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新川
菲利普·羅斯(1933-)是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美國猶太裔作家之一,在當代美國文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獲得美國文學地理上“哥倫布”的地位,被稱為是“活著的文學神話”。
羅斯畢業(yè)于賓夕法尼亞州巴克內爾大學,之后獲芝加哥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后來開始擔任大學教師,同時進行創(chuàng)作,以小說《再見吧,哥倫布》(1959)一舉成名(該書獲1966年美國全國圖書獎)。羅斯1960年到愛荷華大學作家班任教,兩年后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的駐校作家。作為一名“學院派小說家”,羅斯在衣阿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等多所大學講授文學[1]19。羅斯的作品深受讀者和批評家的青瞇,是近幾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
菲利普·羅斯是個著作等身的作家,繼 《美國牧歌》《我嫁了一個共產黨員》《人性的污穢》之后,他又先后創(chuàng)作了《垂死的肉身》《凡夫俗子》等數(shù)部小說。羅斯后期的小說創(chuàng)作整體風格均在這些小說里面有所體現(xiàn),也為他帶來了全新的各類蜚聲國際的聲譽。前三部小說通常被稱作“美國三部曲”。在菲利普·羅斯的創(chuàng)作生涯之中,這個三部曲是經典轉折之作,并且代表著他后期小說創(chuàng)作的主要成就,極具有文學歷史研究性。
羅斯在創(chuàng)作上與傳統(tǒng)的猶太作家有根本性的不同,這與羅斯的教育成長經歷息息相關。在生活上,作為第二代猶太移民,美國多元的社會環(huán)境淡化了羅斯的猶太傳統(tǒng)生活習俗;在教育上,羅斯接受到的猶太教育并不那么純正,而是更加趨向于美國的通俗教育。因此,跟傳統(tǒng)的猶太作家相比,羅斯在創(chuàng)作上更具有美國作家的氣質。即便如此,他的創(chuàng)作還是會刻上猶太情結的烙印。
羅斯創(chuàng)作的最大特點是對猶太傳統(tǒng)的反思和嘲諷。作為美國猶太作家,菲利普·羅斯卻公開嘲弄猶太人的傳統(tǒng)生活,但羅斯的背離呈現(xiàn)了他自己獨特方式的猶太性,從而也呈現(xiàn)了猶太文學的另一種特殊的構成。他對猶太人和猶太生活的關注主要體現(xiàn)在他強調了以往猶太作家忽視的那些方面,比如猶太傳統(tǒng)中的落后、虛偽成分,同時對傳統(tǒng)中的荒誕、滑稽因素進行了運用和深化[2]87。
猶太文學中存在著眾多的文化母題,“‘父與子’關系當中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和淵源。‘父親’一方代表的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固守、堅持和維護,而‘兒子’方面呢,既是父親血脈和生命的延續(xù),也同時意味著與‘父親’所代表的生命本原的脫離和更新?!赣H’是力量、權威和規(guī)范的象征,兒子在維護、順從和模仿的同時也伺機反抗?!保?]109“父與子”母題本質上的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它是一種關系內涵:“父”是子輩因素出現(xiàn)及成長的“本源”,另一方面又是子輩因素的障礙;“子”既是對父輩因素的延伸,同時又是對父輩因素的一種反動和背離?!案概c子”母題在猶太傳統(tǒng)及現(xiàn)代文化的不同層面和不同階段均有突出的表現(xiàn)。
羅斯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始終以一種反叛的眼光觀察傳統(tǒng)中的陰暗因素,他對“父與子”主題的表現(xiàn)與其說是表現(xiàn)一種關系的過程,莫如說是強調一種“父與子”沖突的性質。在菲利普·羅斯的早期創(chuàng)作中,大部分作品呈現(xiàn)出的是一種隱性的“父與子”之間的沖突,強調的是子輩內心的無比困惑和無可奈何。“他們渴望美國式的自由,同時又深陷傳統(tǒng)賦予的道德重荷之下,在自我質疑中摸索、探尋、彷徨、困惑?!保?]然而在其之后的作品中,特別是“美國三部曲”中,顯性的“父與子”沖突體現(xiàn)得尤為強烈。
本文試從“父與子”母題的角度出發(fā),探尋“父與子”母題在菲利普·羅斯“美國三部曲”中的體現(xiàn)以及小說主人公的悲劇命運,闡釋“父與子”母題及“父與子”沖突造成的時代悲劇。
作為“美國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美國牧歌》發(fā)表于1997年。作品以蒙太奇的手法,將內森的講述和回憶作為整部小說的主線,展現(xiàn)了主人公塞莫爾?利沃夫一家人從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到20世紀末,特別是經歷了越戰(zhàn)時代后的遭遇。
在這部小說中,“羅斯把側重點放在考察了老一輩猶太人和年輕一代之間思想的鴻溝以及產生沖突對立的社會政治原因?!保?]猶太第一代父輩移民與子輩之間在價值觀上和宗教觀上的差異和沖突尤為明顯。猶太移民的后代,基本上已經成了褪色的一代,在生活習慣上乃至價值觀上已經與猶太傳統(tǒng)的聯(lián)系逐漸遠離,特別是身處在現(xiàn)代化漩渦之中的美國,猶太移民內部的各種矛盾和沖突得到了空前的體現(xiàn)和激化。
作為美國猶太移民的第三代,利沃夫在猶太文化和美國文化的夾縫之中走出了一條成功的融合之路。利沃夫是一位棒球明星,老實本分的他在畢業(yè)后拒絕球探的挖掘,選擇念完大學并承繼家業(yè)。但是循規(guī)蹈矩的他卻在自己的婚姻上,在能否與異族通婚的問題上,和父親父第一次意見不合。最后,利沃夫獲得了勝利,他違背了猶太家庭的傳統(tǒng),同一個非本族的女子組成了家庭,娶了新澤西小姐為妻,成為一個成功的手套工廠老板。他熱愛他所來到的美國新大陸,在這塊大陸上,他將娶妻生子,似乎他的生活也將循規(guī)蹈矩地進行下去,直至終老一生。
但是,越南戰(zhàn)爭的到來改變了一切,戰(zhàn)爭和各式各樣無法調和的矛盾徹底擊碎了他美好的幻想。利沃夫身上具有猶太移民后代的那種樂觀主義(其中包含著勤奮和進步的信念),但是,美國個人主義極其陰暗的一面卻在他的女兒梅麗身上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他所鐘愛的年僅16歲的女兒梅麗,卻在這動蕩的反越戰(zhàn)時代成了激進的炸彈客——她在抗議活動中扔出的一顆炸彈,最終毀了利沃夫一家,把他拉向了60年代美國猶太人的真實生活之中。而后,女兒開始逃亡。在此期間,由于兩次自殺性抑郁癥被送進醫(yī)院治療。利沃夫的妻子——多恩,往日的新澤西小姐,身上的高貴與美麗已經蕩然無存,她承受的傷害是永久性的、無法愈合的,只有通過心理醫(yī)生的安撫,以及服用鎮(zhèn)靜劑,才能使她有所反應。
在逃亡5年之后,利沃夫的女兒梅麗回來了,不過這時候她已經轉變?yōu)橐粋€耆那教的信徒,把對生命的完全敬畏和不傷害任何活物的責任作為最高道德教義,而將猶太教傳統(tǒng)拋在腦后。為了充分體現(xiàn)對微生物生命的尊重,她帶面罩、不洗澡,并且認為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宗教信仰的一種表達方式。在小說中,作為“子”的一方,梅麗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從扔炸彈走向關愛微生物,從一句話都說不完整走向能言善辯。父親沒有辦法接受女兒的行為劇變。利沃夫和女兒梅麗之間的沖突帶來的悲劇后果,使得利沃夫一家陷入了難以擺脫的絕境。
作為猶太移民的后代,新一代移民們在來到新的定居地之后,父輩身上那深厚的民族情結早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他們徹底地脫離了故土的宗教傳統(tǒng)與文化。父輩與子女間的沖突成為了消解傳統(tǒng)家庭之間紐帶的力量。年輕一代急迫地去尋找自我的理性存在,急切地希望融入到世俗化、物質化的美國社會中去,擺脫一切束縛。然而,梅麗找到的只是夢想的破滅。父與子之間的沖突最終導致和諧家庭的瓦解以及倫理關系破壞后的悲劇結局。
小說《我嫁了一個共產黨員》講述了一個苦澀又略帶詼諧的故事。故事通過內森·祖克曼和艾拉的哥哥莫瑞兩位老人的交叉回憶展開,敘述了二戰(zhàn)后美國麥卡錫主義下主人公艾拉·林戈爾德從發(fā)跡到挫敗的豐富一生。
出生于紐瓦克的猶太人艾拉做過挖溝工人、侍者、礦工,在遭到意大利黑手黨欺壓迫害后怒而殺人后逃亡。在二戰(zhàn)中,他成為共產主義者,戰(zhàn)爭結束后,因為長相酷似林肯,扮演的林肯又很受歡迎,成為廣播劇著名演員。后來,遇到了當紅但已經三度離婚的女演員伊夫·富瑞,并與之結合。在對待繼女席菲的問題上,夫妻二人產生分歧,最后導致婚姻破裂。在有政治野心的八卦作家布蘭登夫婦的利誘下,伊夫出版了一本《我嫁給了共產黨人》,并在一份捏造的文件上簽字,污蔑艾拉為蘇聯(lián)間諜,終結了艾拉的演員生涯,最終淪落為廢棄采石場的看管員。
文本中艾拉與伊夫和前夫所生的女兒席菲之間的糾葛與沖突,無不體現(xiàn)了“父與子”母題在這部小說中的應用。在故事中,艾拉充滿了對家庭親密生活的向往,渴望家庭的完整。但是在繼女席菲的“干涉”下,艾拉向往的生活無法實現(xiàn)?!案概c子”之間的沖突導致了艾拉對伊夫的背叛。艾拉與席菲的好友潘米拉偷情,他把希望寄托在年輕、新鮮和誘人的潘米拉身上,甚至打算與之私奔。但是潘米拉在艾拉聲譽掃地之后,擔心艾拉泄露她的泳照,先向伊夫“告發(fā)”艾拉的背叛與卑劣的行徑。同作為“父”輩的伊夫也在“父與子”沖突中嘗到了苦果,在其演員生涯走向沒落正需要女兒的愛的時候,席菲離開了她,只身跑到法國去繼承生父遺留下來的大筆財產。而伊夫在身敗名裂之后下場也很可悲,最終因酒精麻痹孤身離開了這個世界。同為“父”的艾拉和伊夫成為“父與子”沖突中悲劇的一方。
《人性的污點》是羅斯美國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在這部作品中,作者向讀者展示了一幅生活在美國當代社會里的各個階層人的不同生存狀態(tài)的圖畫。在這本小說中,我們也可以窺探到羅斯對于猶太文學中“父與子”母題的應用。
科爾曼·希爾克是小說中貫穿故事始末的核心人物。作為非裔美國人的后代,他的父親老希爾克先生是一個彬彬有禮的紳士,受過高等教育的父親對自己的子女寄予厚望,這從他給孩子們取的名字就可見一斑。他希望自己的兒子按照他的意愿,以全優(yōu)的成績進入黑人精英薈萃的霍華德大學,畢業(yè)后踏入上流社會成為上流階層。然而科爾曼對進入霍華德大學并不熱心,他熱衷于打拳。他那猶太人的教練跟科爾曼保證,如果他好好打拳擊比賽,肯定可以獲得獎學金進入一所不錯的大學??茽柭爮牧私叹?,在父親面前表現(xiàn)得順從,但私下他還是參加各種比賽,并打出了一定的名氣。但是老希爾克先生還是察覺到了。
老希爾克了解自己的兒子并向兒子攤牌,為了讓科爾曼放棄拳擊,他不管科爾曼是否真的喜歡這項運動還是為了贏得獎金,他拿出了父親的威嚴讓兒子放棄拳擊:
“你知道,如果我還是你父親,你知道我現(xiàn)在會對你說什么?”
“什么?”科爾曼說,聲音很輕,并不是因為他長跑過后精疲力盡,而是因為他對父親… “我會說:‘你昨晚贏了?好。現(xiàn)在你可以以不敗的記錄退休了。你退休了。 ’這便是我要說的話,科爾曼。 ”[5]95
這段對話,體現(xiàn)父子之間權威與反權威的對抗關系。在“父”的權威之下,“子”順從地遵照父親的意愿努力學習,最終如父親所愿,進入了霍華德大學,但是可以看出,這只是表面上的順從。在老希爾克先生在火車上猝死之后不久,科爾曼如同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氣,離開了霍華德大學,逐漸開始自己的身份逾越,也為自己晚年的悲劇打開了潘多拉之盒。
科爾曼與老希爾克之間這種“父與子”的沖突并沒有完結,而在科爾曼與他的兒子馬克身上“死灰復燃”,并且愈演愈烈。從小到大,馬克所做的一切就是和父親以及周圍的人“對著干”,令人無法理喻。
科爾曼與老希爾克的沖突很大程度上是父親對兒子的一種約束,雖然不是沖突的強烈表面化,但是這前期的束縛也為科爾曼老年時候的悲劇埋下伏筆。而馬克的叛逆和他對父親的敵意在更多的層面上是兒子對父親的反抗,自始至終都充滿著強烈的火藥味,讓科爾曼毫無辦法。這也最終導致了馬克極其潦倒的一生和科爾曼父子之間永遠若即若離的悲劇關系。
《美國牧歌》《我嫁給了一個共產黨員》和《人性的污點》是菲利普·羅斯在20世紀結束時的又一個三部曲。這三部小說的中心人物與事件主題仍然是猶太人,羅斯除了繼續(xù)表現(xiàn)出對人類命運的關注外,對美國社會現(xiàn)實和政治現(xiàn)狀也提出了質疑。作為猶太文化“父與子”母題在美國猶太小說條件下的一種實現(xiàn),羅斯在小說中應用了猶太文化傳統(tǒng)中“父與子”的母題,以一種與眾不同的方式呈現(xiàn)了他的猶太性。了解“父與子”的母題在“美國三部曲”中的運用,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解讀和理解這些小說,從而更好地了解其中的文化。
[1]馬凌.后現(xiàn)代主義中學院派小說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2]劉洪一.走向文化詩學美國猶太小說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3]薛春霞.反叛背后的真實:從《再見,哥倫布》和《波特諾的怨訴》看羅斯的叛逆[J].當代外國文學,2010(1).
[4]王守仁.新編美國文學史:第四卷[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5]菲利普·羅斯.人性的污點[M].劉珠還,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