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蕓
摘 要:目的:觀察熱毒寧注射液治療兒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將179例患兒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95例,對照組84例,2組均給予常規(guī)對癥治療,在此基礎(chǔ)上,治療組給予熱毒寧注射液靜脈點滴,對照組應(yīng)用利巴韋林注射液靜脈點滴,療程均為3~5 d,觀察2組臨床癥狀及體征改善情況。結(jié)果:治療組在退熱時間、咳嗽持續(xù)時間、咽充血及流涕改善時間方面均短于對照組,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治療組的顯效率及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熱毒寧注射液治療兒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顯著的療效,而且安全、無明顯毒副作用。
關(guān)鍵詞:熱毒寧注射液;兒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中圖分類號:R725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2)06-0043-0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URI)為兒童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見的疾病,病毒、細菌、或病毒細菌混合感染為其主要病原,如不及時治療可引起中耳炎、鼻竇炎、支氣管炎、肺炎、心肌炎、急性腎小球腎炎或風濕熱等很多并發(fā)癥。本院兒科應(yīng)用熱毒寧注射液治療兒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取得顯著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11年7月~2011年12月在本院兒科門診就診、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診斷標準[1]的患兒179例,病程≤3 d,臨床表現(xiàn)為發(fā)熱、咽痛、咽充血、扁桃體紅腫、咳嗽、流涕。將179例患兒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95例,其中男52例,女43例;年齡12個月~8歲;對照組84例,其中男39例,女45例;年齡10個月~9歲。2組患兒性別、年齡及臨床表現(xiàn)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2組患兒均給予常規(guī)對癥治療,如有細菌感染,給予抗菌素治療,在此基礎(chǔ)上,治療組給予熱毒寧注射液(江蘇康緣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Z 20050217)05~06 mL?kg-1?d-1,最大量不超過10 mL,加入5%葡萄糖100~250 mL中靜脈點滴,1次/d,對照組給予利巴韋林注射液(浙江尖峰藥業(yè)有限公司,H20020278)10~15 mg?kg-1?d-1靜脈點滴,1次/d,療程3~5 d。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計量資料以( ±s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u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 2檢驗。
2 療效標準與治療結(jié)果
21 療效標準 顯效:3 d后體溫恢復(fù)正常,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或顯著好轉(zhuǎn);有效:3 d后體溫高峰下降,癥狀及體征好轉(zhuǎn);無效:發(fā)熱不退,癥狀及體征無好轉(zhuǎn)或加劇。
22 治療結(jié)果
2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治療組與對照組的顯效率有顯著性差異(P<005),總有效率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2組病例用藥期間未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yīng),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n(%)
組別 n 顯效 有效 無效 總有效率/%
治療組 9552(5474)* 34(3579) 9(947)9053* *
對照組 84 31(3690) 33(3929) 20(2381) 7619
與對照組比較,*P<005,* *P<001
222 2組病例臨床癥狀及體征改善時間比較 見表2。
表2 2組治療后臨床癥狀及體征改善時間比較
d
組別 n 發(fā)熱 咳嗽 咽充血 流涕
治療組 95 25±05* 38±04* 31±07* 32±06*
對照組 84 32±03 46±11 40±05 37±03
與對照組比較,*P<001
3 討論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是兒童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見的疾病,包括鼻、咽、扁桃體部位的感染,在我國兒童平均每年“感冒”3~5次。各種病毒和細菌均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大約80%~90%為病毒感染,主要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科薩奇病毒、腺病毒、風疹病毒及鼻病毒等;少數(shù)為細菌感染;或病毒合并細菌感染,最常見為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其臨床癥狀為發(fā)熱、頭痛、咽痛、咳嗽、流涕等,體格檢查可見咽充血、扁桃體充血及腫大、心肺陰性[1]。嬰幼兒由于其上呼吸道的解剖和免疫特點而極易患此病,常常高熱不退,甚至高熱驚厥。
由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大部分為病毒感染,抗病毒治療是兒科醫(yī)生的共識,目前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用利巴韋林,它是一種廣譜抗病毒藥,主要通過抑制單磷酸次黃嘌呤核苷脫氫酶的活性,引起RNA基因組致死性突變,阻礙病毒核酸的合成,導(dǎo)致多種病毒的復(fù)制受到抑制[2]。從理論上講,利巴韋林主要通過阻止病毒復(fù)制達到清除病毒的作用,但其抗病毒活性在臨床觀察中療效不是很顯著[3],其主要原因是利巴韋林對病毒腺苷激酶依賴性太強,易產(chǎn)生耐藥性[4]。此外,隨著利巴韋林的逐年應(yīng)用,發(fā)現(xiàn)其不良反應(yīng)較多,可引起白細胞減少、貧血、乏力、頭痛、惡心、嘔吐、肝功能受損、皮疹等變態(tài)反應(yīng)[2],這也使其在臨床應(yīng)用上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熱毒寧注射液系一種新型的復(fù)方中藥制劑,由青蒿、金銀花及梔子3味中藥經(jīng)現(xiàn)代工藝科學配方精制而成,均屬于清熱藥,用于治療風熱性感冒。中醫(yī)認為:青蒿苦寒,能清虛熱、解暑熱,透散風熱、宣郁散邪,用于寒熱往來、陰虛勞熱及夏季風熱外感癥;金銀花甘寒,清毒瀉熱,涼血止痢,用于熱病煩燥、頭痛目赤、癤腫;梔子苦寒,具有清熱利濕、,瀉火除煩及涼血解毒的功能?,F(xiàn)代研究表明:青蒿具有抗瘧,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蟲、解熱、抗炎、平喘、抗腫瘤、鎮(zhèn)痛及免疫促進的作用[5~6],金銀花可抑制多種細菌和病毒,增強白細胞吞噬功能,促進炎性細胞吞噬功能,還有抗炎和解熱作用[7];梔子具有鎮(zhèn)靜、降溫、降壓、抗菌、抗炎、抗過敏、利膽及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等作用[8]。上述3味藥合為一劑,可充分發(fā)揮其退熱、抗菌、抗病毒、抗炎、提高免疫力等藥理作用。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顯效率有顯著性差異(P<005);總有效率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治療組在退熱、改善咳嗽、咽充血及流涕時間方面早于對照組,尤其在退熱及減輕咽充血方面效果非常顯著,雖然治療組在用藥期間有3例出現(xiàn)輕微不良反應(yīng),其中1例嘔吐,2例腹瀉,但停藥后嘔吐及腹瀉均消失,未發(fā)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yīng),說明熱毒寧注射液是治療兒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種有效的藥物,合理使用可以減少濫用抗菌素,值得兒科臨床應(yīng)用。
參考文獻:
[1]沈曉明,王衛(wèi)平倍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61~263
[2]張俊,閆煒,何振鳳,等崩巴韋林不良反應(yīng)綜述[J].臨床藥物治療雜志,2004,2(1):55~56
[3]焦富勇,白濤敏,藺婧斃《腹瀉病治療新進展[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1,26(7):535~537
[4]張麗霞卑儔茨治療秋季小兒腹瀉臨床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15):3555
[5]余儉笨咕抗病毒新藥—熱毒寧注射液[J].中南藥學,2010,8(7):548~550
[6]譚濤,秦宗會,譚蓉鼻噍鎪乩嘁┪锏囊├磣饔醚芯拷展[J].中國藥業(yè),2009,18(3):63~64
[7]武曉紅,田智勇,王煥苯鷚花的研究新進展[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5,16(12):1303~1304
[8]那莎,郭國田,王宗殿,等辮僮蛹捌溆行С煞忠├硌芯拷展[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5,12(1):90~92
(收稿日期:201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