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彥平
《左傳·僖公三十年》中的《燭之武退秦師》一篇被選入現(xiàn)行新課標人教必修一,講了這樣一個故事:由于鄭國大夫燭之武的勸說,與晉文公共同圍攻鄭國的秦穆公毅然單方面與鄭國私下講和,撤兵回國。晉文公舅父子犯要求攻擊秦軍。此時,晉文公明智地分析:“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意思是:如果沒有秦公的力量我不會有今天。依靠別人的力量卻損害他,不仁:失掉自己的同盟者,不智;用混亂相攻代替整齊聯(lián)合,不武。
晉文公所說的“以亂易整,不武”。較早的晉杜預注解為:“秦晉和整而還相攻,更為亂也?!睕]有釋“不武”。現(xiàn)代選本注本一般解釋“武”為“勇武”、“威武”,如朱東潤主編《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人民教育出版社《古代散文選》。
現(xiàn)行新課標人教必修一課本中將 “以亂易整,不武”注解為:“用混亂相攻代替整齊聯(lián)合,這是不勇武的。”似乎也說得通。然而,去考察一下《左傳》中“武”字的用例,疑問就出來了。
《左傳·襄公十年》中有“城小而固,勝之不武”,《左傳·僖公三十三年》中有“文不犯順,武不違(躲避)敵”,是可以用“勇武”來解釋。然而《左傳·襄公三年》中:“臣聞‘師眾以順為武,……君師不武,執(zhí)事不敬。罪莫大焉?!避婈犂锏娜耍苑能娂o軍令(順)為武,“不武”謂違犯軍紀軍令??梢姟拔洹辈荒芎唵蔚赜谩坝挛洹薄巴洹眮斫忉屃?。同時在《國語·晉語六》中有:“武人不亂,智人不詐,仁人不黨。”其中“武人”也不是《議語大詞典》所釋的“剛武的人”。李維琦《白話國語》釋“武人”為“有武德的人”,應該是確切的。
《燭之武退秦師》中晉文公說“以亂易整,不武”,可見“武”即不亂、即整,這與前面所引《襄公三年》“以順為武”,《國語》“武人不亂”是一致的,“武”即“武德”。 有武德的人不亂,以亂易整不合武德。王力主編《古代漢語》注釋《燭之武退秦師》中“武”是上古時的抽象的道德觀念。他解釋古漢語常用詞時,將“武”字解釋為:“勇武。引申為古代的戰(zhàn)爭道德之一。善戰(zhàn),善勝,善對對待戰(zhàn)爭和善于制止戰(zhàn)爭都叫‘武’。”解釋很正確。
明了“武”即“武德”之義,《左傳》及其他典籍中的許多用例,都很好理解了。前面所舉《僖公三十三年》“武不違敵”,意思就是“據(jù)武德不躲避敵人”;《襄公十年》“勝之小武”,意思就是“戰(zhàn)勝它不合武德”;《襄公三年》“君師不武”意思,就是“君王的軍隊不合武德?!?/p>
“武”字的本義,前人認為:武象上戈下足之形,持兵戈武器而動其足首先是舞蹈的形象.以后才引申出軍武、征伐之義。《左傳·宣公十二年》:“楚子曰:“夫文,止戈為武?!蛭?,禁暴、戢兵、保人、定功、安民、和眾、豐財者也?!苯箯姳⑾魬?zhàn)爭、保持強大、鞏固功業(yè)、安定百姓、調(diào)和大眾、豐富財物―――這就是“武有七德”。
“武”之“武德”義,后代亦不乏其例。如《續(xù)資治通鑒·元順帝至正十九年》:“吾以許人而背之,不信;縱其去而擊之,不武?!倍蹲髠鳌は骞辍分械摹皠僦晃洹保☉?zhàn)勝它不合武德),已成為成語.至今仍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