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國貞
(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鄭州450001)
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是國家主流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國家主流文化是指國家統(tǒng)治階級基于統(tǒng)治需要所提倡推廣的文化,主要內容是意識形態(tài)。”馬克思主義就是中國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集中體現(xiàn)。
“軟實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首先提出來的,“軟實力”作為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特指一個國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價值的感召力和國民形象的親和力等釋放出來的無形的影響力。在軟實力中,國家文化軟實力是核心要素,本文談論的國家文化軟實力是以民族文化為基礎、外來文化為補充、以國家主流文化為主導的文化形態(tài)所體現(xiàn)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對于文化軟實力在當今時代的作用,中國共產(chǎn)黨也有敏銳的認識,早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江澤民就提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是凝聚和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秉h的十七大報告則進一步指出:“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p>
但問題是,以馬克思主義為代表的國家主流文化能不能深入人心,成為民族凝聚力的來源和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尤其是,在信息傳播非常便利、價值多元化的現(xiàn)時代,大學生這個特殊的群體能否真正接受這種主流文化,至關重要。教育的目的不僅是為社會批量生產(chǎn)具有良好技能的勞動者,還要為社會輸送合格的甚至是可以提升整個社會道德水準和生活品質的公民,尤其是大學教育,更應該注重“教育引領社會”的理念。在當前的中國,大學教育雖然已經(jīng)比較普及,但是,能夠接受大學教育的青年在總人口中的比例與發(fā)達國家相比還是很低的。這些大學生畢業(yè)之后進入社會,逐漸成長為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的價值觀、生活方式將成為引領未來社會潮流的重要力量。一般來講,大學教育,是他們進入社會之前最后的受系統(tǒng)教育的機會。在這個重要階段,如何使國家主流文化被學生認可?在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的教學過程中,我體會到要想使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為大學生們所接受、喜愛,進而發(fā)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職能,必須要處理好以下兩種關系:
馬克思主義是國家主流文化,但它的特別之處在于從根本上來講,它是一種外來文化,它的功能的發(fā)揮必須經(jīng)歷民族化的過程。雖然國家文化的建構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主導,但作為實現(xiàn)手段則必須以民族文化為基礎,這基本上是不可避免的選擇。
不管是單一民族國家,還是多民族國家,民族文化作為文化的最基本形式,是整個國家文化形成的基礎,政權可以更替,但民族歸屬感卻可以超越于政權更替之上保持持久的穩(wěn)定性。民族文化是一國民眾文化的“根”,人民對國家的認同是以對民族的認同為基礎的,試想,如果一個人對民族都不認同的話,他怎么可能認同建立民族基礎之上的國家呢?反過來,他可能不認同某個政權,但對民族卻完全可能非常熱愛。所以,要想使國家主流文化為民眾所喜愛、接受,必須要“扎根”于民族文化,依靠民族文化為國家文化提供深厚的思想基礎、可靠的心理暗示和合法性解釋。
中國文化在經(jīng)過近代“救亡圖存”的革命洗禮之后,在經(jīng)過“批林批孔”的文化大革命之后,現(xiàn)如今面對伴隨經(jīng)濟交往而來的“西風歐雨”,呈現(xiàn)出富有意味的多元性。筆者近來參加過一個本校學生團體的頒獎晚會,晚會上學生們的表演分為四類:一類是流行歌曲的演唱,內容是個人情感的抒發(fā),風花雪月,無關國家民族,也無關他人;一類是相聲,其中不乏“黃段子”,勉強算是雅俗共賞、博人一笑的戲說,以笑為目的;還有一個出乎意料的節(jié)目,國學社的同學集體朗誦《少年中國說》,慷慨激昂、嚴肅認真,也算是一個類別。最后還有一個宣揚愛心的手語歌??聪聛?,有一種感慨,這正是中國文化的“集體無意識”的表達啊,西方的原子式的個人主義文化、老百姓的“俗文化”、伴隨中國經(jīng)濟崛起企圖實現(xiàn)文化復興的“民族文化”,以及超越階級、民族的普遍的“愛”文化,同時呈現(xiàn)。在這樣一個文化多元的時代,寬松的文化氛圍其實為國家主流文化與民族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理論上分析,我們需要以民族文化為基礎構建國家文化,在文化多元的時代背景下,我們也有可能打造這個基礎。更重要的是,從時代特點來看,以儒釋道為主體的中華民族文化對解決當前中國面對的諸多問題乃至國際領域的許多問題都有極強的借鑒意義,可以大幅提升我們的文化自信和影響力。
儒家歷來重視人倫關系和建立在人倫關系上的社會互助,“五倫八德”深入人心、滲透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當中,成為風俗習慣、鄉(xiāng)規(guī)人情,從熟讀經(jīng)書的達官顯貴到目不識丁的鄉(xiāng)野村婦,都謹遵五倫“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長幼有序、君臣有義、朋友有信”,奉行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目前,中國社會道德狀況堪憂,社會缺乏互助互信。西方國家的資本主義精神是建立在基督信仰的基礎之上的,我們?yōu)槭裁床荒馨盐鍌惏说伦鳛橹袊袌鼋?jīng)濟建立的思想基礎?從日本、韓國、新加坡這樣一些推崇儒家價值觀的國家來看,經(jīng)濟發(fā)展與儒家思想并不矛盾,相反,儒家思想成為民族凝聚力和社會穩(wěn)定和諧的重要保證。目前的中國,因為儒者不能成為一個團體,無法發(fā)揮這些作用。但從港臺來看,很多佛教界人士正在積極宣揚儒家文化,他們開展超越宗教的社會慈善救助、幫助鄉(xiāng)土社會重建人倫秩序,開展道德教化、撫慰大眾心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另外,佛教和道教,因為都有出世的胸懷,關注的是心靈的解脫和逍遙,面對的是人生永恒的問題——生老病死。所以可以為關注個人自由的現(xiàn)代人提供非常豐富的精神食糧,為人們精神領域提供廣闊的回旋空間。而且,除了儒家日常人倫觀念之外,佛家與道家的世界觀對現(xiàn)代人理解物我關系、人我關系、身心關系極富啟發(fā)意義。如果我們自己的文化健全起來,其實完全可以避免許多人對外來文化甚至外來宗教的心靈需求和社會需求。
還有,以生態(tài)失衡和環(huán)境惡化、資源能源匱乏為突出表現(xiàn)的全球化問題,其實質是西方文明中“物文化”和“神文化”二元對立模式的必然結果。全國政協(xié)常委釋學誠指出:“神文化是以基督教信仰為核心的超越性的精神文化,物文化是以自由、平等、科學、理性等思想為核心的世俗性的物質文化?!边@兩種文化此消彼長,競相爭鋒,構成了近現(xiàn)代以來西方文化的主旋律。這兩者究竟能否共存乃至共榮,是人類能否走出現(xiàn)代性危機的關鍵。他進一步指出,神文化注重超越而鄙棄世俗,物文化注重世俗而嘲笑超越;神文化推崇精神而忽略物質,物文化推崇物質而忽視精神;神文化只談利他而忽略利己,物文化片面利己而忽略利他。而中國文化是以“心”來統(tǒng)攝二元、超越二元的“心文化”。心文化啟示我們走向超越與世俗之間的中道,走向精神與物質之間的中道,走向利他與利己之間的中道。進而解決神與物的二元對立。
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這種著眼于時代和社會的大問題,著眼于每一個個體生命必然面對的“天人關系”、“自他關系”“身心關系”,以及生老病死等種種問題的視角去談論民族文化,很容易提升大學生們對民族文化的親切感、認同感、自豪感,而且這與馬克思主義的終極追求——共產(chǎn)主義理論是相通的,馬克思追求的終極目標也是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雙重和解,當然,人最終也通過解放社會解放了人自身,達到了身心的和諧。同時,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社會生產(chǎn)方式的批判,從文化的角度來解讀也是非常好的視角。可以與上面講到的“神文化”、“物文化”相通。
人類社會進入2l世紀之后,全球化的發(fā)展使資本主義剝削世界的方式變得更為隱秘,從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一國內部來看,科技快速發(fā)展、經(jīng)濟持續(xù)繁榮、物質產(chǎn)品極大豐富,福利政策惠及于人,這些現(xiàn)象很容易使人們懷疑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甚至使發(fā)展中國家的人們失去文化自信,認為經(jīng)濟發(fā)展不好是自己國家的文化導致的。但稍微深入一點,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列寧所言資本主義的三性——壟斷性、腐朽性、垂死性,并沒有消失,只是隨著全球化進程在全球范圍內重新出現(xiàn)而已,資本主義體系是建立在人對自然、人對人雙重壓榨之上的,這種繁榮既不公正,也不可持續(xù)。從這個意義上講,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依然獨具慧眼、非常深刻,在人的欲望不斷向“物的世界”傾斜的今天,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的理論,超越物對人的異化的理論,追求人與自身、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的協(xié)調發(fā)展的理論,都對現(xiàn)時代具有很大啟發(fā)。馬克思主義是一個開放的理論體系,民族文化提供的富有啟示意義的探索是可以與馬克思的終極理想相互溝通的。
外來文化是國家文化形成的必要補充,在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中,如何正確認識、合理評價外來文化,使之經(jīng)過民族化過程,獲得本民族民眾的認可和接受。同時經(jīng)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改造,使之為國家利益服務,都是需要認真對待的。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fā)展,文化傳播伴隨經(jīng)濟交往無孔不入,目前這個階段看來,一國的經(jīng)濟、軍事等硬實力仍然是文化軟實力的堅強后盾,文化傳播也呈現(xiàn)出從發(fā)達國家向發(fā)展中國家強勢滲透的特征,但這種滲透因為不是軍事性的,而是“潤物細無聲”的,所以更具隱蔽性,讓人難以抗拒。不管發(fā)達國家的文化滲透是有意為之還是“無心插柳”,其結果都是發(fā)展中國家的民族文化和國家主流文化受到了嚴重的挑戰(zhàn)。事實上,我們中國的大學生們對西方生活方式的仰慕,對西方文化的趨之若鶩也正說明了這一點。
在全球化的條件下,我們不可能拒絕和西方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所以我們必須面對西方強勢文化對我國國家文化的影響和滲透。關鍵是我們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來面對。文化畢竟建立于心理層面的認同和接受,在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有這樣三種態(tài)度有助于大學生們理性地認識外來文化:
一是“拿來主義”,面對西方文化中的好東西,與其采用鴕鳥政策,避而不談、視而不見,不如大大方方地稱贊、學習和接受。有人問在中國學生中很有影響力的IT界知名人士李開復,他的成功是源于中國精神還是美國味道,李開復的回答是他有“西方的頭腦、中國的心”。從思維方式來說,李開復具有典型的西方人的特征:簡潔、機敏、開放、邏輯清晰和直截了當,然而他的確有著一些典型的中國式的情感:堅忍、執(zhí)拗、含蓄、不卑不亢和盡忠盡孝。李開復把一句基督教的祈禱詞改成了這樣一句話“有勇氣來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胸懷來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有智慧來分辨兩者的不同”。他說:“‘有勇氣來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代表了積極和自信,也代表了用西方思維方式中積極進取的心態(tài),培養(yǎng)自己的勇氣,讓自己堅強剛毅、發(fā)憤圖強地去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事,這是人生中有為、進取的一面,它在最大范圍內體現(xiàn)了一個人的自主和自信。這句話倡導的是永不放棄、永不消沉的主動人生態(tài)度,鼓勵人們靠努力達到目的;‘有胸懷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代表了自省和同理心,也代表了用中國式的謙恭謹讓的胸懷來培養(yǎng)自己的修養(yǎng),讓自己胸襟寬廣、虛懷若谷地去接受那些不可改變的事。這是人生中包容、寧靜的一面,它在最大范圍內體現(xiàn)了一個人的自覺和自省。這句話講得是,要拋棄幼稚的理想主義或完美主義,學會承認和接受真實的、不完美甚至不公正的世界。”這樣一些對西方文化的解讀非常切合大學生的生活實際,所以很容易引起他們的共鳴和思考,使之有客觀平和的心態(tài)去看待外來文化。
二是“理性批判”。不止是學生,我想每一個人都很反感不講道理,直接給人扣帽子的做派,所以對于一些學生理解的似是而非的西方價值觀,我們要言之有據(jù)、析之成理地去剖析,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比如,對于“自由”這個西方核心的價值觀,它究竟有哪些層面?每個層面上的含義是什么?其中包含著哪些悖論?經(jīng)濟層面的自由是否意味著市場經(jīng)濟至上,會不會導致“自由地弱肉強食”?共產(chǎn)主義運動何以產(chǎn)生?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批判過時嗎?事實是,資本主義的全球復制,或者說資本主義為主導的全球化正是現(xiàn)今全球問題產(chǎn)生的根源之所在。馬克思所說的貧富分化在發(fā)達國家內部不足以引發(fā)社會問題,人們普遍過著小康生活,但貧富分化并沒有消失,它正在伴隨著全球化歷程在全球范圍內重新出現(xiàn)。這些事實擺出來,學生是愿意進一步去思考的。西方法律層面的自由是什么?達到這種自由要付出什么樣的代價?個人自由的內涵是什么?和責任又是什么關系。再比如,什么是民主?多數(shù)人通過就是民主嗎?民主會不會被資本和輿論所操縱?什么是開放?我們要不要“國家意識消亡”的開放?還有很多人推崇的獨立,會不會變成自我中心的裝飾品?這些被許多中國人特別是年輕人追捧的價值觀背后,隱藏著怎樣的變種?給中國現(xiàn)實社會帶了正反兩方面哪些影響?大學生有很好的思辨能力,只要言之成理、有效啟發(fā),學生們的思考可以非常深入。
三是“未來眼光”,雖然迄今為止的全球化是以西方為主導的全球化。其實質是發(fā)達資本主國家通過全球擴張,尋求經(jīng)濟利益、轉移國內危機,進而擴張其政治、文化利益的過程。但是,如果我們把全球化當成一個歷史過程來看,它的實質和發(fā)展前景顯然是充滿可能性的,沒有任何一個或幾個國家可以決定全球化浪潮的發(fā)展趨勢,它未來的走向將取決于全球范圍內不同國家和民族的互動、博弈和選擇。
在這種互動、博弈和選擇的過程中,中國作為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國家綜合實力不斷增長,有自己幾千年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亦有馬克思主義對現(xiàn)代中國人的熏陶,我們對于理想社會的追求有深厚的文化基礎,如果我們能夠探索出一條不同于西方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和諧之路的話,不僅對中國自身,乃至對于世界都是福音,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才能夠真正實現(xiàn)。這都需要我們把國家主流文化的主導作用、民族文化的基礎作用、外來文化的補充作用很好地融合起來,以打造出具有中國氣派的新文化。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的教學如果有這樣的視野和自信,也的確會使這門課變成學生“真心喜愛、終生受益”的課程,從而為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貢獻一份力量。
[1]課題組.全球化視野下的國家文化安全[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0(1):79-86.
[2]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5.
[3]釋學誠.從媒體傳播看東西方文明的差異[EB/OL].http://www.longquanzs.com/articledetail.php? id =3279&class=1,2012 -04 -01.
[4]李開復.做最好的自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