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作為地理實體的一種符號,既具有最直接的指稱意義,又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反映某一民族、某一地區(qū)及某一歷史階段的地貌特征、物產(chǎn)、經(jīng)濟(jì)、歷史史實、生存范圍、歷史變遷以及宗教信仰等等文化內(nèi)涵[1]。在中國古詩中,因地名蘊(yùn)涵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常常被詩人作為文化意象遣入來抒情言志,表達(dá)作者的思想情感。
古詩中地名主要可以分為兩類,一類主要體現(xiàn)地域性,一類體現(xiàn)象征性和文化性。地域性是指地方的名稱首先實指某個地理所在,傳遞著強(qiáng)烈的地域性,此地非彼地,不可替代,不可省略。某些地名雖確有其所在,但在古詩中不是特指某地,不是明顯表現(xiàn)個體特征,而是泛指。這種地名有一定代表性,一般帶有較強(qiáng)烈文化色彩特征,因為地名往往是與歷史文化聯(lián)系在一起的或者與民族歷史淵源有關(guān),折射出某個地區(qū)或某個歷史階段經(jīng)濟(jì)、地理、歷史、民俗、人文等方面的印記。
三峽地名有著地名的基本功能,那就是在空間上是寫實。三峽古詩中寫實的地名實則不少,如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28個字中就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今重慶)五個地名,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其順序描述了作者的江行體驗和思鄉(xiāng)感情,也將這種感受傳遞給了讀者。
三峽地名是不同歷史時代的產(chǎn)物,許多古老的地名往往負(fù)載著歷史時代的許多印記。不僅可指某個地理所在,也可傳達(dá)一定的歷史淵源,反映豐富的宗教文化內(nèi)涵等。例如三峽名城宜昌就是西漢初年置縣為縣治,名夷陵縣,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而得名。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府名宜昌。三峽地名里亦能讀出豐富的三峽圖騰信仰、民族風(fēng)俗、經(jīng)久不衰的神秘傳說。龍騰崇拜是自然崇拜的引申,因為龍、神多與求雨、避邪有關(guān)。據(jù)對三峽地名的部分統(tǒng)計,與龍有關(guān)的地名共有90多處,每一種信仰都有一系列傳奇故事。
三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使得其地名怪僻也成為一大魅力。首先,三峽氣勢磅礴,其地名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地形地貌的外部特征,其地名各有其味,入木三分。例如三峽地名大多用山﹑峰﹑尖﹑頂﹑巖﹑嶺命名,如白云山﹑神女峰﹑牛角尖﹑尖峰嶺等等。其次,有些地名所用之字不為現(xiàn)代人常見,如夔州,夔峽,夔門,因為這些地名很有可能述說著古代三峽的一個民族的起源和一個部落,一個國家曾經(jīng)輝煌的歷史[2]。例如明代詩人滕毅路過三峽寫下的七絕《秭歸》中就有這樣的詩句“春風(fēng)夔子國,落日楚王名。江繞西陵下,云從上峽來?!逼渲械摹百纭弊?,不是古代神話中的那種奇獸,而是一個氏族,一個古國。再次是有些字雖然筆畫簡單不難書寫,但一般人容易認(rèn)錯,而且其含意非常古奧,如涪陵,涪水;還有瞿塘峽,秭歸等。
詩化地名往往不同于實用意義上的地名,有時用泛指, 取其地名字在漢語中的聯(lián)想意,但譯者容易譯成實指;有時則是完全弄錯地方,把此地搬到彼地,這些都是誤譯。
唐朝詩人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在中國膾炙人口,是傳誦千古的七言絕句?!俺o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笔拙潼c明是早晨坐船離開白帝城,而“彩云間”則體現(xiàn)了白帝城的高,同時也表現(xiàn)了作者遇赦之后的喜悅心情。第二句“千里江陵一日還”,指出船速很快,千里江陵只要一天即可到達(dá),這是一種夸張的手法,既寫了長江一瀉千里之勢,同時也抒發(fā)了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四句形象地描繪輕舟快駛的情形,兩岸猿猴的叫聲還沒停止,可那輕快的小船已經(jīng)駛過了千山萬嶺。
許淵沖教授譯成:
Leaving at dawn the White Emperor crowned with cloud ,
I’ve sailed a thousand miles through canyons in a day.
With monkeys’sad adieus the riverbanks are loud ;
My skiff has left ten thousand mountains far away.[3]
盡管從字面上來看,譯者很忠實原文,例如a thousand miles千里、in a day一日、the ten thousand mountains萬重山。但是在翻譯這樣的詩詞時,若是單純直譯,拘泥于字詞的意思,就無法再現(xiàn)原詩的意境美,如“千里”并不是真的指從白帝到江陵是一千里,而是形容兩地距離較遠(yuǎn);“一日”并不是指一天,而是比喻作者歸心似箭的心情;“萬重山”也并不是指有一萬座山,而是指地勢險要,山巒連綿不斷。在此的數(shù)字并不表示確切的數(shù)量概念,而只是一個泛化的虛數(shù),而是泛指其數(shù)量之多、程度之大、范圍之廣、時間之長等來渲染文章的氣勢。所以該譯文或多或少都沒有正確地理解作者的意圖和作者所采用的夸張的修辭手法,言語過于直白而了無生趣。
翁顯良先生的譯文:
Homeward!
Good bye to the city high in the rosy clouds of dawn.
Homeward, out the gorges, out today!
Let the apes wail.Go on.
Out shoots my boat.The serried mountains are all behind.[4]
采用意譯法,突出三峽的壯觀,更傳達(dá)了作者的喜悅和急切心情。譯者領(lǐng)會到了作者要描寫的并非是“白帝”和“江陵”,而是居于兩者之間的長江三峽,地名的直譯不但不能幫助譯文讀者的理解,反而阻礙了譯文讀者去獲得與原文讀者相似的心理感受,無法與作者遇赦回家的喜悅心情產(chǎn)生共鳴。第一句“朝辭白帝”中的“白帝城”就譯成了普通名詞the city;第二句中的“江陵”也譯成 the gorges。給了譯文讀者更好的方向感,使其從而獲得與原文讀者相似的心理感受。而擬人(goodbye) 、排比(out…out) 、倒裝和比喻(out shoots)等修辭手法的運(yùn)用更使得原文的意蘊(yùn),即意境美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實現(xiàn)。僅從“意味”而言,該譯文可以說是超越了很多人,但詩味并不限于意味,還有幾乎是同等重要的音韻節(jié)奏等“韻味”。如果能把字?jǐn)?shù)、長短、韻律等形式上的東西處理好,得到原詩的平衡感,那就更接近原詩了。
嚴(yán)格來說,詩化地名的“淺化”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有時譯文對英語讀者喚起的美感共鳴遠(yuǎn)不如原詩帶給中國人那種沖擊力。但此處所言的淺化指全篇譯詩無形成提升地名詩味的上下文語境,使得譯文讀者只看見了一個地名,而不知其所指。
杜甫的《登高》中最經(jīng)典的四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在深遠(yuǎn)的意境中,充分展現(xiàn)了詩人壯志難酬的感慨之情和悲涼心境。這四句譯成現(xiàn)代語言就是敘述自己遠(yuǎn)離故鄉(xiāng),長期漂泊,而暮年多病,舉目無親,秋季獨自登高,不禁滿懷愁緒?!盁o邊落木”后面接“蕭蕭”,兩個草字頭,草也算木;“不盡長江”中的“江”是三點水,后面就 “滾滾”而來,這種字形,視覺上的沖擊,這種意象是很難在譯文中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的。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許淵沖譯為“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5]其中“不盡長江”就譯作了the endless river,如果說“不盡的”意象可見了,那么作者產(chǎn)生這種凄楚的感觸感悟地點似乎就在譯文中被忽略了,淺顯地認(rèn)為作者看見一片林和一條河就會產(chǎn)生這樣凄楚的主觀情感。
丁衡祁的譯文是“In the boundless forest, falling leaves swirl and twirl around; on the endless Yangtze, rolling waves crash and splash along.”相比而言更準(zhǔn)確地表達(dá)了原詩地意象,選用的詞也比較符合英語的習(xí)慣用法。從對一些物象的翻譯,如“落木,長江”等構(gòu)成的意境準(zhǔn)確地映射出客觀環(huán)境的凄涼之美和詩人本身的痛楚之美。對“蕭蕭”(swirl and twirl)和“滾滾”(crash and splash)這樣的關(guān)鍵詞也通過某些音節(jié)的拼寫的重復(fù),來力求達(dá)到與原詩相同的形式。而且作者忠實了原文,表達(dá)出了詩人在長江沿岸,三峽沿岸看見的“風(fēng),猿,鳥,落木,長江”等物象產(chǎn)生的凄涼痛楚的感情。
三峽大壩就是一個典型例子?!按髩巍笔窃Z,dam 是目的語,如果翻譯成the Dam of the Three Gorges,漢語“大”的形象意義缺失,即英譯不等值。地名通名用“大”字作修飾詞表達(dá)形象意義的, 在國內(nèi)外并不少見。例如埃及的阿斯旺高壩的英譯為the Aswan High Dam 。所以三峽大壩譯成the Sanxia Giant Dam,或the Giant Dam of t he Three Gorges符合翻譯的對等原則,也體現(xiàn)出形象意義。
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笔拙洮F(xiàn)代漢語譯文是:“你問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還沒個準(zhǔn)兒啊!”其羈旅之愁與不得歸之苦,已躍然紙上。第二句寫了此時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漲秋池”,巴蜀大地夜雨,淅淅瀝瀝,漲滿秋池,那羈旅之愁與不得歸之苦又躍然紙上,那是何等的形象。接著從這眼前景生發(fā)開去,馳騁想象,另辟新境,表達(dá)了“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愿望。
翟理思譯為:
You ask when I’m coming: alas not just yet…
How the rain filled the pools on that night when we met!
Ah, when shall we ever snuff candles again,
And recall the glad hours of that evening of rain?
其中第二句就是誤譯,詩作者明明說的是現(xiàn)在,是眼前,“君問歸期未有期”的現(xiàn)實中迸發(fā)出來的,譯者卻翻譯成了過去的情形that night when we met。另外,最后一句詩人想表達(dá)的是今夜的苦成了未來剪燭夜話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時的樂,而譯者卻簡單地處理為夜雨給人快樂glad hours of that evening of rain,未能完全表達(dá)作者的那個感情,即“共剪……”“卻話……”,當(dāng)前苦況所激發(fā)的對于未來歡樂的憧憬??偟膩碚f就是不夠形象,沒有原詩的那種躍然紙上的感覺。
另外許淵沖譯和陳君樸分別譯為:
You ask me when I can come back, but I don’t know;
The pools in western hills with autumn rain o’erflow.
When by our window can we trim the wicks again
And talk about this endless, dreary night of rain?[5]
You asked when I’d return from south; oh, I can’t say
Now on this autumn rainy night the when the pond is rising,
Indeed when can I go back to north and with you to stay,
And trimming the candle, recall tonight’s mutual longing?[6]
在第二句的處理上陳君樸比許淵沖處理得更合理一些,因為他傳達(dá)出了具體的信息,那就是Now on this autumn rainy night the when the pond is rising,表明當(dāng)前苦況是歸期無準(zhǔn),淅淅瀝瀝的巴山秋雨更添心境之郁悶、孤寂。還有就是最后一句的翻譯上,許淵沖只是提到了詩人和愛妻見面后要談及this endless, dreary night of rain,未能傳達(dá)出他日相見后現(xiàn)在的苦endless, dreary night of rain也會成為相聚后的樂那層含義。陳君樸的recall tonight’s mutual longing似乎更能表達(dá)詩人在雨聲中閱讀妻子詢問歸期的信,盼望在將來重聚的歡樂中追話今夜的一切的那種情感。表達(dá)了詩人對于未來歡樂的憧憬,盼望歸后“共剪西窗燭”,則此時思?xì)w之切,不言可知。
本文以三峽古詩英譯中的常見虧損為例,說明地名英譯中地域性﹑象征性和文化性等特性處理的困難。譯文讀者的文化背景和審美感受同詩人和譯者都存在差異,客觀上具有難以解讀中國古詩文化意味的因素。另外,由于古詩中的地名蘊(yùn)涵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要表達(dá)主觀的情意和心意,要將古詩中這些地名譯成英語并非易事。所以,運(yùn)用翻譯理論和原則加以指導(dǎo)是必不可少的。
[參考文獻(xiàn)]
[1]王秉欽.文化翻譯學(xué)[M].天津:南開大學(xué)出版社,1995.
[2]劉不朽.“三峽古代地名的啟迪——杜鵑鳥之謎”[J].中國三峽建設(shè),1998:8.
[3]許淵沖,等.唐詩三百首新譯[M].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社,1997.
[4]翁顯良.本色與變相——漢詩英譯瑣議之三[A].楊自儉.翻譯新論[C].武漢: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
[5]許淵沖.中國古詩精品三百首[M].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4:7.
[6]陳君樸.漢英對照唐詩絕句150首[M].上海大學(xué)出版社,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