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暉 王云良
為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我班確定的主題是“藝結少年”——手工鉤編小飾品。
一、根據(jù)學生實際,科學確定活動內容
為了使我班的特色活動扎實有效地開展,在計劃制定方面,我們注重全員參與,自主制定,即校領導、教師、學生都參加到計劃制定的活動中來,它經(jīng)過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兩個輪回。由上而下,即由學校領導將創(chuàng)建特色學校的理念、目標向下傳達,組織指導教師學習領悟,讓每一位指導教師充分了解特色活動的性質、任務、活動特色等;由下而上是指內容的制定全員參與,由學生到指導教師最后再匯總到主管校長處,這樣既合理地滲透了創(chuàng)特色學校的工作目標和指導思想,又因班制宜,真正發(fā)揮了學生的特長,張揚了學生的個性!
在確定活動內容時,先讓學生搜集有關鉤編方面的內容,然后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個方面,在學生中展開廣泛的討論。最后進行梳理、篩選、歸類、匯總并上報科學可行的活動內容,由學校做通盤考慮,進行統(tǒng)一的規(guī)劃安排,形成活動計劃。
同一個內容、同一種材料均有不同的做法和多種形式的搭配,由此體現(xiàn)出活動的層次性、新穎性、多樣性,進而展開學生思維想象的空間,形成一個整體協(xié)調統(tǒng)一,個性形象鮮明的格局,這是我班特色活動中的一個創(chuàng)新。
二、加強特色管理,促進活動深入實施
我校把特色活動課納入正式課程。我們三年級兼周一課時,做到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將每月兩節(jié)活動課分成“1+1”的形式,即教師指導課,每月一節(jié),由教師進行活動培訓,傳授活動內容、方法及鉤織技巧。還要圍繞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階段總結;學生實踐活動課,也是每月一節(jié),課時在周末,以學生個人或小組為單位,進行自由鉤織活動。有時根據(jù)需要將一節(jié)特色活動課與班隊會課統(tǒng)一安排使用,這樣安排靈活性大,既為特色活動提供了時間上的保障,也給班隊會課增添了別具特色的內容,達到一舉兩得之功效!
活動開展之初,學生對手工鉤編還很陌生,有的搖頭皺眉!此時,我意識到要想讓孩子們主動參與,樂于鉤編,必須激發(fā)他們對鉤編的興趣。為此,我利用班班通網(wǎng)上資源,給學生們演示一些漂亮的成品圖片,并言傳身教,說明手工鉤編不僅外形漂亮,而且有著廣泛的實用價值。在生活中它們的身影無處不在,大到衣服圍巾,小到手機套茶杯套等。還引領學生想象:假如你的作品能在生活中應用或者被別人賞識利用,那該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呀!那才是我們品嘗成功、享受特色之果的絕美時刻!孩子們聽了我的介紹,看到了我引領的作品,漸漸地對鉤編產生了興趣?,F(xiàn)在,每到鉤編課,學生們都興致勃勃,課前充分準備,課上積極表現(xiàn),課后不斷完善。饒有興趣地徜徉在特色活動的海洋中!
要想鉤編出各具特色的作品,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只靠教師一個人的力量是不行的,我指導的針法只不過三四種,因此必須依靠廣泛的課外資源。鉤編藝術歷史悠久,尤其永豐鎮(zhèn)民間鉤編團體較多。于是我依托地域優(yōu)勢,利用本地資源,引導學生利用節(jié)假日向自己的父母或身邊有此特長的鄰里長輩們學鉤編一種或幾種作品,再把作品鉤編技巧傳授給其他學生,讓他們都做“小老師”感受到成功的幸福。這樣彼此互相學習,互通有無,學生們的思路廣了,編織的本領不斷提高了,一件件作品紛至沓來。大大豐富了我班特色活動成果展示內容,也增進了教師與學生家長的聯(lián)系,促進了師長間的溝通與和諧。營造了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培養(yǎng)學生,促使孩子全面健康發(fā)展的良好氛圍。
手工鉤編所需的材料一是鉤針,二是廢舊毛線。學生無需花一分錢,而且把廢舊毛線合理利用起來,增強了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而且還培養(yǎng)了學生勤儉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我相信,經(jīng)過我們不斷加強特色活動管理與培養(yǎng),再過一年,學生的作品一定能走出課堂,走進家庭,走向市場。
一分耕耘一分獲,一分辛苦一分才。我堅信在學生及其家長的密切配合下,我所帶領的“藝結少年”特色活動小組將一如既往地按照我校創(chuàng)建特色學校規(guī)劃的要求不斷探索、奮發(fā)進取,為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既合格又有特長的人才而不懈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