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紅色文化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2012-04-29 00:44:03汪勇
理論月刊 2012年4期
關鍵詞:紅色文化大眾化馬克思主義

汪勇

摘要:紅色文化是廣大人民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而共同浴血奮斗所創(chuàng)造的民族文化、大眾文化。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紅色文化形成的源頭和基礎,紅色文化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產物和結晶;紅色文化是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精神訴求和有效載體。在當下,弘揚紅色文化與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有著共同的根本目的,即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訴求,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更好地謀求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關鍵詞:紅色文化: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中圖分類號:D6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0544(2012)04-0013-04

紅色文化是最具中國特色的民族文化、大眾文化、革命文化和建設文化。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繼黨的十七大提出要“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宣傳普及活動,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要“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后。胡錦濤又在建黨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出要“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中國近現(xiàn)代史表明,沒有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就不會有反對白色文化的紅色文化的形成;沒有紅色文化的傳播和弘揚,就不會有中國工農大眾對馬克思主義的普遍覺悟。紅色文化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相互促進,共同推動中國革命和建設不斷取得勝利。有鑒于此,深入探討紅色文化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關系及其根本目的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紅色文化形成的前提和來源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紅色文化形成的前提和基礎,紅色文化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產物和結晶。

1、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紅色文化形成的前提和基礎

沒有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就不會有紅色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就是馬克思主義由少數人掌握到被廣大人民群眾理解掌握的過程,也是人民群眾自覺接受、自主選擇、積極參與并推動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新的過程。在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說:歷史上的活動和思想都是“群眾”的思想和活動,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yè),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毛澤東也說:“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币虼?,馬克思主義要真正發(fā)揮其應有的革命作用,唯有為大眾所掌握。因為“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瘪R克思主義作為一種外來的西方思想體系,要發(fā)揮其“批判的武器”的作用,成為改造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強大思想武器——真正發(fā)揮“武器的批判”功能,那么它就必須為廣大民眾所認同而化為思想武器并用以指導自身的實踐,才能產生巨大的革命作用,從而才創(chuàng)造出最具民族特色的紅色文化。在各種紅色文化中,我們隨處可見普通廣大人民群眾在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后積極、廣泛參與創(chuàng)造的身影及其動人的故事,參加農會、打土豪分田地、積極參與革命隊伍、送兒送女上戰(zhàn)場、支前。乃至不惜犧牲一切保衛(wèi)我們的黨員領導干部和戰(zhàn)士等。紅色文化以非常質樸、生動、感人的生動故事再現(xiàn)了廣大人民群眾接受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武裝并與中國共產黨一道不折不撓地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精神。如果沒有廣大人民群眾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接受及其對共產黨的充分信任和對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向往,就不會有各種紅色文化的產生及其催人奮進的精神價值。無論是在革命時期,還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紅色文化始終是廣大人民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接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的指導,積極參與革命和建設而共同浴血奮斗,不惜犧牲生命所創(chuàng)造的最富民族特色的大眾文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民眾中扎根、開花、結果后所形成的產物。從以上不難看出:紅色文化形成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紅色文化還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國的廣大人民群眾接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并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與之所共同創(chuàng)造的最具民族特色和先進性的文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的過程,就是不斷創(chuàng)造紅色文化的過程。所以我們說,沒有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就不會有紅色文化的產生及其存在,更談不上豐富和發(fā)展。

2、紅色文化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必然產物和結晶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僅體現(xiàn)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中,而且還高度濃縮并滲透、蘊藏于由此而形成的各種紅色文化之中。紅色文化不僅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產物,同時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結晶,濃縮和見證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的整個歷程及其精髓。紅色文化是指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指導下,結合中國革命和建設實際,領導廣大人民群眾在實現(xiàn)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理論、經驗和精神等凝結而成的最具中國民族特色的大眾文化,如革命年代形成的井岡山紅色文化、遵義會議文化、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形成的大慶精神、焦裕祿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等,以及反映這些文化、精神的舊址、遺跡、遺址等。紅色文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所創(chuàng)造的革命文化、先進文化,處處閃耀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光輝及其精神,因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始終是紅色文化最為根本的理論基礎和思想靈魂,是紅色文化產生、存在、發(fā)展的指導思想,它決定著紅色文化的性質及其發(fā)展方向,構筑了紅色文化最為重要的理論基礎和思想靈魂。就井岡山紅色文化來看,秋收起義失敗后中國革命向何方去的問題嚴峻地擺在了中國共產黨人的面前,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人——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緊密結合,認為中國革命的成功不能照搬蘇聯(lián)中心城市革命的理論及其道路,指明了革命勝利的前進方向,極大地鼓舞和提振了士氣,從而掀開了革命的新篇章,造就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井崗山精神。就遵義會議紅色文化來看,由于黨內占統(tǒng)治地位長達四年之久的王明“左”傾錯誤路線照抄照搬蘇聯(lián)模式,使中國工農紅軍遭受巨大損失。在中國革命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召開的遵義會議上,毛澤東再一次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糾正“左”傾錯誤,排除了“本本主義”和蘇聯(lián)模式的影響,獨立自主地決定進行長征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黨。造就了遵義會議紅色文化和長征文化。建國后,與蘇聯(lián)關系的破裂,中國由“一邊倒”轉向獨立自主,自力更生,造就了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紅色文化。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所形成的改革開放文化及其精神同樣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產物和結晶。因此,我們說紅色文化高度濃縮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理論及其實踐,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然產物和結晶。

二、紅色文化是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財富和載體

紅色文化不僅富含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精神訴求,而且還是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有效載體。

1、紅色文化富含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精神訴求

在中國紅土地上培育出來的獨特的紅色文化的根本特性決定了其始終富含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價值訴求和精神動力。因為紅色文化“抓住”了中國當代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即它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方向,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這本身就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根本目的所在。首先,紅色文化蘊藏著謀求民族獨立、復興和廣大人民幸福生活的主旨追求,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人民性,即為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生活幸福。紅色文化中的每一件文物、每一處遺址、每一個事件、每一位先烈、每一種精神,都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充分展示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光輝歷史,都以不容置疑的史實詮釋著中國共產黨人熱愛祖國、依靠群眾、無私奉獻、艱苦奮斗的思想道德境界,詮釋著人民軍隊和革命前輩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愛國奉獻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以紅色文化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就是要始終堅持謀求民族和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目的。其次,紅色文化蘊藏著馬克思主義必須是始終堅持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大眾化。《共產黨宣言》發(fā)表一百六十余年的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只有民族化,才能煥發(fā)出強大的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感召力。對待馬克思主義是采取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還是采取非科學的、窒息創(chuàng)造活力的“本本主義”,對于馬克思主義政黨來說,是一個關乎生死存亡的問題?!皬木畬降缆?,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基本規(guī)律: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發(fā)展史上,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立足中國不同時期的特殊國情,不斷豐富、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痹俅?,紅色文化蘊藏著馬克思主義必須是始終堅定崇高理想信念的大眾化。紅色文化展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斗爭和建設中堅定的理想信念。正是出于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國革命必然勝利,共產主義必然實現(xiàn)”這一理想信念的堅定,中國社會主義革命走出了新路?!白窳x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就是偉大的長征精神和遵義會議精神。長征精神的內涵就是胸懷目標、矢志不移的堅定信念。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實事求是、獨立自主的創(chuàng)新膽略,顧全大局、緊密團結的革命風格,心系群眾、患難與共的高尚情懷;遵義會議精神的內涵就是實事求是、獨立自主、民主團結、堅定信念、務求必勝?!弊詈螅t色文化蘊藏著馬克思主義必須是始終堅持艱苦奮斗革命精神的大眾化。革命黨成為執(zhí)政黨,地位的改變及封建思想殘余、資本主義腐朽思想的影響,使得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在某種程度上泛濫。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并不必然意味著我們就能夠心安理得地坐享革命先烈們浴血奮斗和犧牲所換來的今天。因此,紅色文化富含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精神訴求,即必須始終堅持憂患意識、公仆意識,艱苦奮斗、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侈浪費、貪污腐敗的大眾化,從而才能更好地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健康發(fā)展。

2、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需要紅色文化作載體

紅色文化不僅影響著新民主主義時期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群眾的政治覺悟,也是新的歷史條件下乃至今后進一步大力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和強大的有效載體。今天,我們之所以高度重視、挖掘和開發(fā)紅色文化。并非僅僅在于其具有豐富而巨大的經濟開發(fā)價值,除了其富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巨大精神財富而外,主要在于紅色文化內容豐富,直觀生動,感染力強,分布廣泛,是新時期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最寶貴的有效載體。因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不是枯燥、干巴巴地用馬克思中國化的理論對大眾進行灌輸,使其死記硬背的大眾化。葛蘭西的文化領導權理論認為,應改變“以往對無產階級采取的單純外部‘灌輸的教育方式,而是將教育與自覺,特別是與無產階級‘批判性的自覺相結合,注重教育過程中民眾積極性的調動。”因為“教育的權威來自于社會的公認和威信。一種階級意識真正被民眾接受需要的是民眾‘發(fā)自內心的認同。如若缺乏民眾對這種階級意識的‘自覺及認同感,采取任何教育方式都是蒼白無力的?!奔t色文化就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而獲得大眾自覺認同的有效載體。紅色文化不僅是革命時期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資源,而且也是社會意識紛繁復雜的新時期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寶貴媒介?!凹t色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使黨贏得了民心、民力,使人民對黨領導的社會變革不僅在心理上認同,而且在實踐中給予了巨大支持。新民主主義革命在本質上也因此成為一場由中國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人民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期間的三大戰(zhàn)役是關系國共兩黨和中國前途命運的轉折點,這一轉折點與其說是兩黨軍隊的大比拼還不如說是兩黨所獲人心的大較量。”正如陳毅司令員所說:淮海戰(zhàn)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如果就中共執(zhí)政的文化支持方面來探索紅色文化獨特的政治價值主要有:第一,紅色文化是中共執(zhí)政寶貴的歷史資源和文化基礎。第二,紅色文化資源對中共執(zhí)政的意識形態(tài)作用主要體現(xiàn)為培養(yǎng)政治認同感維系政治穩(wěn)定。第三,紅色文化資源能夠為政治發(fā)展提供理論支持上的借鑒。第四,紅色文化資源為實現(xiàn)政治穩(wěn)定和促進政治發(fā)展提供載體支撐。所以,胡錦濤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007年7月26日下午進行的第四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我們要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軍隊和全國各族人民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浴血奮戰(zhàn)的偉大歷程,弘揚崇高革命精神和優(yōu)良革命傳統(tǒng),并以此來激勵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上繼續(xù)奮勇前進?!睔v史證明,在革命時期,紅色文化為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傳播而獲得大眾的認同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當下及未來仍然是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重要而富有成效的載體。

三、紅色文化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紅色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相生相伴且共同促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紅色文化產生的前提和來源,紅色文化既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產物和結晶,同時又是進一步推進馬克思中國化的精神動力及有效資源。從井崗山革命根據地來看,之所以被稱為中國革命的“搖藍”,就是因為它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的典范,即形成了農村包圍城市的中國式革命道路的共識及實踐,催生了《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岡山的斗爭》等紅色文化的經典之作,為進一步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提供了理論來源并樹立了光輝典范,為遵義會議擺脫照抄照搬蘇聯(lián)模式之“左”傾錯誤和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產生了重大影響。從遵義會議來看,既是中國共產黨人開始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解決中國革命等重大問題的轉折,標志著中國共產黨政治上走向成熟,掀開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的新篇章,鼓舞革命先烈們一往無前?!伴L征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凸顯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然性和緊迫性:確立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代表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初步確立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精髓實事求是的指導地位;找到了馬克思

主義中國化的關鍵在于獨立自主:豐富和發(fā)展了黨的群眾路線并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生長點。長征主要是從實踐上清算了教條主義,為延安時期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掃清了道路,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遍L征精神,既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的產物,又是宣言書、宣傳隊、播種機,進一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和大眾化。正如胡錦濤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的那樣:“紅軍長征,推動我們黨更加深入地思考中國革命問題、特別是黨的思想理論指導問題,逐步形成了以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為基本點的一系列思想理論成果,有力推動了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fā)展。有力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使我們黨在科學理論指導下找到了奪取中國革命勝利的正確道路?!本脱影簿竦呐嘤秃霌P工作來看,它既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產后物,同時又為之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優(yōu)化了文化土壤,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提升了大眾整體素質。在延安整風運動中,毛澤東號召全黨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的《改造我們的學習》、《整頓黨的作風》和《反對黨八股》等就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力作,對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產生了重大影響。延安整風打破了黨內對蘇聯(lián)經驗和對共產國際的迷信,打破了黨內存在的“唯書”“唯上”的思維模式,把全黨從教條主義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延安整風運動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發(fā)展開創(chuàng)了新局面,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奠定了思想基礎、理論基礎、實踐基礎、經驗基礎。總之,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造就的紅色文化又是進一步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巨大動力,反過來又促進紅色文化的繁榮和發(fā)展。所以,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與紅色文化是相生相伴并相互促進。這無論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乃至將來,都將始終如此。

四、弘揚紅色文化與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根本目的

今天,我們之所以要弘揚紅色文化并不僅僅是因為其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及能夠為黨的執(zhí)政合法性提供某種證明,而是因為其所蘊藏的革命奉獻精神及其價值訴求不但沒有過時,反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彰顯出巨大的時代意義。我們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目的也并不僅僅是停留在如何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及其最新成果為大眾認知的操作化層面,也不是僅僅為了謀求執(zhí)政黨的合法性或既得利益集團之私利,而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訴求以謀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即使在今后,我們無論如何弘揚紅色文化、無論如何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根本目的都不是用以說明執(zhí)政黨地位的現(xiàn)實合理性乃至永久合法性,它只能說明執(zhí)政黨過去領導人民進行革命之所以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及由革命黨轉變?yōu)閳?zhí)政黨的歷史合法性,更不能把其純粹當作達到與其根本目的不盡一致的某種工具或手段。弘揚紅色文化和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并不必然意味著我們就能夠居功自傲而坐享其成,甚至精神懈怠,也并不必然意味著我們就能夠心安理得地坐享革命先烈們浴血奮斗犧牲所換來的成果,而是要吸取蘇東劇變的慘痛教訓,牢記“黨的先進性和黨的執(zhí)政地位都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過去先進不等于現(xiàn)在先進,現(xiàn)在先進不等于永遠先進;過去擁有不等于現(xiàn)在擁有,現(xiàn)在擁有不等于永遠擁有?!?/p>

今天,我們之所以要弘揚紅色文化,之所以要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最根本的目的就在于使全黨及其每一個成員都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定理想信念,艱苦奮斗、勇于犧牲、甘于奉獻,把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統(tǒng)一到為人民服務中來?!霸谑狼?、國情、黨情發(fā)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面臨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zhàn),執(zhí)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huán)境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更為緊迫?!边@就要求我們必須倍加珍惜并秉承和弘揚革命先烈們的遺志及其精神價值訴求,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公仆意識,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侈浪費、貪污腐敗?!?0年來黨的發(fā)展歷程告訴我們,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是我們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币虼?,我們“要高度重視并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項權益。只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只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蔽覀兾ㄓ惺冀K謀求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始終關心民眾疾苦并大力解決各種民生,始終密切聯(lián)系群眾和消除各種官僚主義,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并不斷強化服務理念。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宗旨意識,紅色文化的精神才會得到真正弘揚,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根本目的才會得到真正實現(xiàn),從而才能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推向前進。

責任編輯劉宏蘭

猜你喜歡
紅色文化大眾化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當代陜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16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當代陜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8
現(xiàn)代高等教育大眾化教育質量觀
認真看書學習 弄通馬克思主義
少先隊活動(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4
論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及實現(xiàn)路徑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訴求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3:43:49
紅色文化書籍的歷史及裝幀的特色審美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13
馬克思主義的“破舊”與“立新”
天津人大(2015年9期)2015-11-24 03:26:32
『互動式』是理論宣講大眾化的有效途徑
學習月刊(2015年21期)2015-07-11 01:51:44
永胜县| 三穗县| 铁岭市| 漳州市| 太和县| 曲麻莱县| 龙泉市| 囊谦县| 图们市| 汽车| 全南县| 中西区| 平定县| 滨海县| 汉寿县| 民权县| 孝感市| 崇义县| 沈丘县| 黔江区| 金溪县| 襄垣县| 望谟县| 会同县| 永嘉县| 阜城县| 德昌县| 平潭县| 武清区| 延安市| 沁阳市| 阳曲县| 茶陵县| 科尔| 烟台市| 黔南| 竹溪县| 东方市| 保康县| 巢湖市| 卓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