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麗梅,楊 玲
(西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甘肅蘭州 730070)
成敗歸因對中學生英語學習行為影響研究
白麗梅,楊 玲
(西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甘肅蘭州 730070)
以美國心理學家伯納德·韋納的歸因理論為基礎,通過英語水平測試及訪談的方法,調(diào)查分析了成功與不成功的英語學習者的歸因特點,以及不同歸因特點對中學生英語學習行為產(chǎn)生的不同影響,旨在引導中學生進行正確積極的歸因,對他們?nèi)蘸蟮挠⒄Z學習有所幫助,為進一步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提供理論依據(jù)。關 鍵 詞:歸因;學習成敗;中學生;英語學習;影響
歸因(causal attribution)是指人們對自己或他人行為或狀態(tài)所作出的解釋,即解釋導致這些行為發(fā)生或狀態(tài)存在的原因[1]71-78。歸因是第二語言學習中的一種常見現(xiàn)象,學習者自覺或不自覺地對自己的學習成績或某一階段的學習效果進行自我評價,并試圖找出影響學習成效的各種因素。第二語言研究發(fā)現(xiàn),歸因是影響第二語言習得的一個重要因素,它能對學習者的動機產(chǎn)生積極或者消極的影響[1]71-78。歸因理論最早是由社會心理學家海德(F.Heider)于1958年提出的,之后經(jīng)過許多學者不斷探索,使該理論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最為著名的歸因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伯納德·韋納(B.Weiner)提出的。韋納認為,無論成功還是失敗,一個人在分析其根由時,主要有三個維度與六個因素,即Weiner三維度與六因素歸因模式。三個維度是指:內(nèi)、外在性,即把成敗歸于自身內(nèi)部原因還是外部原因;穩(wěn)定性,即原因在性質上是穩(wěn)定的還是不穩(wěn)定的;可控性,即原因可否由自己控制。六個因素分別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務難度,運氣好壞,身心狀況以及外界環(huán)境。在六個因素中,能力高低屬于穩(wěn)定、內(nèi)在、不可控的因素,努力程度屬于不穩(wěn)定、內(nèi)在、可控的因素,任務難度屬于穩(wěn)定、外在、不可控的因素,運氣機遇屬于不穩(wěn)定、外在、不可控的因素,身心狀況屬于不穩(wěn)定、內(nèi)在、不可控的因素,外界環(huán)境屬于不穩(wěn)定、外在、不可控的因素[2]。
韋納的歸因理論廣泛應用于教育與實踐。學生對學習成果的成敗歸因,不僅解釋了以往學習結果產(chǎn)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會對以后的學習行為產(chǎn)生影響[3]。本文旨在借鑒和利用其中的重要思想,探討英語學習成功者與失敗者不同的歸因特點對他們的學習行為產(chǎn)生的影響,以期幫助中學生對學業(yè)成敗進行正確歸因,有利于他們?nèi)蘸蟮挠⒄Z學習。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蘭州某中學高一、高二、高三年級學生118人。
本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英語水平測試和訪談。英語水平測試采用的試卷是某次期末考試卷,該水平測試旨在測試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確定成功的英語學習者和不成功的英語學習者。按本次期末考試成績計算,其中≥120分為優(yōu)秀,91~119分為中等,≤90分為較差。本研究將≥120分的學習者視為成功的英語學習者,≤90分的學習者視為不成功的英語學習者。在本次研究收集的118份樣本中,成功者有24人,不成功者有32人。
訪談用于跟蹤了解高中生英語學習不同自我歸因與其學習行為和學習成敗之間的關系,其目的在于了解不同被試對自己英語學習整體認知角度,了解其歸因傾向對其英語學習行為的影響,從而幫助學習者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行為。本研究對其中的10名英語學習成功者與10名英語學習不成功者進行了訪談調(diào)查,定性分析。
成功與不成功的英語學習者歸因特點在本項目的另一研究成果“成功與不成功的英語學習者歸因特點分析”[4]一文中已經(jīng)作了詳細論述,此處不再贅述,只將其歸因特點做一簡述。此研究采用英語學習成敗歸因量表調(diào)查不同英語學習水平中學生的歸因特點。該量表是在李力、陳治安、蔣宇紅[5]所采用的《多維度——多歸因因果量表》的基礎上改編的。
研究結果表明:學業(yè)成功的中學生的總體歸因特點是穩(wěn)定性、內(nèi)在性、可控性。在進行成敗歸因時,他們將自己的成功多歸因于穩(wěn)定因素,如能力、試題難度;歸因于自身內(nèi)在的因素,如能力、努力、身心狀況等;歸因于可控因素,如努力。而學業(yè)失敗的中學生則與之相反,他們把自己學業(yè)的成功與失敗歸因于不穩(wěn)定因素,如努力、運氣、身心狀況、外界環(huán)境;歸因于機體的外在因素,如試題難度、運氣、外界環(huán)境;歸因于不可控因素,如能力、任務難度、運氣、身心狀況、外界環(huán)境。
也就是說,學業(yè)成功的學生一般把學業(yè)上的成敗原因歸于努力程度、能力、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興趣四大因素,皆為內(nèi)在因素,只有極少數(shù)歸之于運氣、試題難度和教學質量等外在的因素。而且他們傾向于把成功歸結于興趣強、學習基礎好和學習方法得當,把失敗歸結為缺乏努力和能力。與學業(yè)失敗的學生相比,學業(yè)成功的學生更多傾向于把他們的成功歸結為內(nèi)部因素,而把他們的失敗歸結為外部因素。學業(yè)失敗的中學生在歸因上差異較大,他們把自己學業(yè)的成功與失敗多歸因于能力、努力、任務難度和運氣等不可控因素,他們的不可控歸因多于可控歸因。
學習者的成敗歸因方式傾向影響其后續(xù)學習行為,進而影響其未來學業(yè)的成功??梢哉f成敗歸因的正確性和合理性,影響著學習者后繼學習活動中的一系列重要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其未來學業(yè)成功的可能性[6]。而不同的歸因組合常常導致不同的行動結果[7]。以下為對10名英語學習成功者和10名英語學習不成功者的訪談結果。
(1)成功英語學習者的學習行為。從學業(yè)成功的中學生來看,他們的歸因特點對英語學習行為有很大的影響。許多學業(yè)成功的中學生把成功歸因于學習興趣這一自身的內(nèi)在因素。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好奇心,從而增強學習動力,就會積極地接近英語、學習英語。例如,因為對英語有興趣,新學期伊始,課本一發(fā),學生就會迫不及待地去看課文講了什么內(nèi)容,其實這無形中是對課文內(nèi)容的一種預習。老師講課時,就會認真聽講,對自己已經(jīng)了解的東西加以鞏固,而預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則得到解答。這對學習起到了一種促進作用。另外,如果對英語感興趣,就會“愛屋及烏”,會對各種與英語有關的事物感興趣,比如看英文電影,聽英文廣播、英文歌曲,讀英文書籍和報紙雜志等,這些都是很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法,長此以往,學生的英語水平就會在聽說讀寫譯等各個方面得到潛移默化的提高。
學業(yè)成功的中學生還將自己的成功歸因于另一內(nèi)在因素——學習態(tài)度。所謂“態(tài)度決定一切”,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會對學業(yè)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學業(yè)成功的中學生首先在思想上比較重視英語學習。他們認為,作為一名中學生,首要任務就是好好學習。英語這門學科在中學階段和高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給予高度重視。因為重視,學習的時候態(tài)度非常認真,不會囫圇吞棗或者淺嘗輒止,而是力求搞懂每一個知識點,有疑問不會輕易放過,而是自己鉆研或者向老師和同學請教,把問題解決掉,從不遺留問題,這樣就不會影響以后的學習。
努力程度這個內(nèi)在的可控因素是學業(yè)成功的中學生成功歸因的第三大因素。“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說的就是努力的作用。英語學習僅有興趣和態(tài)度是遠遠不夠的,最關鍵的一點在于努力,這是大家的共識。學業(yè)成功的中學生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不努力是絕對不會得到好成績的,只有努力學習才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學習努力的中學生會充分利用時間,從各個方面抓住一切機會學習英語。
能力這一內(nèi)在的穩(wěn)定因素是學業(yè)成功的中學生成功歸因的又一個因素。學業(yè)成功的中學生都認為自己有能力學好英語,這樣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其得到鼓舞與激勵,也會產(chǎn)生更強的學習動力,滿懷信心地學習英語,即使遇到困難也不氣餒,而是想辦法解決。即便在學習中遇到暫時的失敗,例如一次考試失利,他們也不會一蹶不振,因為他們相信自己有能力在以后的學習中取得成功,從而會找出失敗的原因,認真總結,吸取教訓,避免以后出現(xiàn)同樣的失誤。
(2)不成功的英語學習者的學習行為。學業(yè)失敗的中學生的歸因特點對他們的英語學習行為也有很大的影響。學業(yè)失敗的中學生傾向于將失敗歸因于能力這一不可控的內(nèi)在的穩(wěn)定因素。當把失敗歸因于自己能力差時,學生就會認為自己不具備學好英語的天賦和基本條件,認為就算自己努力也會是徒勞,會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對自己失去信心,失去學習的動力,抱著破罐子破摔的態(tài)度,不愿作出努力。他們不喜歡英語,除了上英語課,很少主動接近英語,即使在課堂上,也不專心聽講,而是睡覺或者看其他與英語無關的書。課后不愿意完成作業(yè),或者為了交差而抄襲其他同學的作業(yè),自己并沒有真正掌握所學的知識。
學業(yè)失敗的中學生將失敗歸因于另一不可控的外在因素——任務難度。把失敗歸因于任務太難時,學生就會認為自己的失敗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這是外在的不可控的因素,他們覺得由于自己無法左右這個因素,所以失敗了也很正常。因而不會引起重視,不去努力學習,不會想辦法提高自己的能力,而是產(chǎn)生一種僥幸心理,覺得也許下次的試題會比較簡單,也許可以得到好成績。
學業(yè)失敗的中學生失敗歸因的第三大因素是努力。把失敗歸因于努力不夠,這是一種積極的歸因,因為努力程度是內(nèi)在的可控因素,這樣可以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讓他們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努力。但是如果急功近利,想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看到自己取得很大的進步,想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結果卻并不樂觀時,他們就會受挫,因為英語學習是一個長期的日積月累的過程,進步不會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非常明顯。此時,學生就會認為自己的努力是徒勞,不愿再繼續(xù)作出努力,有的甚至會對自己完全失去信心,從此一蹶不振。
學業(yè)失敗的中學生將成功多歸因于運氣和外界環(huán)境這些不可控的外在的不穩(wěn)定因素。這是一種消極的歸因。把成功歸因于運氣好,就會認為自己的成功并非源自于自己的能力和付出的努力,這不利于以后的學習。
綜上所述,根據(jù)韋納的三維度與六因素歸因模式,積極的歸因方式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會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中學生能夠對自己的學業(yè)成敗進行正確積極的歸因,以及英語教師能夠借鑒歸因理論,對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歸因訓練,對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逐漸走向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1]秦曉晴.大學生外語學習歸因傾向及其對歸因現(xiàn)象的理解[J].現(xiàn)代外語,2002(1):72-78,71.
[2]李昌真.歸因理論在研究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學習行為中的應用[J].教育與職業(yè),2004(18):21-23.
[3]李昌真.運用歸因理論研究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學習行為[J].外語界,2004(6):41-45,51.
[4]付惠英.成功與不成功的英語學習者歸因傾向分析[J].基礎英語教育,2010(1):20-23,44.
[5]李力,陳治安,蔣宇紅.策略·風格·歸因:學會學英語[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6]章柏成,劉迎.歸因理論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J].廣西社會科學,2004(8):180-183.
[7]汪順玉,張勇.外語差生歸因調(diào)查[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4):51-53,73.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Learning Behaviors Influenced by the Theory of Attribution of Success and Failure
BAI Li-mei,YANG Ling
(Foreign Language Institute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Based on Bernard Weiner’s theory of attribution,combined with the English proficiency test and interview,the attribution tendency of successful or unsuccessful English learners,and the different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attributions’features 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learning behaviors are analyzed to advance the correct and positive attribution in a hope of helping their English learning in the days to come and providing the theory basis for improving quality of English teaching.
attribution;success or failure in study;middle school students;English learning; influence
H 319
A
1008-3863(2011)05-0034-03
2011-03-20
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GSBG[2009]GXG150)。
白麗梅(1973-),女,甘肅武威人,西北師范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 王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