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建民 梁興連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12例誤診分析
康建民 梁興連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誤診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臨床缺乏特異性,心電圖與其他心臟病有類似之處,易造成誤診?,F將我院自2007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2例入院前均誤診為其他疾病的AHCM患者患者資料匯總如下。
1.1 一般資料 12例患者中,男7例,女5例;年齡34~68歲,平均(49.6±3.2)歲;誤診時間最短為1個月,最長6年。既往有輕度高血壓史2例,糖尿病1例;其中3例有飲酒史,4例有冠心病家族史。初診誤診為心絞痛5例、心肌梗死5例及高血壓心臟病2例。12例均經超聲心動圖或磁共振檢查確診為AHCM。
1.2 臨床表現 活動后胸悶、胸痛7例,4例出現心悸,3例出現氣短,2例出現頭暈。
1.3 輔助檢查 標準12導聯心電圖:12例均為竇性心律,2例出現陣發(fā)性房顫,室性期前收縮3例,房性期前收縮1例;R波振幅增高:以胸前導聯V 3~V 5為主,R波分別為2.5-4.0 mV,R波振幅增高呈現V 4≥V 5>V 3的規(guī)律;ST-T改變:單純胸前導聯ST段下移有9例。同時累及胸導和肢導的有3例,下降幅度為0.05~0.45 mV。T波倒置:12例患者均有T波倒置,以胸導聯V 3~V 6為主,V 3~V 6導聯T波倒置深度為0.5~1.4mV。Q波:本組有2例在Ⅱ、Ⅲ、aVF導聯有Q波形成。超聲心動圖檢查 左心室舒張末徑為(4.62±0.32)cm,左心室收縮末徑為(2.80±0.16)cm,左房內徑為(3.40±1.86)cm。
1.4 確診方法 本組10例經超聲心動圖檢查、2例經磁共振檢查按《實用內科學》肥厚型心肌病的診斷標準確診[1]。
陳舊性下壁心肌梗死2例,心內膜下心肌梗死3例,心絞痛5例。高血壓心臟病2例。
AHCM是心肌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種類型,我們認為AHCM心電圖改變是臨床誤診冠心病的原因之一。但其又有以下特點:(1)ST段下移:以V 2~5最常見;(2)T波對稱性深倒置,以胸導V 3~5為主,呈TV 4≥TV 5>TV 3的改變關系;(3)R波振幅增高,以胸導改變?yōu)橹?,呈RV 4≥RV 5>RV 3的規(guī)律變化,我們認為臨床上對無高血壓病史,有類似心絞痛發(fā)作,平均年齡較冠心病患者輕,心電圖顯示以胸導聯R波振幅增高,尤以V 4~V 5為主,同時伴有ST段下移,T波對稱性倒置,應高度考慮AHCM的診斷。本組患者超聲心動圖檢查均表現為左心室近心尖部位的間隔和左室后壁肥厚,而室間隔中上部無增厚。提示我們對心電圖有左室高電壓但不伴有高血壓史的患者,超聲心電圖檢查又無間隔肥厚表現,要注意心尖部位的心肌,以提高AHCM的陽性率。
從以上分析總結發(fā)現對本病認識不足是誤診的主要原因。心電圖異常即診斷冠心病,臨床上缺乏細致的觀察和全面的分析,沒有考慮到大部分AHCM患者可反復發(fā)作胸痛,且呈非典型心絞痛癥狀,對硝酸酯治療效果不明顯,此胸痛特點有別于冠心病心絞痛,本病一旦出現上述心電圖改變,無論怎么治療心電圖則很少變化?;颊叩淖杂X癥狀輕微或缺如,但心電圖改變“缺血”嚴重,兩者不符時應該考慮到本病。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電圖R波呈高電壓,ST-T改變多固定在胸前導聯上[2-3],變化較小,而冠心病患者T波倒置的導聯上R波多是較低的,ST-T改變的范圍較廣,隨冠狀動脈供血改善而好轉。臨床醫(yī)師只要能想到本病,檢查一次二維超聲心動圖或心臟核磁共振就可確診。
[1]陳灝珠.實用內科學,第10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1335.
[2]陳祖望,周康榮,戎衛(wèi)海,等.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二例報告,臨床心血管病雜志,1994,3:182.
[3]Satoshi N,Thomas HM.Resting echocardiographic features of latent 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obstruction in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Am JCardiol,78:622-667.
273155 曲阜市南辛中心衛(wèi)生院(康建民);曲阜市人民醫(yī)院(梁興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