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紅
摘 要:文章以消費社會為背景,對中國武術發(fā)展進行研究。結果表明:中國武術正快速融入消費社會之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要符合消費社會的消費邏輯,中國武術產品的使用價值和消費價值之間產生;中國武術產品的豐盛與產業(yè)發(fā)展的虛假繁榮之間產生文化悖論。消費社會導致中國武術人文精神缺失、文化身份迷失的危機,并影響了中國武術的核心價值、文化精神及文化形象。中國武術的發(fā)展必須解決其產業(yè)化過程中的文化悖論。
關鍵詞:消費社會;中國武術;符號消費
中圖分類號:G80—0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2076(2012)04—0032—05
Abstract:It made a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on the background of consumer socie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ushu is melting into consumer society, and has achieved some results. However, because of the logic ofconsumer society, the product of Wushu generated the paradox between the consumer value and cultural value.The rich of products Wushu also generated the paradox between the prosperity and Wushu development. The consumer society leads Wushu to lose the humanistic spirit and the crisis of cultural identity.It had affected the core value of Wushus spiritual and cultural image.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must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cultural paradox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y .
Key words:consumer society;Wushu; consumption of symbol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以及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在市場經濟裹挾下的西方消費文化對我國社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并影響著我們的消費觀念。中國社會已經開始由傳統(tǒng)的生產型社會向消費型社會轉型。而大眾消費時代的來臨,為中國武術產業(yè)化發(fā)展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市場,中國武術也開始走出封閉的鄉(xiāng)村,融進了大眾消費的潮流之中。然而,今天的消費社會是一種符號消費,是消費過度奢侈化的社會,是消費需求過度人造化、過度審美化的社會。消費社會背景下的中國武術,為迎合大眾消費的欲望,不可避免地掉入了西方消費文化的陷阱。中國武術產品的使用價值和消費價值之間,中國武術產業(yè)化生產的目的和手段之間,以及中國武術商品的虛幻與真實之間均產生了嚴重的文化悖論。中國武術的核心價值、文化精神及文化形象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異。于是,思考消費社會背景下中國武術產業(yè)化的發(fā)展路徑,就成為中國武術融入消費社會,并向現(xiàn)代化轉型的重要內容。
1 符號消費下中國武術使用價值和消費價值之間的悖論
1.1 消費社會中“物的符號化”使中國武術價值呈現(xiàn)多元化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中國社會正快速進入到消費社會。據(jù)中國商務部預計:“到2014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1],而國際知名的投資銀行與證券公司高盛集團發(fā)布的2010年中國奢侈品消費數(shù)據(jù)所顯示:“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未來3年,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額有望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費國。中國未來5年內愿意消費奢侈品的人數(shù),將從4 000萬人上升到1.6億人[2]?!毕M時代生產的大量商品極大的滿足了人們的需要。然而,“消費時代的商品早已超越商品交換價值的生產,變成一種夸飾性的象征,即意義符號的消費、形象的標志性消費、炫耀性消費、明星效應消費等”[3]。在消費社會中,商品“原有的自然使用價值消失了,從而變成了索緒爾意義上的記號;因此,消費就決不能理解為只是對使用價值、實物用途的消費,而應看做是對記號的消費”[4]。因此,中國武術要融入消費社會中,就必須成為一種能夠滿足消費者的符號,正如法國社會學家鮑德里亞所言“要成為消費的對象,物品必須成為符號”[5]。
在這種背景下,產生于農耕文明的中國武術,為了迎合大眾消費的需求,融進當前人們的消費對象之列,就必須改變原有的生存狀況,使其成為能夠滿足人們消費欲望的符號。于是,中國武術開始走出封閉的鄉(xiāng)村,并改變了單一的家族式的師徒傳承方式,逐漸向符號化方向轉變,也促使中國武術的價值呈現(xiàn)多元化發(fā)展。首先,為了抗衡西方體育文化對本民族文化的沖擊,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國武術,其文化價值逐漸得到凸顯。中國武術被貼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標簽,成為人們能夠消費的文化符號;其次,為了吸引大眾消費的眼光,滿足人們的炫耀性消費心理,競技武術借助西方體育文化產業(yè)傳播模式快速發(fā)展起來;另外,通過武術比賽、武術影視等手段極力打造武術明星,以產生明星效應消費,吸引人們對武術產品的消費??傊M社會中的中國武術采取各種手段,使其成為可供人們消費的符號,其內在價值在消費者的需求中,也逐漸向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
1.2 符號消費導致消費價值與中國武術核心價值的背離
然而,成為一種消費符號的中國武術,在其價值產生多元化的同時,消費價值與使用價值之間產生了嚴重的悖論。中國武術的使用價值不斷受到挑戰(zhàn),逐漸遠離了中國武術的核心價值。因為,在消費社會中,“物的符號化也改寫了傳統(tǒng)經濟學對于商品交換的定義:這種交換的意義不在于用交換價值來換取使用價值,而是用交換價值換取符號價值,商品的交換已經和它的使用價值之間幾乎脫鉤;消費不再是物的消費,而是符號的消費,人們消費的實際上已經不再是物品本身,而是物品的意象”[6]。而有著厚重文化積淀的中國武術,獨特的人體技擊格斗藝術,保家護院、安身立命等價值觀念一直深入人心,體現(xiàn)著中國人思維方法,甚至內化為“一種民族化的生活方式”。而作為消費符號的中國武術,格斗技擊藝術不再成為消費的主要對象,人們也不再關心武術的核心價值,對武術商品的消費不再是消費武術本身,而只是消費武術的符號價值;對于武術的宣傳,則出現(xiàn)了違背中國武術核心價值的虛假宣傳。由于其消費價值和使用價值之間的背離,使其具有的傳統(tǒng)意義上的技擊價值逐漸削弱,武術成為花拳繡腿的代名詞。
另外,由于“物的功能性解放,既有非功能物變?yōu)榧兇獾墓δ芪?,意味著物品之間的關系變成了功能組合的關系,意味著傳統(tǒng)的物身上所承載的意義已然歸零,同時也意味著人們可以賦予它任何意義,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意志對它們進行任意編碼。在這種意義上,物變成了符號”[6]。消費社會中的中國武術,其具有的厚重文化底蘊已經不能支撐其成為消費的力量。而為了滿足消費的需求,人們根據(jù)現(xiàn)代大眾的消費心理,任意肢解或重新編碼中國武術。于是,為了迎合大眾審美特點,中國武術競技套路走向了“高、難、美、新”的發(fā)展方向;為了滿足人們技擊格斗的消費需求,中國散打橫空出世;為了不斷翻新花樣,吸引更多消費者的眼球,武術融入了體操、舞蹈、音樂的內容。總之。由于消費社會中“物與人都喪失了自己的本質,物被抽空了它們獨立的存在價值和豐富內涵,變成了消費意象”[7]。處于消費社會中的中國武術,在西方強勢文化的影響下,被任意肢解和重新編碼,其消費價值也逐漸遠離了其產生厚重文化底蘊的土壤,逐漸脫離了武術的本質,武術的核心價值也在消費價值的沖擊下慢慢消失,并失去了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蘊。
2 中國武術產品的豐盛與產業(yè)化發(fā)展虛假繁榮的悖論
2.1 消費需求刺激了中國武術產品的豐盛
消費曾經被認為是“摧毀、用光、浪費、耗盡”的意思。消費時代的來臨必然伴隨著大量商品的生產過剩。有報道稱:“中國的生產已經進入嚴重過剩階段,86%的商品供大于求,其余的基本持平,沒有一樣商品是供不應求的[1]?!闭绶▏鐣W家鮑德里亞認為:“今天,在我們的周圍,存在著一種由不斷增長的物、服務和物質財富所構成的驚人的消費和豐盛現(xiàn)象。它構成了人類自然環(huán)境中的一種根本變化。恰當?shù)卣f,富裕的人們不再像過去那樣受到人的包圍,而是受到物的包圍[8]?!比欢?,今天的“消費社會是消費過度奢侈化的社會,相應的在文化上也可以稱之為過度民粹化的社會。消費社會轉型首先意味著由‘貧困轉向‘豐裕,從消費的角度來看,不是維持生存的必要消費,而是超過必要消費的奢侈消費”[1]。
因此,在大眾消費需求下,中國武術呈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良好發(fā)展局面。以武術為主題的商品不斷被開發(fā)、銷售,滿足大眾消費的需求。如在商業(yè)化模式的操縱下,中國武術競賽表演市場如火如荼地開展,散打王、武林風、功夫選秀、中外武術對抗賽等各種武術賽事此起彼伏,掀起了一場又一場現(xiàn)代版的武林爭霸,使中國武術競技比賽呈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輝煌。以中國武術為題材的武俠影視作品,不斷創(chuàng)造著票房收入的神話,為人們提供了一頓又一頓豐盛的武術文化大餐。
2.2 消費主義造成中國武術產業(yè)的虛假繁榮
然而,處于消費社會中的中國武術產業(yè)化發(fā)展,也不可避免地進入了消費主義所帶來的虛假繁榮的怪圈。大量的武術奢侈品消費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武術的獵奇心理。但是,繁榮的武術產品消費市場正引導我們走進一個“虛幻”的消費世界。相對于各種武術競賽表演市場,具有厚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涵的民間傳統(tǒng)武術卻無人問津,處于自生自滅的尷尬境遇,成為“我們最大宗最珍貴的瀕危非物質文化遺產”。其次,在眾多西方體育項目的沖擊下,選擇以武術為鍛煉項目的人群在不斷萎縮,武術的傳承成為阻礙其生存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另外,中國武術的技術動作在吸取了舞蹈、體操等項目內容的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依此也產生了各種新的拳種、套路流派等,豐富了中國武術的技術體系;但是,傳統(tǒng)的武術套路、器械正在快速流逝,傳統(tǒng)武術拳種正面臨滅絕的境遇,武術不得不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消費社會中的中國武術產業(yè)化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消費者對這些越來越形象化、審美化的消費品采取的卻是‘用完即扔甚至‘買完不用的非情感化的冷漠態(tài)度”[1]的左右下,中國武術產品終究是曇花一現(xiàn),產生了一種虛假的繁榮。
3 大眾消費主導下的審美風尚轉變導致中國武術文化精神的貧瘠
3.1 大眾消費導致中國武術人文價值的弱化
在工業(yè)文明主導下的消費社會,雖然生產的物品和商品極大滿足了人們的物質需求,但是西方消費主義主導下的意識形態(tài)也嚴重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念和消費觀念,使人們的審美風尚發(fā)生了一次根本性的變化,即“由以崇高為主形態(tài)的審美道德教化文化向審丑、享樂的消費文化轉化”[9]。這種轉變勢必造成人們在對物欲的強烈追求過程中,使商品具有的人文價值受到弱化。因為,大眾消費是要生產出適合大眾消費口味的產品,不管什么東西,都可以批量生產。而利用機械技術手段“大批量制造文化產品的同時也在無形中用復制置換了文化中的創(chuàng)造的概念,以往凝聚著生產者心智活動的文化創(chuàng)造,變成了可供多次重復消費的視聽影像的復制”[4],文化的獨特性也在滿足大眾消費的復制過程中被逐漸弱化了。大眾消費對高雅藝術文化的沖擊,用費瑟斯通的話來說,就是“具有崇高藝術規(guī)則的、有靈氣的藝術,以及自命不凡的教養(yǎng),被折價轉讓了”[10]。
誕生于農耕社會中的中國武術,原本是一種追求過程的文化,是一種需要習練者用身體感悟的文化,是不可復制和批量生產的文化。而在消費社會的大規(guī)模生產、大規(guī)模消費與大規(guī)模收益的影響下,中國武術在西方商業(yè)模式的操縱下,不斷被復制并批量生產,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需要。而在這樣的過程中,中國武術逐漸喪失了其具有的文化個性,成為可供大眾消費的商品,其具有的文化價值也在批量生產和復制下,被不斷改寫和弱化,從而造成了武術人文價值的貧乏。
3.2 大眾消費造成中國武術文化精神的貧瘠
中國武術在長期的發(fā)展中,不斷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融合,積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蘊,使中國武術具有高雅文化的崇高品格。然而,大眾消費主導下的大眾文化,其“著眼點在于貼近當下的現(xiàn)實,剝離了文化的歷史嚴肅性、剝離了文化的歷史視野和歷史精神,把歷史的正面埋葬在大眾文化的眾聲喧嘩之中”[4],導致中國武術具有的厚重文化傳統(tǒng)被大眾文化所消解。武術成了人們嘩眾取寵的賺錢工具,成為時尚流行的簡單運動,武術具有的文化內涵也逐漸流逝、異化或被改寫。
另外,大眾文化的商品性決定了其主要價值就是消遣娛樂。而“大眾文化把娛樂消遣作為主要價值加以實現(xiàn),變造成了精神快餐的消費模式,這不僅會把文化推向單調平庸,也會把大眾推向單調平庸;娛樂消遣追求的是感官刺激、是非理性的文化享受,無疑會造成消費者人格的片面化;大眾文化的這種娛樂消遣特質的盲目擴張,還可能導致某種程度的低俗化甚至是反文化的出現(xiàn)”[4]。大眾消費中的武術產業(yè)化,就不可避免地被大眾文化的審美特點所左右。原本需要長期體悟的中國武術,成為簡單的可以速成的快餐運動;原本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中國武術,逐漸變得平庸、單調,其具有的文化精神也不斷流逝;原本注重內斂、體現(xiàn)含蓄的武術,為了滿足消費者外在的感官刺激,其服飾越來越華麗,技術動作越來越高、越來越飄,而所具有的文化精神卻越來越少。
4 等級消費與中國武術文化身份迷失之間的悖論
4.1 消費社會對中武術現(xiàn)代身份的重建
現(xiàn)代消費社會“是一個符號宰制的時代。在這個符號價值的世界里,個人消費的商品越珍貴,他的地位就越高。人們消費物品,也消費廣告、消費品牌、消費偶像,更消費虛榮、消費欲望,乃至消費語言與符號。任何商品化的消費,都成為消費者標榜社會地位、文化品位、區(qū)別生活水平高下的文化符號”[11]。中國武術作為一項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有著基數(shù)龐大的習練人群,是一項喜聞樂見的大眾消費項目。然而在體育全球化的影響下,作為一種強勢文化的西方體育項目伴隨著西方消費模式,對我國民族傳統(tǒng)項目的消費市場造成極大的擠壓,中國武術的消費市場也不斷被邊緣化。
而處于消費社會中的中國武術,在面對跆拳道、街舞、輪滑、瑜伽等外來項目強大競爭壓力下,為了爭奪失去的消費市場,不得不改變自身的文化傳統(tǒng),以適應消費社會的消費邏輯。因此,中國武術借鑒西方體育的競賽模式,走向了“更快、更高、更強”的競技化發(fā)展方向;為了擴大武術的影響,中日對抗賽、中泰對抗賽、中美對抗以及各種武術表演市場,成為宣傳武術的重要場所,從而也誕生了一大批武術偶像、明星、世界冠軍,中國武術也逐漸走出了國門,成為世界知名的文化品牌。
4.2 等級消費對中國武術傳統(tǒng)文化身份的消解
在消費社會中,商品的物性價值、使用價值退居次要地位,其符號意義上升到主導地位。消費者對“物的消費從來不在其物質性,而在其差異性,亦即符號的差異性”[12]。正如美國社會學家大衛(wèi)·理斯曼所說:“今天最需要的,既不是機器,也不是財富,更不是作品,而是一種個性[13]?!碑斘覀冊谙M不同的物品的時候,我們就是在消費具有差異性的符號,同時在這個過程中界定我們自己,從而實現(xiàn)消費身份的自我構建。
今天的體育消費領域,同樣建構著這樣的等級消費,在消費的過程中,體現(xiàn)出消費者的身份地位。跆拳道被冠上了“以禮始,以禮終”文化標簽,吸引了大批中國青少年的參與;而瑜伽通過“控制心智和情感以達到身體運動和精神之間的完美結合”,成為一套流行甚廣的女性時髦健身運動;“即使像臺球、保齡球、高爾夫球之類的體育消費,事實上也標簽化了:街頭的美式臺球桌和高級休閑中心的斯諾克球桌雖然就具體的活動內容而言無大差別,但球桌連同整個活動環(huán)境構成了不同活動的標簽,標志出了不同等級的消費活動;高爾夫球也以其特殊的活動環(huán)境氛圍構成了自己的標簽。當一個人扛起一根高爾夫球棍時,無論他會不會打球,都已經通過球棍這個標簽標示出了自己的身份”[14]。
而積淀了厚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中國武術,在面對西方體育項目的強烈擠壓下顯得無所適從。中國武術亟需在體育消費領域中占得一席之地。于是,中國武術借助西方體育消費模式改造自己。我們推出了武術套路,推出了中國散打,推出了具有良好健身功效的太極拳。然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中,中國武術始終沒有得到人們的認可。套路成了“花拳繡腿”的代名詞,散打成了一種“野蠻的肢體運動”,最具有中國文化標識的太極拳,也成為老、弱、病、殘所采用的健身操。中國武術具有的厚重文化內涵,在一步步削足適履般的改造過程中,逐漸失去了其具有的深厚文化內涵,從而也失去了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身份標識。
5 消費社會下中國武術生產的悖論
5.1 消費社會破壞了中國武術的原生態(tài)環(huán)境
當代消費社會中的消費文化,“改變了以往人對物質產品的使用觀念,實用的觀念逐漸退位,取而代之的是對各種意義符號的消費”[15]。由于人們對物品符號價值的消費,物品的使用價值居于次要地位,從而使使用價值和符號價值之間產生斷裂,致使“在一種消費品的使用價值沒有任何衰減的前提下,它的消費價值仍然可以隨時尚的變化而衰減以至完全消失。符號價值的大小,集中體現(xiàn)在品牌消費和時尚上,商品一旦被確立為品牌,便超越其物理的特性,而帶有某種象征性”[16]。成為消費符號的中國武術,在消費邏輯操縱下,消費者不再關注其作為民族傳統(tǒng)文化載體的核心價值,而是關注它能不能成為消費符號。而由于對武術使用價值的淡化,消費者不再關注武術如何生存、如何延續(xù)、如何傳承、如何才能可持續(xù)發(fā)展,從而也導致人們對中國武術的原生態(tài)環(huán)境肆意破壞。
另外,在消費社會中,大量消費、大量生產推動著人們無限制地開發(fā)、耗費自然資源,使環(huán)境、能源和生態(tài)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中國武術作為消費品,在大眾文化需求的刺激下,以現(xiàn)代媒介傳播為手段,對武術原生態(tài)環(huán)境進行肆意的改造和破壞,表現(xiàn)在武術旅游產業(yè)快速發(fā)展,并帶來了巨大的競技利益。然而由于過度的旅游開發(fā),不注意對武術文化遺產的保護,導致武術文化遺產原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極大破壞,武術成為瀕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次,在大眾傳媒的推介下,武術影視、武術比賽、武術文化產品等大量生產。然而,由于大眾文化“追求新異,超越傳統(tǒng),追隨模仿,群起而效之”的特點,導致對武術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任意的改造、編碼、虛假宣傳等,嚴重影響了傳統(tǒng)武術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使武術的拳種不斷流逝,武術傳承也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5.2 消費社會改寫中國武術的文化基因
在消費社會中,大眾文化依托符號消費的巨大力量,對現(xiàn)代主義精英文化進行逐步的侵蝕與控制,并最終使中國武術文化在與西方體育抗爭中喪失了話語,中國武術越來越被排除在現(xiàn)代體育消費之外。而大眾文化作為消費社會的主流文化,“它總是將此前的文化作為資源,‘拿來主義地為我所用,打造成新的混合產品”[17]。中國武術也不可避免地被現(xiàn)代大眾文化所肢解,并重新進行編碼。于是,在西方體育強勢文化的影響下,為了符合體育競技游戲規(guī)則,中國武術融入了舞蹈、體操的動作,開始追求速度、力量、反應、靈敏等身體素質的外在表現(xiàn),忽視對自身的體悟,弱化了動作的技擊含義,從而成了花拳繡腿的簡單肢體運動,中國武術的文化基因也在這樣的改造中發(fā)生了異化。
由于大眾文化的沖擊,中國武術的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破壞,其傳統(tǒng)社會中文化的獨立性品格被消解,文化欣賞的階級特權也逐漸瓦解,極大影響了中國武術的文化再生產。誠如有學者指出:“在當前的消費社會中,文化的消費化和消費的文化化,使文化再生產和更新的規(guī)律發(fā)生了根本變化[18]。”結果就是,被重新編碼的中國武術文化產品大量生產,而中國武術的生存環(huán)境卻在不斷惡化,武術的傳承正經歷著空前的危機。
6 結語
盡管消費社會的消費邏輯極大地促進了中國武術產業(yè)化發(fā)展,并使中國武術借助消費模式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但消費社會中追求時尚化、大眾審美化、過度奢侈化等特征,對中國武術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并導致中國武術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武術文化基因、武術傳承等方面產生了較大的問題。然而,今天的消費社會,它給中國武術發(fā)展提供了全新的發(fā)展理念、新的價值取向以及新的市場傳播方式,對中國武術國際化傳播[LL]無疑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成熟于農耕時期的中國武術,雖然還無法與后工業(yè)時代的西方體育文化消費市場所抗衡,在融入消費社會的過程中,也產生了較多的負面影響與文化悖論。然而,中國武術所具有的東方傳統(tǒng)文化魅力,仍然是與西方體育文化霸權抗衡的堅實力量。堅守中國武術所蘊含的民族文化底蘊,消除發(fā)展過程中產生的文化悖論,使中國武術真正成為滿足世界人們消費的文化產品,是中國武術發(fā)展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劉方喜.消費社會[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2]李春.中國奢侈品消費“超美趕日”[N].中國工商報,2011—03—24(B04).
[3]邢崇.后現(xiàn)代視域下本雅明消費文化理論研究[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9:109.
[4]傅守祥.審美化生存——消費時代大眾文化的審美想象與哲學批判[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
[5]鮑德里亞.物體系[M].林志明,譯.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1:222.
[6]徐海波.意識形態(tài)與大眾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王茜.生態(tài)文化的審美之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52.
[8]鮑德里亞.消費社會[M].劉成富,全志鋼,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1.
[9]姚文兵.從大眾文化看當代審美風尚的轉變[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1,(1).
[10]費瑟斯通.消費文化與后現(xiàn)代主義[M].劉精明,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141.
[11]徐瑞青.電視文化形態(tài)論:兼議消費社會的文化邏輯[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52.
[12]王寧.消費社會學——一個分析的視角[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147.
[13]姚建平.消費認同[M].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111.
[14]高小康.時尚與形象文化[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95.
[15]亞明.現(xiàn)代性與都市文化理論[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8:237.
[16]路日亮.消費社會的悖論及危機[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9,(1).
[17]蔣原倫.媒介文化:拼貼的娛樂盛宴[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06—21.
[JP3][18]管寧.消費文化與文學敘事[M].廈門:鷺江出版社,200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