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萱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610065
Fitchen(1979)曾指出:“跨文化交流者所面臨的差異不僅僅是語言上的,他們需要應(yīng)對一系列微妙的交流習慣上的差異,有些是參加交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擁有的?!?換一句話說,在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誤解,并非僅僅是語言上的失誤造成的,往往還涉及到文化等諸多方面的因素。交際雙方中的說話者想表達的意思是A,而聽話者卻理解成了B,甚至聽話者完全不明白說話方的意思。
通過案例分析,本文重點論述中英跨文化交際中稱呼語的語用失誤,在對比漢英稱呼語的基礎(chǔ)上,以求更深刻地理解兩種文化的差異,促進跨文化交際的成功。
英國著名語言學家Leech在1983年就以英國文化為背景提出了包含六條次則的禮貌原則,分別為策略準則 (Tact maxim)、慷慨準則 (Generosity maxim)、贊揚準則 (Approbation maxim)、謙虛準則 (Modesty maxim)、贊同準則 (Agreement maxim)、 同情準則(Sympathy maxim)。簡單來說,主要內(nèi)容即是盡量縮小雙方的不同之處、少批評對方、多贊揚對方、增大對他人的益處等。
Leech所提出的禮貌原則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他抽象概括了人類禮貌的言語交際行為。然而,禮貌又是相對的,它具有一定的文化特征。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對于“禮貌”的定義是不同的,他們對禮貌原則的理解和遵循程度有著各自不同的側(cè)重點,人們判斷禮貌的標準也是有差異的。
于是,顧曰國(1992)根據(jù)漢語文化的特點,提出了禮貌的四個核心要素:尊敬他人、謙虛、態(tài)度熱情、溫文爾雅。他認為中國式禮貌最大的特點是“自卑而尊人”,只是在現(xiàn)代社會中“卑”逐漸被“貶”和“謙”代替?!百H己尊人”集中反映在自稱和他稱上,指稱自己或與自己相關(guān)的人或物時要“貶”,要“謙”;指稱他人或和他人有關(guān)的人或物時,要“抬”,要“尊”。
漢英兩種文化中的禮貌理論同中有異,各有側(cè)重。但是,在跨文化交際中如果將自己文化中的禮貌習慣隨意套用,很可能就會出現(xiàn)文化的碰撞以及問題交際。例如,在中國文化中,我們直接用“老”來表達尊敬和愛戴之情。這樣不僅文雅有禮,而且還多了一份親近之意。例如“老先生”、“老革命”、“老前輩”、“(姓)+ 老”等。但是歐美人卻十分忌諱“old”一詞,如果直呼年長者“old”是非常不禮貌的事,因為在他們看來“old”暗指“無用的”。
正如上文所言,漢語稱呼語中“卑己尊人”的現(xiàn)象很突出。在社會交際的言語行為中,人們遵循傳統(tǒng)禮儀文化的觀念,采用敬稱語和謙稱語。在表示聽話者的或與聽話者有關(guān)的人或物的名詞前,會使用或加上特定的褒揚詞,如“令郎”、“閣下”、“尊意”、“高見”等。也會使用褒揚詞表示聽話者對自己所進行的行為,如“光臨”、“惠顧”、“高抬”等。而在談及自己的或與自己有關(guān)的人或物時,則要使用謙稱,如“鄙人”、“賤內(nèi)”、“卑職”、“拙作”、“寒舍”等。
在英國等傳統(tǒng)文化悠久的歐洲國家,人們會對地位顯赫的人(如,皇族和有爵位之人)也使用類似于漢語中的敬稱,例如, “Your Majesty(陛下)”、 “Your Highness(閣下)”、“Your Honor(先生)”。而在美國,稱謂中多不采用貴族名號,“Mr.(先生)” 、 “Mrs. (太太)”、 “Miss(小姐)” 等通用的尊稱更為常用。但是,英語文化圈中的國家都絕少會采用自貶的謙稱,他們往往采用“恭而不謙”的方式來表達敬意。
另外,在當代社會,隨著西風東漸漢語中的某些敬稱謙辭漸漸顯得過時了。除了少數(shù)知識分子外,普通人多采用中性稱謂,例如,直接用“我兒子”、“你兒子”代替“犬子”、“令郎”。
一個英國朋友Gina曾講述自己的一段親身經(jīng)歷:她應(yīng)邀去參觀一家中國的托兒所。她剛走進門,孩子們便喊著“阿姨”一擁而上,Gina為此感到十分不悅。她不是孩子的Aunt(阿姨),怎么能這樣稱呼她呢?(顧曰國,1992)
從這一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們稱呼Gina為“阿姨”,是因為在中國我們常常稱呼和父母年齡相似的人為“叔叔”、“阿姨”,把年長者親切地叫為“爺爺”、“奶奶”。而英語中這些親屬稱謂都僅僅限用于家庭成員之間,所以Gina才會感到奇怪,甚至心生不悅。
漢語中親屬稱謂被廣泛地用于非親屬的人與人之間,有學者把這類泛化的親屬稱謂又稱作“通俗社交稱謂”。而如此大規(guī)模的親屬稱謂“泛化”現(xiàn)象在英語文化中既不存在也不被理解。另外,漢語的親屬稱謂語遠遠比英語中繁復(fù),很明確地區(qū)分了父系親屬和母系親屬,嚴格遵守著“男女分明、內(nèi)外有別、長幼有序”的原則;而英語中的親屬稱謂指稱模糊,沒有明顯的親疏遠近之別。例如,漢語中的“叔叔、舅舅、伯伯、姑父”等多個詞在英語中統(tǒng)統(tǒng)用一個詞(uncle)來指代;漢語中也有表、堂(兄弟姐妹)之分,而英語中則用cousin一詞來表示所有的這類稱謂,且不分男女。
李剛(姓李名剛)在上海一家合資企業(yè)工作,當美國上司稱呼他“剛”時,他感覺很不舒服,雖然他也知道美國人喜歡用“名”來稱呼以免顯得過于正式。為了減輕自己的不安和避免尷尬,于是他給自己取了一個英文名字“喬治(George)”。(朱曉姝,2007)
從上述例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當稱呼中國人名字的時候,不了解中國文化的美國人并不知道中國人稱呼姓名的習慣,他們只是按照自己文化的習慣來使用姓名稱謂。他們通常會認為,稱呼雇員的“名”能體現(xiàn)出平等的意識,但是中國人從自己的文化出發(fā)則認為稱呼單“名”會顯得過分親昵。因為在中國只有關(guān)系親密的家人和朋友才能直呼其“名”。所以,李剛雖然了解美國人直呼“名”的習慣,但依然采取了回避的手段——另取英文名字。
中國人常用全名來稱呼同輩或晚輩,如王志鵬、劉明陽。而用昵稱、小名、或只呼其名不加姓的方式稱呼關(guān)系親近的人,如志鵬、陽陽。但晚輩對長輩、下級對上級直呼姓名則是不禮貌的。另外,人們常使用職務(wù)、職稱和職業(yè)名稱作稱呼語,并可與姓氏連用。職務(wù)稱謂如經(jīng)理、部長、書記等,職稱稱謂如教授、工程師等。漢語中,幾乎所有的頭銜都可以用作稱呼語。而英語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職務(wù)職位或職業(yè)名稱可做稱謂使用,局限性很強,多是一些官職、軍銜、職銜、教會或貴族特定稱謂等。例如,“Queen Elizabeth(伊麗莎白皇后)”、“President Obama(奧巴馬總統(tǒng))”、 “Judge Harry (哈利法官)”等。
在英語中,姓名稱謂更為普遍,同樣也存在稱呼全名、姓、名或昵稱的情況。即使交際雙方的身份地位有差距,也常常直呼其名(First Name)以示親近。晚輩對長輩,下級對上級都可直接稱呼姓名。 舉例來說,交談中對方可能會主動地告訴你:“I am James Green. Call me James instead of Mr. Green.”(我叫詹姆斯.格林,不必稱我為格林先生,叫我詹姆斯就好了。)
跨文化交際過程中之所與會產(chǎn)生如此多的碰撞,這和語言背后深層的文化差異密切相關(guān)。由于歷史變革、地理環(huán)境、宗教信仰等諸方面的原因,世界各民族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文化傳統(tǒng),這些文化在語言中得到了清晰的反映。
受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中國人十分重視血親和宗族,親屬稱謂的“泛化”正是該文化特點的反映。正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們樂于通過親屬稱謂的泛用來拉近交際距離。儒家的“中庸之道”對中華民族也影響深遠,“不及”和“過”都受到了駁斥。在處事哲學上提倡“大智若愚”、“謙恭虛己”。漢語中諸多的謙稱語反映出了漢文化自我貶抑的心態(tài)。另外,“上下有義,貴賤有分,長幼有等”看似過時的舊禮制仍然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中國文化推崇權(quán)威的特點也體現(xiàn)在稱呼語的使用上,職位頭銜名稱十分普遍地被當作稱謂語使用,對被稱呼者來說這是地位與身份的象征,對稱呼人來說,這是表示尊敬和拉近關(guān)系的方式。
而英語中幾乎不存在自貶性的謙稱,敬稱也遠遠沒有漢語的豐富復(fù)雜。這是因為,英語國家受基督教文化的影響,在近代各類文藝啟蒙運動中,人們宣揚人的價值,尊重人的權(quán)利,重視人的力量。他們崇尚“人人平等”,認為無論親疏尊卑與否,所有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另外,英語國家進入工業(yè)化社會更早,經(jīng)濟上更獨立,形成了以夫妻為核心的小規(guī)模家庭,而不是中國以父母為核心的大規(guī)模宗族家庭。與中國人相比,他們往往家庭觀念更為淡薄,追求個人獨立,并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主義價值觀念。因此,英語中稱呼語的選擇更多地取決于彼此間的熟悉程度以及社交場合,而很少受到輩分、年齡等因素的制約。
[1]顧曰國.禮貌、語用與文化[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2年04期.
[2]朱曉姝.跨文化成功交際研究[M].北京: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