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靜靜 鄒飛 張成梅 程虎 范琳紅
1 曲阜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山東 曲阜 273165) 2 山東省體育科研中心 3 山東體育學院
自行車是我國競技體育的潛優(yōu)勢項目,最近幾年有些項目進步較快,其中包括女子中長距離項目。自行車中長距離項目運動員運動中受場地條件限制,以及戰(zhàn)術變化的要求,需不斷變換領騎,因此自行車中長距離項目運動員除了要有好的有氧代謝能力外,還必須具備非常強的無氧代謝能力,無氧代謝能力是自行車中長距離項目運動員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關鍵[1,2]。根據(jù)項目特點,提高運動成績的關鍵是發(fā)展運動員的速度耐力,不僅要有很好的有氧能力,更要有高速騎行耐力或高速騎行下的變速能力。因為高效的有氧能力和無氧能力是該項目運動員速度耐力的保障[3,4],所以,自行車中長距離項目是以有氧能力和無氧耐力為主要專項能力的運動項目,訓練的關鍵是在提高有氧能力的基礎上,提高運動員的無氧能力,保證其在高速騎行中的各種變速運動。為備戰(zhàn)2009年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山東省女子中長距離項目自行車運動員自2007年開始利用自行車專項訓練器械結(jié)合多種訓練方法進行專項能力訓練。本研究通過分析自行車運動員專項能力相關指標,評價運動員專項能力訓練手段的效果。
參加第十一屆全運會的山東省女子自行車運動員8名,主項為場地記分賽、場地3公里個人追逐賽、公路50公里團體計時賽和公路20公路個人計時賽。這其中包括第29屆奧運會選手1人,全國冠軍5人。運動等級為國際健將(n = 2)和國家健將(n= 6),年齡 27.57±3.11歲,身高 176.13±5.06 cm,體重 67.25±4.83 kg,訓練年限 11.43±2.82 年。
運動員的正常訓練為3天1個小周期,包括技術訓練、專項強度訓練、有氧耐力訓練和力量訓練。從2007年開始增加利用自行車專項訓練器械進行專項能力訓練,每周1~2次,每次2~3小時,其他訓練手段不變。自主研制的自行車專項訓練器械具備增加和減小扭矩的功能,儀表顯示運動時間、即時踏頻、設定運動時間、設定運動時間內(nèi)有效踏蹬次數(shù)等。根據(jù)項目特點及個體差異,專項能力訓練主要交叉采用以下3種訓練方法。
(1)1分鐘間歇訓練:全力騎行1分鐘、間歇3分鐘、每組5次,重復4組,組間歇時間15分鐘。記錄每分鐘的踏蹬次數(shù)(腳踏板一圈為1次),測試最后一組運動后即刻血乳酸和每組平均心率。
(2)20分鐘變速訓練:設定踏頻為85次/分鐘,騎行20分鐘,每4分鐘全力沖20秒,共5個沖刺,重復3組。記錄每次沖刺的踏蹬次數(shù),測試最后一組運動后即刻血乳酸和每組平均心率、最高心率。
(3)30分鐘有氧能力訓練:心率控制在160~170次/分鐘,基本為無氧閾運動強度,無阻力騎行30分鐘。記錄30分鐘的踏蹬次數(shù)、平均心率及運動后即刻血乳酸。
(4)場地兩人配合1.5 km訓練:每兩人為一組,每人交替領騎1圈,共騎行1.5 km,要求竭盡全力,測試完成每圈的平均時間及運動后即刻血乳酸。
心率采用Polar心率表(芬蘭)直接測試,運動后即刻取指尖血,采用便攜式血乳酸測試儀(日本)測試血乳酸。
高水平女子競技體育運動員研究受外界干擾較多,例如比賽周期、運動員傷病及生理周期等。本研究在2007年到2009年兩年多時間里,分別選取時間間隔大致相同,受比賽干擾小,受試運動員完整的幾個測試點數(shù)據(jù)分析每種訓練手段的效果。
采用SPSS12.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不同訓練時間的差異比較用配對樣本t檢驗。顯著性水平為P < 0.05,非常顯著性水平為P < 0.01。
表1顯示,2007到2009年兩年的訓練中,1分鐘間歇訓練的踏蹬次數(shù)顯著增加(P < 0.05),運動中最高心率、平均心率和運動后血乳酸值均無明顯變化。
表1 1分鐘間歇訓練測試結(jié)果
表2顯示,20分鐘變速訓練沖刺踏蹬次數(shù)顯著增加(P < 0.05),運動中最高心率、平均心率和運動后血乳酸值均無明顯變化。
表2 20分鐘變速訓練測試結(jié)果
表3 30分鐘有氧能力訓練測試結(jié)果
表3顯示,30分鐘有氧能力訓練踏蹬次數(shù)顯著增加(P < 0.01),運動后血乳酸值無明顯變化,平均心率有下降趨勢,實驗后期平均心率顯著下降(P < 0.05)。
表4顯示,場地兩人配合1.5 km訓練中,每圈平均運動時間減少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運動后血乳酸值無明顯變化。
表4 兩人配合場地1.5 km測試結(jié)果
自行車中長距離項目運動是一項負荷強度較大的周期性、速度耐力項目[5],根據(jù)比賽不同,其運動時間從幾分鐘到幾小時不等,不同項目供能方式不同,有氧代謝供能比例也不同,有氧能力是中長距離項目運動的基礎[6,7]。本研究,在30分鐘有氧能力訓練中,通過控制心率,使運動強度基本在無氧閾值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做功量評價運動能力。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運動員30分鐘運動的踏蹬次數(shù)顯著增加,而運動后血乳酸值無明顯變化,表明運動員有氧能力提高。
無氧能力對自行車中長距離項目運動員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人研究50公里團體計時賽全程心率發(fā)現(xiàn),運動中平均心率高于無氧閾心率,表明50公里團體比賽強度已超過了無氧閾強度,處于有氧和無氧混合氧供能狀態(tài)[8]。運動員在比賽出發(fā)起動、終點沖刺、途中變速、爬坡等均達到無氧強度,能量供給依靠無氧代謝系統(tǒng)。奧運會和國際比賽情況也表明,運動員無氧耐力對自行車女子3公里個人追逐賽的影響相當大,雅典奧運會女子自行車3公里個人追逐賽前4名運動員騎行時速非???,達到51.555 km/h;而且速度保持能力好,第3個l km與第2個l km相比速度下降率僅0.013 km/h[9]。運動員無氧能力強可提高運動員起動速度、最后沖刺能力,以及運動過程中的變速能力和高速度的保持能力,這是中長距離自行車運動員制勝的關鍵。如果比賽路面起伏不平,騎行速度變化較大,更會增加運動員的無氧供能比例[10]。因此發(fā)展運動員的無氧代謝能力對自行車中長距離項目運動員是必需的[11]。本研究利用自行車專項訓練器,設計了幾種提高無氧能力的訓練方法。1分鐘間歇訓練主要為耐乳酸訓練,以提高運動員無氧運動能力,在1分鐘間歇訓練法運動中,運動員騎行的踏蹬次數(shù)增加有統(tǒng)計學意義,運動員在運動中的最高心率、平均心率和運動后血乳酸值均無明顯變化。20分鐘變速訓練通過有氧和無氧相結(jié)合的手段,刺激運動員抗乳酸能力,以提高運動員無氧能力和最大攝氧量。在20分鐘變速訓練中,運動員沖刺的平均踏蹬次數(shù)顯著增加,而運動中最高心率、平均心率和運動后血乳酸值均無明顯變化,表明訓練方法對提高運動員速度力量和專項耐力作用明顯。場地2人配合1.5 km從實戰(zhàn)出發(fā),利用2人相互領騎,發(fā)展運動員維持高速騎行的能力,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運動時間顯著減少,而運動員運動后血乳酸值無明顯變化。這說明利用專項訓練器械,通過多種訓練方法可提高運動員的無氧能力。
運用自行車專項訓練器械,根據(jù)不同專項自行車運動員的特點,結(jié)合更多的訓練手段針對性地安排訓練,對提高自行車運動員中長距離項目專項能力有效。
[1]馮建軍,袁建國. 核心穩(wěn)定性與核心力量研究述評.體育學刊,2009,16(11):58-62.
[2]Francois H,Nicolas AT,Arnaud G,et al. Is interindividual variability of EMG patterns in trained cyclists related to different muscle synergies? J Appl Physiol,2010,10 :1152.
[3]趙志英,李紅. 對2002年世界杯場地自行車賽女子3km個人追逐賽的分析.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14(4):24-27.
[4]呂永忠. 淺談自行車中長項目的科學訓練. 甘肅科技,2005,27(7):108-110.
[5]Paton CD,Hopkins WG. Tests of cycling performance.Sports Med,2002,32(14):953.
[6]Wilber RL. Physiological pro fi les of elite off-road and road cyclist. Med Sci Sports Exerc,1997,29(8):1090-1094.
[7]Bassett DR. Limiting factors for maximum oxygen uptake and determines of endurance performance. Med Sci Sports Exerc,2000,32(1):70-78.
[8]張潔. 自行車女子50公里團體項目的訓練監(jiān)控. 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1,20(1):88-90.
[9]關北光.從奧運會和世界杯析中國女子自行車3km個人追逐賽的現(xiàn)狀及努力方向. 遼寧體育科技,2007,29(3):79-81.
[10]鄭彩壯. 沙灘跑訓練對自行車運動員專項素質(zhì)的影響探析. 中國校外教育,2009,6:155-159.
[11]Anthony JR,Gary CS. Exercise-induced hypoxaemia in highly trained cyclists at 40% peak oxygen uptake. Eur J Appl Physiol Occup Physiol,1999,79(4):353-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