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方
摘要:拳種是構成武術大廈的基石,是武術技理與文化的完整承載單元,武術文化傳承應以拳種為單位切入?!叭蛉伺d亦因人亡”,傳承人的保護與培養(yǎng)是拳種傳承的關鍵?;诋斍叭N傳承“僵死”與“活態(tài)”的背離、拳理提升的滯后及傳承人的老弱與后繼乏人的嚴酷現(xiàn)實,研究著意從武術普及與推廣、拳種傳人及拳種生存“場域”三方面展開。研究認為:武術普及與推廣必須強調(diào)拳種意識;拳種傳人培養(yǎng)應從民間師承、專門武術機構及普通學校三方面鋪開;應關注于拳種生存之“慣習”、“地域”與“時域”三域的維護與調(diào)適。
關鍵詞:拳種;武術;傳承;場域;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中圖分類號:G8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2076(2012)01—0047—05
Abstract:Boxing is the basis of Wushu and also a complete unit of Wushu skill and culture。Wushu culture heritage shall be launched from boxing。 It is believed that whether boxing will flourish or not depends on human being。 Thus, protecting and educating successors is the key of inheriting boxing。 For the harsh realities of boxing in heritance such as its declination deviated from development, the lag of boxing theory and the lack of qualified successors,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the popularization and promotion of Wushu, the boxing successors and survival fields。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boxing awareness should be highlighted during thepromotion of Wushu;The cultivation of boxing successors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folk organizations,professional Wushu institutions and schools;Additionally,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protection and adjustment of “training habits”,“fields”and “time”。
Key words:boxing; Wushu; inheritage; fiel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全球一體化浪潮中,以增強“文化多樣性”和“尊重人類創(chuàng)造力”為共同理念,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受到空前重視。非物質(zhì)文化像風一樣飄忽,像水一樣靈動流淌,在創(chuàng)造它的群落中無形無相地延續(xù),成為傳遞民族精魂、文化血脈的紐帶。武術納入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體系,昭示著正視其傳承問題已時不我待。
傳承是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核心命題,拳種是武術的具體指向和基本單元,那么拳種的傳承就成為武術本體及相關文化傳承研究與實踐的原點和歸宿。
1拳種是武術文化的基本負載單元,傳承應以拳種為單位
1。1武術、流派與拳種
“武術”一詞在古代極少使用,多被不同時期如技擊、武藝、手搏等相應異稱所指代,彼時多指兵技巧、騎射、徒手搏斗技藝。至明清,武術流派林立、拳種迭出,武術逐漸成為一種體育文化載體。流派是指由不同的技術特點和風格而形成的武術派別[1],“派”與“系”相當,意指某一類具有相似特點的事物,如少林派、太極拳系等。拳種為傳承有序,內(nèi)容系統(tǒng)且獨具運動特點的拳術[2],是理、勢、法齊全體用兼?zhèn)涞膫€體。從體育競技的視角看,武術是一個體育項目,而拳種是純粹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形態(tài)。如果非要將武術分為競技武術與傳統(tǒng)武術的話,那么競技武術是抽取各拳種中的功法、套路、搏斗素材創(chuàng)編形成,傳統(tǒng)武術由“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風格獨特,自成體系”的拳種構成。不難看出,競技武術源自傳統(tǒng)武術,各拳種是現(xiàn)代各類武術的母體與源泉,拳種的集合構成武術整體,某一風格相近的“拳種群”形成武術流派、拳系,拳種是武術的具體指向。
1。2拳種:一個穿越歷史時空的多元文化復合體
有歷史才能厚重,歷史需要繼承;有文化才有力量,文化需要傳衍。拳種恰是武術歷史沉積的容器、文化遞傳的載體,集中體現(xiàn)了中華武術的內(nèi)涵、魅力和特色。
1。2。1拳種是一個傳承有序的完整技術體系
拳種多為功法、套路、對抗相兼的完整技術單元[3]。功法修煉服務于套路技術的提高和對抗技術的運用;套路練習是功法好壞的體現(xiàn)和反映;對抗能力的強弱是增強套路演練技擊意識的途徑和手段,是功力大小的評價方法和手段,三者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體系。技術體系的不可分性決定了拳種傳承是一個整體的交付過程,授藝過程通常遵循由基本功、套路、拆招、遞手喂招,最后過渡到真打實戰(zhàn)的程式,需要受藝人窮其畢生精研體悟。
1。2。2拳種載負了宏富的文化因子
武術的理論淵源溯及儒、釋、道等哲學思想,又涵攝了傳統(tǒng)醫(yī)學、兵法、美學等理論養(yǎng)分,在其指導下形成了“形神兼?zhèn)洹薄ⅰ叭庩枴?、“尚武崇德”、“守柔處雌”[4]等武術傳統(tǒng)理論思想。拳種是上述中華文化精髓的承載與揮發(fā)單位,同時各拳種都有自己鮮明的文化個性,如“太極拳以《太極圖說》立論、形意拳用五行生克說規(guī)范拳技、八卦掌以易理闡發(fā)拳技”等[5]。穿越歷史隧道而來的拳種,其身軀又必然烙有時代的文化印痕,如門派觀念、各拳種神格化的代表人物、趣聞異說等。雖然這些隨附拳種的文化浪花不免局限,“但它總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和文化背景下產(chǎn)生的,也必然會肩載著那個時期的歷史內(nèi)容和文化信息”[6],恰是這些“非主流”文化顆粒的粘附使得拳種更顯犖犖大端、特征鮮明。
2傳承人是拳種存在與延續(xù)的“單絲線”之“結”
2。1拳因人興亦因人亡:人為拳種傳承之本
創(chuàng)拳人的素養(yǎng)決定了拳種的風格體系,如出身“家學淵源,明聞邑中”的萇乃周自幼熟讀經(jīng)書、精研易理,因而能在博采眾家武藝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以培養(yǎng)中氣為技理精髓的萇氏武技。某一代傳承人的胸懷與個性又會左右該拳種的發(fā)展走向。陳式太極拳自創(chuàng)拳始一直在陳家溝陳姓族人間內(nèi)部傳承,陳長興有感于楊露禪的恭謙和順而將“代代相傳,成為獨特之秘”[7]的祖?zhèn)魅囀谟谕庑杖耍瑥亩议_了太極拳宏闊的傳承畫卷。由此可見,人是拳種延續(xù)和光大的維系,尤其是代表性傳承人。因傳承人不繼而致某一拳種幾近式微甚或斷流的情況不勝枚舉,如王征南一系的內(nèi)家拳已近或已經(jīng)失傳,峨眉派“五花八葉”之一的會門拳法,幾近三分之二失傳的天水武術等。
2。2“師徒傳承,耳提面授”:拳種涓細傳承乃至瀕危的主要致因
大凡凝聚個人或某一群體智慧結晶的藝術門類無不重視師徒傳承,武術尤甚。師徒傳承決定了武術技藝的線性遞傳,意味著在沒有名師指點的情況下是很難旁悟拳藝門徑的。授藝建立在師“父”與徒“兒”關系綁定的基礎上,關系的建立主要通過師傅對徒弟的嚴格德性修養(yǎng)考察來實現(xiàn),所謂“非信仁廉勇,不能傳劍論兵書”[8]。師父擇徒幾近苛刻的慎重,傳人從祖輩或師傅處習得技藝的艱辛,不免滋生藝不輕傳、甚至是抱殘守缺的偏執(zhí)心態(tài),致使拳種傳承常常是“密而不傳”?!敖虝降?,餓死師傅”的嚴酷現(xiàn)實又導致師傅“保留性”傳藝。一方面,師徒縱向遞傳保證了拳種的精微性、正統(tǒng)性與傳承人的權威性,但卻制約了不同拳種之間橫向聯(lián)系與傳統(tǒng)武術的社會化發(fā)展[9]。另一方面,傳承人代代留一手的“遞減”性傳藝必然導致拳種內(nèi)容的逐代萎縮。森嚴、繁冗的擇徒程式使最終幸真正“登堂入室”的習藝者寥若晨星,置拳種延續(xù)于命懸一線的境地。
不難看出,人是拳種創(chuàng)立與興衰的關鍵,傳承人猶如拳種延續(xù)之線的結點,“結點”融逝必然導致傳承“線條”的斷裂。
3拳種當前不容樂觀的生存現(xiàn)狀
3。1認識偏差導致“僵死”保護與“活傳”的背離
20世紀80年代初的全國武術挖整工程開啟了武術新一輪蓬勃發(fā)展新局面,但主要表現(xiàn)為競技武術的勃興,具體到拳種則集中于長拳(查、華、炮、紅的綜合)、太極拳、南拳(長江以南拳術的泛稱),以及在吸收眾多拳種實戰(zhàn)技理精華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散打,而更多的傳統(tǒng)武術拳種則僅作為資料束之高閣。至于今天非遺語境中的傳統(tǒng)武術保護,人們大多依然遵循當年挖整的路子,甚至直接把當年挖整上報的材料再次拿出來申報遺產(chǎn)。多數(shù)拳種并未從文化的深層、生存場域的調(diào)適與培育等方面富有建設性的開辟生存路徑,背離了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基礎上“活態(tài)傳承”的真義。挖掘與后續(xù)研究、激活的割裂是未能從根本上遏制拳種日漸式微的原因。
3。2技術陳陳相因,理論體系亟待提煉升華
鮮明的技術特點是拳種立身的第一要義,但不是拳種特點的唯一表達。太極拳由地方小技一躍成為世界性的健身寵兒,除獨特的技術風格外,更重要的是其內(nèi)隱的深厚文化底蘊的發(fā)掘。然而,當前大多數(shù)拳種的傳承仍然是代代相承的套路傳習,較少關注理論的提煉與升華。對北京市49個拳種研究會的調(diào)查研究顯示:傳承方式的陳舊,以及拳種理論體系構建的不足,導致拳種技術體系在弱化,缺乏理論支撐的空泛拳架乏善可陳,沒有吸引力和競爭力[10]。
3。3老弱與后繼乏人是困擾拳種傳承的兩大魔咒
拳種融入了傳承人群體的超人才智,傳承人是武術文化薪火相傳“接力賽”的當代“執(zhí)棒者”。然而,老弱與后繼乏人正困擾著拳種的傳續(xù)。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武術傳習群體亦不可能幸免。同時,武術作為一門藝業(yè),其系統(tǒng)掌握需要傳人傾其一生孜孜以求方得正果,因此但凡在某一拳種習練群落中有一定名望者多年事已高。勿論80年代初挖整時期各地區(qū)70歲以上老拳師多已駕鶴西去,且據(jù)研究者統(tǒng)計,2006年第一批山東省武術非遺評審的11個拳種代表性傳承人年齡亦大都在60歲以上[11],全國情況大致如此。這些代表性傳承人僅指通過非遺程序遴選出的拳種傳人,而這些傳承人的師輩則或老或病或已故去。進入快車道的中國社會,人們正甩開鄉(xiāng)土、傳統(tǒng)與厚重而奔向城市、現(xiàn)代與快捷,大批青少年或青睞于簡單、標準、即時的快餐式的西來體育項目乃至近鄰武技或完全湮沒于物欲的洪流,導致傳統(tǒng)武術拳種的傳承人隊伍愈發(fā)瘦小。
4基于拳種為單位的武術傳承的若干思考
4。1在武術普及與推廣過程中強調(diào)拳種意識
置身全球化的今天,武術如果要避免被湮沒的危險、葆有武術文化的多樣性,必須加強拳種意識。中國武術拳種眾多、流派紛呈,如能將“涓涓細流”的拳種統(tǒng)合起來必將形成武術“海納百川”的宏闊。以拳種為單位的標準化是武術普及與推廣、走向世界的必然,也是整合武術資源、彰顯武術文化個性的必由之路。這里的“標準化”依據(jù)不同發(fā)展需求而具有多維意指,不僅有少部分拳種為先行國際化而走向“競技化”,而更多的是為滿足社會需求而對拳種的初步規(guī)范,如傾向于健身養(yǎng)生的諸式簡化太極拳,適應產(chǎn)業(yè)化而規(guī)范的少林拳,為適應學校武術教育而正在試驗的武術段位制系列教程等,同時還應關注于拳種文化個性的發(fā)掘與梳理。本體技術文化與相關文化的缺失將不僅使拳種個性模糊、技術蒼白,而且難以葆有強勁吸引力和保證綿續(xù)不絕的傳承。
4。2傳承人的保護與培養(yǎng)是拳種傳承的關鍵
文化遺產(chǎn)保護專家馮驥才先生指出:“中華大地的民間文化就是憑仗著千千萬萬,無以數(shù)計的傳承人的傳衍。它們像無數(shù)雨絲般的線索,如果其中一條線索斷了,一種文化隨即消失;如果它們大批地中斷,就會大片地消亡”[12]。傳承是拳種的生存特點,“傳承人是傳統(tǒng)武術延續(xù)和發(fā)展的中堅力量”[13],傳承人保護與培養(yǎng)即是對拳種原動力的維護。
4。2。1“以人為本”的拳種傳承人保護
這里的“保護”有二層意指,一為看護傳承人并搶救其肩載的技藝,二是將激勵政策落實到個人以激發(fā)積極性。拳種杰出與代表性傳承人多年事已高,或弱或病者不在少數(shù),對其生命呵護成為保護的第一要務。同時,要尋找一切機會、利用一切手段搶救傳承人的藝業(yè)。扶持經(jīng)費的撥付代表著政府對武術遺產(chǎn)的一種姿態(tài),無關數(shù)目大小。但非遺經(jīng)費應直接撥付給“名副其實,確在傳藝”的傳承人本人,惟其如此才能充分調(diào)動傳承人的積極性,營造同一拳種傳人相互砥礪、互勉共進的積極傳承氛圍。除資金扶持外,激勵還包括對傳承人的人性關懷等,這方面浙江省實施的“三個必報”(突發(fā)事件、大病或逝世、有重要藝術成果),“五個必訪”[14](家庭困難、大病或逝世、收徒傳藝、有重要藝術活動、有突發(fā)事件)的代表性傳承人訪問和報告制度,給諸拳種傳承人保護提供了有益借鑒。
4。2。2拳種傳承人培養(yǎng)路徑一探
在保護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yǎng)各拳種傳承人,是武術非遺永續(xù)傳承的長遠之策,可從民間師承、專門教育領域和普通學校武術教育機構三條路徑予以實施。
民間師承是中國武術綿延不絕的主要傳承方式之一,即使在今天仍為多數(shù)拳種所遵循。這種以“家庭為本位,血緣為紐帶”的模擬“父子”契約關系的師徒傳承,一方面師傅有責任、動力為光大本拳派而傾囊授藝,另一方面徒弟渴望繼承師傅的衣缽,愿為繁榮本拳派而獻身。“自正自制”的傳統(tǒng)有利于拳種的更好延續(xù)。同時,師徒傳承是一個功套相兼、打練集合的循序漸進的拳種授業(yè)過程,有利于拳種技術風格的本真續(xù)傳和該拳種繼續(xù)豐富和壯大。師徒相承的傳藝者多為名家名手,受藝之人多為該拳傳人中的佼佼者,因此應鼓勵民間拳種的師徒傳承,并明確保護和獎勵辦法。同時還應明確師徒雙方的責任和義務,并對該拳種傳襲方式的歷史沉疴予以預防和清除。
武術的專門教育領域包括各級體育主管部門屬下的運動技術學院(體工隊)武術運動隊、高等院校武術院系和武術職業(yè)學校(含職業(yè)武術館校)[15]。這一領域匯聚了各級武術名家,其科研、技術水平引領著全國武術發(fā)展走向,將各拳種傳人培養(yǎng)納入該領域將具有極強的導向作用。一方面,上述領域可以成為所在地域非遺武術拳種的傳承基地,如成都體育學院已成為四川武術遺產(chǎn)的傳承基地、山東宋江武校是大洪拳的傳承基地等。另一方面,該領域在選拔運動員、招生時應為各拳種傳人網(wǎng)開一面,使各拳種傳人也能躋身競賽和獲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應從政策、課程設置上鼓勵和引導專業(yè)運動隊二三線運動員、部分學校武術專項生轉攻或選修傳統(tǒng)武術拳種,充實各拳種傳人隊伍。
普通學校武術教育應積極引入拳種。普通學校包括廣大中小學、中等職業(yè)學校和除設有武術院系的普通高校,在這些學校中大部沒有開設武術課??v使開設武術課也是掛靠在體育課“盛名”之下,武術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特色被湮沒;教授的內(nèi)容多為簡化和降低難度的競技武術套路,豐富多彩、風格異趣的眾多拳種仍徘徊于校門之外;多關注于武術技術的“臨摹”而忽視其文化意涵的傳播。而拳種進校園可以彌合當前學校武術教育的上述諸多尷尬。有學者強調(diào):“只有強化拳種意識,未來的中國武術教育才會有血有肉,才會生機盎然,才會實現(xiàn)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根本目的”[16]。普通學校武術教育雖不能直接培養(yǎng)拳種傳人,但在集中大部分學齡青少年的這些學校中增授拳種,無異于在進行“隱性”拳種傳人的普及性培養(yǎng),至少將來他們可能成為武術發(fā)展的助威者。
4。3拳種生存“場域”的構筑與調(diào)適是其“活傳”的必由之路
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指出:“一個場域可以被定義為在各種位置之間存在的客觀關系的一個網(wǎng)絡,或一個構架”[17]。場域可理解為拳種生存的外環(huán)境,如“水之于魚”,拳種傳承必須在與慣習、地理、時代等場域的交互換易中獲得新生。
4。3。1“場域——慣習”:拳種延續(xù)形態(tài)的復興與維護
在布氏看來,慣習是歷史性的沉積于個人和群體的共同記憶中并為其所享用,沒有脫離場域的慣習。武術在傳承過程中與不同場域交互濡染,內(nèi)化為人們的一種慣習,如對廟會、戲曲中武術內(nèi)容的期待,師徒傳承與門派觀念,及對武術神秘性的尋繹與篤守等。
戲曲與廟會。由于歷史的原因,武術為生存而流入戲曲、廟會等藝術與民俗場域中。武術與戲曲的結合可追溯至漢朝的《東海黃公》,元代禁武使大量武術內(nèi)容借助元曲而延續(xù)下來,至今武行已成為諸多戲曲種類不可或缺的行當。今天,京劇武打戲《三岔口》成為耳熟能詳?shù)慕?jīng)典劇目,亦涌現(xiàn)出了如楊小樓、蓋叫天等精于某一拳技的戲曲名家。在人們的意識中,戲曲已是唱、念、做、打兼具的藝術。武術與廟會相結合可稽考至成書于明代的《水滸傳》,書中載有“燕青智撲擎天柱任原”的泰山廟會打擂。至清末,反帝反封建思潮涌動,為避開清廷耳目,各教派、結社武人借助廟會演練武藝以集結力量。當前開封的中原文化廟會、菏澤的牡丹花會等皆為素有傳統(tǒng)的“武”廟會,以所在地域為主的各拳派武術人都會登臺獻藝、切磋交流。戲曲、廟會期間養(yǎng)成了人們演武、觀武的慣習,對上述武術存在不同場域的復興與維護即是對拳種生存環(huán)境的養(yǎng)護。
師徒傳承與門派觀念?!皥鲇蚴且粋€由各種客觀的社會關系交織而成的空間;人們生活在場域中,就是生活在關系中,只有從關系的角度才能把握一個人在場域中的各種行動、策略和慣習”[18]。師徒傳承的拳種延續(xù)方式是二千多年的封建宗法觀念在武術場域中的折射,形成了拳種本門內(nèi)正宗與庶出的判分,以及拳種門派間相輕相斥的抵牾慣習(陋習)?!八嚥惠p傳”與“真藝難求”成為師徒傳承雙方歷來的慣習,亦是傳承的悖論,師傅慎傳藝、徒弟對業(yè)師及所受之藝的敬畏無疑有助于拳種的本真?zhèn)鞒校珟捉松硪栏降膸熗疥P系是需要揚棄的。適當?shù)拈T派意識有助于互勉互勵、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膨脹不羈的門派觀念只能使拳種發(fā)展固步自封、瀕于偏狹。
神秘感是各拳種的美麗外衣。提起武術,人們馬上想到少林的達摩祖師、武當真人張三豐,會武術的人應該可以“飛檐走壁”、“隔空打物”,這是人們對武術的一種美好的理想化慣性認識和期待?!白鹱媸亲诜ㄖ频囊淮筇厣盵19],是農(nóng)耕社會尊重知識積累的一種普遍習俗和心理,師祖對拳種而言是一個鮮明的標識,具有統(tǒng)攝弟子虔誠皈依本門、刻苦練功的象征意義。各拳種都有本門的“神功絕技”,也是弟子翹首以待的至寶,哪怕窮其一生卻并未達到也仍然堅信不疑。所謂“秘不示人”的絕技很多時候是一種審美意境下的描述,但這又恰是中國文化重意象、內(nèi)觀體悟的反照。各拳種將其創(chuàng)始人、技術等某一方面近似“神話”的夸大,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習練該拳、豐富拳種的人文因子,從這個角度而言,對武術神秘(或神秘武術)的慣性認識需要維護而不是極力去破除,但應芟除如燒香、磕頭及以損害人體健康為代價的不切實際的練功方法等糟粕和雜質(zhì)。
4。3。2“場域——地域”:拳種誕育環(huán)境的維護、調(diào)適與構建
武術文化由于誕育地自然人文環(huán)境差異而尤顯綺麗多姿。拳種流派無不產(chǎn)生在特定的地域文化圈中,如嵩岳佛教文化圈中的少林武術,魯西水滸文化圈中的梁山武術等。其間的拳種流派又無不浸染著鮮明的地域文化因子:少林武術將大量的佛教用語、人物名稱、形象、教義、佛醫(yī)融攝進來,形成了拳禪合一、武醫(yī)兼修的特色[20];武松脫銬拳、李逵斧等梁山武術具有濃郁的水滸文化意味等。因此,拳種的傳承應特別注意其置身的地域自然與人文場域特色。首先,應注意對拳種傳承文化空間及生態(tài)地域的保護,如河南溫縣陳家溝作為太極拳發(fā)祥地的民居聚落及其所蘊含的合理的生活方式、傳統(tǒng)民俗,孕育湖南新寧巖鷹拳的莨山丹霞地貌等。其次,傳承過程中要保持拳種自身特色,如少數(shù)民族武術的民族服飾、配樂、舞武合一的特點,船拳要體現(xiàn)適宜吳越水鄉(xiāng)船頭搏斗“以身為軸”的技術特點等。第三,注意場域變化后拳種的自我調(diào)適,如閩粵拳術在進學校、流傳它域的過程中需將特殊的方言和思維方式及時普通化和易解化。第四,可以中州、巴蜀、吳越等歷史沿承的文化區(qū)域為單位制定區(qū)域性保護與傳承條例,實施特色拳種文化旅游、拳種進校園、籌建地域武術拳種博物館等發(fā)展策略。
4。3。3“場域——時域”:拳種的與時俱進
負載“同化”意識形態(tài)的全球化浪潮正拍擊著武術生存的時代場域,以傳統(tǒng)拳種為素材的標準化、同一化的競技武術迎合了競技體育文化的口味,因此率先走向了國際化。一方面,武術發(fā)展需要標準化,這是時代環(huán)境使然,眾多拳種應在保持本真的前提下逐漸規(guī)范化、簡明化,以應時之變、世之需。另一方面,全球化又是一把“雙刃劍”,按照競技體育共性模式雕琢后的武術個性正在黯淡。共性寓于個性之中,文化多樣性是國際文明對話的基礎。因此,拳種在“入世”的同時,應極力保持其中國文化浸潤下的完整技理體系與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個性,這也是武術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初衷。信息化社會正在消解傳統(tǒng)拳種形成的農(nóng)耕社會相對封閉的生存土壤,“法治社會代替宗法社會、技擊功能向健身的更迭、科學理性對神秘的破解、西來強勢體育的擠壓”[21]等迫使傳統(tǒng)武術拳種必須進入新一輪發(fā)展的“涅槃”。置身這個日新月異、強調(diào)交流的社會,夜郎自大、敝帚自珍只能歸于沉寂而后消亡。非遺工程的實施無疑為眾多優(yōu)秀拳種構筑了一座巨大的原生態(tài)“基因庫”。武術遺產(chǎn)基因庫的建立不是“蓄”一潭死水,“收藏武術基因”是為了“激活傳統(tǒng)魅力”,走“活態(tài)”傳承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近年來以拳種為競賽單元的武林大會、與演藝和旅游相結合的少林武術、以尋根謁祖為紐帶的河北永年太極拳年會等均為拳種的“活傳”提供了范式和思路。
5結語
中國武術“博大精深”的蒼穹因熠熠生輝的拳種之星的裝點而愈加浩淼曠美。拳種是構成武術的基本因子,以拳種為武術文化保護與傳衍的切入點是對武術之樹根系的培育。武術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澆灌的一枝民族體育之花,必然與生俱來承襲了中國的文化精神和歷史積淀,針對拳種自身的個性及當前傳承過程中的諸多尷尬都需要以拳種為傳承單位。在武術傳承過程中首先要在基礎性、大眾化的普及與推廣過程中樹立拳種意識。拳種本真與完整的遞傳必須關注于傳承人的保護和培養(yǎng)。拳種的“活傳”是非遺保護的終極目標,而包括“慣習”、“地域”及“時域”的拳種生存場域的維護、構筑與調(diào)適是關鍵。置身全球化的侵浸之下,武術文化的傳承是民族文化復興的必然,是把握國際體育文化話語權的內(nèi)在要求,而拳種的傳承是延續(xù)武術“基因”、張揚武術文化個性、突出武術文化多樣性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邱丕相,主編。中國武術教程(上)[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13。
[2]中國武術百科全書[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86。
[3]彭芳,呂韶鈞,孫富強。武術拳種的理論闡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32(9):30—31。
[4]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武術理論基礎[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7:137—181。
[5]康戈武。中國武術實用大全[M]。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0:8。
[6]周偉良。中國武術傳統(tǒng)拳種緣起傳聞故事的文化學研究[J]。體育文史,1997(4):25—26。
[7]陳正雷。陳氏太極拳術[M]。臺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3。
[8]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75:3287。
[9]洪浩,胡繼云。文化安全:傳統(tǒng)武術傳承人保護的新視閾[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44(6):53—58。
[10]張善勝。北京市部分武術拳種研究會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7:39—40。
[11]李成銀,張銀行。山東傳統(tǒng)體育綜述[A]。見:李群主編。傳統(tǒng)體育與雜技(齊魯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叢書之六)[M]。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2008:3—24。
[12]馮驥才。民間文化傳承人:活著的遺產(chǎn)[J]。文匯報,2007—05—10。
[13]虞定海,牛愛軍。中國武術傳承研究[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0:134。
[14]文 中。浙江探索“非遺”傳承人保護機制[N]。中國文化報,2008—11—30。
[15]康戈武。從全球化視角探討武術教育的生存與發(fā)展[J]。體育文化導刊,2006,(10):13—19。
[16]王崗,邱丕相,包磊。重構學校武術教育體系必須強化拳種意識[J]。體育學刊,2010,17(4):95—98。
[17](法)皮埃爾·布迪厄,(美)華康德。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M]。李猛,李康,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134。
[18]畢天云。布迪厄的“場域──慣習”論[J]。學術探索,2004(1):32—35。
[19]程大力。中國武術歷史與文化[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5:31。
[20]韓雪。中州武術文化研究[J]。體育科學,2006,26(8):86—95。
[21]王 林,虞定海。傳統(tǒng)武術傳承場域嬗變論析[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9,22(6):15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