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科學共同體中“馬太效應”的影響與對策

2013-04-12 22:31:47劉步青龍肖冶
關鍵詞:馬太效應共同體科學家

劉步青,龍肖冶

(1.華東師范大學 哲學系,上海 200241;2.天津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天津 300387)

一 科學共同體中的“馬太效應”

1968年,美國科學社會學家默頓(R.K.Merton)在《Science》第159 卷第3810 期上發(fā)表了題為《科學界的馬太效應》一文,指出了在科學的獎勵過程中經(jīng)常存在的一種不公正的分配現(xiàn)象:非常有名望的科學家更有可能被認定取得了特定的科學貢獻,并且這種可能性會不斷增加,而對于那些尚未成名的科學家,這種承認就會受到抑制。[1]614這就使得獲得科學榮譽的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甚至被完全剝奪而成為在知識生產(chǎn)過程中默默無聞的“無產(chǎn)者”。[2]

這就是默頓所說的科學共同體中的“馬太效應(The Matthew Effect)”,也被稱之為“優(yōu)勢積累效應”。“馬太效應”這一概念源于《圣經(jīng)·新約》“馬太福音”第25 章里的一段話:“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余;而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p>

事實上我們知道,“馬太效應”是一個極為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它不只存在于科學領域,也廣泛地存在于人類社會的其他各個領域之中。

對于科學領域的這一現(xiàn)象,除了默頓,還有其他許多學者也發(fā)現(xiàn)并深入研究了這一問題。例如,美國科學社會學家哈格斯特龍(W.O.Hagstrom)在《科學共同體》一書中寫道:“那些在過去做出過優(yōu)秀成果的人好像在將來更容易因工作良好而得到報償(即使別人已先于他而完成該項工作);而那些不出名的,大約仍然不會出名?!保?]美國科學社會學家加斯頓(J.Gaston)指出:“科學家在某一時間點做出某些成就,他用這種貢獻而獲得的承認將影響其第二時間點的產(chǎn)出量?!保?]美國科學社會學家科爾兄弟(Jonathan Cole And Steven Cole)在《科學界的分層結構》[5]中指出,在科學共同體內(nèi)部存在明顯的不平等,威望、權力、資源、設備集中在很少數(shù)的“富有者”手中,窮者則愈窮。[6]美國社會學家朱克曼(H.Zuckerman)在《科學界的精英——美國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7]一書中以大量的統(tǒng)計事實說明了這一點。例如,美國物理學家康普頓(A.H.Compton)在獲得諾貝爾獎之后又得到了24 個名譽學位和其他10 種獎勵。一旦成為諾貝爾獎獲得者,其他科學榮譽便會隨之而來;其論文也得到人們超乎尋常的重視,他們的論文被引用的次數(shù)幾乎等于一般作者的40 倍。在獲獎之后,獲獎者會更經(jīng)常地被人約請為各種書籍、學報、專題論文集等撰稿,大大增加了他們發(fā)表論文的機會。他們的職位和研究條件也會相應地提高。他們進入科學界的精英行列,占據(jù)了一些權威性的崗位,享有巨大的威望,掌握有力的話語權。

二 科學共同體中“馬太效應”的表現(xiàn)形式

由上文可以看出,在科學領域,“馬太效應”是普遍存在的,而“馬太效應”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的一些方面。

首先,資源分配方面。著名科學家和著名科研機構由于其往日的成功而具有良好的信譽,因此,他們獲得科研立項和各種資助的可能性與數(shù)額遠遠大于那些沒有名氣的科學家和科研機構,形成了資源方面的優(yōu)勢積累。這種資源的優(yōu)勢積累極大程度地保證了他們的科研水平,并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發(fā)展態(tài)勢。而另一方面,沒有名氣的科學家和科研機構就會因資源匱乏而困難重重,舉步維艱,經(jīng)常會陷入一種惡性循環(huán)的泥潭之中。

其次,人才流動方面。有聲望、實力雄厚的大學和科研機構擁有著一流的導師和科研條件,所以更容易羅致杰出的人才,并會使他們有機會從事出色的工作而獲得成功。一旦他們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獲得了榮譽,反過來又會進一步提高該科研機構在科學共同體中的地位,并促使人才進一步向那里集中。另一方面,沒有名氣、實力較差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則會因為科研條件的種種不盡如人意之處,導致他們本來擁有的人才思遷心切,另謀他就,面臨人才流失的巨大壓力。

第三,科研環(huán)境方面??茖W研究是一項非常精巧的藝術,一位科學巨匠會在潛移默化中將一種研究風格、規(guī)范和價值觀念及其洞察力、鑒賞力、捕捉重大問題的能力傳播給周圍的合作者們。默頓說道:“像弗洛伊德(S.Freud)、費米(E.Fermi)和德爾布呂克(M.Delbrück)那樣的人在科學中扮演著富有超凡魅力的角色。他們會激發(fā)那些認為他們有超凡品質的人的學術熱情。他們不僅自己獲得了優(yōu)異成就,他們還有能力喚起其他人的優(yōu)異品質?!@些科學巨匠不僅把他們的技術、方法、信息和理論傳授給和他們一起工作的新手。更重要的是,他們把指導重要研究的規(guī)范和價值觀傳給了其同事?!谗攘υ谒枷雽W派和研究團體中變得制度化了?!保?]623-624年輕科學家從大師那里效仿掌握一種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研究方法,從而在大師周圍形成一種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環(huán)境,形成一種適合于訓練高素質人才的氣氛。在這種氣氛中,人們更容易做出貢獻而獲得嘉獎,多次的獲獎又能反過來加強這種氛圍,鞏固這種優(yōu)越的學術環(huán)境。朱克曼做過一個統(tǒng)計,1972年以前在美國進行其獲獎研究的92 位獲獎人當中,有一半以上(48 位)的人曾在前輩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手下當過學生、博士后研究員或低級合作者。許多學者都注意到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家譜”現(xiàn)象。[8]

其四,在科研成果進入科學交流體系的過程方面?!榜R太效應”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越有名望的科學家越容易使他們的科研成果在刊物上發(fā)表,而且可以發(fā)表在一些權威的、能見度很高的刊物上,并迅速引起同行的廣泛注意。而沒有名氣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則經(jīng)常地遭到冷落,難以發(fā)表,即使發(fā)表了也常常難以得到人們足夠的重視。例如,奧地利遺傳學家孟德爾(G.J.Mendel)在提出他的遺傳定律時,由于在當時的學術界沒有名氣,他的論文屢遭拒絕,最后發(fā)表在一個不出名的雜志上,沒有多少人去注意他的見解,孟德爾的科學貢獻因而被埋沒了30年。又比如說,英國著名科學家瑞利爵士(Third Baron Rayleigh)在寄交一篇論文時,原稿上的名字被偶然弄掉了,這篇論文被編輯認為是“自相矛盾”而被退了稿。但是當瑞利重新署上名字后,編輯則馬上采納,改口說:“論文畢竟是有價值的?!保?]629與此同時,隨著科學出版物的數(shù)量呈指數(shù)增長,“馬太效應”的交流功能在頻度和強度方面都增加了,這就使得科學家越來越難以跟上其領域工作的發(fā)展。據(jù)統(tǒng)計,每隔10年,科學雜志的數(shù)量就會翻一番。[1]619鑒于此,要想在浩如煙海的論文中選擇出有價值的東西,對編輯和讀者來說絕非易事。較為簡便的方法便是閱讀和采納那些具有專業(yè)聲望的科學家的論文,這就會導致科學家的聲望和能見度之間存在一種正相關的聯(lián)系。同時,在科學交流體系中,還存在一種很明顯的現(xiàn)象,那就是當著名科學家與別人共同署名發(fā)表論文時,不論他的名字出現(xiàn)在前面還是后面,不論他在研究中實際起到的作用如何,人們總是會首先注意到他而忽視其他的作者。[1]611-615

最后,“馬太效應”還表現(xiàn)在科學共同體的社會分層方面。事實上,在科學共同體內(nèi)部,科學家們處于非常不平等的地位??茖W共同體具有一種金字塔形的分層結構,居于塔頂端的是少數(shù)的科學精英,如諾貝爾獎獲得者和國家級科學院院士,他們是權威和“富有者”,而位于金字塔最下層的則是廣大的一般科學工作者,他們是科研資源的“無產(chǎn)者”。與一般社會中以權力或財富作為社會分層的標準不同,科學共同體以它本身賦予科學家的承認和榮譽所帶來的聲望作為分層的標準。正是因為在科學獎勵過程中存在的“馬太效應”,才促成了科學共同體中權威階層的形成,并形成了等級森嚴的分層制度。

三 “馬太效應”對科學發(fā)展的影響

“馬太效應”對科學發(fā)展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是很難一概而論的。因為無論從哪一方面講,我們在發(fā)現(xiàn)它的積極作用的同時,也發(fā)現(xiàn)它的消極影響,其超量的贈與同時也意味著無情的漠視與剝奪。而且,在不同的情況下,其作用可以有很多的差異;從不同的視角和立場,我們又可以對同一現(xiàn)象得出極不相同的結論。

(一)“馬太效應”對科學發(fā)展的積極影響

首先,在科學資源的配置方面,根據(jù)科研能力的大小來分配科學資源是較為合理有效的。而科研能力的大小較為現(xiàn)實的評價標準是科學家已有的獲獎記錄和知名度,這反映了科學家在過去的研究中能夠有效地利用資源,并取得成就。因此,有理由根據(jù)一位科學家的獲獎記錄和知名度而將新的資源分配給他。

其次,在科學人才的培養(yǎng)和選拔方面,“馬太效應”對科學界中的無名之輩而言無疑是非常嚴酷的。但是,從另一方面講,那些精英科學家也并非生來就占據(jù)他們現(xiàn)在的位置,這無一不是努力奮斗的結果??茖W界這種嚴酷的培養(yǎng)和選拔手段雖然存在不公正性,但是能激勵競爭,淘汰弱者,使能夠脫穎而出的強者更快更多地得到承認,進而得到進一步發(fā)展的條件。這從整體上保證了科學共同體的質量和活力。

第三,在科學的信息交流體系方面,“馬太效應”也有積極的影響。例如,“馬太效應”可以加速信息的流通,減少重復發(fā)現(xiàn),節(jié)省科學家獲取有效信息所花費的時間等等。在這樣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科學家們根本無暇讀完即使是一個狹小專業(yè)范圍內(nèi)的最新科學論文,因此而面臨著選擇的困難。統(tǒng)計信息顯示,一位化學家大概只能讀完0.5%的化學雜志上發(fā)表的文章。[1]617如果沒有一種有效的閱讀篩選機制,就可能造成無序和混亂:重要的信息得不到科學共同體中同行的注意,會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大量的重復研究,浪費寶貴的科學資源,影響科學交流體系的正常運轉?!榜R太效應”可以使重要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引起人們的迅速關注,而那些科學家的名望一般是建立在它們優(yōu)異的研究水平基礎之上的,他們的研究成果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科學的前沿水平。雖然基于科學家的聲望來篩選閱讀有可能遺漏一些重要的信息,但對繁忙的科學家們來說卻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提高閱讀的效率。

除此之外,“馬太效應”還有利于人才的流動,有利于高水平研究團隊的成長壯大;并且在客觀上有利于科學權威的迅速形成,這是科學共同體得以維系的重要保證。[9]

(二)“馬太效應”對科學發(fā)展的消極影響

在另一方面,大量的事實表明,“馬太效應”對科學發(fā)展有著許多不利的影響。

首先,在科學資源方面,科學研究需要一定的投入,但是“馬太效應”的存在,使得科學資源的投入分配失衡,資源積壓浪費甚至濫用等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少數(shù)科學權威可以憑借其優(yōu)勢不斷占有科學資源,繼而贏得各種獎勵。但是實際上真正投入到科學研究中的時間、精力、經(jīng)費往往難以保證,造成資源積壓與浪費甚至濫用。而另一方面,沒有名氣的科學家們往往難以獲得足夠的科研經(jīng)費和科學資源,使得科學研究阻力重重。

其次,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對于年輕科學家而言,“馬太效應”是非常無情的。通常情況下,年輕科學家需要付出比已有名氣的科學家多得多的努力才有可能獲得承認?!榜R太效應”經(jīng)常會造成年輕科學家人微言輕的現(xiàn)象,這就有可能延遲許多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理論獲得科學共同體的承認,從而對科學發(fā)展造成損害。比如說法國數(shù)學家伽羅華(E.Galois)的群論、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都曾因不為當時的科學權威所理解而遭受冷落。[1]629不止如此,許多具有才華的科學家甚至會被終生埋沒。

第三,在科學交流體系方面,“馬太效應”容易加強流行理論的傳播,會增強該理論的權威性,而這樣就會不可避免地損害科學自身發(fā)展所內(nèi)在的創(chuàng)新性和懷疑精神,甚至會造成假權威的長期橫行。其中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便是前蘇聯(lián)的李森科事件。李森科(T.D.Lysenko)堅持自己的“春化作用”理論,利用自己的全蘇聯(lián)列寧農(nóng)業(yè)科學院院長職務,長期打壓異己,給前蘇聯(lián)生物學界造成了巨大的災難。

第四,在科學評價過程中,“馬太效應”經(jīng)常會使科學成果的鑒定不依據(jù)其成果本身的優(yōu)劣,而僅僅是根據(jù)鑒定專家的個人特征、喜好等來評價,這就使得科學獎勵系統(tǒng)的公正性受到損害。如果科學規(guī)范自身的約束力不強,那么“馬太效應”便容易惡性發(fā)展,會對科學共同體自身產(chǎn)生強大的破壞作用。

由此可見,“馬太效應”的消極影響在科學共同體中是廣泛存在的。

四 對策

從前文中可以看出,“馬太效應”的存在對科學的發(fā)展同時存在著積極與消極的影響。這就要求我們在科學政策的制定和實際操作過程中對“馬太效應”予以充分的重視,根據(jù)其發(fā)生的規(guī)律,運用道德、行政和法律手段對它采取合理的控制,興利除弊;其中最重要的是,盡可能地減少“馬太效應”在科學發(fā)展過程中的不良影響。

(一)倡導科學道德,不斷提攜新人

“馬太效應”促進了科學共同體中學術權威的形成,而學術權威一旦形成,一方面可以不斷帶領和指導廣大研究者繼續(xù)向這一領域的廣度和深度進行探索,促進科學的發(fā)展;然而另一方面,如果學術權威本身道德失衡,缺乏學術民主,壓制不同觀點,則可能造成科學共同體內(nèi)部多數(shù)默默無聞者特別是青年人才難以順利成長。

所以,科學共同體內(nèi)部要不斷強化科學道德意識,倡導自由的學術氛圍,尊重不同的學術觀點。與此同時,學術權威與學術前輩應當以身作則,虛懷若谷;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舉薦人才,帶動和吸引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并擔負起培養(yǎng)新一代優(yōu)秀人才的重要使命。

(二)完善管理體制,為科研資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制度保障

目前,世界各國的科研經(jīng)費基本都在逐年增加。然而如何保證科研資源的合理配置,實現(xiàn)資源投入的效益最大化依然是個難題。國家和政府從政策體制方面應當采取必要的措施,優(yōu)化資源配置,在保障優(yōu)勢學科、重點學科以及急需學科的資源配置之外,應當不斷向弱勢學科以及青年人才傾斜。

例如,我國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除了設立了重大項目、重點項目之外,還設立了地區(qū)科學基金項目和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也同樣如此,除了設立重大項目、重點項目、一般項目之外,也設立了西部項目和青年項目。全國各省市、部委、高校設立的科研基金,一般也都包括了青年項目,這體現(xiàn)了我國在減少“馬太效應”,優(yōu)化資源配置方面所做的努力。

與此同時,特別要引起重視的是,國家與社會應當創(chuàng)造鼓勵創(chuàng)新、允許失敗的寬松環(huán)境,建立學術平等機制以及良好的交流機制等,為科學共同體中的弱勢學科以及青年人才創(chuàng)造良好的成長氛圍。通過學術梯隊建設、團隊吸納、項目資助等方式,加大對弱勢學科以及青年人才發(fā)展的支持力度,合理配置科研資源,提供制度上的保證。

(三)健全相應的制度與法律,對學術不端和腐敗行為予以懲治

由于各種因素(包括“馬太效應”)所造成的學術不端與腐敗行為屢禁不止,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人們習慣于用批評或道德譴責代替行政或法律的懲處,缺乏懲罰學術不端行為相應的制度與法律。由于誘惑和利益相當可觀,而損失與懲罰并不嚴重,那么一些人心存僥幸、違規(guī)操作則在所難免。因此在加強科學工作者自身學術修養(yǎng)的同時,還需通過健全相應的管理機制以及法律法規(guī)對少數(shù)人利用自身所取得的權威和聲望,對課題申報、成果評審等諸多方面表現(xiàn)出的學術不端和腐敗行為予以約束和懲治。

這就要求國家和社會一方面應當加強制度建設,建立一套更為公正合理、規(guī)范有效的課題申報、成果評審的制度和程序;并進一步完善專家評審資格的認證,加強專家評審過程中的公開度與透明度;同時建立相應的監(jiān)督與管理機制。另一方面,在完善制度建設的基礎上還應當健全學術懲戒機制,進一步加強法制建設,以法律的形式約束“馬太效應”可能引起的消極影響,懲戒其中的學術不端與腐敗行為,促進科學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10]

“馬太效應”在科學發(fā)展過程中必將長期存在,而我們對科學的真理與價值、公平與自由的追求也依然任重而道遠。

[1]R.K.默頓.科學社會學[M].魯旭東,林聚任,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2]李國秀.科學的社會視角[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110.

[3]W.O.Hagstrom.The Scientific Community[M].Carbonda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65:24.

[4]杰里·加斯頓.科學的社會運行[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8:200.

[5]喬納森·科爾,斯蒂芬·科爾.科學界的分層結構[M].趙佳苓,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

[6]高建明.科學社會學新論[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145.

[7]哈里特·朱克曼.科學界的精英——美國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M].周葉謙,馮世則,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8]約翰·齊曼.知識的力量——科學的社會范疇[M].上海:上??萍汲霭嫔纾?985:123-124.

[9]康貝貝.“馬太效應”對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影響[J].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252-254.

[10]康貝貝.抑制“馬太效應”對科學技術消極影響的對策[J].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638-639.

猜你喜歡
馬太效應共同體科學家
馬太效應
中外文摘(2022年1期)2022-11-11 12:06:32
愛的共同體
如果你是第三種仆人
意林(2021年20期)2021-10-27 01:12:54
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甘肅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1:36
共同體的戰(zhàn)斗
假如我是科學家
這個世界處處都是『馬太效應』
文苑(2018年23期)2018-12-14 01:06:20
馬太效應下的中國醫(yī)改
與科學家面對面
高陵县| 永善县| 石台县| 麻栗坡县| 容城县| 虞城县| 紫阳县| 九寨沟县| 江永县| 清河县| 民权县| 陕西省| 兴安盟| 东源县| 大邑县| 牟定县| 葵青区| 达拉特旗| 黄龙县| 手游| 桃园市| 称多县| 区。| 景泰县| 刚察县| 临朐县| 佛坪县| 吉安县| 金塔县| 宿州市| 华宁县| 元氏县| 伊川县| 洛隆县| 长宁区| 平乐县| 镇远县| 康乐县| 岑溪市| 瑞昌市| 伊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