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美國是一個以夢想為自豪的國家。從清教徒為躲避宗教迫害,懷揣建立 “山巔之國”的美好夢想踏上這片“希望之鄉(xiāng)”、“機會之福地”的那天起,美國夢想就已經起航。美國總統(tǒng)巴拉克·奧巴馬在他2008年的獲勝演說中再次提及了“美國夢”:“假如還有人懷疑美國是不是一切皆有可能的地方,假如還有人困惑于我們的建國先輩們所持有的夢想,在今天還是不是鮮活?……今晚就是你們給他們的回答?!边@說明美國人并沒有忘記“美國夢”?!懊绹鴫簟睂γ绹鴩业男纬善鹆酥匾耐苿幼饔茫诿绹诵闹姓紦喈斨氐姆至??!懊绹鴫簟笔敲绹膶W中經久不衰的主題。本文從本杰明·富蘭克林的《富蘭克林自傳》,菲茨吉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以及華裔文學作品任碧蓮的《典型美國人》為例,來解讀美國夢在歲月長河中的變遷。
《了不起的蓋茨比》的主人公蓋茨比來自美國中西部,自小就有遠大的理想,像富蘭克林一樣,十幾歲就成功制定了嚴格精確的作息時間表,多年來一直堅持不懈,但是20世紀20年代已經不是“靠個人奮斗而成功”的年代,富蘭克林通過個人努力,取得了物質和精神的雙豐收,蓋茨比雖然靠非法手段聚斂了巨大的物質財富,但是精神生活卻無聊空虛。這時,舊日的情人黛茜成為蓋茨比夢想的體現(xiàn),成為他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希望。
為了追求與黛茜的“理想”愛情,“把一切恢復到以前的模樣”,蓋茨比不惜手段聚斂起巨額財富,購買豪宅,舉辦宴會,甚至為她承擔罪名,但是這一切并沒有換來真正的愛情,實現(xiàn)蓋茨比舊夢重溫的夢想。蓋茨比的夢想就像小說中的那盞“綠燈”,可望而不可即,他對愛情的追求是徒勞的,因為他對黛茜的追求本身就是個錯誤。在現(xiàn)實生活中,黛茜只知道追求快活與人生享樂,她雖然也愛蓋茨比,但是更愛能給她帶來地位與享受的金錢?!镑燔缙?、愚蠢、自私、庸俗,是現(xiàn)實世界中的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在蓋茨比的精神世界里,她卻幻化成了一個至高無上的美妙夢想,一個能使他重溫舊情的純潔象征。
整個小說圍繞主人公拉爾夫·張的奮斗歷程展開,在不同時期,拉爾夫·張有著不同的奮斗目標,或者說,拉爾夫· 張的美國夢想在不同時期具體表述為“求學夢”、“事業(yè)夢”、“發(fā)財夢”和“家庭夢”。拉爾夫·張兒時就一心想做個光宗耀祖的好子孫,1947年,他來到美國學習機械工程。在去美國的航路上,他為自己制定了兩大目標:“他要在班上考第一名,要是不把博士學位證書送到父親手上,他就不回國?!埃ㄈ伪躺彛?000:6),拉爾夫·張還寫下了一系列的附加目標,其中有“要修德”, “要為全家爭光” (任碧蓮,2000:6)。拉爾夫·張的這些目標令人想起富蘭克林為了實現(xiàn)夢想而制定的十三條美德,拉爾夫·張的“求學夢”與早期的美國夢想有許多相似之處:希望依靠個人的品德和努力取得成功,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拉爾夫·張的“求學夢”經歷了一系列的挫折,但是,他沒有放棄夢想,經過不懈努力,他拿到了機械工程學的博士學位,實現(xiàn)了在美國的第一個夢想“求學夢”。幾年后,拉爾夫·張又拿到了大學的終身教職席位,圓了自己的“事業(yè)夢”?!拔逶禄ā碧栞d來了美國人民在希望的樂土上建立“山巔之國”的美國夢想,世世代代這個夢想一直在延續(xù)。但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美國夢”被賦予了不同的內涵。本杰明·富蘭克林以自己的奮斗經歷詮釋了“靠個人奮斗而成功”的美國夢式;到了“爵士時代”,燈紅酒綠的生活漸漸地腐蝕著人們的思想,人們心中的“美國夢”開始扭曲、病態(tài),面臨著幻滅的危機;今天,美國社會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發(fā)展趨勢,不懈奮斗的美國人民賦予了她新的內涵:新的移民不斷涌入,來追尋屬于他們的美國夢。雖然,在歷史的長河中,美國夢也曾經面臨過扭曲、病態(tài),面臨幻滅的危機,但是美國人民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夢想,他們從來沒有停下追尋的腳步,一直在為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而不懈奮斗。
菲茨吉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夜色溫柔[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