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 力
(華南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1)
宗王出鎮(zhèn)與劉宋政局
魯 力
(華南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1)
劉宋在西晉之后繼續(xù)推行宗王出鎮(zhèn)制,其根源在于門閥勢力仍然較強,皇帝不得不任用家族成員以保持力量對比上的優(yōu)勢。這一制度對劉宋政治產(chǎn)生了雙重影響:一方面,在劉宋初期對鞏固政權(quán)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另一方面,出鎮(zhèn)宗王勢力過大,在孝武帝以后開始成為皇權(quán)的威脅。孝武帝及明帝采取各種措施削弱出鎮(zhèn)宗王的勢力,卻導致了異姓勢力的興起,并最終導致了劉宋王朝的滅亡。
劉宋;宗王;方鎮(zhèn);門閥
宗王出鎮(zhèn)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由宗室諸王出任方鎮(zhèn)都督的制度。這一制度萌芽于曹魏后期,當時掌權(quán)的司馬氏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開始任命家族成員出鎮(zhèn)地方。西晉建立后,這一措施延續(xù)下來。但在“八王之亂”中,方鎮(zhèn)勢力反而成為宗王相爭的條件。東晉門閥強盛,重要方鎮(zhèn)基本上被門閥控制,宗王很少出鎮(zhèn)。東晉末年,劉裕掌握政權(quán),再次大量任命家族成員出鎮(zhèn),至劉宋又形成宗王出鎮(zhèn)的局面。關(guān)于宗王出鎮(zhèn)及相關(guān)問題,學界對西晉探討較多,而對其他時期則關(guān)注較少。涉及劉宋,嚴耕望梳理了當時的主要都督區(qū)[1]47-72,陳勇指出,宋文帝由藩王登位后鏟除權(quán)臣的兵力來自臺坊訪募[2],薛軍力分析了劉宋初期分割強藩的原因及具體情況[3],唐春生考察了宗王出鎮(zhèn)與南朝文化的關(guān)系[4]。至于劉宋宗王出鎮(zhèn)形勢的演變及其影響,仍有探討的必要。
東晉有9個主要都督區(qū),即揚州、荊州、徐州、豫州、江州、會稽、沔中、益州、廣州[1]36-47。其中,“揚、荊、徐、豫,皆為重鎮(zhèn)。揚本畿甸,谷帛所出,領(lǐng)以宰輔;荊居上流,甲兵所萃,號曰分陜;徐曰北府;豫曰西藩”[5]。另外,江州在揚、荊之間起平衡作用,地位也非常重要?;感畚灰郧埃@些強藩基本上被門閥士族控制,宗室之中,僅僅在孝武帝一朝見到司馬道子、司馬元顯父子及司馬恬、司馬尚之父子出鎮(zhèn)的事例[6]。
晉安帝元興三年(404),劉裕重組北府,在京口起兵討伐桓玄,控制了東晉政權(quán)。此后,除揚州刺史任命高門王謐、荊州刺史任命宗室司馬休之外,其余重要方鎮(zhèn)多被北府將領(lǐng)控制:劉裕任徐州刺史、劉毅任兗州刺史、魏詠之任豫州刺史、劉敬宣任江州刺史。這些北府將領(lǐng)雖然推劉裕為盟主,但“非為委體心服,宿定臣主之分也。力敵勢均,終相吞咀”[7]1304。尤其是劉毅,自認為功業(yè)與劉裕相當,不愿臣服劉裕,于是二人展開了對中央及強藩的爭奪。劉毅后來兵敗被殺,劉裕接著又鏟除其同黨諸葛長民及宗室司馬休之。這樣,通過討伐桓玄,消滅異己,劉裕奪取了揚、荊、徐、豫四大強藩。奪取之后,這些強藩全部由劉裕自己或子弟鎮(zhèn)守:揚州刺史劉裕先自領(lǐng),繼命次子劉義真;徐州刺史劉裕先自領(lǐng),繼命長子劉義符、弟劉道憐;荊州刺史劉裕先自領(lǐng),繼命劉道憐、三子劉義?。辉ブ荽淌穭⒃O茸灶I(lǐng),繼命劉義符、侄劉義慶、四子劉義康[8]3463-3466。劉宋建立后,這一措施延續(xù)下來,從而形成了宗王出鎮(zhèn)的局面。
劉裕在臨終之前,對方鎮(zhèn)格局作了重大調(diào)整。(一)揚州。義熙三年(407),揚州刺史王謐死,劉裕的僚屬劉穆之認為“揚州根本所系,不可假人”[7]1304,劉裕于是一直以錄尚書事領(lǐng)揚州刺史,直到元熙元年(419)才授與次子劉義真。永初二年(421),改任徐羨之為尚書令、揚州刺史。三年,劉義真出任南豫州刺史。劉裕臨終下詔:“朝廷不須復有別府,宰相帶揚州,可置甲士千人?!盵7]59(二)荊州。義熙十四年(418),劉裕第三子劉義隆出任荊州刺史,鎮(zhèn)江陵。永初三年(422),詔分荊州十郡立湘州,以張邵為湘州刺史,治長沙。“荊州居上流之重,地廣兵強,資實兵甲,居朝廷之半,故高祖使諸子居之”[7]1476。(三)徐州。徐兗二州本來合鎮(zhèn)京口,義熙十四年(418),劉裕次弟劉道憐任徐兗二州刺史。永初三年(422),以彭城王義康為南徐州刺史,鎮(zhèn)京口;以檀道濟為南兗州刺史,鎮(zhèn)廣陵?!案咦孢z詔,京口要地,去都密邇,自非宗室近戚,不得居之”[7]2019。(四)豫州。元熙二年(420),劉裕第四子劉義康任豫州刺史。永初三年(422)二月,詔“豫州南臨江滸,北接河洛,民荒境曠,轉(zhuǎn)輸艱遠,撫蒞之宜,各有其便。淮西諸郡,可立為豫州;自淮以東,為南豫州”[7]58。以劉義康為南豫州刺史,鎮(zhèn)歷陽;以劉粹為豫州刺史,鎮(zhèn)壽陽。三月,劉義康遷鎮(zhèn)南徐,由劉義真代之。
在此格局中,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揚州刺史由劉義真換成了徐羨之。揚州“根本所系”,當初劉裕就不肯讓予他人,現(xiàn)在為何任命異姓呢?這是因為以前劉裕還沒有完全控制政權(quán),當然要爭奪“根本”,擴張權(quán)力。而現(xiàn)在劉裕做了皇帝,揚州已經(jīng)處于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不必重上加重,任用同姓。另外,太子劉義符與劉義真“不協(xié)”[7]1636,如繼續(xù)以劉義真為揚州刺史,劉裕死后,兄弟二人同居揚州,可能會出現(xiàn)同姓相爭。對此,劉裕不能不防。
其他強藩的明顯變化是:荊州、徐兗二州、豫州以前都由宗王鎮(zhèn)守,現(xiàn)在則全部予以分割,其中荊州、南徐州、南豫州等主要方鎮(zhèn)仍由宗王鎮(zhèn)守,而被分割出去的湘州、南兗州、豫州等次級方鎮(zhèn)則授予異姓。這種安排應與東晉政局及南北形勢有關(guān)。東晉時期,門閥常常借助強藩的勢力凌駕于中央之上,劉裕奪取強藩后,自然要避免類似的情況出現(xiàn),因此對強藩都是先自領(lǐng),然后任命子、弟鎮(zhèn)守。但出鎮(zhèn)宗王勢力過大,對皇權(quán)同樣是潛在的威脅,故劉裕在臨終之前分割強藩,將分割出去的次級方鎮(zhèn)授予異姓,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出鎮(zhèn)宗王的勢力。又,當時處于南北對峙的環(huán)境,劉裕以幼子坐鎮(zhèn)強藩,很難保證邊防的安全。劉裕剛死,北魏明元帝便“欲取洛陽、虎牢、滑臺”[9],說明北方的威脅是始終存在的,對此劉裕在生前也必須防備。所以,劉裕分割徐兗和豫州,讓自己的兒子鎮(zhèn)守內(nèi)線的京口、歷陽,任命重要將領(lǐng)鎮(zhèn)守外線的廣陵、壽陽,在鞏固皇權(quán)的同時,也兼顧了邊防的需要。由于有了以上精心安排,劉氏王朝看來十分鞏固,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劉裕剛死,他所建立的新王朝便經(jīng)歷了一次生死考驗。由于太子劉義符年僅十六,劉裕在臨終前安排了徐羨之、謝晦等人輔政,但這些顧命大臣不久便殺掉劉義符、劉義真,控制了劉義康,劉氏王朝又有重蹈東晉門閥專政覆轍的危險。強藩中唯一剩下的宗王,就是鎮(zhèn)于江陵的荊州刺史劉義隆。當初劉道憐出鎮(zhèn)江陵時,“北府文武悉配之”[7]1462,劉義隆繼承了道憐的兵力,“勞臣舊將,內(nèi)外充滿”[10],“資實兵甲,居朝廷之半”[7]1476,有學者估計其兵力在二十萬以上[1] 131。顯然,徐羨之等人很難用武力對付劉義隆,于是派人迎劉義隆即位(宋文帝),而以謝晦代任荊州刺史。劉義隆東下時,“率府州文武嚴兵自衛(wèi)”[7]1679,府州兵力和僚佐同入建康;而謝晦西上時,“精兵舊將,悉以配之”[7]1348,則中央禁軍的精銳也隨遷江陵。此后,徐羨之等人雖然繼續(xù)執(zhí)政,但文帝有自己的兵力和僚佐,并不是任人擺布的傀儡。元嘉三年(426),文帝下詔討伐,徐羨之自剄,傅亮伏誅,謝晦兵敗被殺,文帝完全掌握了政權(quán)。劉氏王朝在建立初期經(jīng)歷了很大的危險,最終卻能化險為夷,追根溯源,不能不說是劉裕實行宗王出鎮(zhèn)制的結(jié)果。
鏟除顧命大臣后,宋文帝繼續(xù)任命宗王出鎮(zhèn)強藩。揚州,先任命高門王弘為刺史,元嘉九年(432)換成劉義康。荊州,劉?!斑z詔諸子次第居之”[7]1798,文帝先后任命劉義康、劉義恭、劉義慶、劉義季、劉義宣為刺史,基本執(zhí)行了遺詔。其中劉義慶為劉裕之侄,“以宗室令美,故特有此授”[7]1476。又劉義慶之后本應為劉義宣,文帝“以義宣人才素短,不堪居上流”[7]1798,故以劉義季代之。南徐州,劉裕遺詔“自非宗室近戚,不得居之”[7]2019,文帝也嚴格遵守,先后任命劉義恭、劉義康、劉義季、劉義宣、劉誕、劉義恭為刺史。地位稍次的南豫(其間曾罷歸豫州)、南兗多由宗王居守,其余方鎮(zhèn)中稍重要者也不乏宗王出鎮(zhèn)。元嘉二十二年(445),文帝準備北伐,罷南豫州并豫州,以皇子劉鑠為豫州刺史,鎮(zhèn)壽陽;以弟弟劉義季為徐州刺史,鎮(zhèn)彭城;以皇子劉駿為雍州刺史,鎮(zhèn)襄陽。這三個都是沿邊重鎮(zhèn),而宋文帝全部任用子、弟居守,可見他對宗室力量的高度依賴。
宋文帝在位前期,對出鎮(zhèn)宗王比較信任,應該說維持了政局的穩(wěn)定,對“元嘉之治”的出現(xiàn)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劉義康入輔以后,勢力日益擴張,對皇權(quán)構(gòu)成了極大的威脅,后來被文帝廢黜,宗室的內(nèi)部矛盾日益顯露。
元嘉三十年(453),太子劉劭殺宋文帝自立,文帝第三子江州刺史劉駿率兵討伐,登上皇位,是為孝武帝。孝武帝年少即位,已沒有家長的權(quán)威來維持宗王出鎮(zhèn)局面的穩(wěn)定。其弟弟劉鑠“不推事世祖”[7]1858,劉昶“不能祗事世祖”[7]1869,劉渾“備置百官,以為戲笑”[7]2042;叔父劉義宣對“朝廷所下制度,意所不同者,一不遵承”[7]1800;舅父臧質(zhì)“以少主遇之,是事專行,多所求欲”[7]1914。孝武帝即位還不到一年,荊州刺史劉義宣等便起兵反叛,但最終被平定。不久,劉誕又“多聚才力之士,實之第內(nèi),精甲利器,莫非上品,上意愈不平”[7]2026,后派兵討伐,劉誕被殺,孝武帝這才除掉心腹之患。
為了減輕宗王的威脅,孝武帝采取了許多措施,如訂出車服制度二十四條以貶抑宗王,利用典簽來加強對出鎮(zhèn)宗王的監(jiān)察。其中最主要的,則是對方鎮(zhèn)格局進行調(diào)整。
首先是分割強藩。(一)置王畿。孝建元年(454),分揚州所統(tǒng)會稽、東陽、新安、永嘉、臨海五郡為東揚州。大明三年(459),揚州改稱王畿,東揚州則改稱揚州[7]1029。王畿為南臺侍御史所部,同時又遣尚書與所在共詳,可見孝武帝是要將建康周圍地區(qū)直接置于中央的控制之下。(二)分荊置湘。晉懷帝永嘉元年(307)初次分荊置湘,以后荊、湘之間有多次分合。孝武帝的這次分置約在元嘉三十年(453)六月,其初衷應在于削弱荊州刺史劉義宣的實力,但仍以劉義宣為荊、湘二州刺史,也許是當時無力任命他人。(三)分荊、湘、江、豫置郢。孝建元年(454),分荊州之江夏、竟陵、隨、武陵、天門,湘州之巴陵,江州之武昌,豫州之西陽,立郢州[7]1124。這是孝武分割強藩的最大舉措,荊州力量大大削弱。(四)雍州僑郡實土化。史稱“胡亡氐亂,雍、秦流民多南出樊、沔,晉孝武帝始于襄陽僑立雍州,并立僑郡縣。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割荊州之襄陽、南陽、新野、順陽、隨五郡為雍州,而僑郡縣猶寄寓在諸郡界。孝武大明中,又分實土郡縣以為僑郡縣境”[7]1135。此舉對雍州而言是實力的增強,對荊州而言則是實力的削弱。
其次是用同姓取代異姓。分割雖使強藩的力量遭到削弱,卻不能完全解除來自出鎮(zhèn)宗王的威脅,孝武帝于是違背劉裕的遺詔,任用異姓以取代同姓。荊州刺史劉義宣起兵反叛時,雍州刺史朱修之“偽與之同,而遣使陳誠于帝。帝嘉之,以為荊州刺史”[7]1970。朱修之任荊州刺史長達九年,幾乎歷孝武一朝。以后又準備任命疏族劉延孫代修之,只是因為劉延孫病死才作罷。大明元年(457),南兗州刺史劉誕鎮(zhèn)廣陵,“廣陵與京口對岸,欲使腹心為徐州,據(jù)京口以防誕,故以南徐授延孫,而與之合族,使諸王序親”[7]2020。劉延孫為疏族,本來是沒有資格任南徐州刺史的,但為了防范弟弟,同時又不違背遺詔,孝武帝于是想出了“合族”的辦法。其余稍次的方鎮(zhèn)更是大量引用異姓,如南兗州命沈慶之、檀和之等,徐州命垣護之、申坦、沈曇慶、王玄謨等,豫州命申恬、宗愨、庾深之等[11]4255-4270。宋文帝曾大量任命宗王鎮(zhèn)邊,孝武帝時則很少任命。大明五年(461),劉義恭上表陳限制宗王之法,第一條就是“諸王貴重,不應居邊,至于華州優(yōu)地,時可暫出”[7]1649。劉休若鎮(zhèn)彭城不到兩年即被征還。劉休茂鎮(zhèn)襄陽,“主帥(典簽)每禁之”[7]2043,休茂不勝憤怒,殺死主帥,自己最終也被殺。
再次是令幼王出鎮(zhèn)。任用異姓只是權(quán)宜之舉,不可能讓異姓一直掌握重權(quán)。孝武帝在位中期,便將所有的強藩都換成了自己的兒子鎮(zhèn)守。其中,揚州刺史任命劉子尚,荊州刺史任命劉子頊,南徐州刺史任命劉子鸞,南兗州刺史先后任命劉子勛、劉子仁,南豫州刺史任命劉子房,江州刺史任命劉子勛,郢州刺史任命劉子綏[11]4255-4270。這些皇子最初出鎮(zhèn)時的年齡很小,大約只有5~7歲,根本沒有從政的能力,出鎮(zhèn)只是充當權(quán)力的象征,實際權(quán)力則掌握在由府州上佐充任的行事手中。雖然如此,由親生兒子出鎮(zhèn),至少不用擔心他們反叛自己。
孝武帝的一系列措施,尤其是對強藩的分割,對劉宋后期的政局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史稱“荊、揚二州,戶口半天下,江左以來,揚州根本,委荊以閫外,至是并分,欲以削臣下之權(quán),而荊、揚并因此虛耗”[7]1738。沈約認為“建郢分揚,矯枉過直”,“興喪之源,于斯尤著”[7]1739。王夫之也認為劉宋滅亡,“不可謂非孝武之師先也”[12]。
孝武帝死后,太子劉子業(yè)即位,大肆誅殺,人不自保。泰始元年(465),劉子業(yè)被侍衛(wèi)殺死,孝武帝之弟劉彧登位,是為宋明帝。這次中央政局的突變,在方鎮(zhèn)中引起了巨大的混亂。當時的主要方鎮(zhèn)多由孝武帝諸子出鎮(zhèn),這些宗王僅10歲左右,府州權(quán)力完全由行事掌握:劉子勛為江州刺史,鄧琬任行事;劉子頊為荊州刺史,孔道存任行事;劉子元為湘州刺史,何慧文任行事;劉子綏為郢州刺史,荀卞之任行事;劉子房為會稽太守,孔覬任行事。宋明帝登位后,鄧琬拒不承認,擁立劉子勛(孝武帝第三子)為帝,首先起兵反叛,其他方鎮(zhèn)紛紛響應,“國家所保,唯丹陽、淮南數(shù)郡”[7]1581,“四方貢計,并詣尋陽”[7]2060,形勢一時非常嚴峻。次年,宋明帝平定了叛亂。從這次事件可以看出,方鎮(zhèn)由于多次分割而力量分散,很難集中起來對抗中央,最終不免失敗。
宋明帝即位之初,還有劉休仁、劉休范、劉休佑、劉休若、劉袆等幾位親弟在世,明帝對他們大加重用,平叛時任命他們?yōu)橹鲙洠脚押笥秩蚊麄兂鲦?zhèn)強藩,這對明帝鞏固皇位起了重要作用。但明帝晚年越來越猜忌,“晉平王休佑以狠戾致禍,建安王休仁以權(quán)逼不見容,巴陵王休若素得人情,又以此見害,唯休范謹澀無才能,不為物情所向,故得自?!盵7]2046。劉祎人才平庸,因有人想推他為帝,被明帝逼令自殺。泰豫元年(472)明帝死時,其親弟中只有劉休范一人茍活下來。劉休范當時任江州刺史,而江州是次等強藩,力量并不強大。方鎮(zhèn)中還有一位宗王,即明帝之侄劉景素,當時任南徐州刺史。南徐州治京口,隨北府兵的衰落,其力量在元嘉以后也大為下降。而明帝自己沒有兒子,“痿疾不能內(nèi)御,諸弟姬人有懷孕者,輒取以入宮,及生男,皆殺其母,而以與六宮所愛者養(yǎng)之”[7]1297。而且這些兒子在明帝死時一般只有兩三歲,顯然不能出鎮(zhèn)。這樣,明帝死后,方鎮(zhèn)中只有劉休范、劉景素兩位宗王,宗王的力量已大不如前。
與宗室力量被削弱相對應的,是異姓勢力的興起。泰始之亂發(fā)生后,處于北方邊境的徐州刺史薛安都、青州刺史沈文秀、冀州刺史崔道固都站在了劉子勛這一邊,宋明帝派劉勔、沈攸之、蕭道成、張永等人征討,這些人的力量得以壯大。尤其是蕭道成鎮(zhèn)淮陰以后,“青冀豪右,崔劉望族,先睹人雄,希風結(jié)義”[13],如垣崇祖、李安民、劉懷珍、王玄邈、崔祖思、垣榮祖、劉善明、蘇侃、薛淵、戴僧靜、尹略、荀伯玉、崔慧景等,都被蕭道成籠絡,成為其“取宋張本”[14]。宋明帝在世時,對異姓也非常猜忌,防范甚嚴。如嫌蕭道成“非人臣相”,遣吳喜賜酒以試之。而“吳喜、壽寂之之徒,慮其不能奉幼主,并殺之,而(王)景文外戚貴盛,張永累經(jīng)軍旅,又疑其將來難信”[7]2181,王景文后來被賜死。劉勔則主動避禍,“以世路糾紛,有懷止足……勔經(jīng)始鐘嶺之南,以為棲息,聚石蓄水,仿佛丘中,朝士愛素者,多往游之”[7]2195。但宋明帝死后,就無法控制局面了。
宋明帝臨終時,因太子劉昱只有11歲,便以蔡興宗、袁粲、褚淵、劉勔、沈攸之、蕭道成為顧命大臣。可能是出于猜忌,宋明帝一開始并沒有任命蕭道成為顧命大臣,后來因褚淵的建議,蕭道成才得以參與。這六人中,蔡、袁、褚為高門,屬于“平流進取”的一類,不會、不愿也無力去“逐鹿”,而劉、沈、蕭久經(jīng)沙場,都有“逐鹿”的實力。劉勔很早便“有懷止足”,后來又戰(zhàn)死。這樣,在顧命大臣中,競爭者只有蕭、沈二人。蕭道成任中領(lǐng)軍,居建康;沈攸之任荊州刺史,居江陵。而在方鎮(zhèn)中,宗王也只有劉休范、劉景素二人,劉休范任江州刺史,居尋陽;劉景素任南徐州刺史,居京口。史稱“宋氏將季,離亂日兆,家懷逐鹿,人有異圖,故蕃岳阻兵之際,州郡觀釁之會”[13],互相的爭奪已難以避免。
首先起兵的是劉休范。劉休范在江州,“自謂宗戚莫二,應居宰輔,事既不至,怨憤彌結(jié)。招引勇士,繕治器械”。元徽二年(474)起兵反叛,“率眾二萬,鐵騎數(shù)百匹”[7]2046。叛軍接近建康,但休范被殺,反叛失敗。劉景素在南徐州,“招集才義之士,傾身禮接,以收名譽”[7]1861,“與腹心日夜謀議”[15]。元徽四年(476)起兵,也很快失敗。沈攸之在荊州,有“戰(zhàn)士十萬,鐵馬二千”[7]1933。為了對付宗王,沈攸之與蕭道成采取了密切合作的態(tài)度:休范曾“以微旨動攸之”,攸之送之朝廷,及休范舉兵,攸之又“顛沛勤王”[7]1932;景素“潛懷自全之計,布誠款于太祖(蕭道成),太祖拒而不納”[12]10;后景素起兵,“攸之復應朝廷”[7]1932??梢娫趯Ω蹲谕鯐r,二人可謂心照不宣,配合默契。但在劉景素被平定后,宗王的勢力已被消滅干凈,二人便兵刃相見了。蕭道成任命長子蕭賾為郢州行事、同黨張敬兒為雍州刺史,以防備沈攸之。升明元年(477),沈攸之起兵東下,但到達郢城時便受到阻擋,張敬兒又南襲江陵,攸之進退無據(jù),失敗被殺,蕭道成完全控制了政權(quán)。
鏟除異己后,蕭道成同樣任用兒子去控制強藩,其手法與劉裕如出一轍:荊州刺史任命蕭嶷,南徐州刺史蕭道成自領(lǐng),南兗州刺史任命蕭映,南豫州刺史蕭賾遙領(lǐng),江州刺史任命蕭賾、蕭嶷,豫州刺史任命蕭晃[8]4255-4270。升明三年(479),時機成熟,蕭道成取代劉宋。
宗王出鎮(zhèn)制形成于西晉,當時之所以采取這種措施,正如唐長孺所指出的,與這一歷史時期的政權(quán)結(jié)構(gòu)有關(guān),這種政權(quán)結(jié)構(gòu)就是以皇室為首的門閥貴族聯(lián)合統(tǒng)治[15]。但西晉最終發(fā)生“八王之亂”,以至匆匆滅亡,不能不說與宗王出鎮(zhèn)制密切相關(guān)。那么,劉宋為何不吸取教訓,繼續(xù)任命宗王出鎮(zhèn)呢?其根源即在于門閥勢力仍然較強,皇帝不得不任用家族成員以保持力量對比上的優(yōu)勢。但二者還是有所不同:西晉是門閥勢力趨于上升的時期,推行宗王出鎮(zhèn)制體現(xiàn)了皇權(quán)對門閥勢力的被動適應;而劉宋是門閥勢力走向衰落的時期,推行宗王出鎮(zhèn)制則體現(xiàn)了皇權(quán)的主動加強。劉宋初期,宗王出鎮(zhèn)制的確對劉宋王朝的鞏固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徐羨之等人雖然廢殺少帝,但不能久專其權(quán),即因為在江陵存在強大的宗王勢力。不僅于此,宗王出鎮(zhèn)還在相當長的時間內(nèi)維持了劉宋政權(quán)的穩(wěn)定。
但宗王出鎮(zhèn)制在本質(zhì)上是一種以中制外、家國合一的體制:皇帝控制中央,至親占據(jù)強藩,疏親、外戚、異姓交雜其間,因此要實現(xiàn)政治局面的穩(wěn)定,除了依靠中央的力量外,還有賴于家國秩序的協(xié)調(diào),即皇帝不僅是一國之主,同時也是一家之長。對于出鎮(zhèn)諸王,劉裕既為長兄又為人父,且為開國之君,文帝即位時父輩已逝,二兄被殺,也是當然的家長,因此在文帝被弒之前還沒有產(chǎn)生家國秩序的矛盾。而孝武帝以侄子的身份君臨諸叔,明帝以叔父的身份君臨孝武諸子,都造成了家國秩序的破壞,故有必要采取措施協(xié)調(diào)秩序以鞏固皇權(quán)。除直接的誅殺外,這些措施還包括對方鎮(zhèn)格局進行調(diào)整,如分割強藩、令異姓處強藩、限制宗王鎮(zhèn)邊等。如此固然可以暫時穩(wěn)定新皇帝的地位,但同時也破壞了同姓與異姓、內(nèi)地與沿邊的勢力平衡,于是居邊異姓勢力的興起及朝代的改換就難以避免。我們看到,宋、齊、梁、陳改朝換代的力量總是來自居邊異姓,除了沿邊地區(qū)是豪族與流民聚居地之外,也與方鎮(zhèn)格局的演變所導致的勢力失衡直接有關(guān)。
[1]嚴耕望.魏晉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冊)[M].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
[2]陳勇.劉宋時期的皇權(quán)與禁衛(wèi)軍[J].北京大學學報,1988(3).
[3]薛軍力.劉宋初期對強藩的分割[J].天津師大學報,1995(5).
[4]唐春生.宗王出鎮(zhèn)與南朝文化[J].貴州文史叢刊,2004(4).
[5]吳廷燮.東晉方鎮(zhèn)年表[M].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Z].上海:開明書店,1935:3467.
[6]魯力.東晉的“五馬”與譙王[J].武漢大學學報,2007(4).
[7]沈約.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8]萬斯同.東晉方鎮(zhèn)年表[M].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Z].上海:開明書店,1935:3463-3466.
[9]魏收.魏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813.
[10]李延壽.南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5:37.
[11]萬斯同.宋方鎮(zhèn)年表[M].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Z].上海:開明書店,1935:4255-4270.
[12]王夫之.讀通鑒論[M].北京:中華書局,1975:512.
[13]蕭子顯.南齊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2.
[14]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56:4138.
[15]姚思廉.梁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249.
[16]唐長孺.西晉分封與宗王出鎮(zhèn)[G]//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140.
[責任編輯孫景峰]
ClanKingsofFangzhen&PoliticsofLiusongDynasty
LU Li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1,China)
The reason that Liusong dynasty ordered continually clan kings to hold the Fangzhen after the West Jin dynasty, is great families still keeping powerful forces, and emperors had to appoint family members to maintain the advantage. This system exerts a two-edged influence with politics of Liusong dynasty: On the one hand, it played a positive role to consolidate political power in the early period of Liusong dynasty; On the other hand, the clan kings of Fangzhen threatened emperors because of their large forces. Emperor Xiaowu and Emperor Ming took measures to weaken the clan kings of Fangzhen, but this politic eventually led to the rise of different families and the fall of the Liusong Empire.
Liusong Dynasty;clan kings;fangzhen;great families
K235
A
1000-2359(2011)06-0124-05
魯力(1969-),男,湖北公安人,華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歷史學博士,主要從事魏晉南北朝史研究。
2011-05-17