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珊 丁勇 甘茂華
[摘要]文章針對四川外語學院教師多媒體教室和實驗室的教學設備技能培訓項目中出現的現實問題,教育技術中心提出了將ARCS動機設計模式應用于高校教師多媒體教學設備培訓項目。并在此模式的四個階段(分析動機問題、設計動機策略、執(zhí)行策略以及評價策略執(zhí)行的效果)的流程指導下,結合本校實際情況整理出了每個階段可操作性的實施策略,以及從ARCS理論的注意力、相關性、信心和滿意度四個因素激發(fā)學員學習動機的途徑和方法。在項目的具體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關鍵詞]ARCS動機設計模式;多媒體教室教學設備;教師培訓
[中圖分類號]G40-057[文獻標識碼]A[論文編號]1009-8097(2012)02-0070-04
一前言
隨著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以往單一的教學方式逐步被改善,各高校都配備了大量的多媒體教學設備,以多渠道呈現教學內容,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隨著學校教學、實驗場地的多媒體化和網絡化,如何培訓教師更快掌握新型設備的功能,利用多媒體設備促進教學活動的優(yōu)化等問題,亟待解決。而筆者所在的四川外語學院,由于其外語專業(yè)類院校的特點,建設有更多的多媒體外語類語言實驗室,在此問題上壓力更為顯著。
筆者作為四川外語學院多媒體設備技能培訓的參與者與研究者,發(fā)現在歷年的教師多媒體設備技能培訓過程中,存在以下兩個矛盾:
矛盾一:培訓過程中出現多種問題:(1)需求不同:培訓教師因為各自授課的教室不同,所以不同老師對設備培訓的需求也不同,不能所有教師統(tǒng)一培訓。(2)培訓積極性不高:上課人數往往不超過培訓總人數的1/3。(3)培訓效果不持久:教師在接受了一個或多個教室設備使用培訓后,不一定能掌握牢固,常出現再次使用時忘記某些操作的情況。(4)教師信息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由于教師不同的學科背景,因此同樣的培訓產生的效果也相差甚大。(5)需求靈活性大:在一學期的授課中,有時會出現某節(jié)課由于設備或其他情況,臨時更換教室,而教師并未接受過此類教室設備的使用培訓。(6)雙語培訓的需求:由于外語類院校的特殊性,有時會出現需要對外教采用雙語進行設備使用培訓的需求。
矛盾二:培訓的最終效果不能滿足教師對熟練使用多媒體設備的迫切需求。不僅教師自身授課時,需要研究運用教學媒體的技能技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學校也需要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設備應用潛力,提高整體教師信息技術能力。
如何有效解決上述的矛盾,在培訓工作中激發(fā)受訓教師的學習動機,提供合理的學習環(huán)境支持,以增強受訓教師的操作實踐能力,提高培訓項目的績效。筆者所在部門四川外語學院教育技術中心組織教育技術專業(yè)的人力資源對此系統(tǒng)中錯綜復雜的因素進行了分析研究后,將ARCS動機設計模式應用于高校教師多媒體教學設備培訓項目,并在此模式的指導下,結合本校實際情況整理出了ARCS模型的四個階段中每個階段可操作性的步驟,2011年9月聯(lián)合教務處等部門進行了新一學期的教師多媒體教學設備技能培訓,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ARCS模式理論基礎
ARCS動機設計模式是1979年由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凱勒(John M.Keller)教授提出。凱勒經過大量文獻研究,認為訊息傳遞者可以從引起注意(Attention)、切身相關(Relevance)、建立信心(Confidence)和獲得滿足(Satisfaction)等四個方面著手來激發(fā)和維持學習者的動機,簡稱ARCS模型。并且凱勒認為ARCS動機設計模式適用于所有年紀的學習者。
具體來說,將ARcs模式應用于高校教師多媒體教學設備培訓就是“先引起受訓教師對多媒體教學設備培訓的注意和興趣”;再讓受訓教師發(fā)現“此培訓與自己今后的教學工作有密切關系”;接著要使他們覺得“自己有能力做好此事,從而產生信心”;最后讓他體驗“完成培訓任務后的成就感,感到滿意”。
三ARCS模型動機設計過程
在ARCS動機設計模式中,動機設計是一個核心的內容。、主要包括分析動機問題、設計動機策略、執(zhí)行策略以及評價策略執(zhí)行的效果四個階段。其流程圖(如圖1):
四ARCS模型應用于高校教師多媒體教學設備技能培訓的設計與實施
將ARCS動機設計過程的四個階段應用于高校教師多媒體教學設備技能培訓的具體設計如下:
1.分析動機問題
在此步驟中關鍵是完成:(1)動機目標的確定。期望教師通過此培訓項目提供的學習環(huán)境,能掌握授課所需多媒體教室和實驗室里配置的各種設備硬件及軟件的使用方法,開展形式多樣的多媒體教學。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價值和意義。(2)學習者結構分析。通過分析受訓教師現有的學習基礎(即初始的信息技術技能水平),了解他們對這門培訓課程的態(tài)度和認識,以及對培訓項目績效的影響。本項目從學習者的結構分析入手,根據各院系報上的培訓名單,結構分析如表1。
由上表數據可以得出,受訓學員的結構特點:年齡結構上偏年輕化,學歷層次普遍較高,專業(yè)結構上文科與理科不平衡嚴重,職稱結構以中稱為線比較平均。
根據以往的培訓經驗以及本項目執(zhí)行至截稿前的情況總結。受訓學員不同的結構特點對項目績效影響有如下特點:a、年齡結構上:年齡偏年輕的學員不僅初始信息技術技能水平基礎更好,對電腦和設備操作更為熟練,而且在培訓學習中更容易掌握學習內容,甚至有時在培訓中能對學習進度稍慢的學員起到幫助和拉動的作用。這部分學員是培訓績效提高的中堅力量,年齡層偏中年的學員,雖然在學習進度上不如年輕學員,但是此類學員由于教學經驗豐富,往往在培訓過程中能提出一些設備軟件應用于教學上(特別是課堂教學)建設性的問題。可以通過此類學員與培訓教師的有效互動,積累設備軟件實際應用的經驗,提升設備培訓在教學應用上的績效。b、專業(yè)結構上:由于是文科類學校,學員文理專業(yè)結構分布的極不平衡(即使理工科專業(yè)也主要是商學院的金融、會計類專業(yè),新聞學院的廣告和傳媒類專業(yè))??偟膩碚f學員的專業(yè)若是越偏純文科類,其信息技術技能基礎越弱,要提高其培訓績效,需要付出更細致的努力,和更多的耐心。c、學歷結構和職稱結構上:對培訓績效產生的影響不大。但是通常學歷、職稱比較低的學員年齡上也偏年輕。
2.設計動機策略
按照ARCS模型中,注意、相關、信心和滿意四個要素設計動機策略如下:
(1)注意力
注意是學習者進行學習活動的前提條件。注意分為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要提高培訓績效,應在項目過程中更多地利用學員的有意注意來激發(fā)和維持學習動機。本項目中強調注意的手段就是通過喚起注意和維持注意兩個方面。從總體上根據受訓教師需要掌握多媒體教室與實驗室的軟硬件操作以完成授課任務的中心問題來激發(fā)教師探究問題的動機。在學習資源支持上,文本資料和網絡電子資料都按多媒體教室類型進行分類引起學員目的性的注意力;在表現形式上采用
圖文并茂,視頻演示等多種感性方式喚起學生注意力;在現場培訓中引導學生參與角色扮演,通過提出需解決的具有挑戰(zhàn)性的疑問或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知識的行為。
(2)相關性
相關性主要分為目的相關性和過程相關性。目的相關性是指學習內容有助于學習者達到某種生活中的重要目的時,他的學習動機就會被激發(fā)。如何最大程度地滿足學習者的需求?本項目中首先通過各種傳播渠道如校園網上出通知說明,院系動員等向受訓教師說明學習效用。并搜集學員意見,組織部分學員共同制定教學目標。
過程相關性注重的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當學習者認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有良好的情緒體驗時,他的學習動機就會被激發(fā)。如何將教學活動與學習者的已有經驗相聯(lián)系?本項目首先在學習環(huán)境支持上采用了具體真實場景,即提供了真實的現場培訓和網上虛擬教室兩個維度的環(huán)境支持,以增加學員的熟悉感。其次培訓過程中提供了真實的多媒體設備硬件及軟件的操作練習,并且采用了個人與小組學習相結合的方式,促進學員的動機匹配。
(3)自信心
自信來源于有意義的成功。首先通過向學員闡述學習要求、合格標準、和評價依據,幫助學習者建立成功的期望。其次如何使學習者對自己的能力進一步產生信心?本項目中采用困難拆分的方法。在學習資源上除了按多媒體教室分類,更細致地將學習任務分類,且每個學習任務拆分成一個個可具體操作的步驟。并且提供了一個仿真的網上虛擬教室,讓學員可以突破時空限制,多次反復進行實踐練習。通過練習過程中多次的成功體驗,讓學員認識到可以通過努力達到目標,從而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信心。
(4)滿意感
當學習的結果與學習者的積極期望相一致的時候,學習者就會感到心理上的滿足。獲得滿意感的途徑主要有兩條:一是外部途徑,本項目采取現場培訓簽到記錄,培訓完成情況在校園網上通報的心理暗示,目前還醞釀在下一個實施階段考慮頒發(fā)證書類似的象征性獎勵。二是內部途徑,本項目提供的多種學習環(huán)境,支持了學員在自然、真實的環(huán)境中運用新學到的知識和技能,促進其心理上的滿意。并且,培訓項目設定專門的部門負責接收受訓教師長期的反饋,并提供及時地問題咨詢,以幫助學員的具體實踐與學習目標一致。
3.實施動機策略
根據以上動機過程和策略的設計,ARCS模型應用于四川外語學院高校教師多媒體教學設備技能培訓的具體實施模式(如圖2)。
四川外語學院高校教師多媒體教學設備技能培訓項目實施說明:
(1)在學習資源支持上,主要由文本資源和網絡課程平臺兩大部分組成。四川外語學院教育技術中心于2011年編印了《四川外語學院教學媒體使用手冊》(如圖3),為促進授課教師掌握多媒體教室和實驗室內配備的各種設備的使用方法,熟悉多媒體教室和實驗室分布,方便教師隨時查閱。同時,基于校園的網絡平臺,通過對數字資源的設計與開發(fā),建設了“教學媒體應用技能培訓”網絡課程平臺(如圖3)。
網絡課程平臺主要由文本資料電子版,視頻演示,軟件操作測試三大模塊組成。文本資料電子版模塊采用flashpaper技術,將手冊制作成在線電子版,并按多媒體教室類型分類索引,方便教師利用網絡查閱。視頻演示模塊采用captivate軟件錄制多媒體教室軟件操作過程,并且將硬件操作拍攝下來,并編輯入演示過程。由于captivate制作發(fā)布的視頻為flash的swf格式,因此學習者在使用此視頻時效果流暢,不需要受到太多網絡帶寬的限制。
軟件操作測試模塊,采用captivate軟件錄制特有的training模式,可以將多媒體教室和實驗室內軟件的使用過程制作成分步驟的作品,以測試教師的操作水平。
另外針對學校有培訓外教使用多媒體教室和設備的需求,中心組織了專業(yè)的英語翻譯人力資源,將《四川外語學院教學媒體使用手冊》及網絡課程分別建設了英文版和中文版(如圖3),以達到雙語培訓的需求。
(2)在培訓方式上,采用實地培訓和虛擬培訓相結合。實地培訓分為集中培訓和按教室類型實地操作培訓兩個部分。實地培訓通常在一個學期授課開始之前,在校園網上通知培訓的時間和地點。首先進行集中培訓,對培訓項目概況進行簡要介紹之后,受訓教師可根據自己課程,去到相關的多媒體教室和實驗室實地進行操作培訓。每類型的多媒體教室和實驗室安排指定的一間,有技術人員在規(guī)定的時段,在此教室中進行培訓指導。受訓教師可以在這個時段中去教室實地操作和咨詢。
虛擬培訓主要基于上文所述的“教學媒體應用技能培訓”網絡課程平臺,可以突破教學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平臺的視頻演示模塊以教室類型為索引,將學習任務分類,且每個學習任務拆分成一個個可具體操作的步驟,制作成視頻演示,以這種2維仿真的網絡教室的教學過程為授課教師提供虛擬環(huán)境的支持。平臺的軟件操作測試模塊制作的分步驟作品,每個步驟不是演示而是要求教師先操作,若操作錯誤,給出評判和提示,只有當學員正確執(zhí)行了上一個動作,才會移至下一個步驟。通過這個模塊,教師可以一個個步驟地反復練習多媒體教室和實驗室的軟件操作直到熟練為止。
(3)在培訓過程的教學設計上,采用教師面授+指導學員操作+學員間學習協(xié)作+問題解答+虛擬培訓。a首先在集中培訓向受訓教師分發(fā)資料:介紹學校多媒體教室及實驗室分布情況,類型:以及整個培訓項目的結構、資源等。此時是讓教師對培訓項目的內容和方式建立一個總的概念。b然后在實地培訓時,培訓老師第一步進行一次完整地設備軟件操作,演示的同時并配以講解,學員在旁觀摩。第二步由學員自己操作,有問題時由培訓教師進行指導(此過程可以同時多開幾間同類型的教室讓學生操作練習)。第三步將學員集中在一起,由其中一個學員操作,其他學員在旁觀摩,對其出現的操作問題進行糾正,并就實際教學中的應用問題進行討論和演練(此過程甚至可由其他學員扮作學生角色,進行課堂模擬演練)。培訓教師在此步驟中不參與學員活動,僅在學員出現共同問題時進行解答。c實地培訓的最后,培訓教師需向學員演示講解網絡課程平臺中虛擬訓練模塊的使用。學員平時可隨時隨地使用虛擬模塊進行操作訓練。
(4)在培訓項目的環(huán)境支持上,教育技術中心在實地培訓之后,安排每個教學區(qū)的技術部教工人員負責搜集授課教師對培訓資源、方式等的反饋意見。并在平時對有需要的授課教師提供技術上的指導。
學校方面也給予積極地支持。不僅以校辦的名義下發(fā)每學期初的培訓項目實施通知;同時協(xié)調后勤各部門對培訓工作的場地、衛(wèi)生、能源保障等方面提供支持;通過學校的多個行政部門對各院系組織人員參加培訓積極動員,并且正在計劃在今后的培訓中對培訓合格的學員頒發(fā)“多媒體教室設備操作培訓合格證”。
4.評估結果
自2011年9月起正式啟用了ARCS動機設計模式應用于高校教師多媒體教學設備技能培訓項目。通過一個學期的實施與反饋,以及截稿前新學期開學培訓項目的再次應用實踐,教師均對培訓項目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效果感到滿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五結語
四川外語學院教師多媒體教學設備技能培訓項目的實施,抓住了矛盾核心,在ARCS~論的指導下,結合本校實際,從教學改革的視角出發(fā),在教學資源、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不僅對前文提出的問題與矛盾起到了良好的解決作用,對其他高校的同類項目也具有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仝素梅.基于ARCS模型的高職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研究[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1,(4):24-26
[2]蔡莉,田康生,肖兵,金宏斌,楊龍坡ARCS動機設計教學模式在《計算機軟件技術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29:52-53
[3]楊開城,李秀蘭,樊文強.基于ARCS動機模型構建在線學習系統(tǒng)[J]電化教育研究,2001,(6):46-66
[4]郭希林.國內有關"ARCS動機設計模式”的研究綜述[J]考試周刊,2007,27:34-35
[5]郭德俊,汪玲,李玲.ARCS動機設計模式[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5):91-97
[6]孫冬梅,刁彩霞.ARCS動機設計模型及其在高校課堂中的實踐探索[J].現代教育科學,2011,(3):141-144
[7]林琳.基NARCS動機模式的大學英語教學[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0,12(31:54-55
[8]郭德俊,馬慶霞,趙鳳貞,袁惠萱,林海波.《ARCS興趣問卷》的編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0,(2):33-37
[9]陳立春.美國“ARCS學習動機設計模型”原理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的研究[J]上海教育研究,2010,0):79-80
[10]鄧琦,盧清.基于ARCS動機模式的幼兒教師在職培訓策略探討[J].教育探索,2009,4(1):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