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福 韓衛(wèi)東 于艷萍 王潤梅
抑郁和焦慮在心理障礙或精神障礙中好像孿生兄弟,常同時或先后出現(xiàn)。因為焦慮障礙中輕度的抑郁很常見,抑郁癥中焦慮更常見。本研究旨在了解抑郁和焦慮的共患率和單發(fā)率究竟是多少?以及在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方面是否存在差異性。
1.1 對象 選取 2009年 3月— 2011年 4月住院精神科門診主訴失眠、心煩、心情不好、進食差和 /或伴有擔憂、無名恐懼的病人 374人為研究對象,病人來自本市和周邊各區(qū)縣城鎮(zhèn)及農村。對該研究知情同意。男 135例、女 239例;年齡平均(42.12± 14.34)歲 ,小于 25歲 50人、 25~ 34歲 76人、 35~ 44歲 80人、45~ 54歲 62人、55~ 64歲 78人、65歲以上 28人;受教育程度:大專以上 39人、高中 91人、初中 138人、小學 83人、文盲 23人。
1.2 方法 采用信度和效度好并被廣泛應用的 Zung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1]。全部受試者在心理測驗室由測評人員指導,在計算機上以人機交互方式一次性完成 2個量表的測試。對文化程度較低者由工作人員逐條念給受試聽不加任何解釋,由受試獨立作出選擇。
評分標準:抑郁自評量表和焦慮自評量表均采用 4級評分。對正向題為 1、 2、3、4;反向題為 4、3、2、 1。評定的時間范圍是過去一周受試的主觀感受。主要統(tǒng)計指標為總分。每題得分相加為總分;總分乘以 1.25,取整數(shù)即得標準分。劃界分取標準分 50,高于 50~ 59分為輕度,60~ 69分為中度,70分以上為重度。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測驗所獲數(shù)據(jù)導出。采用 SPSS13.0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兩組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多組采用方差分析,并做兩兩比較;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率描述,采用 i2檢驗 ,檢驗水準取 0.05。
2.1 以標準分 50為劃界分,抑郁和焦慮的共患率、單發(fā)率和未發(fā)生率 見表 1。
表 1 374例受試者抑郁和焦慮的共患率、單發(fā)率和未發(fā)生率
2.2 標準分均數(shù)與中國常模[2]對比 采用單樣本t檢驗,見表2。
表 2 374例受試者抑郁、焦慮自評量表標準分均分與國內常模比較()
表 2 374例受試者抑郁、焦慮自評量表標準分均分與國內常模比較()
注:*P<0.05,** P<0.01,** P<0.001,下同
量 表 實驗組(n=374) 國內常模(n=1340) t SDS 60.83± 12.73 41.85± 10.57 28.83**SAS 54.28± 13.39 37.23± 0.46 24.62**
2.3 研究組性別比較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見表 3。
2.4 年齡組比較 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F檢驗,見表 4。
表 3 374例受試者抑郁、焦慮自評量表標準分均數(shù)的性別比較()
表 3 374例受試者抑郁、焦慮自評量表標準分均數(shù)的性別比較()
量表 男(n=135) 女(n=239) t SDS 58.32± 14.23 62.24± 11.59 2.73**SAS 51.87± 15.07 55.63± 12.17 2.48*
2.5 不同受教育程度間的比較 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 F,檢驗見表 5。
表 4 374例受試者各年齡組比較()
表 4 374例受試者各年齡組比較()
注:各年齡組人數(shù)占總人數(shù)的百分比 Pearson,i2=8.929,P>0.05
年齡組 <25(n=50) 25~ 34(n=76) 35~ 44(n=80) 45~ 54(n=62) 55~ 64(n=78) ≥65(n=28) F SDS 62.32± 14.69 60.08± 12.36 61.58± 13.02 61.39± 11.89 59.77± 11.12 59.75± 15.50 0.414 SAS 55.66± 16.00 54.01± 12.83 54.05± 13.65 55.63± 11.35 52.96± 13.55 53.82± 13.47 0.398
表 5 374例受試者不同受教育程度間的比較()
表 5 374例受試者不同受教育程度間的比較()
量 表 大學(n=39) 高中(n=91) 初中(n=138) 小學(n=83) 文盲(n=23) F SDS 51.74± 13.71 59.00± 12.19 60.33± 12.24 66.20± 11.40 67.04± 9.23 11.79**SAS 48.95± 13.09 54.54± 13.14 51.35± 12.61 59.51± 12.88 60.96± 13.20 8.42**
表 6 不同受教育程度間的多重比較(LSD法)
多重比較分析選用 LSD法:見表 6,SDS標準分均數(shù) 大學低于其他各組(P<0.01);小學除與文盲間無統(tǒng)計學差別外(P> 0.05),高于其他各組(P<0.01);初、高中間無統(tǒng)計學差別(P>0.05)。SAS標準分均數(shù)大學低于高中、小學和文盲(P<0.01),與初中無統(tǒng)計學差別(P> 0.05);小學除與文盲間無統(tǒng)計學差別外 (P> 0.05),高于其他各組(P<0.01),初、高中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3.1 抑郁和焦慮的共患、單發(fā)情況 病人中抑郁和焦慮的情緒障礙普遍存在,常達相當?shù)膰乐爻潭?。抑郁中伴有焦慮、焦慮中伴有抑郁,二者互動,共存于人的情感體驗中,對人的認知和行為帶來消極影響,使其社會功能降低甚至喪失。文獻報道“焦慮與抑郁存在高度正相關性”[3-4],“一半以上的抑郁癥或心境惡劣者也存在焦慮障礙”[5-6]。本研究顯示,抑郁和焦慮障礙同時均達到輕度以上嚴重程度的占病人總數(shù)的 52.9%,以抑郁為主的占病人總數(shù)的 24.3%,以焦慮為主的約占病人總數(shù)的 6.1%。約有 16.6%的抑郁和焦慮未同時達到輕度標準。
3.2 抑郁和焦慮與受教育程度的關系 文獻報道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抑郁發(fā)生率高于文化程度低的人群[7]。亦有研究表明不同受教育程度病人的焦慮情況無顯著性差異,不同受教育程度病人的抑郁情況存在顯著性差異[8-9]。本研究發(fā)現(xiàn)在同癥者中,受教育程度高的其抑郁和焦慮的嚴重程度相對低于受教育程度低的,且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1)。這可能與受教育程度低的群體對疾病早期癥狀自我識別判斷的能力和 /或受家庭經濟條件的制約只在疾病嚴重程度相當重時才不得不就醫(yī)有關,對此有待進一步研究。此結果同一項研究綜合醫(yī)院內科住院病人焦慮抑郁狀況的文獻報道相同[10]。
3.3 抑郁和焦慮與性別、年齡的關系 抑郁發(fā)病率的性別差異已有公認,女性發(fā)病率約為男性的 2倍。從隨機收集的樣本中女性 239人 ,男性 135人也得以佐證。本研究樣本從嚴重程度上看抑郁和焦慮女性重于男性且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差異(P<0.01)。有學者認為其性別差異與性激素、男女心理社會應激以及對付應激的行為模式不同有關;各年齡組發(fā)病人數(shù)及嚴重程度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表明抑郁和焦慮障礙在各年齡段普遍存在。
[1]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 [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38-41
[2]王春芳.抑郁自評量表對 1340例正常人評定分析 [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1986,12(3):267-269
[3]張愛芬,徐景梅,江春燕,等.614例頭暈頭痛病人焦慮抑郁評定分析[J].臨床醫(yī)學,2004,24(9):12-13
[4]袁永貴,張心保,吳愛勤.焦慮和抑郁三種理論模式的研究進展[J].中華精神科雜志,2001,34(1):55-60
[5]葉青,卞加德,沙維偉.抑郁發(fā)作中有無焦慮癥狀的臨床對照研究[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01,27(5):365-368
[6]郭文斌,姚樹橋,盧永紅,等.抑郁癥患者生活事件及社會支持特征的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3,17(10):693-695
[7]李美娟,徐娟,劉永惠,等.Zung抑郁自評量表的臨床應用與評價[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0(10):1512-1515
[8]劉維麗,王克榮,金毅.綜合醫(yī)院內科病人焦慮抑郁程度比較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07,8:117-118
[9]自孝海,王世方,包廣亮,等.綜合醫(yī)院住院病人焦慮抑郁狀況調查[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2,10(6):461-462
[10]李建明,李妲,張素英.綜合醫(yī)院內科住院病人焦慮抑郁狀況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18(3):567-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