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紅宇
(太原大學 外語師范學院,山西 太原 030012)
《清代八旗子弟書總目提要》之述評*
昝紅宇
(太原大學 外語師范學院,山西 太原 030012)
子弟書(單唱鼓詞),是清代滿族說唱文學北方鼓詞的重要一支,是中國鼓詞在發(fā)展過程中一個特殊的階段性產物。它是以清代“旗人”階層為社會基礎而產生的一種民間曲藝?!肚宕似熳拥軙偰刻嵋罚窃趯η宕似熳拥軙M行搜集與整理的基礎上編纂的一部清代鼓詞類書目提要,是目前國內第一部較為完整著錄子弟書曲目和詳盡內容提要的一部索引性工具書和子弟書目錄學專著。本文通過介紹評述它的著錄內容、編撰過程以及學術個性等方面的特點,客觀展現(xiàn)這部反映最新子弟書研究成果的目錄著作的整體風貌。
清代子弟書;總目提要;述評
子弟書(單唱鼓詞),是清代滿族說唱文學北方鼓詞的重要一支,是中國鼓詞在發(fā)展過程中一個特殊的階段性產物。它是以“旗人”階層為社會基礎而產生的一種民間曲藝。自清乾隆年間,數(shù)百年來子弟書由初步繁榮到漸趨衰微,歷經一個半世紀。從清代中后期樂善堂、百本堂(又名百本張)、別埜堂等書坊書鋪大量刊行子弟書唱本,到《清蒙古車王府藏曲本》[1]問世以后這一個世紀內,在子弟書的創(chuàng)作、研究、編輯、出版等領域內出現(xiàn)了大量有價值的學術成果。這些學術著作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新的探索,學有所創(chuàng)。
《清代八旗子弟書總目提要》[2]一書,就是在對清代八旗子弟書說唱文學進行搜集與整理的基礎上編纂的一部清代鼓詞類書目提要,是目前國內第一部較為完整著錄子弟書曲目和詳盡內容提要的一部索引性工具書和子弟書目錄學專著。
此書是以《中國鼓詞總目·子弟書(單唱鼓詞)總目》[3]為基礎,將所搜集到的子弟書相關資料進行梳理,結合子弟書的專門和相關目錄、子弟書文本以及文本研究方面的資料進行編撰。著錄內容主要包括:音序曲名目錄總表、正文主體(曲名、回數(shù)、又名、作者、開首九句、目錄著錄情況、文本出版情況、文本內容提要)、主要參考文獻、子弟書研究成果書目。在體例上、收曲本范圍上與此前目錄求同存異,將子弟書曲本、目錄等相關資料條分縷析。
全書以傅惜華《子弟書總目》[4]、《俗文學叢刊》[5]為底本,據(jù)《中國俗曲總目稿》[6]、《子弟書集》[7]、車王府本、《子弟書珍本百種》[8]等目錄、文本整理的思路,并商榷了全書體例,之后就開始全面系統(tǒng)地梳理編撰清代子弟書總目。第一,對收集到的資料做了初步的認真分類、清理錄入工作。第二,借鑒和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大部分明確注明了出處。對現(xiàn)存的子弟書目錄做了必要的考訂工作??急嫱水惷⑼瑫惷?、同名異書資料,分別予以處理。在作品歸屬有問題的曲目上,著者于按語中注明,盡量避免以訛傳訛。編撰過程中,盡可能將目錄資料與原書核對,以存其真。對于有爭議有分歧的資料,注意引用原始資料,采取數(shù)說并存或取通常的說法,適時因個人所見予以總括或綜合。需要說明的是,有些版本一時還無法與原書核對,因此仍難免有誤。第三,此書講求實用,為目前已經出版的子弟書文本書籍編制曲名及異名拼音、頁碼索引。為研究者比較、選擇最完整、最可信的版本及該到何處索書,提供了豐富的信息。開卷就可以一目了然。
此次修訂工作主要是先對“子弟書單唱鼓詞總目”部分內容進行了增、刪、改,并單獨成書。與第一版相比,子弟書總目由原先的450余條增加到560余條。修訂內容如下:
1.增加補充曲目
清代子弟書雖歷經幾代學者搜尋補漏,但是遍及國內外各圖書館、私家皆藏,一人見聞有限,闕漏紕繆,勢所難免。有不少子弟書曲目是鮮為人知的,在國內著名子弟書藏書目錄如《中國俗曲總目稿》、傅惜華《子弟書總目》等中均不見著錄。如《陰陽嘆》,原為日本錦章圖書局寒齋望湖樓架藏,今所見全文僅收錄在(日)波多野太郎編輯的《子弟書集》中。又如,《集錦書目》[9]中提到有子弟書《出關》,但遍查諸多目錄,僅此一處著錄。此外《綠棠館子弟書百種總目》[10]中提到的子弟書《青草園》《烏龍院》、《聊齋目》等,由于無文本內容查閱,只能存目。對此,本書都予以著錄,以期為研究者提供寶貴的線索。
2.合并拆分曲本
在眾多的子弟書版本中,存在諸多考訂情況。第一,同名曲本最為常見。稍有疏忽,便會張冠李戴,造成古書名目混亂現(xiàn)象,增加讀者查閱困難。如《鳳仙傳》(同名異書)。車王府一回本《春香鬧學》和《子弟書叢鈔》收錄的三回本,回數(shù)不同但內容完全相同。第二,一書誤作兩書。如車王府本中的《八仙慶壽》與《俗文學叢刊》中收錄的《八仙慶壽》、《群仙獻壽》經比對,內容幾乎完全相同,屬異名同書現(xiàn)象。本書將之合并為同一曲目中。再如,車王府本《嘆武侯》與《子弟書叢鈔》[11]、《俗文學叢刊》中的《武鄉(xiāng)侯》(屬異名同書)相比較,在開首多出十句曲文。余者大體相同,個別字句略有不同,故將之合并。第三,兩書并一書?!动偵尾 纷拥軙鴮崬閮蓵涞诙厥橇硪环N名為《鶴侶自嘆》的子弟書。本書將之拆分,還原本目。諸如此類的情況不再列舉,詳見正文。
3.刪加曲目內容
在前人收錄子弟書的時候,學者關于“子弟書”、“快書”等文體的區(qū)分還不夠深入。再加上最早的百本張、別埜堂等子弟書目錄中也將“快書”書目混于其中,不易辨別。因此,眾多子弟書篇目中,存在著諸多名實混淆情況。本書在修改時:第一,將有本可查的非子弟書曲目及文本不再錄入,如《子弟書珍本百種》中的《大瘦腰肢》、《三審郭槐》,車王府本中的《草船借箭》、《赤壁鏖兵》、《打登州》、《舌戰(zhàn)群儒》、《削道冠兒》等。第二,在前輩整理的子弟書目錄中,由于當時查閱條件有限,很多子弟書只存目而未見文本,本書據(jù)所見將其補充。如《焚宮落發(fā)》(又名《焚宮》),在此前各種目錄書中僅存其目,今本書據(jù)《子弟書選》著錄其部分曲文及全文查閱之處。第三,備著所見文本目錄中的序跋(或言作者,或言內容,或言版本),概錄前兩句。旨在提供給研究者探討一些考證其書之刊刻源流、刊印之經過以及修訂之情況等事的原生態(tài)資料。
4.增加“存目子弟書”、“曲目異名索引”、“子弟書研究成果書目”
在北京、東北等一些圖書館查閱資料時,著者多次因館中古籍已打包亟待整理修補的情況,不能翻閱原文獻,只能提供索引著錄到的文獻資料。如中國藝術研究院全部古籍處于整理中不得外閱,而子弟書《信口開河》就存于此處。北京國家圖書館的子弟書《活財神》也因為大面積的破損,處于修訂當中。故將此類子弟書存目存疑。由于子弟書中一書多名等情況的存在,已是不爭的事實。本書后附“曲目異名索引”,可以省去不少篇幅,頗便讀者檢索。當遇到同名異書情況,在相同的曲目異名后加注該篇回數(shù)首句,以示區(qū)別。此書注意采集20世紀以來子弟書研究領域的各項成果,并將其編成目錄,附在書后,即“子弟書研究成果書目”。廣泛匯集各家學說,收納前賢和當今學者意見,不偏廢各家見解,為今后的研究者力求提供一個廣闊的平臺。
《清代八旗子弟書總目提要》體現(xiàn)著雅俗并舉的學術個性。
1.提供信息,引導問津者即類求書,因書究學,從此問途,得門而入
經過大量補充豐富子弟書目錄原有內容,此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清中后期至20世紀初這百年間學術研究上的主要成就。書中提綱挈領式的介紹方法,對一般讀者來說,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參考作用。它是一本擴大讀者知識面、指導其入門治學的簡明書目。
2.信息拓展,條其篇目,辨章學術
一些子弟書抄本,如《武松》既未被任何曲文集收錄,又不為前人目錄所著錄,此書詳加描述,并盡量提供有關線索。這對于研究者來說,無疑彌足珍貴,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肚宕似熳拥軙偰刻嵋酚涗浟俗拥軙谋姸喟姹?,匯集了幾個時代的文學作品,對于考察子弟書的創(chuàng)作、流傳和演變,以及反映子弟書在中國俗文學中的地位和變遷有很重要的意義。
3.馭繁就簡,研究成果集成性
此書是以前人成果為鑒,補前人著錄之缺的一部集成之作,融入了全新而科學的文獻觀念和目錄學思想。汲取前人在目錄著錄中的亮色,如《中國俗曲總目稿》著錄每首曲文的開首兩行文字、傅惜華編《子弟書總目》首次列出的私人藏書(如傅惜華碧蕖館所藏,馬彥祥、程硯秋、梅蘭芳等)、曲本創(chuàng)作者30余人及所加按語。以上兩種大型目錄,均屬“知見目錄”、“經眼目錄”。
綜上所述,此書的編撰,富有個性特征,既因襲又創(chuàng)新,第一次將子弟書納入現(xiàn)代化的俗文學研究范疇。與其他目錄相比,它具有自己的優(yōu)勢。在引導讀者確切理解原曲目的同時,也在凸現(xiàn)著子弟書研究領域前輩們的學術個性。相信此書的出版,將對國內外清代八旗子弟書的研究和清代中國鼓詞的研究起到一種重要的推動作用,為我們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夯實堅固的文獻資料基礎。對于清代八旗社會文化和清代東北大鼓文化的研究,也將提供一條通向更深層次的思維鏈接和傳承紐帶。
[1]清蒙古車王府藏曲本(第51-56冊“子弟書單唱鼓詞”)[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12.
[2]昝紅宇等.清代八旗子弟書總目提要[M].太原:三晉出版社,2010.9.
[3]李豫等.中國鼓詞總目[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3.
[4]傅惜華.子弟書總目[M].北京: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9.
[5]俗文學叢刊(第384-400冊“說唱類子弟書總目”)[M].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4.10.
[6]劉復,李家瑞等.中國俗曲總目稿[M].臺北: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印行,1932.
[7](日)波多野太郎.子弟書集[M].橫濱:橫溪市立大學紀要(第一輯),1975.
[8]張壽崇.子弟書珍本百種[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4.
[9]集錦書目[Z].清百本張鈔本.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首都圖書館藏(吳曉鈴贈).1851-1911.
[10]金臺三畏氏.綠棠吟館子弟書選(內含《綠棠吟館子弟書百種總目》)[Z].北京:首都圖書館藏,中華民國十一年(1922).
[11]關德棟等.子弟書叢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12.
G232
A
1006-5342(2011)05-0060-02
201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