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黎露 鮑婷
摘 要 本文運用訪談、觀察、文獻等方法,對湖北省安陸市留守兒童的教育狀況進行了抽樣調查研究。研究分析表明,留守兒童存在思想品行問題、學業(yè)問題、心理問題等方面的問題。本文以湖北省安陸市的經驗為例,提出從家庭方面、社會方面、學校方面和政府方面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 留守兒童 教育問題 對策分析 主要做法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al Problems of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Hubei Anlu
LI Lilu, BAO Ting
(Hubei Ecology Vocational College, Wuhan, Hubei 430200)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adopts the literature method,observation method and interview method to make a sample survey of educational situation of the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Anlu City of Hubei Province.Analysis shows that several problems which are thought & conduct problem and academic problems as well a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etc exist in these left-behind children . This article takes the experience of AnLu City in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which puts forward to some countermeasures on the side of family and society as well as school and government.
Key words Children Left Behind; educational problems; analysis of countermeasures; main approach
“留守兒童”是指由于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農村的家鄉(xiāng),并且需要其他親人或委托人照顧的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兒童(6~14歲)。湖北安陸市是我省農村留守兒童較多的縣市,據(jù)統(tǒng)計,安陸市農村14周歲以下留守流動兒童3萬余人,其中留守兒童2.7萬人,隨著外出務工的農民不斷增加,安陸農村留守兒童數(shù)量增長速度較快,也帶來不少新的問題。為了能夠更全面的了解我市農村留守兒童的現(xiàn)狀、存在的問題以及成功經驗。2011年8月,安陸團市委就安陸市14歲以下“留守兒童”情況,開展問卷調研活動。
1 調查基本情況
(1)樣本選取。綜合考慮安陸市各鄉(xiāng)鎮(zhèn)人口、外出務工人口、經濟條件、地域特點等因素,決定選南城辦事處初級中學、棠棣鎮(zhèn)鎮(zhèn)小、王義貞鎮(zhèn)鎮(zhèn)小3所學校進行調查研究。
(2)調查問卷說明。根據(jù)簡單隨機抽樣的原則,共向三所學校發(fā)放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88份,有效率為94.4%?;厥盏膶W生問卷中,初中學生81人,占43%。小學學生107人,占57%。
2 調查統(tǒng)計結果
(1)受訪留守兒童中,父母在都在外地打工的占38.8%,父親在外打工的占42.9%,母親在外打工的占18.3%。
(2)在家里一起生活的親人以祖父母、外祖父母居多,占69%,叔叔伯伯占8.7%,其他占22.3%。
(3)父母在外打工超過半年見一次面的占54.1%,一年見一次面的占21.5%。
(4)覺得學校和老師比較關心自己的占43.9%,和父母關系一般的占19.4%。
(5)留守兒童受了委屈或遇到困難時有48.7%的會請老師幫忙解決,30.6%打電話給父母。讓祖父母等親屬解決的只有14.57%會,其他占6.2%。
(6)留守兒童學習成績在班級所處水平以中等居多,占43.2%,優(yōu)秀的占16.4%,良好的占28.8%,較差的占10.5%。
(7)最害怕的事情是學習不好的占38.8%,獨孤的超過36.5%。
(8)留守兒童每天課外讀書學習時間方面,有11.6%的不足1小時,有40.5%的為1小時。26.5%的留守兒童課外讀書學習時間為2小時或以上。
(9)有75.1%的留守兒童讀課外書。課外書的來源主要有父母買的占40.9%,自己買的占22.3%和他人借或贈予的占23.5%,祖父母買的占13.3%。
(10)學校開家長會時,到會的家長以祖父母為主,占62%。
(11)周末和假期會寫作業(yè)、看書的占59.2%。
(12)留守兒童每天放學后需要下田干農活的占43.43%的,干其他農活占19%,37.54%的留守兒童不用干活。
(13)對自己的生活狀況比較滿意的占32.7%,不滿意的占35.6 %。
調研結果顯示,當前我市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教育狀況堪憂,普遍存在因缺乏親情而導致的自閉現(xiàn)象,學習成績不好的比例較大,對學習缺乏熱情和進取心,甚至出現(xiàn)厭學、輟學等問題。調查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農村學校受辦學條件、師資力量、教學理念的局限與制約,針對留守兒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關愛力不從心,學校與家庭之間缺乏溝通,也是問題之一。
3 原因與對策分析
市場經濟的繁榮發(fā)展對城鄉(xiāng)二元經濟的巨大沖擊,農村和農民開始活躍起來;城市發(fā)展建設中大量的就業(yè)缺口;農村收入的逐年減少,農村生活所迫;以戶籍制度為核心的一系列城鄉(xiāng)隔離制度,從體制上將社會人為地分成城鄉(xiāng)二元。在這些背景下,我國經濟生活中出現(xiàn)了民工潮以及相應的誕生現(xiàn)象——留守兒童。留守兒童的健康城長直接影響著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只要家庭、社會、學校和政府齊抓共管,“同在藍天下,共同成長進步”的美好愿望必將實現(xiàn)。
(1)轉變留守兒童家長教育觀念,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較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目前農村留守兒童家長的教育觀往往局限于孩子有書讀就行,考慮成本放棄孩子接受城市教育的機會或重男輕女,留下女孩在農村讀書。其次,家長的教育能力不能夠滿足孩子的教育需求。留守兒童父母受空間上的限制,加上沒有時間和精力過問孩子的學習,在家里的祖父母,受精力、觀念等因素影響,對孩子的教育關注僅限于讓孩子完成作業(yè),對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興趣的關注很少,家庭教育基本處于空白狀態(tài)。針對家長教育觀念、方法落后現(xiàn)象,安陸市利用春節(jié)期間農民工返鄉(xiāng)高峰期開展“家長課堂”活動,強化家庭教育觀念,教授與孩子溝通、交流及教育孩子的科學方法,引導家長充分發(fā)揮對孩子的獨特的教育功能,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2)社會各部門能力合作,為留守兒童營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對此,安陸市有以下做法:一是為留守兒童創(chuàng)造更為良好的硬件環(huán)境。各鄉(xiāng)鎮(zhèn)辦事處服務中心在原有的硬件基礎上繼續(xù)開設了學習園地和閱覽室、安裝親情電話、購買電腦并開通信息技術室,盡可能給留守兒童創(chuàng)造好的學習條件和寬松的成長環(huán)境,促使他們能克服自卑、樹立自信、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二是開展“認親結對活動”。全市各鄉(xiāng)鎮(zhèn)、部門負責人和全體鎮(zhèn)干部均聯(lián)系了一名留守兒童為認親對象,互贈親情卡;三是建立留守兒童檔案。為了讓留守兒童托管服務中心工作更加規(guī)范化和有針對性,服務中心人員為每位孩子建立了檔案并定期跟學校老師聯(lián)系,隨時了解和幫助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上所遇到的問題;四以救助貧困留守兒童為重點,積極爭取政策、資金、項目。通過開展“關愛貧困留守兒童”、“手拉手、一幫一”等活動,對貧困留守兒童進行重點救助;五是適當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和角色互換,依托服務中心、學校、社會的各類主題教育活動,讓孩子們能理解父母在外打工的艱辛和無奈,教育孩子回家后適當幫爺爺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以培養(yǎng)留守兒童的自主性和親情感。
(3)改造客觀教育環(huán)境,加強教師、家長或監(jiān)護人與留守兒童間的互動。農村中小學普遍寄宿條件很差,很多學校甚至沒有寄宿條件,政府要根據(jù)地實際情況制定合適標準,進而加大對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建設力度,不斷完善其基礎設施。獨生子女、隔代現(xiàn)象,導致孩子們的業(yè)余生活缺乏,感情培養(yǎng)的平臺較少,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和感情轉移現(xiàn)象的發(fā)生。據(jù)調研,家長極少嘗試用各種方式與老師取得聯(lián)系,孩子在學校生活處于父母失控的狀態(tài)。需進一步壯大親情志愿者隊伍,完善“代理家長”制度,盡量為雙親在外地或親友不能提供良好成長環(huán)境的農村留守兒童提供住宿條件,營造良好的氛圍,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群體中成長,對缺失的家庭教育進行補償。安陸市通過“家長熱線”、“連心卡”、定期家長會等方式與家長交流,增強教師、家長或監(jiān)護人與留守兒童間的互動。同時,要加大對農村學校師資支持力度,倡導中小學開設心理課程,配備心理教育教師,引導兒童走過人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使留守兒童健康地成長。真正讓學校、家長形成合力,改造客觀教育環(huán)境。
(4)借鑒成功經驗做法,建議以大專院校社會工作者專業(yè)畢業(yè)生為主體,打通高校畢業(yè)生進入農村社區(qū)和城鎮(zhèn)社區(qū)工作的通道,鼓勵高校畢業(yè)生和社工人才進入農村鄉(xiāng)鎮(zhèn)和社區(qū)工作,同時,要借助大學生“三下鄉(xiāng)”,完善大學生“村官”制度,并切實提高它們的待遇。其任務是主要從事對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指導,協(xié)助學校和社區(qū)辦好寄宿制學校,幫助疏通學校與監(jiān)護人、家長的聯(lián)系渠道,建立起留守兒童的學校、家庭和社區(qū)的教育、關愛及監(jiān)督體系,用青春構筑起和諧農村社區(qū)的安全網。
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需要家庭、學校和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學校加強管理,完善制度,創(chuàng)新課程體系;家長轉變觀念,盡可能地和孩子保持密切聯(lián)系,樹立孩子的教育和全面健康發(fā)展需要家長的全面關懷的理念,對孩子的道德和精神需要給予更多關注;社會合部門能力合作,切實把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提上議事日程,多辦實事?!巴谒{天下,共同成長進步”的美好愿望必將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 魯潔.教育社會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 王開玉.不一樣的童年——中國農民工子女調查報告.合肥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10.
[3] 蔣篤運.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與對策.中國教育報,2008(7).
[4] 張國飛.農村留守兒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聊城大學學報,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