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蒲松齡在康熙十一年與友人游嶗山,為后人留下多篇與嶗山有關(guān)的名篇佳作。其最為后人稱道的是《勞山道士》與《香玉》。在《香玉》中,他以濃墨重彩,塑造二位花神的形象。以嶗山下清宮耐冬為依托的絳雪的形象耐人尋味。此文,即以絳雪的母體耐冬為研討的主體。
關(guān)鍵詞:絳雪;耐冬;考略
中圖分類號:I207.41文獻標(biāo)識碼:A
蒲松齡在短篇“志怪”小說《香玉》中,為我們塑造了兩個膾炙人口的藝術(shù)形象——素衣恬淡的牡丹仙子香玉,紅艷嬌嬈的花神絳雪。幾百年來,她們的形象飄忽于嶗山的群山之間,不知傾倒了多少文人雅士。為這佛道仙鄉(xiāng),增添了不少光彩。嶗山道人王悟禪作詩頌曰:“古樹耐冬傳‘志異(指蒲松齡的‘志怪小說《聊齋志異》——筆者),仙人絳雪不從同。名臣高蹈分明在,書院猶存翰苑風(fēng)?!爆F(xiàn)在,在人們的意念中,絳雪與耐冬在藝術(shù)家的筆下,化為一體。蒲松齡寫《香玉》當(dāng)在康熙十一年以后,但這耐冬何時進駐嶗山下清宮,民間傳說與史書記載,眾說紛紜。為此,近年來,我致力于對耐冬(絳雪之載體)來嶗山之事,進行了考證,現(xiàn)述于下,以求方家指教。
耐冬,學(xué)名:Came11ia japonica。又名:山茶花、茶花、玉茗、海石榴、茶梅和曼陀羅花。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杜鵑花目,山茶科,山茶屬。常綠闊葉灌木或小喬木。實為山茶花北方耐寒的原生品種。枝條黃褐色,小枝呈綠色、綠紫、全紫或紫褐。葉片革質(zhì)互生,卵型,邊有鋸齒,多有臘光?;?至7瓣,間有重瓣,或呈平展型或呈杯狀?;ㄉ嗉t,以白色為珍。大都分布于山東東部沿海島嶼,《增修膠志》、《膠州志》、《即墨縣志》、《靈山衛(wèi)志》、《密州府志》、《榮成縣志》均有記載。
山茶屬植物,在我國實為原生植物。自漢代以后的三國時期有文獻記載以前,因呈原始生態(tài),尚未進入人們的鑒賞視野,故無眾多品種之言。只是按其習(xí)性和分布地域分為南方的山茶、玉茗和中州地區(qū)及北方沿海地區(qū)的海石榴和耐冬。隨著歷史的演進,南方的山茶,中州地區(qū)的海石榴,因其花色艷麗而引起達官貴人和文人騷客的注意。開始進入庭院家庭培育范疇。從而衍生出眾多花色品種。而北方沿海地區(qū)的耐冬則因地處海陬,仍然處于原生狀態(tài)。
關(guān)于山茶花的文獻記載,我國最早見于三國蜀漢平昌令張翊的《花經(jīng)》,按“九品九命”的花卉等級將山茶列為“七品三命”。北魏時期的《魏王花木志》載:“山茶似海石榴,出桂州(今廣西桂林市)”。時間當(dāng)在221至534年之間。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說:“山茶花葉似茶樹,高者丈余,花大盈寸,色如緋,十二月開?!蹦纤侮惥耙实摹度紓渥妗份d:“南山茶葩萼大倍中州者。色微淡,葉柔薄,有毛。結(jié)實如梨,大如拳,中有數(shù)子,如肥皂子大。別自有一種,葉厚硬,花深紅,如中州所出者。”明代王世懋的《學(xué)圃雜疏》載:“有一種花大而繁者,以蜀茶稱,然其色類殷紅。……蜀茶花數(shù)千朵,色鮮紅作密瓣,其大如盆?!鼻宕呤科娴摹侗笔МY錄》則論述過山茶的形態(tài)特征曰:“山茶種有不同。淺為玉茗,深為都勝?!瓬\紅者早開,深紅者遲發(fā)?!彼未摹缎彤嬜V》(1119-1125)中,記有宋徽宗宮廷所藏的歷代繪畫名錄,其中有唐末8名畫家的茶花畫共計31幅,均經(jīng)當(dāng)時著名書畫家米芾鑒定。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卷三十六“山茶”部就載有茶花藥用的內(nèi)服外用之方:“花主治:吐血衄血(鼻出血)、腸風(fēng)下血(便血),并用紅者為末,入童溺、姜汁及酒調(diào)服,可代郁金。湯火傷灼,研末麻油調(diào)涂。子主治:婦人發(fā)(頭發(fā)粘結(jié)),研末摻之”。茶花的分類和品種,南宋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將其分別稱為“南山茶”和“中州茶”,成為后代將中國茶花按地域劃分定名的第一人。陳景沂的《全芳備祖》進而將這兩大類茶花在形態(tài)上加以區(qū)分:南山茶“葩萼大……色微淡,葉柔薄有毛”,中州茶“葉厚硬,花深紅”。周師厚的《洛陽花木記》在其“雜花八十二品”中記載了“海石榴、山茶(臘月開)、晚山茶(寒食開)、粉紅山茶、白山茶”;在“刺花三十七種”中記載了“茶梅、千葉茶梅”。清乾隆《溫州府志》記載了當(dāng)時浙江溫州的14個茶花品種:“茶花……種類極多,好事者標(biāo)以美名。有百合寶珠、玉麟、八寶、出爐銀、大紅、大白、玉樓春、一捻紅、抓破臉、粉茶、金盞銀臺、醉楊妃、御衣黃、舊衣青等名目,五色大備?!敝劣诜植加谏綎|沿海地區(qū)的耐冬,因均處于無人居住的海島,很少引起世人的關(guān)注,終年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生存,處于自然進化之中,重要的文獻中則極少記載,只有地方志中可見蛛絲馬跡。如宋代的《密州府志》、清代的《膠州志》、《增修膠志》、《即墨縣志》、《榮成縣志》和《靈山衛(wèi)志》。尤以《靈山衛(wèi)志》記載最詳:“薛家島東為陳家島,陳家島東有封山(俗名風(fēng)火山)。封山之下則海焉。其南有竹槎島在海中。其東南海中有島形如覆釜,為鼓子洋。遍山皆耐冬花,有色白者一株,大數(shù)握,生于峭壁巉巖之上,下臨無際?;ㄩ_時,又如瓊宮雪塔,遠望數(shù)里。然,岸陡水急,奔騰澎湃,舟不能近,好事者多方構(gòu)之,終不獲?!庇州d:《胡氏世說》云:“靈山東北海中有鼓子洋。島上有白耐冬花,大可拱把,好事者泛海致之,遇老人駕小舟至,芒履道服,貌甚古,問:‘小子何往?以實對。叱曰:‘此非世俗間物,可留伴耐冬人耳。又云:‘即墨有道學(xué)先生胡澤陽,為吾通一問訊。言已不見。其人驚疑,遂返登筏,大風(fēng)忽起,棄其所獲乃已。后訪胡澤陽,具道其事,胡憮然曰:‘此三國時徐庶也,隱居鼓子洋久矣?!鼻宕性娙粟w法憲者贊鼓子洋白耐冬花:“皭然冰雪姿,遺世而獨立。亭亭空谷中,寒威不能蝕。煙巒伴其幽,玉石貞其德。霜月滿林皋,點綴乾坤色。有客海上來,疑是徐元直。云際落天表,可望不可即?!薄赌z州志》和《即墨縣志》均載:“鼓子洋之北為淮子口,水底層巒尖峰,上出如刀劍林立。潮長則沒,潮退則見。土人呼為大仙橋,小仙橋?!睋?jù)此可斷,鼓子洋在三國時期便早已布滿耐冬花矣!又,清代蒲松齡之《聊齋志異》以嶗山下清宮中的一棵耐冬“絳雪”為依托,寫出了一篇膾炙人口的愛情故事《香玉》。嶗山下清宮的一株耐冬花神“絳雪”和白牡丹花神香玉與書生相愛相知,特別是耐冬花神“絳雪”這位紅顏知己更是給讀者以神往。據(jù)《嶗山縣志》載:該株耐冬為明代永樂年間張三豐手植,至今已歷600余年。更成世間珍物。此外,至今青島近海的長門巖、大管島、小管島等諸島仍布滿了耐冬花,有的樹齡亦達200年以上,以赤紅色為多。綜上可知,嶗山下清宮的“絳雪”(又名白雪塔)與鼓子洋上的“如瓊宮雪塔”的白耐冬,應(yīng)是同一品種。其出處在鼓子洋無疑。唯其他山東近海的耐冬幾盡絕跡矣。
至于為什么耐冬均產(chǎn)自山東沿海海島上的問題,有人說是由海鳥的鳥糞傳播的,我認為這純粹是一種毫無根據(jù)的臆測。須知鳥糞并不僅僅是在海島上可以傳播,為什么僅在海島上保存了下來?海島上的氣候環(huán)境要比大陸上差得遠,為什么大陸上反而沒有耐冬的原生種苗呢?難道海鳥就不在大陸上降落嗎?謬矣。須知山茶科山茶屬植物,本來就是我國原有的植物品種,只是由于時代的變遷,耐旱者在北方殘留了下來,北方人稱為海石榴和耐冬;不耐旱者在南方得到了延續(xù),南方人稱為山茶花和玉茗。這是自然進化淘汰的結(jié)果,非人所能為也。南方的山茶,后來被人培育出了茶花,專供人欣賞,又被人培育出了茶葉,專供人飲用。而北方的海石榴和耐冬,則由于品種、環(huán)境和氣候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有的處在中原地區(qū),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得到了開發(fā)利用,有的則仍然處于原生狀態(tài)。例如青島的耐冬,大都分布在海島之上,由于地殼的變動,它們與人類隔絕起來,因為環(huán)境沒有發(fā)生大的變化,于是生命得到了延續(xù)。而大陸上的耐冬,則因環(huán)境的變化而失去了生存條件,于是銷聲匿跡。
山茶花一詞最早見于三國蜀漢(221-263)張翊的《花經(jīng)》一書, 南北朝(420-589)《魏王花木志》稱海石榴。到五代十國的陶弼《山茶》詩又稱玉茗、都勝、海紅。蘇軾《和子由開元寺山茶舊無花今歲盛開》詩則稱鶴頭丹、曼陀(羅)。元代文徵明則稱茶梅。而耐冬則只在清代編修的地方志上和康有為的《耐冬》(散句一聯(lián))中見到??芍投换ㄖ钡角宕疟蝗藗兯l(fā)現(xiàn)。從而進入大雅之堂。
耐冬之與青島,自古以來就有著千絲萬縷割舍不斷的聯(lián)系,青島人之愛耐冬,亦如血肉親情。自德國強占青島始,即有人將耐冬陸續(xù)引遷庭院家中培養(yǎng)。故有的庭院耐冬亦逾百年以上。究其愛耐冬的原因:其一,耐冬為原生於青島的花卉品種,除青島之外,可謂彌足珍貴。而茶花,玉茗雖艷,品種繁多,卻幾經(jīng)雕琢培育,遍布全國各地,故因耐冬而自豪;其二,耐冬花紅艷純,簡樸而不嬌媚。葉肥厚如玉,終年不落,耐寒拒風(fēng),有錚錚之氣概。久經(jīng)磨難,其干雖枯,其根尤生,生命能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不斷地延續(xù),更給青島人以純樸簡約,剛直不阿,奮發(fā)圖強,不懼艱險之激發(fā)與典范;其三,蒲翁妙筆生花,擬“絳雪”而傳世一段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每個青島人的心?!敖{雪”之情,人皆知之;耐冬之名,人盡愛之;其四,一九八八年三月八日,青島市人大常委將耐冬花確定為青島市花,進一步又將青島與耐冬,青島人與耐冬之親情,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讓青島之走向全國、邁向世界,打開了一個新的窗口,印刷了一張新的極具特色的名片。
如今,青島人在如何保護市花,培養(yǎng)市花,發(fā)展市花,推廣市花,以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深層次地挖掘市花的潛在價值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中以青島東都實業(yè)公司的耐冬園為最,不僅挖掘、保存和發(fā)展了大量耐冬優(yōu)良品種,而且正在穩(wěn)健細致地整理和創(chuàng)建著獨特而富有魅力的耐冬文化。將耐冬的擬人教化價值、旅游鑒賞價值、藥物價值、食用價值、保健價值做著廣泛深入的探討,為著不久將來的青島園藝世博會,做著默默的準(zhǔn)備和奉獻。
收稿日期:2011-11-15
作者簡介:張洪濟(1940-),男,山東榮成人,青島開發(fā)區(qū)書畫研究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