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琳
解釋學發(fā)展簡述
——兼談解釋學研究對象的變革
孫 琳
解釋學在其開端、發(fā)展及成熟過程中涌現(xiàn)了幾位頗有成就者。介紹了施萊爾馬赫、狄爾泰、海德格爾和伽達默爾等人對解釋學的研究情況和研究對象,以及對解釋學研究的深化、完善和貢獻。
解釋學;研究對象;本體論;變革
解釋學(Hermeneutice,又譯為釋義學、闡釋學),是以理解為研究對象的一門特殊學科?;仨浒l(fā)展歷程,主要經歷了古代“專門解釋學”、近代“一般解釋學“和現(xiàn)代“哲學解釋學”等基本階段。
解釋學一詞來源于古希臘神話。古希臘神話中有一位向人們傳達諸神信息的信使,名叫Hermes,同時他還要向諸神傳達眾神之主宙斯的旨意,因此,對阿波羅神廟中神諭的解釋被古希臘人稱為Hermeneutik,這便是解釋學Hermeneutice的來源。由于年代久遠,從古代流傳下來的《圣經》經文、法典和其他典籍到中世紀時無法避免地變得深奧,對它們的解釋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從而漸漸形成了圣經解釋(釋經學)、法典解釋(法學解釋學)和古典語文學,再加上其他古代典籍的解釋構成了古代“專門解釋學”的基本框架和內容。
解釋學從古代解釋學發(fā)展到近代一般解釋學,主要歸功于德國宗教哲學家施萊爾馬赫。他在康德和德國浪漫主義的影響下,對解釋學進行深入研究,把作為經典注釋與文獻學的古代專門解釋學變成一種普遍解釋學,被譽為“解釋學的康德”。他認為,存在兩類解釋,即語法的解釋和技術的解釋。語法的解釋是建立在某種文化共同具有的話語特征上;技術的解釋則是針對作者信息的個性。前者的解釋是“客觀的”、“否定的”,指出了理解的限度;后者的解釋是“技術的”,因為它所要達到的是說話人的主觀世界。施萊爾馬赫認為,即使這兩類解釋擁有同等地位,它們也不能同時被我們所達到,因為考慮共同語言就是忘記作者,而理解作者又必須忘記他的語言,我們要么理解共同性,要么理解特殊性。所以,他認為解釋學的真正任務在第二類解釋,解釋學的真正目的是解釋作者的原意。于是,解釋學的目的就從理解文本轉到理解本身,而且,解釋學也不再以專門的文本為研究對象,而是轉向一切文本,“以‘理解’一般為研究對象”[1]29,建立了一般解釋學。
哲學解釋學是在專門解釋學和一般解釋學后發(fā)展起來的,這里不得不提到狄爾泰、海德格爾及伽達默爾。
(一)狄爾泰的解釋學
生命哲學家狄爾泰把解釋學與歷史哲學相結合,主張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定義哲學,定義哲學的唯一方法是:“從特殊傳統(tǒng)做法(其中每一個都不能保證對問題作普遍有效和完整的解決)出發(fā),逐步地更加明確地劃分出哲學的本質特征和擁有這些特征的場合的范圍,并最終從哲學的生命力來說明為何仍有較寬廣的領域存在,以防止明確劃分哲學的范圍?!保?]349“哲學這個概念不僅包括各種各樣的情形所共有的一般內涵,而且還包含這些情形的關聯(lián),一種歷史的連續(xù)性。”[2]350而解釋學也是如此,應當把它與廣闊的歷史相聯(lián)系。狄爾泰認為,文本或作品一旦建立,便與作者相分離,僅僅存在于固定的持久的材料中;解釋者何以消除解釋過程中的主觀因素,回到作品本身,也就是回到作品所要表達的最初意義。達到這個目的需要用歷史的觀念及方法,即“體驗”,體驗作者當時的生活狀況和時代背景,把自己置身于歷史的時空中,簡言之,就是把自己當成作者,從而達到真正的理解。而狄爾泰的解釋學中對人文和生命的關懷也是頗具歷史意義的,海德格爾曾明確“承認《存在與時間》中對人類生存所作的哲學分析及對實踐性和歷史性意義的重視都得益于狄爾泰”[2]363,此后的“哈貝馬斯在批判實證主義并進行文化重建時所依據(jù)的就是狄爾泰的看法,即哲學是一個探討生命之謎并強調個人重要價值(也包括理解力)的文化體系。 ”[2]363
(二)海德格爾的解釋學
海德格爾則是解釋學領域中的另一面旗幟。他將解釋學與哲學相結合,在前人的基礎上而又不拘泥于前人的研究空間,把人的存在作為其解釋學的研究對象。他認為,理解就是“此在”,而不是一種方法,理解不是認識論問題,而是本體論問題。這樣,他就把解釋學與哲學結合起來,即他的哲學就是他的解釋學。海德格爾認為,理解的本質是作為此在的人對存在的理解,理解存在本身是此在的一個明確特征,因此,探究存在的意義只能從“人”這個此在開始?!笆澜缇褪谴嗽谧鳛榇嬖谡呦騺硪言谄渲械摹嗡凇谴嗽跓o論怎樣轉過身而去,但縱到海角天涯也不過是向之歸來的‘何所向’?!保?]106這是說,理解是人這種此在的存在本質,人把自己投向世界,而人存在就是理解自己和世界的存在。海德格爾對前理解的解釋也頗具意義。他認為,只要有理解,在理解開始之前,被理解的內容必定是已有的內容,這是“前有”(Vorhabe);我們必然看見一個已有的世界,這是“前見”(Vorsicht);而頭腦中也會有許多已有的假設和把握,這是“前設”又稱“前把握”(Vorgriff):這三部分構成前理解的基本結構,即理解的“前結構”(Vorstruktur)。他說:“只要某事物被理解為某事物,理解就將本質地建立前有、前見、前設的基礎上。一個解釋從來不是無預設地把握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東西?!保?]191后期,海德格爾還提出:“語言是存在之家”的命題。語言是人與世界溝通的橋梁,人通過語言了解和把握世界,世界則借助語言將其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沒有語言,人的理解也會受到阻礙亦或發(fā)生質變,所以人的存在是種語言性的存在,“言談是一種特殊的世界存在方式。”[3]205海德格爾在解釋學上這些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研究為我們開辟了更為廣闊的視野,也為后來的解釋學研究者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伽達默爾。
(三)伽達默爾的解釋學
總體說來,伽達默爾的解釋學在前人開辟的道路上又有所發(fā)展,特別在海德格爾解釋學上的本體論轉向的基礎上繼續(xù)向前發(fā)展。對于自己的名著《真理與方法》,伽達默爾如此寫道:“我的哲學解釋學研究最終以《真理與方法》這個標題于1959年成書出版,這個漫長的時續(xù)時斷的過程總算告一段落。我對美學的研究,對解釋學歷史的研究和對歷史哲學的研究是承襲狄爾泰、胡塞爾和海德格爾開辟的道路向前走的,將這些研究最終做出一個哲學總結,而且不單單是建構什么,而是以解釋學經驗的廣闊視野在思想上為他們做出內在的安排?!保?]171事實上,他的最大貢獻在于確定以語言為視域的解釋學本體論。與海德格爾的將“時間”解釋為存在論的境域不同,語言是伽達默爾解釋學存在論的一般境域。他認為理解的語言性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語言性作為解釋學對象之規(guī)定及語言性作為解釋學過程之規(guī)定。前者是指歷史的流傳物如文本總是以語言的方式持續(xù)存在,而文本是更主要的解釋學對象。盡管與言語性相比,文字性是第二性的現(xiàn)象,但是,“語言能夠被書寫這一點對于語言的本質卻決非第二性的?!淖中阅耸钦Z言的抽象理想性?!保?]507后者則是說對歷史流傳物的理解都是一種語言的解釋?!袄斫夂完U釋都以特定的方式被歸置到語言流傳物之中。”[5]522綜合二者,伽達默爾把語言放在解釋學的絕對中心位置。事實上,他要把語言和世界經驗的普遍性相結合,從而更突出語言作為其解釋學本體論視域的作用。
伽達默爾之后還涌現(xiàn)了許多解釋學研究的大師,如哈貝馬斯、利科,構建了批判的解釋學,彌補了伽達默爾解釋學的無批判危機,并用認識論和方法論彌補了自海德格爾以來由于害怕侵蝕本體論,而放棄了對方法論的考察,也就是主客二分的談論。因此,如何把方法論的邏輯與歷史的邏輯統(tǒng)一起來,成為擺在當代解釋學家面前的問題。而在海德格爾之前,解釋學家們僅僅是在方法論或認識論的意義上探討解釋學,如施萊爾馬赫的以“理解”為其解釋學研究對象,狄爾泰的認識及體驗的生命哲學解釋學;而海德格爾,是解釋學發(fā)展過程的一個偉大轉折,一座里程碑。他把解釋學作為本體論來研究,并系統(tǒng)地以“人”作為解釋學研究對象,在研究對象的變革基礎上完成了解釋學的本體論變革,從而開創(chuàng)了解釋學的人的研究的歷史先河。后來他的學生伽達默爾在此基礎上,以“語言”作為解釋學的研究對象,同樣也開辟了解釋學領域的新視野,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并完成了海德格爾在解釋學上的本體論變革。而用今天的視域來看,解釋學與歷史結合的契機就在于解釋學對歷史話語語境、時空背景轉換的把握上,解釋學促使了哲學與歷史、哲學與生活、哲學與現(xiàn)實的融合。這就是解釋學的研究意義所在,在復雜的歷史背景語境中,找到被語境所篩選的意義,也是話語的意義的體現(xiàn)和解釋學的責任。
[1]王金福,陳海飛.論解釋學的馬克思主義重建[J].江海學刊,2005(1).
[2]黃頌杰.西方哲學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3]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M].陳嘉映,王慶節(jié),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7.
[4]伽達默爾.哲學生涯[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5]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M].洪漢鼎,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B089
A
1673-1999(2011)05-0033-02
孫琳(1982-),女,江蘇常州人,蘇州大學(江蘇蘇州2151231)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從事哲學解釋學與馬克思主義出場學研究。
201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