文書(2009:232)所說,他們就是“身處中西文化之間的矛盾人物”。
三 20世紀下半葉美國華裔的金錢觀
到了20世紀下半葉,美國華裔的思想有了進一步轉變。金錢方面反映最突出的要數伍慧明的《望巖》?!锻麕r》中的“父親”司徒金借給“兒子”杰克錢,幾次提到追加利息。一次是買身份的四百塊錢,追加了百分之七的利息;一次是改行做“藍色透明”洗滌用品的改行費,追加了五塊的利息。這種不顧“父子”情誼,嚴重金錢至上的做法,是中國傳統(tǒng)倫理觀所背棄的。中國人講究“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在金錢上是不會分得那么清楚的,正如《花鼓歌》中的父親王池揚,不但不把兒子花自己的錢當成一筆“債”,反倒認為是自己的義務?!锻麕r》雖反映的是20世紀60年代的華裔,跟《花鼓歌》相比,僅差幾十年,但其中反映出司徒金的做法已染上了明顯的美國化傾向,顯現出典型的“拜金主義”。更為甚者,“竹女”喬伊斯的叔叔,給哥哥付了火化費,還要其子女償還。因此,喬伊斯在地下浴池上班不是為了糊口,而是為了還叔叔的債。這種過分“親兄弟明算賬”的做法是與中國倫理背道而馳的。孔子曾說過:“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喬伊斯叔叔的這種做法無疑演繹的是中國傳統(tǒng)觀念中“小人”的形象。
《北京人在紐約》中的男主人公王起明在金錢觀上的轉變最能體現美國華裔文化心理的變化。王起明、郭燕夫婦在美國除了郭燕姨媽外,舉目無親。王起明當初攜妻子滿腔熱情地去投奔姨媽,受到的卻是“冷遇”,讓他受到當頭一擊。姨媽在接到他們的時候,沒有把他們帶回自己家,而是徑直把他們送到了提前為他們租好的地下室。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姨媽給他們五百元應急,還明確告訴他們是“借”的,要讓他們日后還,并且連房子租金、押金一起,算得一清二楚。王起明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王起明的這種心理落正是中美文化沖突的完美展現。在這之前的王起明接受的是純正的中國文化,比較重視“人情味”。姨媽的這種做法與中國文化相比,正所謂“大有逕庭,不近人情焉”(《莊子·逍遙游》)。身遭此“境遇”的王起明理應接受教訓,對國內過來投奔他的朋友表現出無微不至的關懷。然而,在美國居住久了,他在不自覺中其行為也受到美國文化的影響。十年后的一天,當王起明的朋友鄧衛(wèi)來美國投奔他時,他的接待再現了當年郭燕姨媽的一幕:他將鄧衛(wèi)帶到了同樣的地下室,并且用同樣的話語“借”錢給鄧衛(wèi)。作者這樣戲劇性的安排,無疑是為了向我們展示,此時的王起明不僅已經可以理解美國人的行為,而且,還把美國文化融為自己的一部分,行為舉止已經完全像一個地道的“美國人”。
《北京人在紐約》中的王起明真實演繹了美國華裔文化心理的一個變化過程。王起明的美國化過程從他進入美國的第一天就開始了,他在無人依靠的境遇下不得不自立。如果說,王起明的自立還有一定被迫成分的話,作為王起明的下一代寧寧的獨立則是完全自愿的。寧寧來到美國接受的是美國的教育,感染的是美國的思想,生活上她不愿意受到父母的擺布,經濟上也不愿依賴父母。她幾次離家出走,情愿大街上乞討,也不愿花父親的錢。如果說《花鼓歌》中王大的獨立意識在社會四處碰壁的情況下還稍顯猶豫的話,《北京人在紐約》中寧寧的獨立性則更徹底。事實上,寧寧在社會中混得也并不是很得意,她染上很多陋習,比如吸毒。她比任何人都需要錢,但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她也堅決跟父母劃清界限,不拿父母的一分錢。作為父親的王起明為此很苦惱,也嘗試走近女兒,給女兒經濟上的支持,但是女兒拿到錢卻毫無顧忌地把它扔到路邊。叛逆也好、不屑一顧也好,這一切都使她走向經濟的獨立。她這種文化心理上的變化歸根結底還是美國價值觀念的潛移默化,是她逐漸走向美國化的一個過程。寧寧在離家出走時,留給父母的信中曾這樣寫道:“我長大了。在美國,像我這么大的青年,一定要一腳踏出大門、自謀生路去了?!保?991:149)
四 美國華裔的文化心理演變
由20世紀美國華裔的金錢觀不難看出他們文化心理的轉變,經歷了一個由固執(zhí)、保守、頑固地恪守著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到逐漸被美國文化同化的過程。這是一個慢慢的變化過程,從反映20世紀30年代生活的《花鼓歌》和《唐人街》到20世紀60年代的《望巖》再到20世紀90年代的《北京人在紐約》,經歷了近一個世紀,才基本完成這種轉變。美國,被沒有到過的人看作是天堂,但對置身其中的人卻是“地獄”。《北京人在紐約》中有句臺詞說得好:“如果你愛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里是地獄……”(1991:254)。這后半句生動地反映了美國華裔在中美文化夾縫中的煎熬。他們也曾成為中美文化的矛盾體,正如《唐人街》中的佛烈德利克和《花鼓歌》中的王大。由他們作為過渡階段,完成了從其堅守中國文化陣地的父輩到被美國文化同化的以寧寧為代表的新一代年輕人的轉變。寧寧父親王起明入美以后自身的一個變化過程也反映出了美國華裔文化心理的一個演變過程。從其入美最初的不適到他最后給新入美的其他朋友帶來的不適無不說明了這一點。從四部作品中的父輩與下一輩的對比來看,總是下一代人受到美國文化的影響大,被同化的過程快。這可能跟新一代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很大關系。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美國華裔之后的文化心理發(fā)展趨勢必將是走向“傾美化”,越是新一代偏離中國文化將會越遠。
五 結語
文化心理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必然產物。美國華裔,作為一個特殊的文化群體,在入美以后經歷了一個由全中化到傾美化的文化心理變化過程。反映20世紀美國華裔生活的幾部作品《唐人街》、《花鼓歌》、《望巖》和《北京人在紐約》等很生動地展示了這一點。單單從這幾部文學作品中反映的主人公的金錢觀就能很好地折射出20世紀以來美國華裔文化心理的這一嬗變過程。從馮老二的賺錢有道用錢有方、“德”字優(yōu)先,到王池揚對兒子的百般呵護、寧肯不讓兒子經濟獨立也不愿兒子出去刷碗為自己丟臉的“面子”心理,無不反映出深厚的儒家文化;兒子輩的佛烈德利克和王大則是中西文化沖突的矛盾體;再到20世紀下半葉出生的寧寧基本上接受了美國文化,具備了美國人的文化心理特征。從此可以看出,美國華裔的文化心理變化曲線是由“全中”到“傾美”的、是由中美文化沖突走向文化融合的,當然,其間變化過程注定是曲折的、辛酸的。
注:本文系山東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J13WD66);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自主創(chuàng)新科研計劃項目(13CX04006B)。
參考文獻:
[1] 曹桂林:《北京人在紐約》,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91年版。
[2] 孫隆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3] 田浩:《文化心理學的雙重內涵》,《心理科學進展》,2006年第5期。
[4] 禹芳琴:《談貨幣的人性惡值》,《商業(yè)時代》,2010年第35期。
[5] 趙文書:《和聲與變奏——華美文學文化取向的歷史嬗變》,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作者簡介:扈彩霞,女,1979—,山東東營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工作單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