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萍
講解是人們解釋或者解說知識和專門技術(shù)的行為方式,是教師課堂教學中最普通的教學方式,是作為中介語言增進學生認知水平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發(fā)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都是學生認知世界的特殊過程。其特殊性不僅表現(xiàn)在學生所學的知識是未被發(fā)現(xiàn)的知識,還在于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教師把知識按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以及特點加以整理,把對知識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準確生動地表達出來,使學生在有限時間內(nèi)較快地理解和掌握知識技能,發(fā)展能力。
在講解的過程中,我遵循以下幾點:
一、求新
所謂求新,就是教師在進行講解時要給知識注入鮮活的內(nèi)容。講出新知識,運用新材料,選擇新角度,講出新體會。例如:我在教學《蛇肚子里的象》時,讓同學們把作者的一號作品和二號作品給身邊的大人或者小伙伴們看一看,讓他們說說這是什么,一號和二號作品有什么區(qū)別。利用新穎的講解方法,使學生受益,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比較深刻。一頂帽子有什么可怕的?“于是我不跟他談蟒蛇,談原始森林,談星星……我跟他談橋牌、高爾夫球、政治和領(lǐng)帶……”語言表達形式的新穎多變,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是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的一個有利因素。
二、求深
教師講課只有講出水平、講出角度,學生才會折服、才會欽佩,對知識才能孜孜以求。反之,教師講課無力求深,甚至低于學生,學生就會覺得教師是在進行淺薄地說謊。旁征博引才是喚起學生興趣的有效方式。例如:我在帶領(lǐng)學生分析完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一詩后,列舉了精忠報國的岳飛,不為斗米折腰的朱自清,塞外牧羊的蘇武。一位位歷史人物的偉大壯舉猶如催人奮進的鼓點擊出,極強的民族之魂深深地震撼著學生的心靈。教師必須掌握古今中外廣博的知識,才能用優(yōu)美流暢的語言點燃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渴望知識的火藥。給學生打開一扇又一扇眺望未知世界的窗口。
三、求精
要克服教師“滿堂灌,填鴨式,注入式”的弊端,防止出現(xiàn)“重教輕學”、重講解輕體驗的現(xiàn)象,一節(jié)課,教師的講解占了一大半,學生的表達參與只有一點,剝奪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要少講,精講,講到點子上。突破難點,揭示重點,明確文章的寫作動力,達到預定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學《蜘蛛》,有這樣的一句,“后來,我發(fā)現(xiàn)了蜘蛛走了許多彎路——從一個屋檐起,打結(jié),順墻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小心翼翼地翹起尾部。不讓絲沾到地面的沙石或別的物體上”從破折號可以知道什么?破折號起什么作用?學生回答后,教師這樣評價:我們的小朋友分析得真切、透徹,通過破折號下面的解釋說明,突出了蜘蛛的頑強、堅韌和聰明。
四、求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講解要富有吸引力,必須講究情趣,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得到愉悅的體驗。方法多樣化,有情感性,聲情并茂,以情感人,文雅風趣,富有幽默感,創(chuàng)造和諧愉悅的氛圍和情景。例如:一位教師在給學生講解詞性中的動詞時說:“同學們,動詞是什么?我會變”。這一下激起了學生們的好奇心,他們眼睛盯著老師,老師找一個中等個的男同學,并說:“動詞就在他們身上,走!”這個學生走了幾步?!芭?!”這個學生跑了幾步?!罢f話”,這個學生又說了幾句話。老師說:“我把動詞找出來了,誰還能在這個同學身上找出來?”學生們有所領(lǐng)悟,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原來動詞就是表示動作的詞呀!學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五、求活
教師在講解設(shè)計上不要孤立地使用一種方法,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實際需要,審時度勢地把握“講”的分寸,適時引入設(shè)疑、提問、誘導、演示、討論等方法和手段,把老師的講解和學生的訓練密切結(jié)合起來。
總之,一位合格的語文教師必須是掌握了語言藝術(shù)的人,一個懂得創(chuàng)造語言藝術(shù)的人。只有這樣,說出的話才能準確、嚴謹、生動、傳神,并富有啟迪性和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