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賢杰
【摘要】對現(xiàn)代高等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質量之要求,首要的是對在校教師質量的要求,如何體現(xiàn)一個教師的能力,教師教學業(yè)績考核就是一個很好的平臺。搭建好這個平臺是每個高校所要認真思考的工作之一。
【關鍵詞】高校教師教學業(yè)績考核公平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3-0007-02
為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規(guī)范教師教學業(yè)務管理,客觀、公正、公平、公開地評價教師教學工作業(yè)績和貢獻,激勵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質和教學水平,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并為教師的評聘、獎懲、晉級等工作提供科學依據,根據《浙江省高等學校教師教學工作業(yè)績考核指導性意見(試行)》(浙教高教〔2007〕33號)和《浙江教育廳關于調整<浙江省高等學校教師教學工作業(yè)績考核指導性意見(試行)>有關內容的通知》(浙教辦高教〔2009〕33號)精神,浙江省多所高校從2007學年開始,相繼對學院的在編專(兼)任教師進行了教學工作業(yè)績考核。作為一所民辦高職院校,也在2009學年開始了此項工作,對此,就教師教學工作業(yè)績考核工作得失談三點思考。
思考一、如何體現(xiàn)考核的公平性
為了指導考核工作,學院出臺了《教師教學工作業(yè)績考核辦法(試行)》文件,文件第三條指出:教師教學工作業(yè)績考核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堅持重在激勵原則;堅持定量和定性相結合原則;堅持有利于學生培養(yǎng)和教學質量提高原則;堅持分層次和分類別相結合原則。
考核工作必須堅持的五個原則很重要,也是考核是否能真正起到“激勵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質和教學水平,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的關鍵。而做到五個原則,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社科部第一次的教師業(yè)績考核工作結束以后,每個在編專任教師也就有了自己的第一次考核等級。獲得A級的當然高興,可是由于受到考核體系中比例的限制,一定會有教師被考核成B級、C級和D級,有個別的教師可能還會因為某個教學事故而被直接考核成E級。由于考核將作為“教師的評聘、獎懲、晉級等工作的科學依據”,每個教師就很關注自己所得到的等級,他們當然要問一聲:考評工作小組憑什么給自己進行考核的。
(一)工作態(tài)度的定性
依據考核文件,工作態(tài)度分為三級。文件第七條指出:工作態(tài)度主要包括教師在院系各級各類教學建設、教學研究與改革、教學常規(guī)活動,以及其他工作中的參與度、認真度、責任度、努力程度等方面的表現(xiàn)情況。系(部)可以根據教學業(yè)績考核指標及要求,結合各系(部)特點,自行決定考評方式,考評結果分為Ⅰ、Ⅱ、Ⅲ級。
第一次考核問題就出在學院的文件規(guī)定太粗,系(部)自己的“教學業(yè)績考核指標及要求”因為時間太緊還沒有制訂出來,“堅持定量和定性相結合原則”就很難落實了。全部靠定性來評定一個人,多少存在不能讓每個教師都信服的問題。
針對這個問題,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完善系(部)的“教師教學工作業(yè)績考核指標及要求”實施細則,并且這一實施細則需要通過部門全體教師認真討論的基礎上建立,只有如此,每個教師才能明白如何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為此,社科部在制訂的《“教師教學工作業(yè)績考核辦法(試行)”社會科學部實施細則(試行)》中,就明確規(guī)定“確定工作態(tài)度要求教研室主任對教師有一定的工作布置和完成情況的記錄數據,再根據其在工作中的參與度、認真度、責任度、努力程度等方面的表現(xiàn)情況進行考核?!庇辛恕耙欢ǖ墓ぷ鞑贾煤屯瓿汕闆r的記錄數據”,這些定量指標的記錄,再結合定性就能比較客觀的反映一個教師的工作態(tài)度了。
(二)教學效果的確定
考核文件第八條:教學效果主要包括教師在承擔課程、實踐性教學等方面的教學質量測評情況等。教師在承擔課程、實踐性教學等方面的教學質量評價由學生評教和系(部)考評兩部分組成,其中學生評教占60%,系(部)考評占40%。
學院在網上實行學生評教,每個學生都要對任課教師進行評教。在去掉10%的最高分和10%的最低分,得出一個學生評教分。每學期學生評教一次,學年教師的學生評教結果為兩個學期的平均分。盡管有教師對學生評教分有些看法,但還是認可學生評教這個方法的合理性和數據的真實性。
問題是系(部)考評占40%,系(部)考核工作小組憑什么給每個教師打分?社科部在考核時,參考學生評教的結果,在進行集體討論后,每個考評組成員分別對考核教師打分。有教師認為,參考學生評教的結果就不對,會影響考評組成員的第一印象;也有教師指出,考評組有些成員從來沒有聽過自己的課,他們是怎么來確定自己“教學效果”的呢?
教學效果考核結果也是三級,完全由定量的數字決定,差0.01分就會影響一個教師的教學工作業(yè)績考核等級,難怪我們的教師要“斤斤計較”了。尤其是學生評教分在85分以上,受到比例的限制而淪為C級、D級的教師就更“在乎”了。在總結第一次教師教學業(yè)績考核得失的時候,針對這個問題給出了解決的辦法,即加強部門教師間的聽課。在制訂的《“教師教學工作業(yè)績考核辦法(試行)”社會科學部實施細則(試行)》中明確:
1.教學效果主要包括教師在承擔課程、實踐性教學等方面的教學質量測評,包括學生評教和學部評教。為了能更好地反映教師實際教學水平,考核工作小組成員每學期必須至少聽一次社科部專任教師的課,并對本次課堂教學效果進行打分,分值即為學年考核時的重要指標。
2.社科部教師每學期必須至少聽一次本教研室的每個教師的課,并對本次課堂教學效果進行打分,分值可以成為考核工作小組學年考核時的參考指標。聽課總量每學期超過社科部專任教師總數的50%者,才有資格成為考核工作小組的教師代表。
3.考核工作小組成員未能完成全部聽課任務的,除影響其工作態(tài)度考評外,只能對已經聽過課的教師進行評分。
4.社科部教師每學期必須至少開設一次公開課,沒有教學任務的教師應該積極參加。同時要歡迎其他教師任何時候的聽課。以制度來規(guī)范我們的考核工作,考核結果也就得到更多教師的認可。實踐證明,當我們能真正做到客觀、公正、公平、公開地評價每個教師教學工作業(yè)績和貢獻的時候,就一定能建立起一個和諧的工作環(huán)境。
思考二、如何解讀考核數據
每一次的教師教學工作業(yè)績考核,都會留下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然而在關注這些問題的同時,我們也應該花些時間來關注在考核時產生的一些數據,這些數據對我們今后的工作有很強地指導意義。
(一)“工作量”數據給我們的啟示
社科部在編專任教師工作量最高29學時/周,最低16學時/周,平均22學時/周。按照學院考核文件規(guī)定,16學時/周為工作量飽和,等級為Ⅰ等。所謂飽和,泛指事物在某個范圍內達到最高限度。如果16學時/周的工作量為飽和是科學的,那么現(xiàn)在社科部在編教師工作量平均為22學時/周就是超飽和狀態(tài)了,就需要引起我們管理者高度的重視。
如今的高校教師壓力大是眾所周知的,能在高校中謀得一個教師位置不容易,唯有拼命工作才能對得起高校教師的稱呼。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教得質量如何需要檢驗,然而對一個人的檢驗哪能像檢驗一個工廠產品這么簡單。嚴格要求,學生畢不了業(yè)、拿不到畢業(yè)證,找不到工作,罪責在教師,都是因為你教師不以人為本,沒有人性;放點水,讓過了,讓名不符實的學生畢業(yè)了,推到社會上擔不起本該能擔起的任務,罪責也在教師,浮夸腐敗、誤人子弟。有時候想想,高校教師真好像被學生綁架了一樣。
一方面教師職稱晉級需要科研的支撐,另一方面繁重的教學任務需要青年教師來承擔,他們還有多少時間可以用在備課、批改作業(yè)、與學生交流等教學上呢,用于科研的時間那就幾乎為零了。
這幾年學院的各個部門都在爭取引進人才,無奈學院在師資隊伍建設上有著學院的一盤棋,目前還很難顧及所有的用人要求,教師教學工作業(yè)績考核應該是學院領導重新審視學院的教師隊伍的發(fā)展和人才儲備的時候了。
(二)“教學研究與改革”考核數據的背后
高校教師壓力大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考核指標體系中的教學研究與改革。文件第九條:教學研究與改革主要包括教師承擔的教學建設與研究項目(含教學改革項目、課程建設項目、專業(yè)建設項目、教材建設項目、實訓基地建設項目等)及取得的成果(包括論文、獲獎等)。
最近幾個學年,社科部在編專任教師“教學研究與改革”這一項得分最高40分,最低6分,平均23分。這個成績應該是相當不錯的,它除了得益于這幾年社科部堅持開展的“科研年”外,更多的還是教師自身發(fā)展的需要逼出來的。社科部有五位教師要晉級,還有多項課題要結題,所以他們也就發(fā)表了很多學術論文,這種為晉級和結題而寫的論文,在晉級、結題完成以后,還有多少原動力來推動下一篇的論文發(fā)表呢?可以肯定,在現(xiàn)在這么繁重的教學任務壓制下,可能會出現(xiàn)一段時間內我們的青年教師沒有學術論文的刊登,原因就是這些青年教師用于科研的時間幾乎為零。
那么,今后教師教學工作業(yè)績考核時,這個數據如果掉至個位數的時候,該如何應對呢?換個思路,就是如何來看待“教學研究與改革”?對于一所高等職業(yè)技術學院的教師,是把精力放在科研上好還是放在教學上更重要?既然一直強調高校以教學為主,尤其是一所年輕高校,當他們的教學自身還沒有形成很好地教學能力的時候,更應該把如何提高自己的側重點放在教學上。
鑒于這個觀點,我們不妨把一些育人的工作“轉化”成“教學研究與改革”,例如班主任工作,轉化一個人的行為談何容易,“教學研究與改革”強調的是高校功能中服務社會的屬性,改造一個人不就是對社會的最大貢獻嗎?又例如,學生社團的指導工作,過去學生社團指導教師沒有人愿意當,原因很簡單,他們的付出沒有被學院所認可。如果把他們的付出也“轉化”成“教學研究與改革”會怎么樣呢,可以肯定的是指導教師的積極性一定會得到極大地提高??己宋募嗟貜娬{了工作的結果,不出成績所有的付出都是無用功,這也會打擊教師的積極性。競技體育很殘酷,“成者英雄敗者寇”,一切以成績說話。然而培養(yǎng)一個人還更應該注重過程,今天沒有結果,不等于將來不會有變化。有付出就會有回報,但是急功近利不行。要知道,校園文化的培植,不是一個人一個學年所能完成的,它要靠一屆一屆師生共同努力才能逐漸形成。一個優(yōu)良的校園文化的形成,沒有一點“教學研究與改革”顯然不行,只是它不一定以論文的形式出現(xiàn),更多的是其實踐作用。再例如,在學院進行一次學術專題講座,帶領學生開展教學實踐和社會實踐活動等等,是否都可以視作“教學研究與改革”的工作而給予肯定呢。
如今高校太注重“科研與論文”,然而世界上很多事往往是物及必反。現(xiàn)在社會上新名詞很多,被信用卡困住的叫“卡奴”,被住房月供困住的稱“房奴”,高校教師受困于“科研”,或許,我們可以送給高校教師一個新詞叫作“科奴”。多年前,就有專家進行調研,指出我們國家不管是在人文社科領域還是在理工科領域,學術泡沫泛濫現(xiàn)象嚴重。科研成果表現(xiàn)為“三多三少”,即:“假花多、真花少;(開花)未結果的多、結果的少;(結果)結小果的多,結大果的少”。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不得不令我們高等教育管理者深思。
思考三、考核過后怎么辦
教師教學工作業(yè)績考核對于引導廣大教師積極投身于教學、安心于教學工作,確保教學中心地位和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雖然這項工作的難度很大,但只要有利于育人,就一定要下決心推進。省教育廳對此高度重視,發(fā)布的《浙江省高等學校教師教學工作業(yè)績考核指導性意見(試行)》(浙教高教〔2007〕33號)和《浙江教育廳關于調整<浙江省高等學校教師教學工作業(yè)績考核指導性意見(試行)>有關內容的通知》(浙教辦高教〔2009〕33號)兩個文件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
學院教師教學業(yè)績考核工作結束以后,社科部都在第一時間總結了考核工作的得失,在全體教師座談中,對相關數據作了解讀,以明確教師今后發(fā)展努力的方向;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刻反省,就問題的解決提出了很多意見和建議。在這樣一個氛圍下,社科部起草了《<紹興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師教學工作業(yè)績考核辦法(試行)>社會科學部實施細則(試行)》,在教師民主討論的基礎上,審議并通過了這個實施細則,為今后做好這項涉及每個教師利益的大事有了制度的保證。
我們的目的就是一個:教師教學工作業(yè)績考核要讓擅長教學、安心教學的教師有更多的發(fā)展機會,要確保教學中心地位和提高教學質量的本來目標,防止偏離方向。
參考文獻
1.《浙江省高等學校教師教學工作業(yè)績考核指導性意見(試行)》(浙教高教〔2007〕33號)
2.《浙江教育廳關于調整<浙江省高等學校教師教學工作業(yè)績考核指導性意見(試行)>有關內容的通知》(浙教辦高教〔2009〕33號)
3.周克庸 《跋涉中的思考》,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年11月
4.朱法貞 《教師論理學》,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
5.王愛國 《高等教育法規(guī)基礎》,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
6.方展畫 《高等教育學》,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