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愛香
(福州大學外國語學院,福州 350018)
交替?zhèn)髯g筆記技能培養(yǎng)之自主學習模式
何愛香
(福州大學外國語學院,福州 350018)
口譯筆記是影響口譯能否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筆記用得好,能有效地幫助譯員儲存和組織源語信息;反之,用不好或不會用,則會成為分散譯員注意力并影響口譯順利進行的最大干擾因素?;诖?,立足于分析交替?zhèn)髯g受訓者在筆記記錄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導致記筆記困難的主要原因,從而提出在口譯教學中采用自主學習模式進行筆記技能的培養(yǎng)。
交替?zhèn)髯g;筆記;自主學習
交替?zhèn)髯g被認為是口譯的最高形式,有人甚至提出其難度超過同聲傳譯。它要求譯員能在聽取長達五分鐘甚至十幾分鐘連續(xù)不斷的講話后,用自然、清晰的目的語,準確而流利地重新表達源語的全部信息。也就是說,交替?zhèn)髯g能否順利進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譯員對源語信息內(nèi)容的記憶量。然而,人類大腦的記憶容量是十分有限的。絕大多數(shù)的信息如未經(jīng)過消化整合在記憶中停留數(shù)秒就會被其他的內(nèi)容所取代,甚至完全消失。交替?zhèn)髯g筆記最為重要的作用就在于能輔助大腦記憶、存儲信息并對大腦記憶提取起提示作用。但是,在交替?zhèn)髯g做筆記的過程中,譯員在處理和分析源源不斷涌入的語音信息的同時,還要把注意力放在手中記錄的文字上,其結(jié)果往往導致筆記記錄內(nèi)容不全,源語信息丟失,口譯質(zhì)量下降。因此,如何利用交替?zhèn)髯g筆記幫助譯員最大限度地記憶源語信息內(nèi)容,并進而提高口譯質(zhì)量就成為研究交替?zhèn)髯g的關鍵問題。
國內(nèi)外口譯學者和專家對交替?zhèn)髯g筆記的研究可謂從未間斷??谧g鼻祖Jean Herbert在1952年出版的《口譯須知》里就介紹了大量從口譯實踐中總結(jié)歸納的關于交替?zhèn)髯g記錄筆記的建議和技巧。1976年,以勒代雷(M.Lederer)和塞萊斯科維奇(Seleskovitch)為代表的巴黎釋意派提出對口譯界影響最為深遠的釋意理論,強調(diào)語言理解的“意義”層面,為認識口譯筆記的性質(zhì)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995年,口譯知名研究學者丹尼爾·吉爾(Daniel Gile)提出用精力分配模式,把筆記作為口譯過程中與理解、分析和表達環(huán)節(jié)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為口譯筆記的研究和學習提供了更有力的理論解釋依據(jù)。在Gile看來,研究交替?zhèn)髯g筆記的實際益處在于它能夠讓教學者看到譯員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重新組織口譯內(nèi)容的能力,因為交替?zhèn)髯g筆記不可能是對所聽到的語碼一對一的記錄[1]123。國內(nèi)對交替?zhèn)髯g筆記也有相當多的專著或論述,然而,大部分關于筆記的論述要么是在理論的層面探討筆記的性質(zhì)、原則、功能、特點,要么具體闡述應記錄的內(nèi)容、筆記格式和結(jié)構(gòu)、列舉常見的縮略語或符號等等規(guī)范性的內(nèi)容。而對于受訓者在學習筆記技能的過程中會遇到什么樣的困難,何種原因?qū)е掠浌P記困難的出現(xiàn)及如何能在口譯教學中有效地提高筆記技能等描述性問題的研究少之又少。
從筆者多年的口譯實踐和教學來看,口譯筆記對于口譯受訓者而言仍是一個大難題,是影響口譯順利進行的最大干擾因素之一。基于這一突出問題,本文立足于對口譯筆記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進行分析,提出在口譯教學中如何讓受訓者培養(yǎng)自主學習筆記的技能,進而達到提高口譯質(zhì)量的目的。
口譯筆記對于口譯受訓者來說就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它能有效地幫助譯員儲存和組織源語信息,用不好或不會用,則會成為分散譯員注意力并影響口譯順利進行的最大干擾因素。
1.記錄內(nèi)容的缺失
對于初入口譯行業(yè)的受訓者來說,記什么和怎么記是他們所面臨的最大困惑。一方面,受訓者唯恐遺漏發(fā)言者所說的內(nèi)容,總是希望能以最快的速度記下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詞。但往往事與愿違,通常說話速度要遠遠快于手寫速度,所以這幾乎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v然受訓者記下只言片語,但這些未經(jīng)理解和加工的原語信息,相互之間可能顯得毫無關聯(lián),這樣的筆記對譯文的傳達根本不起正面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原文結(jié)構(gòu)復雜,信息量密集,概念含義偏多以及受訓者本身語言聽解能力不足等原因,受訓者記下的東西太少,一些關鍵詞或重要信息甚至遺漏,也無法使筆記起到其應有的作用。受訓者普遍反映:有些時候他們能聽懂原文的每一個單詞,但卻無法記下多少有效信息??梢?,記錄內(nèi)容的缺失是初訓者所面臨的最頭痛的問題之一。
2.邏輯提示詞的缺失
邏輯提示詞指文章中句子與句子、段落與段落之間表示邏輯關系以及起承轉(zhuǎn)合的標志詞語和線索提示語[2]。邏輯提示詞對于分析文本和理解原文信息至關重要。在口譯筆記中,連接詞能幫助譯員快速而且準確地把握原文結(jié)構(gòu)思路。然而,受訓者往往缺乏這種語篇意識,在筆記中無法體現(xiàn)連接詞的作用,致使整個譯文因為邏輯提示詞的缺失而遺漏部分重要信息,甚至使譯文與原文在意義有很大出入。
3.不得當?shù)墓P記結(jié)構(gòu)
不少受訓者,包括很多學習口譯筆記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學生,在記筆記時,仍然習慣性地把所有記下的詞堆砌在同一行中,直至一行寫完,才移至下一行。這種結(jié)構(gòu)的筆記存在以下兩個缺點:(1)信息塊之間界限模糊不清,無法體現(xiàn)每個信息命題和信息塊之間的邏輯關系[1]124;(2)譯員在有限的讀筆記和重組譯文的過程中,因為堆雜的信息,無法快速識別筆記內(nèi)容,很容易出現(xiàn)停頓、猶豫、錯譯、漏譯等影響口譯質(zhì)量的現(xiàn)象。
4.筆記符號模糊不清和隨意性大
口譯受訓者往往因為訓練量不夠未能形成一套成熟的、一致的筆記體系,很容易出現(xiàn)筆記符號識別困難,甚至對所使用的縮略語所代表的確切含義識辨不清的問題。另外,他們使用筆記符號的隨意性較大,比如,對同一個概念或意義在不同的口譯場合會隨意使用不同的符號來代替,由此造成混亂。
那么導致口譯筆記產(chǎn)生以上所列主要問題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筆者認為,精力和注意力的缺失是最大的原因之一。Gile曾用精力分配模式這樣解釋道:(1)記什么及如何記需要額外的處理精力;(2)書寫本身消耗額外的精力;(3)寫一段話比說同樣一段話消耗的時間更長[3]159。因此,任何額外的精力消耗或者認知機制操作不當都會導致滿負荷和注意力的缺失。這也就足以解釋為什么在有些原文毫無專業(yè)術語或理解障礙的情況下,受訓者口譯筆記仍然存在很多遺漏和錯誤。Daro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解釋了影響口譯筆記的原因,認為,“邊聽辨信息邊記錄筆記這兩項同時進行的認知活動會干擾譯員的記憶。此外,在聽寫的同時,可能會有某種語音干擾,因為(譯員)聽到的聲音在記錄之前肯定在大腦中存留著內(nèi)在的語音表征”[4]。
原語語言本身對口譯筆記也有很大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如下幾點:(1)原語語言中包含大量結(jié)構(gòu)復雜的長難句和信息量密集的句子或段落;(2)很多低重復性詞和需要極大關注力的詞會導致注意力的分散和缺失;(3)原文信息缺乏很強的邏輯性和關聯(lián);(4)譯員對于所譯內(nèi)容不熟悉。
再者,訓練方法不得當及訓練不夠也是筆記問題產(chǎn)生的重要原因??谧g筆記技能的訓練不是一個孤立的行為。記什么或怎么記也不是任由譯員隨心所欲所決定的。它必須建立在對聽力、理解、分析和記憶等技能的培訓和支持之上才能完成。筆記技能的掌握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請。大量的練習和努力才能使受訓者形成完善而有效地筆記系統(tǒng)。
有相當一部分人都認為口譯筆記技能是別人無法教會的,它完全取決于個人本身的努力和天賦。但是,從筆者的口譯實踐和教學來看,口譯筆記是完全可教授也是可習得的一項口譯技能。
要培養(yǎng)口譯筆記技能,正確認識其性質(zhì)是前提??谧g筆記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口譯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記什么或怎么記不是由譯員隨心所欲所決定的??谧g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1)準確而快速地獲取原語信息;(2)將獲取的信息有效地存儲于工作記憶中;(3)將已“消化”的重要信息以關鍵詞的形式記錄在筆記上;(4)快速而流利地用譯入語加以表達信息。這些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由此可見,記筆記是建立在理解、分析和記憶基礎之上的行為,離開了對原文準確的理解與分析并將大部分信息存儲于工作記憶中,筆記是難以發(fā)揮其應有功能的。
筆記最根本的作用就是能緩解譯員的記憶壓力。在長達幾分鐘甚至十幾分鐘的原文講話中,光靠腦記,大部分譯員都會顯得有些力不從心,特別是當原文的信息量大,語速快,包含有大量專有名詞或數(shù)字時,對譯員的挑戰(zhàn)無疑更大。筆記能讓譯員騰出更多的精力和記憶來消化和存儲不斷涌入的新信息。另外,得當?shù)墓P記能清晰地反映原文的結(jié)構(gòu),讓譯員對重要信息和邏輯結(jié)構(gòu)關系一目了然,從而達到激活記憶的功能。
信息化、經(jīng)濟化和個性化是口譯筆記需要遵循的三大原則。
首先,口譯筆記中所包含的信息量是筆記的首要原則。口譯筆記的作用就在于用記下的關鍵詞或經(jīng)過消化后所反映的邏輯結(jié)構(gòu)關系來激活譯員存儲于記憶中的內(nèi)容。也就是說,口譯筆記的信息量越大,它的激活能力就越強。但是,信息量大絕不意味著所記下的單詞越多。
鑒于口譯的特殊性質(zhì),在有限的工作時間內(nèi)和譯員有限的精力投入下,經(jīng)濟化原則在口譯筆記中顯得越發(fā)重要。Bistra Alexieva認為,經(jīng)濟化原則在口譯筆記中的運用有以下幾個方面:(1)記筆記的時間;(2)書寫所消耗的精力;(3)創(chuàng)造符號所花的精力[5]。大部分口譯受訓者在開始學習筆記技能時都耗費過多的時間記筆記,因為他們總是擔心無法完整地記住原文的內(nèi)容。可結(jié)果往往是,類似于速記的筆記增加了他們解讀筆記的困難,因為他們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重組未經(jīng)分析和消化的字詞。因此,經(jīng)濟化原則要求:(1)減少句子的記錄,增加經(jīng)消化的概念和關鍵詞的記錄;(2)使用縮略語或符號來代替完整的詞。
當然,幾乎所有的人都承認口譯筆記擁有個性化的特點。職業(yè)譯員都會形成一套有個性的、固定的筆記體系以及自己獨創(chuàng)的縮略語和符號。
對大多數(shù)譯員來說,口譯筆記技能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天賦,而是可通過有意識的訓練和培養(yǎng)習得的??谧g筆記的特殊性要求受訓者付出極大的努力和創(chuàng)造力。因此,本文試圖探討一種學生自主學習口譯筆記技能的模式,鼓勵學生在實踐中提高口譯筆記能力。Fitts認為,技能習得一般分三個階段:(1)認知階段 (cognitive stage);(2)聯(lián)想階段(associative stage);(3)自主學習階段(autonomous stage)[6]。傳統(tǒng)的口譯教學,特別是筆記技能的教學,培訓者占主導地位,而自主學習法則以受訓者的參與為導向。自主學習法在筆記技能培訓中有兩大原因:(1)課堂練習對培養(yǎng)良好的筆記體系是遠遠不夠的,而培訓者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nèi)只能為受訓者提供最基本的指導;(2)口譯筆記本身具有個性化的特點,這就要求受訓者在反復練習和實踐的基礎上創(chuàng)建一套適合自己的筆記系統(tǒng)。當然,這絕不意味著培訓者可以無所作為了。他們主要有兩大作用:(1)作為指導者,他們必須在受訓者設計自身學習策略上給予幫助和指導;(2)在學習的過程給予學生個性化的支持和鼓勵。
如前所述,口譯筆記是以聽力,理解和記憶為基本前提的。因此,我們把口譯筆記技能的自主學習分為筆記前階段和筆記階段。
筆記前階段主要包括聽力理解和記憶兩個部分。
1.聽力理解的自主學習
與外語聽力練習相比,口譯聽力更加復雜,難度也更大。譯員需要在聽懂原文的基礎上對信息的整體和細節(jié)有全面的把握,以便于能夠迅速地用目的語流利、完整地表達出來[7]。對口譯受訓者而言,選擇性聽力練習和專注性聽力是很重要的兩大練習。
選擇性聽力練習旨在訓練抓住主旨和主要意思,使受訓者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和組織結(jié)構(gòu)的能力。復述練習是很有效的訓練方法之一。受訓者在不記任何筆記的情況下抓住原文的主旨大意并進行口頭復述,使用的語言可以先用原語,隨后逐步過渡到用譯入語,目的就在于使受訓者能理解會意原語內(nèi)容,迅速組織材料并進行口頭表達。選擇的材料可以從條理性很強的文章過渡到一些抽象的,看似無邏輯關聯(lián)的文章。受訓者可以對自己的復述進行錄音,對照原文,檢測自己的錄音是否包含了應有的主要意思或具有清晰的邏輯結(jié)構(gòu)。結(jié)果如果不盡如人意,受訓者可以再重復上述過程,直至滿意。
專注性聽力訓練則旨在鍛煉受訓者在聽力理解過程中保持高度的專注力。普通聽眾關注的只是自己感興趣的部分,而口譯員在整個口譯過程中都必須保持高度的專注力以便能抓住原語所有的信息并分析邏輯結(jié)構(gòu),尤其是在心理壓力很大的情況下,這樣的工作更是難上加難。因此,受訓者可以通過收聽新聞廣播或長達十幾分鐘甚至半個多小時的材料來進行主旨大意復述練習。
2.記憶的自主學習
本文所說的“記憶”,都是指狹義上的“腦記”。筆記所能記下的東西是加工后的“半成品”,一些整合的概念和邏輯結(jié)構(gòu),而大部分的信息都只能存儲在譯員的工作記憶中??梢哉f,口譯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譯員對于源語信息的記憶。信息記不住、記不全或回想不起來都是記憶失效的表現(xiàn),究其原因有三:(1)短時記憶容量有限;(2)長時記憶無法激活;(3)巨大的心理壓力。信息模塊重組和視覺化被認為是口譯受訓者自己學習提高記憶的有效方法。另外,要想擴大記憶容量,不斷地拓展知識面,熟悉各種題材和內(nèi)容的信息也是至關重要的。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減輕記憶負擔,讓記憶效果最大化。
聽力、分析和記憶是口譯筆記的必要前提與基礎。只有實現(xiàn)了聽力、分析和記憶的自主學習,才有可能進行筆記技能的自主學習。對于口譯受訓者而言,在受訓的初始階段,筆記出現(xiàn)問題或不熟練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受訓者需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改正和完善需要受訓者長時間大量的努力。因此,自我檢測、筆記糾錯和重復練習就被認為是掌握自主學習筆記的三大重要階段。
首先,受訓者在完成一項口譯練習并對其錄音后,要聽錄音,對照筆記,找出與源語意義的差距。受訓者必須確保源語意義得到準確傳達。如果沒有,標出筆記中遺漏的部分,并且明確寫出能反映所丟失信息的筆記符號,如數(shù)字、連接詞、時態(tài)等等。
其次,受訓者需要找出并剔除筆記中多余的字詞,比如說,定冠詞、介詞或其他功能詞。另外,還有一些對輔助提醒記憶毫無幫助的詞,或者可以腦記或很容易回想的字詞。
再次,受訓者必須檢查是否使用合適的縮略語或符號來代替完整的字詞或句子,這樣就可以大大地節(jié)省時間和手寫的精力。
最后,重復一次同樣的練習以便加深對錯誤部分的改正印象,也可以檢驗通過改正的筆記是否能使口譯進行得更加順利。
當然,這里有幾點是必須提醒的:(1)受訓者要避免創(chuàng)造過多的符號和縮略語,以免在口譯中需要耗費額外的精力來進行識別;(2)一旦所創(chuàng)的符號和縮略語被認為是有效的,就要根據(jù)自己的需要,給予固定的使用;(3)受訓者在創(chuàng)造個性化的符號和縮略語時,要避免混淆不清和誤解。
筆記技能被認為是交替?zhèn)髯g中最為重要的技能之一,因為筆記技能如果掌握得當,就會對口譯的順利進行有很大的幫助。反之,則可能會成為影響譯員實現(xiàn)正確傳譯的最大干擾因素之一。Daniel Gile的精力分配模式也認為:一旦這種非自動化的筆記過程消耗了譯員太多的精力就會成為口譯問題的誘發(fā)因素[3]189。因此,本文把筆記納入整個口譯過程的框架內(nèi),分析記筆記的基礎和筆記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探討受訓者如何通過自主學習提高筆記技能的培養(yǎng)模式。希望在此基礎上,能夠進一步拓展對筆記的領域研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
[1]徐海銘,柴明.漢英交替?zhèn)髯g活動中譯員筆記困難及其原因的實證研究[J].外語學刊,2008,(1):122-127.
[2]http://www.5ykj.com/shti/gaosan/37694.htm.
[3]Gile,Daniel.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
[4]Daro,V.Experimental Studies on Memory in Conference Interpreting[J].Meta,1997,(4):627.
[5]Alexieva,Bistra.On Teaching Note-Taking in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A].In Cay Dollerup and Annette Lindegarrd(eds),Tea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2[C].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Amsterdam/Philadelphia,1994:203--204.
[6]Fitts,P.L.Perceptual- motor Skill Learning[A].In Arthur W.Melton,editor,Categories of Human Learning[C].New York and London:Academic Press,1964:89.
[7]雷天放,陳菁.口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Skill of Consecutive Notes:Based on an Autonomous Method
HE Ai-xi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Fuzhou University,F(xiàn)uzhou 350018,China)
Consecutive notes exert significant impacts on interpretation.If well handled,the notes serve as clues for recalling information and memory enhancers to help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terpretation,while,if not properly used,they will be one of the biggest disturbing factors that divert the interpreter's attention from comprehending the source message.The paper,in the present thesis,is aimed at making analysis on the main difficulties in note-taking,as well as the underlying causes,so as to propose an autonomous method of learning note-taking for trainee interpreters.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notes;autonomous method
H319
A
1001-7836(2012)11-0144-04
10.3969/j.issn.1001-7836.2012.11.057
2012-07-12
何愛香(1981-),女,福建邵武人,講師,碩士,從事口筆譯理論與實踐、修辭與翻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