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瑋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浙江杭州 310018)
批評話語分析視角下的意識形態(tài)與新聞翻譯
鄭 瑋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浙江杭州 310018)
新聞語篇是社會實踐的產(chǎn)物,它反映了其利益集團的意識形態(tài)以及生成者的立場和觀點,新聞的絕對客觀性不存在。新聞翻譯作為跨語言、跨文化的交際活動,更是受到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以批評話語分析理論為指導,通過對新聞翻譯解碼過程中意識形態(tài)意義的解讀以及編碼過程中意識形態(tài)作用的分析,提出在新聞翻譯時要批判性地閱讀和分析語篇內(nèi)外的所有信息,并在保證語篇中心思想和主要信息不變的前提下適當?shù)夭捎脛h、增、編等翻譯手段,對具有意識形態(tài)意義的內(nèi)容進行靈活處理。同時提出隨著跨文化交流活動的日益頻繁,各國間意識形態(tài)差異不斷縮小,意識形態(tài)的作用不宜過分夸大。
新聞語篇;批評話語分析;意識形態(tài);新聞翻譯
新聞翻譯作為一種實用文體翻譯,已經(jīng)得到不少譯界人士的關注,但以往國內(nèi)在該領域的研究大多從傳統(tǒng)語言學的角度進行,關注的是新聞文體本身,主要從詞匯、長句、篇章等不同語言層面進行靜態(tài)、微觀方面的翻譯技巧研究;對于新聞中所涉及的文化層面,則主要以跨文化交際視野對其翻譯策略進行研究和闡述。在這些研究中,對原文信息忠實與否依然是譯文好壞的評判標準,對于新聞中大量存在的編譯現(xiàn)象也大多只是從中英新聞文體的不同特點、新聞內(nèi)容的重要程度以及排版所需等角度加以分析和闡釋。不可否認,這些研究不可或缺,但新聞翻譯絕非簡單的語言文本轉(zhuǎn)換,因為新聞背后往往隱藏著某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意識形態(tài)因素,而如何挖掘出這些因素并將其適當處理,對生成高質(zhì)量的譯文至關重要。
批評話語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以下簡稱CDA)的研究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是以系統(tǒng)功能語法和后殖民主義理論為基石,綜合社會學、心理學、文化學、認知學等不同學科的理論基礎發(fā)展而來。與傳統(tǒng)的話語分析不同,CDA理論不是靜態(tài)地研究篇章的語言結(jié)構(gòu),而是將語言置于整個社會大環(huán)境中進行動態(tài)地分析,關注的是隱藏在語言背后的社會、歷史和文化因素,尤其是意識形態(tài)。根據(jù)這一理論,語言不僅產(chǎn)生于社會現(xiàn)實,反映社會現(xiàn)實,還參與構(gòu)建社會現(xiàn)實。語言的這種建構(gòu)性說明語言不只是一種交流工具,更是一種控制工具。CDA的主要目的在于通過對語言結(jié)構(gòu)的社會情境分析,揭示出語言、權力和意識形態(tài)之間的復雜關系。它關注的是語篇生成者和接受者之間的權力關系如何在話語中得到體現(xiàn)以及語篇是如何在處理過程中被人為地用以產(chǎn)生和維持社會不平等關系的[1]。正因如此,批評話語分析可以揭開諸多隱藏在語言背后的玄機,使人們更為深刻地體會到語言的魅力及其社會實踐功能。
CDA包括語言分析和社會分析兩個方面。其語言分析的主要框架為Halliday的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包括及物系統(tǒng)、分類系統(tǒng)、轉(zhuǎn)換系統(tǒng)、情態(tài)系統(tǒng)等,分析對象主要有及物性、語言的分類、被動化、名物化以及引語等。及物性在各類論文中討論較多,此處不再贅述。語言的分類主要通過詞匯的選擇來實現(xiàn),而對同一事物的不同表達方式往往體現(xiàn)作者不同的情感和立場。名物化是指用名詞性成分替代動詞結(jié)構(gòu)或句子,和被動化的語篇功能相似,名物化也能有效地減弱行為或過程的動作感,掩飾因果關系和行為者。引語分為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如何使用以及多大程度上使用引語也是媒體立場和傾向性的體現(xiàn)。此外,強調(diào)語篇和語境分析的預設研究,即研究受話人在發(fā)話人的暗示性勸誘下不得不隨其理所當然地認同的信息[2]也是CDA常用的方法。CDA的社會分析則主要強調(diào)分析語篇中一切可以獲得的社會背景信息以掌握語篇的全部意義。
意識形態(tài)既有廣義狹義之分,又有褒義貶義之別,各專家學者說法不一。其中羅特曼(Yury Lotman)從翻譯角度將其描述為“框架性觀念,它由某個社會在某個特定時期可以接受的思想觀點和態(tài)度構(gòu)成,讀者和譯者通過它接近文本”[3]。這一定義表明意識形態(tài)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而且同一時期可以存在多種意識形態(tài),既包括社會的,也包括個人的,兼顧正反兩方面含義。這也正是本文所采用的意識形態(tài)的解釋。
作為傳播媒介的新聞雖然標榜其客觀性,實則受政治或權力集團的驅(qū)動,并維護其利益,是其意識形態(tài)的反映。面對某一事件,記者在新聞采寫和編輯的過程中,總是站在所服務的媒體的立場,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將自己的情感和對新聞事件的態(tài)度注入其中,以便達到影響輿論和受眾的目的。然而,不同的社會和文化有著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翻譯作為一種跨語言、跨文化和跨心理的交際活動,意識形態(tài)的沖突不可避免。這也正是王東風(2003)所說的“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往往首先是意識形態(tài)的交流”[4]的原因所在。作為文化協(xié)調(diào)員的譯者只有在其解碼過程中對原文進行細致的語言分析和社會歷史分析,挖掘出隱藏在字里行間的意識形態(tài)意義,才能在編碼過程中有效地解決意識形態(tài)的沖突問題。以下以美聯(lián)社(AP)刊發(fā)的關于中國逮捕83名新疆“7.5”事件犯罪嫌疑人的語篇為例來說明新聞中所隱藏的意識形態(tài)意義(http://www.startribune.com/templates/Print_This_Story?sid=52430062)。
首先,該報道認為事件緣于當?shù)鼐熳柚咕S吾爾族青年“原本和平的示威活動”(initially peaceful protest),其主動語態(tài)的使用將這一事件完全歸咎于以維持秩序、保衛(wèi)人民為天職的警察身上。維族不法分子打砸搶燒迫使?jié)h族采取防衛(wèi)行為,這卻被視為是報復(retaliatory attacks),共產(chǎn)黨對新疆地區(qū)的管理更被形容為heavy-h(huán)anded(手辣的)。整個報道多處使用引語,包括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以體現(xiàn)其客觀性,但實際上,中國政府方面的引語主要涉及與事件相關的一些數(shù)據(jù),而來自熱比婭等東突分子的引語卻都是對中國政府的指責。顯然后者的分量更重,使人印象更為深刻,甚至會影響受眾對整個事件的判斷。此外,在報道中國政府指控熱比亞煽動這一事件時,使用了插入語“although it has provided no direct evidence”(盡管還沒有直接的證據(jù)),這一語用預設看似客觀,實則弱化了指控的合理性以及效果,表明的是作者的立場和態(tài)度,。同樣,在談及熱比婭有兩個孩子犯罪入獄時,該報道又加了一句“charges believed by many to be retaliation for their mother's activism”,即很多人相信(對他們的犯罪)指控是對其母親的報復,給中國政府造成了負面影響。張健教授(2007)曾說,“美國媒體報道中國,往往都會在一個反華的框架下尋找切入點?!保?]其實,不只是美國媒體,西方主流媒體情況基本相同。結(jié)合整個社會歷史語境,不難找到其緣由。首先,中西方政治體制完全不同,文化懸殊,意識形態(tài)相去甚遠。其次,由于語言具有社會構(gòu)建功能,在后殖民主義時期,西方媒體為了鞏固自己的話語權,在標榜其客觀性的同時,仍然不遺余力地通過新聞話語來宣傳自己的意識形態(tài)以潛移默化讀者。因此,可以說,譯者對新聞話語的解碼過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尋找意識形態(tài)痕跡的過程。
眾所周知,譯文的生產(chǎn)過程不是簡單地尋找對等語的過程。新聞翻譯經(jīng)常涉及政治、軍事、人權等意識形態(tài)意義明顯的新聞題材,其跨文化交際過程異常復雜。根據(jù)CDA理論,語言不僅反映意識形態(tài),而且參與構(gòu)建意識形態(tài),其構(gòu)建作用反映在新聞翻譯中就是譯者的重新編碼過程。這一過程由于社會文化語境的變化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就意識形態(tài)而言,主要受以下方面制約。首先,媒體機構(gòu)所代表的權力和利益。只有那些中心思想和主要信息符合要求的新聞話語才有可能被翻譯,其翻譯策略、方法的選擇也必須以維護媒體機構(gòu)的利益為前提。其次,譯者作為翻譯主體,其編碼過程中的個人意識形態(tài)不僅受到所屬集團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還受其自身文化素養(yǎng)、教育經(jīng)歷、審美情趣、價值取向等制約。此外,目標讀者的閱讀期待也是譯者解決意識形態(tài)沖突不可忽視的因素。總之,新聞翻譯的完成受到意識形態(tài)的多重影響,同時新生成的話語又在新的語境下構(gòu)建意識形態(tài),并鞏固新聞機構(gòu)所代表集團的話語權力和利益。
對于編碼過程中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臺灣國立清華大學郭賽華教授等(2006)曾作過詳盡的研究,其對象為分別刊登于《聯(lián)合早報》和《自由時報》的兩篇源自同一英語新聞的譯文,內(nèi)容是關于2002年9月吳淑珍(時任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陳水扁的夫人)即將訪美一事[6]。選取這兩份刊物是因為兩者政治立場不同,因而代表的意識形態(tài)迥異。作者分別從標題、詞匯、句法、稱呼以及段落組合上的文體差異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和研究,結(jié)果表明,兩個譯文存在明顯差異。為證明這一結(jié)果并非偶然,而是與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相關,作者又對兩家媒體就吳訪美這一系列報道進行了語篇對比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兩者在新聞標題、所強調(diào)的主題以及引用方面都存在明顯差異。如在傾向于臺獨的《自由早報》的系列報道中,常給吳以贊譽之辭,對其訪美皆給予正面評論;而在傾向于兩岸統(tǒng)一的《聯(lián)合早報》中,頻繁引用的是海外華人的言論,表達的是對吳所發(fā)表的關于蔣介石及其夫人宋美齡的不敬言辭的強烈不滿。郭賽華教授的定量和定性研究充分證明意識形態(tài)在新聞翻譯中的重要影響。
和其它類型的翻譯一樣,忠實也是新聞翻譯的標準,但對于新聞翻譯尤其是具有意識形態(tài)意義的新聞翻譯而言,這只是一個理想化的目標。正如前文所述,在社會文化語境變化顯著的情況下,新聞翻譯需要挖掘其隱藏在文字背后的意識形態(tài)意義,加之翻譯過程又會受到諸多意識形態(tài)因素的影響,譯者勢必需要在翻譯時作某些調(diào)整以便譯語讀者接受,從而有效傳播信息。因此,新聞翻譯一方面需要盡可能采用直譯和意譯來忠實傳達主要信息,另一方面還需要考慮因意識形態(tài)差異而對譯文進行較為靈活的處理。
例如,“On April 20,the United States granted former Taiwan president Lee Teng-h(huán)ui,a famous separatist,a visa to visit the country”這一話語中含有幾處不符合我國意識形態(tài)的表達方式。首先,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其“總統(tǒng)”說法不合理;第二,原文稱李登輝為“famous separatist”。英語中separatist為中性詞,而famous則一般用于褒義。該句直譯顯然不合適,對此,譯者進行了靈活處理,將“總統(tǒng)”一詞加了引號,“famous separatist”則譯為“臭名昭著的分裂主義者”。這不僅符合我國的意識形態(tài),更易于讓讀者接受,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構(gòu)建和鞏固我國在這一問題上的意識形態(tài)。
上述例子表明,在保證原文主要信息不變的情況下,對涉及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shù)撵`活處理是新聞譯者必備的素質(zhì)。
1.刪
刪除是新聞翻譯的一種有效方法。其依據(jù)有外部因素和內(nèi)部因素之分。外部因素主要指受版面所限;內(nèi)部因素則主要源于譯者的主體性以及相關媒體機構(gòu)的規(guī)范及其意識形態(tài)取向。前者不在此討論之列,而就后者而言,那些不符合媒體判斷標準或者意識形態(tài)取向,或者不符合目標讀者期待的內(nèi)容都有可能被刪除。
原文:The outbreak of riots in Tibet in March—which Tibetans say were spontaneous and Beiji ng says were carefully orchestrated—prompted a heavy Chinese crackdown and sparked sympathy demonstrations in London,Paris,and San Francisco.At times,the Tibetans appeared to hijack the Olympics f or their own cause.(New York Times,May 22,2008)(劃線部分系本文作者所加)
譯文:西藏三月騷亂引發(fā)了倫敦、巴黎和舊金山等地聲援藏人的示威行動。
例句中,破折號之間的引語若直譯則為“藏人說(騷亂)是自發(fā)的而北京則說是經(jīng)過精心策劃的”。原文看似客觀描述,實則具有意識形態(tài)意義。首先,原文主語為Tibetans,給人的印象是所有藏人或藏人普遍都這么認為。其次,即使騷動自發(fā)形成,人們也會認為是政府的當?shù)卣呋蚬芾韱栴}引發(fā)了群眾的不滿。原文雖將兩種說法都“客觀地”列出,但破折號后面部分(“引起中國政府強烈鎮(zhèn)壓”)以及最后一句(“藏人看似為了自己的事業(yè)而破壞奧運火炬的傳遞”)卻泄露了天機,記者或媒體對整個事件的態(tài)度顯而易見。正是出于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考慮,譯者使用了刪譯。
2.增
增譯在新聞翻譯中也用得較多,增譯的內(nèi)容主要是相關事件的背景以及文化歷史方面的語境,其目的除了使讀者更為全面地了解某一事件之外,有時還用以表明政治立場。例如,在《紐約時報》2008年4月13日發(fā)表的一篇題為“For the West,Many Tough Calls on China”的新聞中(http://www.nytimes.com/2008/04/13/world/13china.html?pagewanted=1&_r=1),大篇幅地描述中國在2008年奧運前夕所面臨的來自各方的壓力,文章看似客觀描述,但字里行間卻充斥著對中國人權問題的質(zhì)疑,其中有幾段涉及幾個西方大國領導人對中國的施壓。為表明立場,譯者在這幾段文字的前后分別加了“中國不屈服于壓力”以及“北京的態(tài)度很明確,決不會屈服于‘藏獨’分子的要求”以強調(diào)中國政府的堅決態(tài)度。
3.編
新聞編譯是指“通過翻譯和編輯的手段將用源語寫成的新聞轉(zhuǎn)化、加工成為譯語語言新聞的翻譯方法”[7]204。和新聞全譯這一基本功相對應,編譯是翻譯工作者的“實用功”。根據(jù)劉其中(2009)所做的總結(jié),新聞編譯的依據(jù)主要有三個。首先,英語新聞的質(zhì)量良莠不齊,需要認真篩選、再次加工;其次,源語新聞中含有一些不宜在譯語國家和地區(qū)傳播的政治因素;第三,源語新聞篇幅過長,而新聞媒體的版面有限[7]204。這三者中,最后一個屬于外部因素,前兩個屬于內(nèi)部因素,而其中的后者直接和意識形態(tài)有關。在保持源語語篇中心思想和主要信息不變的情況下,對涉及意識形態(tài)因素的內(nèi)容進行編譯加工后的新聞語篇往往更符合譯語讀者的閱讀期待??梢哉f,編譯是在增刪等譯法基礎上的更為高層的翻譯手段,也是新聞翻譯靈活性更為全面的反映。
以上分析表明,意識形態(tài)和新聞翻譯之間關系密切,新聞翻譯的整個過程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為了盡可能地減少西方強勢文化和權力機構(gòu)的某些意識形態(tài)隨著翻譯而向譯語社會滲透,直至成為慣例性和常識性的知識而對社會穩(wěn)定和發(fā)展造成負面影響,在翻譯涉及具有明顯意識形態(tài)意義的語篇時,對譯文進行適當?shù)靥幚硎翘岣叻g質(zhì)量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滿足讀者閱讀興趣和習慣的需要。具體而言,譯者一方面要增強閱讀中的意識形態(tài)敏感度,結(jié)合社會語境把握原文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并學會批判性地分析。另一方面,力求譯語語篇的中心思想和主要信息與源語語篇保持一致,同時采用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對語篇進行適度靈活地處理。與此同時,也不能過分夸大意識形態(tài)的作用,畢竟隨著各國文化交流的不斷擴大和加深,意識形態(tài)之間的差異在不斷地縮小,甚至在各國文化內(nèi)部呈現(xiàn)多元化趨勢。
[1]孫玉梅,孫志祥.及物性視角的英漢新聞語篇批評性對比分析[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7(1):113-117.
[2]吳建剛.論批評話語分析[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41(3):42-48.
[3]王友貴.意識形態(tài)與20世紀中國翻譯文學史[J].中國翻譯,2003,24(5):11-15.
[4]王東風.一只看不見的手—論意識形態(tài)對翻譯實踐的操縱[J].中國翻譯,2003,24(5):16-23.
[5]張?。绹髁髅襟w涉華報道分析[J].國際觀察,2007,(1):51-56.
[6]Kuo Sai-hua,Mari Nakamura.Translation or Transformation?A Case Study of Language and Ideology in the Taiwanese Press[J].Discourse & Society,2005,16(3):393 -417.
[7]劉其中.英漢新聞翻譯[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Ideology and News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ZHENG Wei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Hangzhou Zhejiang 310018,China)
As a product of social practice,news discourse reflects the ideology of its interest groups and the stances and opinions of its producers,hence no absolute objectivity.As a cross-linguistic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news translation is more influenced by ideology.This paper,guided by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based on the reading of implied ideological elements in the decoding proces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impacts of ideology in the encoding process,proposes a critical eye needed in reading and analyzing the information both within and without the discourse and that appropriate translating approaches like deletion,addition and translating and compiling adopted to flexibly address the ideologically important elements on the condition that the main idea and information of the source text remain the same.At the same time,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distances of ideologies among different nations have been shrinking with the increase of cultural exchanges;therefore the influence of ideologies should not be over-exaggerated.
news discourse;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ideology;news translation
H059
B
1001-9146(2012)01-0032-05
2012-01-11
鄭瑋(1977-),女,浙江縉云人,講師,翻譯與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