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柏生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所以生物教師為了提高生物教學質量,必須加強實驗教學,使生物實驗在教學中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本文試圖從生物實驗的角度出發(fā),闡述富有科學性、思想性、趣味性的實驗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不可忽視的重要性。筆者認為,要使生物實驗起到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應從實驗創(chuàng)新中的六個意識著手。六個意識即為經(jīng)典意識、超前意識、家常意識、環(huán)保意識、大自然意識和探究意識。
一、經(jīng)典意識
經(jīng)典即指教學大綱中規(guī)定的屬于必須掌握的生物學學識,通過實驗勾起學生的生物歷史感的因素,使其產(chǎn)生對熟悉生物學現(xiàn)象追根溯源的興趣。如:在學完“根尖的結構”以后,教師布置“揠苗助長”課外實驗。然后在下一堂課讓學生匯報實驗結果,并利用這一熟悉的生物現(xiàn)象進行歸納總結,學生即可從中領悟到“揠苗”與教材上介紹的移栽植物有類似之處,都容易把幼根和根毛折斷,這樣根的吸收能力大大降低,造成苗的枯萎,甚至死亡。通過實驗,學生便可利用“根尖結構”知識來解決生物學現(xiàn)象,進一步達到提高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二、超前意識
今天的生物技術突飛猛進,如何使學生對生物學的發(fā)展前景有所了解,單憑講解教材中經(jīng)典的基礎知識顯然達不到這個目的,而如果過多地介紹深奧的生物高科技顯然也沒有必要。最好的方法莫過于讓學生親自實踐,親身體會,以培養(yǎng)學生的超前意識。筆者利用周末組織學生到蔬菜公司參觀無土栽培實驗基地和到花卉公司參觀花卉組織培養(yǎng)實踐基地。讓學生耳聞目睹實驗全過程。并要求學生作好記錄,見習回來加以整理歸納,總結實驗心得。這樣,學生不僅可以輕松地了解高科技生物學知識,同時也幫助學生擴大了視野,還讓學生感受到生物學高科技帶來的巨大經(jīng)濟效益,從而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生物學的熱情。
三、家常意識
所謂家常意識,指實驗所涉及的內(nèi)容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常常耳聞目睹的,而平時又沒有對之思考過或不明所以的現(xiàn)象或事實,待學生得知這些日常生物學現(xiàn)象或事實的本質后,很容易產(chǎn)生“學有所用”的滿足感,從而加深對生物學的喜歡程度。例如:在“種子萌發(fā)”的教學中,讓學生回家取來綠豆、菜豆或花生種子,自己設計一個實驗說明種子萌發(fā)所需要條件。有些學生取幾粒種子放在潮濕肥沃的土壤中,另取幾粒種子放在盛有少量水的盤子中。過了幾天兩處種子都萌發(fā)了,他們以實驗記錄中寫道:“種子萌發(fā)需要的條件是:水、空氣和適宜的溫度”。而在此之前,許多同學誤認為種子一定要播放在沃土中才能萌發(fā)。通過實驗,學生自我糾正了錯誤的認識,獲得了正確的結論,從而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勞動技能。
四、環(huán)保意識
環(huán)保教育是每位生物教育工作者肩負的一項義不容辭的責任,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能擺脫升學的束縛,真正地進行素質教育;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有效地增強學生環(huán)保意識,將來為拯救地球,建設美好家園做出積極的貢獻。例如:我們組織興趣小組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分組分別在學生生活的周圍環(huán)境用自制的測聲儀測環(huán)境中的噪聲;用Ca(OH)2測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用盆栽的苔蘚放入不同環(huán)境中測大氣污染情況。最后學生自行設計表格,自己計算數(shù)據(jù),將測定的結果分布。如果那個地方污染嚴重,就向責任人發(fā)出黃牌警告。從而使學生感到學有所用,樹立生態(tài)觀點,增強環(huán)境保護意識,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學的熱情。
五、大自然意識
生物體和生物界最顯著的特征是具有生命。大自然意識意味著實驗的內(nèi)容應放眼于大自然,使學生通過實驗來體驗大自然的美不勝收。如:學習了“綠色開花植物的分類”一章后,帶領學生到校園、植物園、郊外、田間等地方認識各種植物,并練習制作植物標本,順便也讓學生了解一些植物的藥用價值,讓學生感到學有所用,學有所樂。又如:學習了“節(jié)肢動物”后帶領學生到郊外認識昆蟲,并練習采集和制作昆蟲標本,同時也了解各種昆蟲對植物的危害或生活的環(huán)境、習性等。這樣使學生在大自然中既學習到大自然這本無言的“書”,又鞏固了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同時也可教育學生愛護莊稼、花草、樹木和各種動物,培養(yǎng)了熱愛大自然的情操。從而進一步利用自然來美化學生的心靈,利用自然美來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六、探究意識
即在實驗中采用探究性實驗教學法。也就是說以學生動手實驗、觀察為主,教師積極引導,學生認真探索、分析,最后教師歸納性講述,進而使學生獲得新知識、新技能的一種教學方法。筆者在顯微鏡植物細胞實驗中采用了探究實驗方法。具體做法如下:(一)安排學生動手實驗、觀察、并逐步把觀察結果填入表格。(二)圍繞思考題積極引導學生探究分析。(三)給學生進行歸納性的講述,并著重指出:任何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不同植物細胞都具有相同的基本結構和作用,所以細胞即是植物體的結構單位,又是植物體功能單位。這樣做,可使學生通過直觀性強的實驗觀察,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發(fā)現(xiàn)和探究的心理,教師歸納點撥、引導啟發(fā),讓學生通過質疑、解疑,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從現(xiàn)象深入到本質,進而獲得真知。這樣教師既教得活,學生又學得主動,而且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中學生生物實驗的創(chuàng)新影響到學生學習生物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可等閑視之。生物教師在實驗教學時,除了做到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外,應多注意實驗的創(chuàng)新,尊重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多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角度加以考慮,使實驗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