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天瑜
武漢大學是中國近代教育改革的產(chǎn)物,而作為中國近代教育改革重要主持人張之洞1893年興辦的自強學堂,是國立武漢大學的直系源頭。
一、張之洞:清末“第一通曉學務(wù)之人”
清末實行學制改革,管學大臣張百熙在編制學堂章程之際,奏請?zhí)砼蓵r任湖廣總督的張之洞入京會商學務(wù),張百熙在奏折中稱張之洞為“當今第一通曉學務(wù)之人”①。張之洞辭世后,四川總督趙爾巽奏請為之設(shè)祠,奏折贊譽張氏業(yè)績,尤其強調(diào)“其生平精神所寄,尤在振興教育,儲備人才,以備國家緩急之需,而救當世空疏之習”②。張之洞是晚清朝野公認的重視教育、通曉教育,并為文教近代變革作出重大貢獻的人物。
張之洞并非近代新教育的最初開創(chuàng)者。在近代教育“萌芽期”,張之洞尚置身局外。當19世紀60、70年代奕言斤、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洋務(wù)大吏在北京、上海、福州、天津等地興辦各種新式學堂之際,張之洞或尚在科舉應(yīng)試途中,或在仕途初期,其教育實踐是以學政及巡撫身份在湖北辦經(jīng)心書院(1870),在四川辦尊經(jīng)書院(1875),在山西辦令德書院(1882)。其辦學宗旨基本蹈襲傳統(tǒng)故跡。19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隨著張之洞由清流黨向洋務(wù)大吏轉(zhuǎn)變,開始大力興辦新式教育。他指出:“中國不貧于財而貧于人才,不弱于兵而弱于志氣”,“人才之貧由于見聞不廣,學業(yè)不實”。有鑒于此,張氏提出“設(shè)文武學堂”、“酌改科舉”、“停罷武科”、“獎勵游學”等四項建議。光緒十五年(1889)張之洞由兩廣總督調(diào)任湖廣總督,即留意于物色主持新式教育的人才,引時務(wù)入教育,改變科舉制義的老套。張之洞在朝野贏得“通曉學務(wù)”的聲譽,成為清末新教育“確立期”的代表人物。
光緒二十八年(1902),管學大臣張百熙制訂《欽定學堂章程》(當年為壬寅年,所頒學制稱“壬寅學制”),提出我國第一個具有近代色彩的新學制。這個學制雖參考了“歐美日本各邦成法”,其實多半取法日本。光緒二十九年(1903)正月,清廷派蒙古旗人榮慶會同張百熙管理大學堂事宜。榮慶與張百熙政見不和,欲推倒《欽定學堂章程》。恰在同年六月,張之洞入京,因他“負海內(nèi)重望”,“尤抱整飭學務(wù)之素志”③ ,故張百熙奏請張之洞參加修訂學堂章程。朝廷同意加派張之洞會同張百熙、榮慶二位管學大臣以日本學制為藍本,重訂學堂章程,該年十一月(1904年1月)重行頒布,這便是《奏定學堂章程》。清末新教育便根據(jù)這一章程在全國實施。因光緒二十九年為癸卯年,故稱“癸卯學制”,是中國第一個經(jīng)政府正式頒布后在全國范圍內(nèi)實際推行的學制。
張之洞不僅是“癸卯學制”的主要制訂者,還是清末“廢科舉、興學堂”的推動者。光緒二十四年(1898),張之洞與湖南巡撫陳寶箴聯(lián)名上奏《妥議科舉新章折》,吁請廢除八股,“變通科舉”;光緒二十九年在制訂新學制的同時,張之洞又與張百熙、榮慶一起奏請“遞減科舉,注重學堂”。光緒三十一年(1905),張之洞與直隸總督袁世凱、盛京將軍趙爾巽等會奏,“立??婆e,以興學?!?。清廷遂于光緒三十一年八月,頒布“立??婆e以廣學校”的上諭?!坝谑茄匾u千余年之科舉制度,根本廢除。嗣后學校日漸推廣,學術(shù)思想因之變遷,此其大關(guān)鍵也?!雹?/p>
二、張之洞在湖北的文教興革
張之洞的教育活動是全國性的,而湖北為其主要的展開區(qū)域。早在同治六年(1867),張之洞簡放湖北學政,曾在武昌建文昌書院(后改名經(jīng)心書院)。光緒十五年(1889)調(diào)補湖廣總督,自此至光緒三十三年(1907),除兩次暫署兩江總督、一次入京編制學堂章程外,十余年間一直督鄂,其間的教育興革略分三個階段:
(一)光緒十六至二十二年(1890—1896)為“書院時期”,針對當時空疏虛妄學風,改造經(jīng)心書院,創(chuàng)辦兩湖書院,開始興建新式學堂。
(二)光緒二十三至二十六年(1897—1900)為“書院改制時期”,在書院原有的經(jīng)學、史學、文學之外,加入輿地、算學、格致、體操等新科目,又進一步興建一批??茖W堂,聘請外國人任教習。經(jīng)改制的兩湖書院已接近于新式學堂。
(三)光緒二十八年(1902)以后為“新學制時期”。張之洞兩次署理兩江總督(1894年11月—1896年2月,1902年11月—12月),在兩江興辦新式學堂有成(著名者為三江師范學堂,1905年更名兩江師范,此為東南大學、南京大學前身),又力倡出洋游歷,為此他于1895年7月上《吁請修備儲才折》,提出多選才俊之士,分派游歷各國的建議。張之洞除主張派遣官員出洋游歷外,還選派學生四十名,分赴英、法、德三國留學,意在“知外洋各國之所長”,進而“知外洋各國之可患”。
暫署兩江以前,張之洞在湖北的教育活動主要是書院改制,而暫署兩江階段則轉(zhuǎn)向創(chuàng)辦新式學堂,從兩江返回湖廣本任后,其創(chuàng)辦新式學堂和派遣游學生的計劃便大規(guī)模展開。
時人評說道:“張香帥(自兩江)回鄂以來,以強學為本,務(wù)令于省垣中創(chuàng)設(shè)武備學堂”,“張香帥以時務(wù)為學問之急需”??梢?,暫署兩江是張之洞文教活動近代化的重要轉(zhuǎn)折,而總督湖廣則是其文教興革的展開。
三、湖北自強學堂—湖北方言學堂的興辦
同其他洋務(wù)大吏一樣,張之洞創(chuàng)辦新式教育,為的是滿足洋務(wù)事業(yè)急需,故首先從方言(外語)學堂和軍事學堂開始,其次便是實業(yè)學堂,普通教育尚在之后。誠如《清史稿》所說:“大抵此期設(shè)學之宗旨,專注重實用。蓋其動機緣于對外。故外國語及海陸軍得此期教育之主要,無學制系統(tǒng)之足言?!?⑤
1898年,張之洞在《勸學篇》中說:
石田千里,謂之無地;愚民百萬,謂之無民。不講農(nóng)工商之學,則中國地雖廣,民雖眾,終無解于土滿人滿之譏矣。
表現(xiàn)了對農(nóng)工商等實業(yè)教育的重視。
19世紀90年代,張之洞在湖北建立的實業(yè)學堂主要有下列幾所:湖北方言商務(wù)學堂(1891),湖北算術(shù)學堂(1891),礦業(yè)學堂和工業(yè)學堂(1892),湖北駐東鐵路學堂(1896),湖北農(nóng)務(wù)學堂(1898,此為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前身),湖北工藝學堂(1898,此為武漢科技大學前身)等。
此間張之洞十分重視外語人才培養(yǎng),先后創(chuàng)辦自強學堂和方言學堂。
張之洞在設(shè)立兩湖書院時,曾有續(xù)設(shè)方言、商務(wù)學堂之議。1893年11月,張之洞奏立湖北自強學堂,堂址在武昌城內(nèi)鐵路局旁。他闡述學堂宗旨道:
湖北地處上游,南北沖要,漢口、宜昌均為通商口岸,洋務(wù)日繁,動關(guān)大局,造就人才,似不可緩。亟應(yīng)及時創(chuàng)設(shè)學堂,先選兩湖人士,肄業(yè)其中,講求時務(wù),融貫中西,研精器數(shù),以期教育成材,上備國家任使。⑥
這“講求時務(wù),融貫中西,研精器數(shù),以期教育成材,上備國家任使”便是湖北自強學堂的辦學宗旨。湖北自強學堂初分方言(指外國語)、格致、算學、商務(wù)四門,清末著名數(shù)學家華蘅芳曾在算學門任教,精通英國文學的辜鴻銘在方言門教英文。張之洞對這四門學科的重要性分別敘述:
方言學習泰西語言文字,為馭外之要領(lǐng);格致兼通化學、重學、電學、光學等事,為眾學之入門;算學乃制造之根源;商務(wù)關(guān)富強之大計。⑦
學習方言的學生須住堂肄業(yè),其余三門學生只按月考核成績。其后算學改歸兩湖書院教授,格致、商務(wù)因師資、教材都成問題,“多空談而少實際”,只得停課,這樣,自強學堂僅存方言一門,分英、法、德、俄四個語種,每一語種以30名學生為限,五年畢業(yè),實際成為一所類似京師同文館的外語學校。1898年,張之洞上奏折,請自強學堂開設(shè)日、英、法、德、俄五國外語。光緒二十八年(1902)管學大臣張百熙在《籌辦大學堂情形豫定辦法》中論及為大學豫備科的“高等學”時,特別肯定湖北自強學堂為全國翹楚:
查京外學堂,辦有成效者,以湖北自強學堂、上海南洋公學為最。⑧
自強學堂改組后,雖以教授方言為主,但仍兼課化學,并附譯西書。張之洞于1898年5月另立湖北方言學堂(清末“方言”指外國語),校址在武昌城內(nèi)東廠口,教授英、法、德、俄、日五國語言,以及地理、歷史、算術(shù)、公法、交涉等學科,以培養(yǎng)外交人才為目的。學生額150名,每國文字30名。學生年齡15歲至20歲。先以自強學堂學生,擇其品端文優(yōu)者入學。后又以普通中學畢業(yè)生升入。學制五年,前兩年以華人為教習,后三年聘洋人為教習。以湖北試用知府程頌萬為提調(diào)。
1903年,自強學堂并入湖北方言學堂。
湖北方言學堂實為湖北自強學堂的后繼,此為張之洞所確認。張氏光緒三十三年(1907)《請獎各學堂畢業(yè)生及管理教員折》曰:
至方言學堂,先名自強學堂。
惟方言學堂原名自強學堂,開辦遠在定章之前。
此處“定章”指光緒二十八年(1902)的《欽定學堂章程》。
四、湖北方言學堂的后身:從武昌國立高等師范學校到國立武漢大學
民國成立以后,湖北方言學堂多次演變進化:
1912年在方言學堂基礎(chǔ)上成立武昌國立高等師范學校(全國六大高師之一)。
1923年武昌國立高等師范學校改建國立武昌師范大學。
1924年國立武昌師范大學改建國立武昌大學。
1926年底國立武昌大學聯(lián)合國立武昌商科大學等校共組國立武昌中山大學(亦稱國立第二中山大學)。
1928年在國立武昌中山大學基礎(chǔ)上組建國立武漢大學。
2000年武漢大學與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湖北醫(yī)科大學合并組建新的武漢大學。
故武漢大學校史略為:
湖北自強學堂(1893)→
湖北方言學堂(1898)→
國立武昌高等師范學校(1912)→
國立武昌師范大學(1923)→
國立武昌大學(1924)→
國立武昌中山大學(1926)→
國立武漢大學(1928)→四校合并組建新的武漢大學(2000)。
據(jù)此,1893年興辦湖北自強學堂、1898年興辦湖北方言學堂的張之洞,堪稱武漢大學創(chuàng)始人;
武漢大學校史發(fā)端于清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創(chuàng)辦之湖北自強學堂。武漢大學校訓“自強弘毅求是拓新”,其首語“自強”即源于自強學堂。
責任編輯 吳大洪
注釋:
①許同莘:《張文襄公年譜》卷八,商務(wù)印書館民國三十五年上海版。
②趙爾巽奏折,《張文襄公全集》卷首上,北京文華齋刻本,1928年版。
③劉禺生:《世載堂雜記·張之洞遺事》,中華書局1960年版。
④《清史稿》卷一百七,志八十二,選舉二。中華書局1976年出版。
⑤ 《清史稿》,卷一百七,志八十二,選舉二。中華書局1976年出版。
⑥ 《設(shè)自強學堂片》,《張文襄公奏稿》,卷二十一。
⑦ 《設(shè)自強學堂片》,《張文襄公奏稿》,卷二十一。
⑧ 《清史稿》卷一百七,志八十二,選舉二。中華書局1976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